岭南文化—学宫书院—明徐闻贵生书院与门前古道
岭南文化—学宫书院—明徐闻贵生书院与门前古道,古石道,在书院门前,为元、明、清三代徐闻城内自西门外牌坊起,连贯贵生书院和学宫的
古石道,在书院门前,为元、明、清三代徐闻城内自西门外牌坊起,连贯贵生书院和学宫的通道,横穿古城出东门。现仅存龙尾街残段和贵生书院至西门外一段,长约732米,宽处4.6、窄处2.3米,路面用规格不一的玄武石条铺砌,经年久碾磨,石面留有数道牛车铁轮轨迹,古貌斑驳。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学宫书院―明徐闻贵生书院与门前古道
古石道,在书院门前,为元、明、清三代徐闻城内自西门外牌坊起,连贯贵生书院和学宫的通道,横穿古城出东门。现仅存龙尾街残段和贵生书院至西门外一段,长约732米,宽处4.6、窄处2.3米,路面用规格不一的玄武石条铺砌,经年久碾磨,石面留有数道牛车铁轮轨迹,古貌斑驳。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学宫书院—明徐闻徐闻学宫大成殿
明徐闻徐闻学宫大成殿位于徐闻县第一中学校园内。宣统《徐闻县志》载学宫创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成化三年(1467年)迁至海安所城,弘治十四年(1501年)迁回现址。学宫原占地约1万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启圣祠、戟门、泮池、敬一箴亭、谢圃亭、大成殿、魁星阁、尊经阁、文武阁、燕居亭、明伦堂、乡贤名宦祠、文明坊等。现仅存大成殿,1990年重修。坐北向南,面宽三间24米,进深三间13米,重檐歇山顶,四周柱廊,殿前月台。同时修复泮池。现还存有抱鼓石1对、“魁星”和“司寇真像”石刻。1983年徐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学宫书院―明徐闻徐闻学宫大成殿
明徐闻徐闻学宫大成殿位于徐闻县第一中学校园内。宣统《徐闻县志》载学宫创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成化三年(1467年)迁至海安所城,弘治十四年(1501年)迁回现址。学宫原占地约1万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启圣祠、戟门、泮池、敬一箴亭、谢圃亭、大成殿、魁星阁、尊经阁、文武阁、燕居亭、明伦堂、乡贤名宦祠、文明坊等。现仅存大成殿,1990年重修。坐北向南,面宽三间24米,进深三间13米,重檐歇山顶,四周柱廊,殿前月台。同时修复泮池。现还存有抱鼓石1对、“魁星”和“司寇真像”石刻。1983年徐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清徐闻贵生书院规条碑
清徐闻贵生书院规条碑位于徐闻县贵生书院内。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三月十三日立,现仅存一半,另一半已失。长1.58米、宽0.67米、厚0.12米,碑额篆刻“院规条”3字,碑文记贵生书院管理规章14条,包括延师条件、招收生员定额、每月膏火钱、功课考核、赏罚、书院主讲束修、院田管理等内容。从规条碑的规格和碑文内容布局分析,此碑当为二石合刻,其一已失,碑额全称应为“贵生书院规条”碑,今存内容已非全貌,已失的前半内容可能是叙述书院沿革。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清徐闻贵生书院规条碑
清徐闻贵生书院规条碑位于徐闻县贵生书院内。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三月十三日立,现仅存一半,另一半已失。长1.58米、宽0.67米、厚0.12米,碑额篆刻“院规条”3字,碑文记贵生书院管理规章14条,包括延师条件、招收生员定额、每月膏火钱、功课考核、赏罚、书院主讲束修、院田管理等内容。从规条碑的规格和碑文内容布局分析,此碑当为二石合刻,其一已失,碑额全称应为“贵生书院规条”碑,今存内容已非全貌,已失的前半内容可能是叙述书院沿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