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战国四会鸟旦山墓
战国四会鸟旦山墓位于四会市大旺农场文德岗鸟蛋山坡脚。该墓于1973年7月发现,同年8月发掘清理,为一座土坑木椁墓,木椁已朽。墓分前后室,前室无器物,后室出土有青铜鼎、盉、铎、戈、矛、镦、凿、铲、镞、斧、鐏、篾刀、削、人首柱形器等共59件,陶罐1件、砺石3件。年代为战国早期或略晚。这批青铜器保存较好,表面有青绿或墨绿色的氧化层,甚光滑。3件鼎外部均布满烟炱。盉有兽头形鎏及鋬,有盖,盖与鋬之间有链条相连,周身有綯纹、绳纹和雷纹等纹饰,造型精美。其他青铜器也多有类似纹饰。矛、斧还有“王”字形图案。按种类用途区分,可分炊煮器、容器、乐器、兵器、工具和人首柱形器等六类。其中4件人首柱形器皆分人首和器体两段,上段如人的胸以上部分,下段为长方形柱体。人头颅顶较宽,两圆耳,眼眶深陷有睛,缩腮,吻部凸出,嘴较大,长颈,窄肩,额中有一竖线达嘴而成鼻;下段略扁,上大下小,下端侧有方孔插长楔条,造...
战国 四会 鸟旦山墓 位于四会市大旺农场文德岗鸟蛋山坡脚。该墓于1973年7月发现,同年8月发掘清理,为一座土坑木椁墓,木椁已朽。
墓分前后室,前室无器物,后室出土有青铜鼎、盉、铎、戈、矛、镦、凿、铲、镞、斧、鐏、篾刀、削、人首柱形器等共59件,陶罐1件、砺石3件。年代为战国早期或略晚。
这批青铜器保存较好,表面有青绿或墨绿色的氧化层,甚光滑。3件鼎外部均布满烟炱。盉有兽头形鎏及鋬,有盖,盖与鋬之间有链条相连,周身有綯纹、绳纹和雷纹等纹饰,造型精美。其他青铜器也多有类似纹饰。矛、斧还有“王”字形图案。按种类用途区分,可分炊煮器、容器、乐器、兵器、工具和人首柱形器等六类。其中4件人首柱形器皆分人首和器体两段,上段如人的胸以上部分,下段为长方形柱体。人头颅顶较宽,两圆耳,眼眶深陷有睛,缩腮,吻部凸出,嘴较大,长颈,窄肩,额中有一竖线达嘴而成鼻;下段略扁,上大下小,下端侧有方孔插长楔条,造型奇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战国四会高地园墓
战国四会高地园墓位于四会市龙湾镇江明村小土岗的北端。1974年因当地农民开挖耕地排水沟时发现,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发掘,清理墓葬2座,均为土坑木椁墓,木椁已腐朽。一号墓出土有青铜鼎、半球形器、鉴、斧、洗、环、削刀、人首柱形器等14件,硬陶鼎、匏壶、盏、钵、盂和彩陶罐、碗、盒等14件,砺石2件。二号墓出土有青铜鼎、短剑等4件,彩陶碗和陶瓮、瓿、盒、碗等5件。年代均为战国早中期。两墓出土器物虽不多,但发现了彩陶,青铜器多了半球形器、环、鉴、洗等器种,陶器也较为丰富。尤其是人首柱形器,通高40厘米,颅顶大,颌小,两眼眶深陷,柱体中空,比鸟蛋山墓出土的高出一倍,体积大三倍,为至今出土同类器中最大。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战国四会高地园墓
战国四会高地园墓位于四会市龙湾镇江明村小土岗的北端。1974年因当地农民开挖耕地排水沟时发现,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发掘,清理墓葬2座,均为土坑木椁墓,木椁已腐朽。一号墓出土有青铜鼎、半球形器、鉴、斧、洗、环、削刀、人首柱形器等14件,硬陶鼎、匏壶、盏、钵、盂和彩陶罐、碗、盒等14件,砺石2件。二号墓出土有青铜鼎、短剑等4件,彩陶碗和陶瓮、瓿、盒、碗等5件。年代均为战国早中期。两墓出土器物虽不多,但发现了彩陶,青铜器多了半球形器、环、鉴、洗等器种,陶器也较为丰富。尤其是人首柱形器,通高40厘米,颅顶大,颌小,两眼眶深陷,柱体中空,比鸟蛋山墓出土的高出一倍,体积大三倍,为至今出土同类器中最大。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战国罗定背夫山墓
战国罗定背夫山墓位于罗定市罗平镇横垌村背夫山,1983年清理,为战国早期土坑墓。墓长4米、宽2米、深2.3米。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原始陶瓷器共116件,在97件青铜器中,有人首柱形器4件,其余的以兵器最多,有戈、剑、矛、钺、镞等。此外为饮食器、盥洗器、乐器、仪仗器、工具等,出土时排列有序。该墓墓坑基本完好未被扰乱,随葬器物在墓坑内呈纵线排列,组合完整成套,排列有序,大多数是实用器,其中以兵器和工具的种类和数量较多,鼎是越式鼎,陶器花纹是广东常见的组合印纹。在墓坑底部设腰坑埋一件陶瓮。四件人首柱形器分作两对竖放于墓坑两端,各种随葬器物放置有序,说明当时有一定的埋葬规格和仪式。出土器物中,兽耳铜鉴、铜三叶矛、叉、锯、镰和陶豆,是广东首次发现。有胡铜戈是广东战国墓中发现的同类器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十分难得。随葬器物中,有的具有中原青铜器的特点,也有不少器物反映了广东与南...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战国罗定背夫山墓
战国罗定背夫山墓位于罗定市罗平镇横垌村背夫山,1983年清理,为战国早期土坑墓。墓长4米、宽2米、深2.3米。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原始陶瓷器共116件,在97件青铜器中,有人首柱形器4件,其余的以兵器最多,有戈、剑、矛、钺、镞等。此外为饮食器、盥洗器、乐器、仪仗器、工具等,出土时排列有序。该墓墓坑基本完好未被扰乱,随葬器物在墓坑内呈纵线排列,组合完整成套,排列有序,大多数是实用器,其中以兵器和工具的种类和数量较多,鼎是越式鼎,陶器花纹是广东常见的组合印纹。在墓坑底部设腰坑埋一件陶瓮。四件人首柱形器分作两对竖放于墓坑两端,各种随葬器物放置有序,说明当时有一定的埋葬规格和仪式。出土器物中,兽耳铜鉴、铜三叶矛、叉、锯、镰和陶豆,是广东首次发现。有胡铜戈是广东战国墓中发现的同类器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十分难得。随葬器物中,有的具有中原青铜器的特点,也有不少器物反映了广东与南...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明四会卢宅仁墓
明四会卢宅仁墓位于四会市龙甫镇龙头村大奥山,在其父母卢福夫妇墓前左边。据光绪《四会县志》等史志记载,该墓为灰沙夯筑,有晕首石墓碑和墓表以及石雕等。期间遭到破坏,墓碑及石雕均失。卢宅仁(约1470~1540年),又名卢銮志,四会龙头村大寨人,明弘治进士,曾任云南右布政使、广西总宪、福建按察使等职,为官三十载,颇有政绩。父去世即辞官归里,以讲学著书度过晚年。1986年四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