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岭南文化—饮食文化—潮州菜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8
转发:0
评论:0
岭南文化—饮食文化—潮州菜,潮州菜(又名潮汕菜)发祥地潮州地区,古属闽地,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划入南海郡
  潮州菜(又名潮汕菜)发祥地潮州地区,古属闽地,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划入南海郡,而当地人却保留闽风俗,操闽语.故粤属的闽南方言区皆为潮州菜肴文化区。岭南地区的移民有闽人,也有中原人进入闽后大批转入潮州地区定居,自明代以后,当地的土著与外来的福佬人、中原人共同建设潮州文化。潮州菜源于闽某,又兼有广州菜的特点,融会二者之所长。清代,有新兴城巾汕头出现,原潮州地区又称潮汕地区,相应的潮州菜也称潮汕菜。

    潮州菜在唐代就已展示其烹调特点。曾贬官潮州的诗人韩愈有《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记述,当时的潮州人异食,懂得运用凋料作海鲜,注重调味,懂得“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随着潮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潮州菜肴在不断地吸取其他地区的烹调技艺而形成自身特点与优长。清末民初,商品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潮州菜也进入鼎盛时期。在近代,潮州移民海外,特别是东南亚,潮州菜也随之风靡东南亚。潮州菜的主要特点有:

    1.以海鲜见长,制作精巧,格局讲究

    潮州地区位于韩江的下游,“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潮州人所食“大半取于海族,鱼、虾、蚌、蛤,其类千状”。丰富的水产资源以及食海鲜的饮食习惯,使潮州菜肴以烹调海鲜见长。如果说广州菜是“无鸡不成宴”,那么潮州菜便是“无海鲜不成宴”。据《中国潮州名菜谱》一书统计,水产品菜肴有113款,占该书所统计的潮州菜总数的44.2 %。

    潮州菜烹调海鲜,注重选料鲜活,“海鲜海鲜,味贵在鲜”,突出个“鲜”字,力求原汁原味,清鲜爽口,同时又注重调味,在烹调时运用各种调料对主料进行加工,以求得独到的美味。潮州海鲜名菜有红炖鱼翅、红炖大海螺、清汤螺九、油泡螺球、彩丝龙虾、酿金钗蟹、清炖乌耳鳗、炒麦穗鱿、潮州鱼丸等。

    潮州菜肴制作精巧,烹调技艺精细,刀工考究,也讲究火候和调味,其烹调技艺在粤菜中可与广州菜相媲美,故有“吃在广州”的说法,也有“吃在潮州”的说法。潮州菜的烹调方法也比较多,有焖、炖、煎、炸、烧、扣、炒、灼、焗、淋、清、炊(蒸)、泡等10多种,后4种特别著称。潮州菜的制作在“精”字上下功夫,是中国儒家“食不厌精”在岭南饮食文化中的体现,如名菜“潮州肉丸”,不论是用猪肉、牛肉或海鲜作主料,其制作从打肉浆、调料、下锅蒸或煮都十分考究,务求达到清鲜、爽脆,别有风味。

    潮州菜讲究菜肴的搭配。咸与甜、荤与素配套,汤与菜交错,宴席格局异于广州菜,不是先汤后菜,而是先上冷的或热的拼盘,然后隔几道菜穿插一道汤,集中地体现岭南人饮食讲求多样与和谐的文化心态。

    2.多素菜,富于田园风味

    素菜在潮州菜肴中,具有不可轻视的地位,一是其种类多,二是其制作巧。据《中国潮州名菜谱》一书所列素菜27款,占该书所统计的潮州名菜的9.1%,素菜比重之大是粤菜中所罕见。素菜,本为不带荤的菜肴,也称“斋菜”,是宋代由外国僧侣传入,称作“罗汉斋”。潮州素菜却素而不斋,素菜荤做,素中带荤,鲜美可口。名素菜有护国素菜、八宝素菜、萝卜干贝丸、原菇素菜、清脆竹笋、冬瓜盅等。

    潮州人多用素菜的起因,主要由于潮州地少人多,尽管百姓善于精耕细作,仍难以糊口,百姓生活比较艰苦,心灵手巧的潮州人常常粗料精做,把素菜也做得美味可口。名菜“护国菜”,是用番薯叶子做的一道素菜,据说是南宋末年,皇帝赵?南逃到潮州,清苦的和尚实在拿不出什么来招待皇上,便用薯叶做了一个素菜,不料饥饿中的皇帝却津津乐食,并赐名为“护国菜”,此后这道素菜便身价百倍。可见潮州菜肴素菜多,是迫于无奈,至于素菜荤做,配以肉类及其他佐料,是富裕人家或生活改善之后的事情。其次,素菜的主要原料来自田间生产的新鲜蔬菜。由于潮州位于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出海的三角洲地带,河涌交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生长,潮州成为岭南粮食与农副产品的重要产地之一,这就为素菜的制作提供充足的原料。

