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岭南文化—音乐艺术—粤乐

2018-03-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7
转发:0
评论:0
岭南文化—音乐艺术—粤乐,广东音乐又称粤乐,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部分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发展和完善起

  广东音乐又称粤乐,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部分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有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广东音乐与粤剧一样,也是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岭南文化奇葩。19世纪中晚期,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逐渐孕育和形成了广东音乐。广东音乐在演奏上使用装饰音和“加花”所产生的音色和风格,明显有别于其它地方的民间音乐。它具有岭南文化“折衷中西,融会古今”的特点,以及较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广东音乐这一乐种一开始形成,立即便以其清新明快、优美动听的旋律以及其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发展起来。

  广东音乐早期以琵琶或扬琴为主奏乐器,辅以箫、筝、柳胡、二胡、三弦等。民国初年逐渐形成三种基本乐器组合,一是二弦、竹提琴、三弦(或月琴)的“三架头”硬弓组合;二是以唢呐为主奏配以打击乐器;三是洞箫、椰胡、琵琶(秦琴)的组合。到上世纪20年代作曲家们受到西方乐器的启发,把二胡的丝弦改为钢弦,创出粤胡(又称高胡),改良扬琴,加入琵琶(或秦琴),形成软弓“三架头”组合。到上世纪20~40年代,广东音乐的作曲家们又尝试使用数十种西洋乐器与中式民族乐器合奏,从中筛选出小提琴、萨克斯管、电吉它、木琴等几种,使广东音乐音色变化更丰富,表现力更强。因此说广东音乐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

