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岭南文化—衣食文化—凤凰枕头粽

2018-03-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4
转发:0
评论:0
岭南文化—衣食文化—凤凰枕头粽,潮州凤凰山区的枕头棕,状如枕头,重约1市斤。凤凰枕头粽不须其他配料,纯用糯米
  潮州凤凰山区的枕头棕,状如枕头,重约1市斤。凤凰枕头粽不须其他配料,纯用糯米制成,而其制作却非常精细,择料相当严格。首先是选用上等糯米,并保持不掺入粳米;其次是要自制“枝”水(植物碱液),即采用山上的鸭脚木,铺荆叶等烧成灰末,掺水搅匀滤出,然后把糯米洗净浸泡于“枝”水中,时间要达24小时以上,使糯米变成金黄色。然后从高山上取来一种称  “白竹”的竹叶,经煮过后放到溪水中浸掉杂质,使竹叶柔软、洁白而透明,包粽时,竹叶一定要带水排叠,使其紧密,放入糯米后才精心包扎,绕上蒲芦,放进锅里熬煮,一般要12—14小时,这时的粽,剥开竹叶,色泽金黄,光滑柔软,虽可见到米粒状,切开则如蒸过的粉裸。粘上白糖粉,甘滑爽口,别有一番风味。

    凤凰枕头粽营养丰富,且有疗效作用,糯米性温,具有暖脾胃、补中益气和止泻作用,加上植物碱,更能清除肠毒、治疗尿频。若把粽烧煅成炭,还是治小儿食积之良药,所以能久传至今,并为当地群众所喜爱,年年乐此而不疲,尤其凤凰的众多旅外侨胞,更把它视返故乡的一项“食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衣食文化―凤凰枕头粽
潮州凤凰山区的枕头棕,状如枕头,重约1市斤。凤凰枕头粽不须其他配料,纯用糯米制成,而其制作却非常精细,择料相当严格。首先是选用上等糯米,并保持不掺入粳米;其次是要自制“枝”水(植物碱液),即采用山上的鸭脚木,铺荆叶等烧成灰末,掺水搅匀滤出,然后把糯米洗净浸泡于“枝”水中,时间要达24小时以上,使糯米变成金黄色。然后从高山上取来一种称“白竹”的竹叶,经煮过后放到溪水中浸掉杂质,使竹叶柔软、洁白而透明,包粽时,竹叶一定要带水排叠,使其紧密,放入糯米后才精心包扎,绕上蒲芦,放进锅里熬煮,一般要12―14小时,这时的粽,剥开竹叶,色泽金黄,光滑柔软,虽可见到米粒状,切开则如蒸过的粉裸。粘上白糖粉,甘滑爽口,别有一番风味。凤凰枕头粽营养丰富,且有疗效作用,糯米性温,具有暖脾胃、补中益气和止泻作用,加上植物碱,更能清除肠毒、治疗尿频。若把粽烧煅成炭,还是治小儿食积之良药,所以能久传至今,并为当地群众所...
· 岭南文化―衣食文化―畲族妇女的凤凰装
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关于凤凰装有个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象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儿女后,也把女儿打扮得象凤凰一样。当女儿出...
· 岭南文化—衣食文化—畲族妇女的凤凰装
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关于凤凰装有个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象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儿女后,也把女儿打扮得象凤凰一样。当女儿出...
· 岭南文化―衣食文化―过桥
粤北山区的庆云乡一带,溪河纵横交错,河面多架有石拱桥。建石拱桥时,当最后一块被称为“楔子”的石块放入拱中后,即标志石拱桥即将完成。这时,禁止任何人通过,而要举行庄重的过桥仪式。第一位踏过拱桥的人,必须由众人推举。此人应是儿孙满堂、家有读书人、德高望重、既富又贵的年长者。此老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行至桥中央,由主持仪式者奉上丰厚的“过桥礼”。接着,其他人鱼贯而过,并均可得到一份“过桥礼”。仪式完了后,继续桥面的铺设,直至完工。(张志顺)
· 岭南文化―衣食文化―苏公笠
苏公笠,是惠州、梅州、潮州及赣南、闽西的客家地区妇女常用的一种竹笠,俗称“凉帽”。清人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所记“韩公帕苏公笠”一则中说:“惠州嘉应妇女多戴笠,笠周围缀以绸帛,以遮风日,名曰苏公笠。眉山遗制也。”另《潮州志・丛谈志》载:“客族(客家)妇女,晴夏皆载凉帽,制用竹织,其式为圆箔,中开一空以容顶髻,周围缀以绸帛,或以五纱罗布分五幅摺而下垂,既可周遮头面,长夏操作,可以迎风障日,名曰凉帽,又曰苏公笠。”据传,当年苏东坡被贬来惠州,日携爱妾王朝云莳花园圃,为使爱妾不受风吹日晒,特制“中开一空(孔)”的竹笠给她用。“中开一空(孔)”是为适应王朝云头上的发髻向上通过不受障碍。及后,客家妇女相习而用,及现代妇女已无高髻,自不必再“中开一空”了。这就是现在我们尚能见到的客家妇女的苏公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