    3.多甜菜,寓意生活甜美

    甜菜在潮州菜中的分量,不低于素菜,据《中国潮州名菜谱》一书所列甜菜 33款,占该书所统计的潮州名菜的11%。潮州甜菜的选料比较宽,既有名贵的燕窝、鱼脑、哈士蟆,有莲子、栗子、银杏等干料,也有各种果、蔬、肉类、粮食等。潮州甜菜,款式品种多,量少而精,口味清而不腻,代表菜肴如清甜莲子、金瓜芋泥、太极芋泥、皱沙芋泥、羔烧芋泥、羔烧白果、皱沙甜肉等,无不做工精细,按原料的不同特点进行烹调。

    潮州人注重甜菜,固然是因为潮州是岭南的产糖区之一,体现北咸南甜不同的饮食口味,然而,并不是说潮州人比其他岭南人更喜欢甜或更能吃甜,而只是因为潮州民间有用甜食来祈求生活美满的传统习俗。例如:生日要吃甜面条,离家或第一次回老家时要吃甜蛋,订婚、结婚等喜庆宴席必有头尾两道甜菜,这种种甜食、甜菜寓意“甜甜美美”、“头甜尾也甜”。向往美好,是人的本性,而生活愈是苦,人们就愈是渴望美好的生活,这是正常的文化心态。地少人多的潮州地区,人们自然特别地注重“甜美”,每天的甜菜、甜食,表达人们时时刻刻在祝愿美好生活的到来。

    4.多咸菜,雅俗共赏

    咸菜是潮州人的“当家菜”,所谓“潮汕三宝”──咸菜、菜脯、鱼露,其实都是咸菜。在潮州几乎无人不吃咸菜,无宴不上咸菜。在广大的农村更是家家有,人人吃,常年不断。潮州咸菜的用料特广,除其他地区常用的大芥菜、大白菜、大头菜之外,还有各种蔬菜,有各种海产,种类繁多,制作方法多样,仅用萝卜、大芥菜制作的咸菜就有不少的花式品种。

