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文化遗址—东汉南朝广州城墙遗址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东汉南朝广州城墙遗址,东汉-南朝广州城墙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山五路。年代为东汉至南朝。1996~1998
东汉-南朝 广州 城墙遗址 位于广州市中山五路。年代为东汉至南朝。1996~1998年两次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揭露出一段长16米,呈南北走向,始建于东汉,而于晋、南朝扩建沿用的城墙。东汉城墙为夯土墙垣,修筑于山岗上,基部保存较好,经后代修削,现存面宽5米,残高1.85米,夯筑19层,每层之间铺垫草茎。夯层土大量汉瓦和陶罐残片。东晋时以东汉墙体为芯扩宽并夯筑加固,用砖包边,以向上收分的形式砌筑。残存墙体上宽7.6米,底宽8.8米,残高1.4米。夯层有青釉瓷碗、罐等残片。在外墙基础部分的砖发现印有铭文“泰元十一年……”,证实为东晋武帝时所修筑。南朝时城墙在晋城墙两边填土扩宽,墙壁也包边砌筑,宽21 米,残高1.5米。在西侧发现一处马面结构,南北长9.1米,北边宽7.3米,南边宽8.1米,构筑形式与墙体相同。出土青釉碗、酱釉罐等。南朝墙体的西、东两侧分别有唐、宋时期的路面、水池遗迹。这段城墙将三个历史时期的墙体套合一起,延用时间跨度达500多年,为全国罕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东汉南朝广州城墙遗址
东汉-南朝广州城墙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山五路。年代为东汉至南朝。1996~1998年两次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揭露出一段长16米,呈南北走向,始建于东汉,而于晋、南朝扩建沿用的城墙。东汉城墙为夯土墙垣,修筑于山岗上,基部保存较好,经后代修削,现存面宽5米,残高1.85米,夯筑19层,每层之间铺垫草茎。夯层土大量汉瓦和陶罐残片。东晋时以东汉墙体为芯扩宽并夯筑加固,用砖包边,以向上收分的形式砌筑。残存墙体上宽7.6米,底宽8.8米,残高1.4米。夯层有青釉瓷碗、罐等残片。在外墙基础部分的砖发现印有铭文“泰元十一年……”,证实为东晋武帝时所修筑。南朝时城墙在晋城墙两边填土扩宽,墙壁也包边砌筑,宽21米,残高1.5米。在西侧发现一处马面结构,南北长9.1米,北边宽7.3米,南边宽8.1米,构筑形式与墙体相同。出土青釉碗、酱釉罐等。南朝墙体的西、东两侧分别有唐、宋时期的路面、水池遗迹。这段城墙将三个历...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东汉广州先烈路33号墓
东汉广州先烈路33号墓位于沙河顶十九路军坟园西南。195年发掘。地面有封土,呈长圆形,东西长约20米、南北长约18米、高5米。墓平面如两个“凸”字横排,由两个圆锥形凸顶的砖室组成,墓室半入地下,两室平面方形,圆锥形穹顶,长、宽各3.6米、高3.62米。甬道、后龛和过道均券顶。室内有砖砌棺床。此墓早期被盗,棺具人骨已朽。劫余的器物有150多件陶器,胎质坚致,有的挂釉匀薄,呈青白色,已近于瓷器。品类除了一般容器、食器、炊器等外,还有城堡、屋仓、井灶、坐俑、乐舞俑、镇墓俑、陶牲畜及车、船模型。陶船结构完备,长54厘米、通高16厘米。船前有锚,船后有舵。两旁为司篙的走道。船内分前、中、后三舱。前舱低矮宽阔,篷顶作拱形;中舱略高,成方形,上有圆形微凸出的篷盖;后舱稍狭特高,为舵楼,两坡式篷盖;船尾还有一间矮小的尾楼,后舱右侧附厕所。歌舞俑一组4件,其中舞俑塑形特大,高38厘米,立像、细腰,头上结三丫...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东汉广州先烈路33号墓
东汉广州先烈路33号墓位于沙河顶十九路军坟园西南。195年发掘。地面有封土,呈长圆形,东西长约20米、南北长约18米、高5米。墓平面如两个“凸”字横排,由两个圆锥形凸顶的砖室组成,墓室半入地下,两室平面方形,圆锥形穹顶,长、宽各3.6米、高3.62米。甬道、后龛和过道均券顶。室内有砖砌棺床。此墓早期被盗,棺具人骨已朽。劫余的器物有150多件陶器,胎质坚致,有的挂釉匀薄,呈青白色,已近于瓷器。品类除了一般容器、食器、炊器等外,还有城堡、屋仓、井灶、坐俑、乐舞俑、镇墓俑、陶牲畜及车、船模型。陶船结构完备,长54厘米、通高16厘米。船前有锚,船后有舵。两旁为司篙的走道。船内分前、中、后三舱。前舱低矮宽阔,篷顶作拱形;中舱略高,成方形,上有圆形微凸出的篷盖;后舱稍狭特高,为舵楼,两坡式篷盖;船尾还有一间矮小的尾楼,后舱右侧附厕所。歌舞俑一组4件,其中舞俑塑形特大,高38厘米,立像、细腰,头上结三丫...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东汉广州龙生岗43号墓
东汉广州龙生岗43号墓位于先烈路龙生岗。1953年发掘。属东汉前期。墓上有残高约3米的封土。墓坑长方形,长6.2米、宽3.6米。坑底前低后高分成两级,椁室依坑形用大木条垒筑成两级,后部高起0.59米的一级是棺室,前面低下的一级有一块厚板横隔成前、后两半。前半是前室,后半是器物室,这种简化的两层造法,实为“假双层分室”的结构。椁门口两重封门。此墓为夫妻合葬墓,上层棺室中部用板隔成左右两室,右室为女性,漆木棺完好,用破镜随葬。左室葬男性,被盗,木棺已残。出土特有釉罐、壶、提筒、碗、簋、鼎、三足釜、灶、井、仓、屋、铜镜、铜镜、铜带钩以及盒、奁、盘、案等漆器和木船、木俑等,还有玛瑙珠和大量的玻璃珠饰。木船为广州汉墓首次发现的汉代楼船。船板有彩绘图案。以朱、黄蓝、粉、墨五色相间绘成。还有掌楫的木俑。木桨10支,橹1支。出土时已散乱,构件不全,只能复原船上的部分构件,船上建有重楼,两舷只剩一残片,船体...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东汉广州龙生岗43号墓
东汉广州龙生岗43号墓位于先烈路龙生岗。1953年发掘。属东汉前期。墓上有残高约3米的封土。墓坑长方形,长6.2米、宽3.6米。坑底前低后高分成两级,椁室依坑形用大木条垒筑成两级,后部高起0.59米的一级是棺室,前面低下的一级有一块厚板横隔成前、后两半。前半是前室,后半是器物室,这种简化的两层造法,实为“假双层分室”的结构。椁门口两重封门。此墓为夫妻合葬墓,上层棺室中部用板隔成左右两室,右室为女性,漆木棺完好,用破镜随葬。左室葬男性,被盗,木棺已残。出土特有釉罐、壶、提筒、碗、簋、鼎、三足釜、灶、井、仓、屋、铜镜、铜镜、铜带钩以及盒、奁、盘、案等漆器和木船、木俑等,还有玛瑙珠和大量的玻璃珠饰。木船为广州汉墓首次发现的汉代楼船。船板有彩绘图案。以朱、黄蓝、粉、墨五色相间绘成。还有掌楫的木俑。木桨10支,橹1支。出土时已散乱,构件不全,只能复原船上的部分构件,船上建有重楼,两舷只剩一残片,船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