  百多年来,广东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广东音乐作曲家、演奏家和作品。19世纪中晚期是广东音乐的形成期,出现了何博众、严老烈等著名作曲家、演奏家。著名作品有《雨打芭蕉》、《饿马摇铃》、《连环扣》、《旱天雷》等。这些作品在旋法、调式、调性、曲式结构以及律制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色彩和风格,标志着这一曲种的形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广东音乐飞速发展,广为传播的成熟时期和全盛时期,涌现出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何氏三杰”及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四大天王” ,还有丘鹤俦、易剑泉、陈德钜、陈文达等一批作曲家和演奏家。创作出《赛龙夺锦》、《娱乐升平》、《平湖秋月》、《步步高》、《鸟投林》、《柳浪闻莺》、《凯旋》、《惊涛》等数百首作品。这些作品大多灌成唱片,在电台、码头、车站以及火车、轮船上播出。那时广州民间有数十个业余乐社(或称私伙局),在上海、天津、香港、澳门乃至东西亚、美洲的华人聚居地也有广东音乐乐社。据不完全统计,在数百首广东音乐中,至少有50首至今仍流传于海外,可见其影响之广阔和深远,故世称“凡有华人处,即有广东音乐知音”。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音乐又迎来了艳阳的春天,涌现出一批如刘天一、陈卓莹、易剑泉、陈德钜、黄锦培、余其伟等优秀的作曲家和演奏家。1953年成立了以刘天一、陈卓莹、易剑泉、黄锦培等广东音乐名家为主的广东音乐研究组。于1956年又在研究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广东音乐史上首个专业乐团——广东民间音乐团。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们代表祖国分别到过前苏联、东欧、日本、美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使广东音乐这朵岭南文化的奇葩远播芳馨,为祖国赢得荣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音乐艺术―粤乐
广东音乐又称粤乐,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部分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有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广东音乐与粤剧一样,也是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岭南文化奇葩。19世纪中晚期,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逐渐孕育和形成了广东音乐。广东音乐在演奏上使用装饰音和“加花”所产生的音色和风格,明显有别于其它地方的民间音乐。它具有岭南文化“折衷中西,融会古今”的特点,以及较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广东音乐这一乐种一开始形成,立即便以其清新明快、优美动听的旋律以及其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发展起来。广东音乐早期以琵琶或扬琴为主奏乐器,辅以箫、筝、柳胡、二胡、三弦等。民国初年逐渐形成三种基本乐器组合,一是二弦、竹提琴、三弦(或月琴)的“三架头”硬弓组合;二是以唢呐为主奏配以打击乐器;三是洞箫、椰胡、琵琶(秦琴)的组合。到上世纪20年代作曲家们受到西方乐器的启发,把二胡的丝弦改为钢弦,创出粤胡(又称...
· 岭南文化―音乐艺术―粤讴
粤讴出现于清代嘉庆年间,相传是由冯询和招子庸在木鱼、南音的说唱形式基础上创制而成。粤讴也是一种粤语方言文学形式,主要流行于粤语方言区。招子庸(1786―1847年),字铭山,别号明珊居士,南海人。他能文善诗,通晓音律,这对他创制粤讴提供了条件。粤讴出现后,很快就为社会所接受,作者迭出,使这一样式得到巩固和发展。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粤讴紧跟时代步伐,反映各个时期的历史面貌和人民的斗争生活,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学艺术体裁。粤讴除了使用粤语方言外,创作上还有篇幅和句法长短随意及有韵而不限制格律等特点。演唱时用琵琶伴奏(后改用扬琴),但也可不用伴奏。一般前唱先奏引子,唱完一节奏过门。以四句为节,每节中间有“过序”,全歌唱完奏煞板。音乐贯穿始终,结构上非常完备。招子庸的《粤讴》一书,出版于1828年,共九十七题,收曲词一百二十一首。代表作有《吊秋喜》、《解心事》等。《吊秋喜》诉说作者对与自己...
· 岭南文化—音乐艺术—粤讴
粤讴出现于清代嘉庆年间,相传是由冯询和招子庸在木鱼、南音的说唱形式基础上创制而成。粤讴也是一种粤语方言文学形式,主要流行于粤语方言区。招子庸(1786—1847年),字铭山,别号明珊居士,南海人。他能文善诗,通晓音律,这对他创制粤讴提供了条件。粤讴出现后,很快就为社会所接受,作者迭出,使这一样式得到巩固和发展。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粤讴紧跟时代步伐,反映各个时期的历史面貌和人民的斗争生活,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学艺术体裁。粤讴除了使用粤语方言外,创作上还有篇幅和句法长短随意及有韵而不限制格律等特点。演唱时用琵琶伴奏(后改用扬琴),但也可不用伴奏。一般前唱先奏引子,唱完一节奏过门。以四句为节,每节中间有“过序”,全歌唱完奏煞板。音乐贯穿始终,结构上非常完备。招子庸的《粤讴》一书,出版于1828年,共九十七题,收曲词一百二十一首。代表作有《吊秋喜》、《解心事》等。《吊秋喜》诉说作者对与自己...
· 岭南文化—音乐艺术—民间音乐
岭南民间音乐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体系,器乐类有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和汉乐,民歌灯有客家山歌、瑶族和黎族等歌谣,戏剧类有粤剧、潮剧、汉剧、琼剧等戏曲,艺曲类有粤曲、潮曲及木鱼、龙舟、粤讴、南音等配乐。其中广东音乐和潮州音乐较具代表性。1、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产生和流传于广州话方言区的民间音乐。最初是在中原古乐、昆曲和江南小曲小调的影响下形成。及至近代,西洋音乐进入中国,广东音乐接受了它的某些成分,使自身从曲调到演奏器械、手法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广东音乐使用的乐器,最初比较简单,以琵琶主奏,配以筝、箫、三弦、椰胡等。接着出现二弦、提琴、三弦、月琴和横箫的组合。二十年代中期开始以二胡主奏,配以秦琴、扬琴,后来又加进一些丝竹乐器和西洋乐器。由于演奏乐器的配搭日见完善,广东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更显丰富。早期广东音乐的代表作有严老烈的《旱天雷》、《倒垂帘》、《连环扣》等,乐曲一直流传至今。番禺人何柳堂、何马年、...
· 岭南文化―音乐艺术―民间音乐
岭南民间音乐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体系,器乐类有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和汉乐,民歌灯有客家山歌、瑶族和黎族等歌谣,戏剧类有粤剧、潮剧、汉剧、琼剧等戏曲,艺曲类有粤曲、潮曲及木鱼、龙舟、粤讴、南音等配乐。其中广东音乐和潮州音乐较具代表性。1、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产生和流传于广州话方言区的民间音乐。最初是在中原古乐、昆曲和江南小曲小调的影响下形成。及至近代,西洋音乐进入中国,广东音乐接受了它的某些成分,使自身从曲调到演奏器械、手法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广东音乐使用的乐器,最初比较简单,以琵琶主奏,配以筝、箫、三弦、椰胡等。接着出现二弦、提琴、三弦、月琴和横箫的组合。二十年代中期开始以二胡主奏,配以秦琴、扬琴,后来又加进一些丝竹乐器和西洋乐器。由于演奏乐器的配搭日见完善,广东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更显丰富。早期广东音乐的代表作有严老烈的《旱天雷》、《倒垂帘》、《连环扣》等,乐曲一直流传至今。番禺人何柳堂、何马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