    潮州菜肴多咸菜,其原因不仅是由于咸菜有开胃、刺激食欲的作用,而更为重要的是因潮州地少人多,人们总要千方百计地挖掘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用最为简便的方法把它制作为食物。在潮州萝卜皮、西瓜皮、小鱼、小虾都成为咸菜制作的原料,一切都能化为宝。长期以来,潮州人形成了吃咸菜的习惯,在生活改善之后也把咸菜上大宴席,既是传统习惯的保留,又可调节胃口,消除油腻。显然,过去食咸菜是求生存的需要,而后来却是为了使味觉得到更多的舒适与享受,可见人们的某种饮食习惯虽继承下来,但蕴含其中的饮食需求与文化心态却在变化,正是这种变化成为人类饮食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使之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饮食文化―潮州菜
潮州菜(又名潮汕菜)发祥地潮州地区,古属闽地,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划入南海郡,而当地人却保留闽风俗,操闽语.故粤属的闽南方言区皆为潮州菜肴文化区。岭南地区的移民有闽人,也有中原人进入闽后大批转入潮州地区定居,自明代以后,当地的土著与外来的福佬人、中原人共同建设潮州文化。潮州菜源于闽某,又兼有广州菜的特点,融会二者之所长。清代,有新兴城巾汕头出现,原潮州地区又称潮汕地区,相应的潮州菜也称潮汕菜。潮州菜在唐代就已展示其烹调特点。曾贬官潮州的诗人韩愈有《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记述,当时的潮州人异食,懂得运用凋料作海鲜,注重调味,懂得“调以咸与酸,�d以椒与橙”。随着潮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潮州菜肴在不断地吸取其他地区的烹调技艺而形成自身特点与优长。清末民初,商品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潮州菜也进入鼎盛时期。在近代,潮州移民海外,特别是东南亚,潮州菜也随之风靡东南亚。潮州菜的主要特点有:1.以海鲜见长...
· 潮州菜
历史最早记述潮州菜的是819年被贬到潮州的韩愈,从其诗文可见当时潮州菜有鲎、蚝、蒲鱼、蛤、章鱼、江瑶柱等数十种海鲜并且使用了盐和醋,花椒与酸橙等助存及调和食物的佐料。段公路曾记述当时潮州有长两尺的红虾的食物。可见潮州菜中海鲜由来已久。潮州菜餐馆潮州鱼蛋粉餐厅潮州菜尤其擅用食盐、卤水等佐料助存及调和食物,也因此潮州菜在海外尤其南洋发展与交融尤甚。特点无海鲜不成宴正宗的潮州菜馆在饭前饭后都会提供工夫茶。咸与甜、荤与素配套,汤与菜交错,先上冷的或热的拼盘,然后隔几道菜穿插一道汤。素菜荤做,见菜不见肉著名菜式卤猪头肉烧白皮乳猪咸菜炆猪肉蟹枣卤鹅猪头花炒甜面鱼饭护国菜八宝素菜太极芋泥明炉烧大海螺鸳鸯膏蟹清炖白鳝干焗蟹塔白汁鲳鱼红焖鲍鱼红焖海参甜芙蓉官燕清金钱鳔油泡鱿鱼清汤螺把清金鲤虾生菜龙虾炊麒麟鱼红炖鱼翅清炖凤翅卤水鹅潮州冻蟹潮州血蚌(即生腌血蚌)炒石螺炒鲜薄壳腌虾姑宴席一般潮州宴席,普遍有10个...
· 岭南文化—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概述
岭南背靠五岭,面向南海,既有大山峻岭,又有长达3368公里的海岸线,以及辽阔的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的水网地带;中部有北回归线穿过,故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农业、养殖业的发展。岭南地域内可猎、可耕、可渔,物产十分丰富,山珍、海味、粮食、蔬菜、水果等种种食料,为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岭南饮食文化正是在岭南的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中产生和发展的。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岭南农作物一般可以两造以至三造。距今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的河姆渡人从野生稻中培植出灿稻,此后水稻开始在南中国繁殖。距今约5000年前,中国的广大地区开始由采集游猎而转入农业生产,岭南也不例外。在古代,岭南的农业以生产稻谷为主。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岭南粮食生产发展很快,据汉代《异物志》记载,岭南“夏冬又熟”,稻谷生产已是一年两熟。清代《粤东闻见录》称“海南地气更暖,腊月可以插秧,固有一...
· 岭南文化―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概述
岭南背靠五岭,面向南海,既有大山峻岭,又有长达3368公里的海岸线,以及辽阔的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的水网地带;中部有北回归线穿过,故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农业、养殖业的发展。岭南地域内可猎、可耕、可渔,物产十分丰富,山珍、海味、粮食、蔬菜、水果等种种食料,为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岭南饮食文化正是在岭南的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中产生和发展的。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岭南农作物一般可以两造以至三造。距今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的河姆渡人从野生稻中培植出灿稻,此后水稻开始在南中国繁殖。距今约5000年前,中国的广大地区开始由采集游猎而转入农业生产,岭南也不例外。在古代,岭南的农业以生产稻谷为主。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岭南粮食生产发展很快,据汉代《异物志》记载,岭南“夏冬又熟”,稻谷生产已是一年两熟。清代《粤东闻见录》称“海南地气更暖,腊月可以插秧,固有一...
· 岭南文化—衣食文化—潮州菜肴佐料
潮州烹制菜肴的佐料,品种繁多。如豆酱、鱼露、红豉油、小磨香油、香豉、浙醋、桔油、梅羔、沙茶酱、卤柠檬、三渗酱、南姜、芫荽、芹菜等等。佐料的制法颇为独特。鱼露,是把从海里打捞的鲜江鱼卤盐沤烂,经过蒸煮提炼而成的淡褐色透明液体,极鲜甜,因为它带有鱼的腥味,一般外地人吃不习惯,但当地人却常用它代替酱油作调味品。再如:沙茶酱,这是一种合成酱料。它的成分包括辣椒、虾粉、玉糠、白糖、川椒、八角、肉桂、花生油。这是一种深褐色的膏状物,味道既辣,却又不象辣椒的辣劲,辣得香,辣得甜,老小咸宜。潮州人极讲究佐料的配搭。每道菜、汤都有它特定的一至几种佐料。以一碗牛肉丸汤作例,在端到你桌子之前,里面已撒了鱼露、味精、胡椒粉、油炸蒜泥、几滴小磨香油,最后要洒几片切碎的芹菜。端上之后,还外加一碟沙茶酱,供你蘸牛肉丸。更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调料都不是事先调进大锅里,而是采用逐碗调配。调配佐料时,顾客可随自己口味指定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