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南粤史话—21个地市的来历(韶关)
韶关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广东省文明城市,位于广东的北大门,北接湘、赣,南连珠江三角洲,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经国务院2004年5月29日批准韶关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现辖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代管乐昌市、南雄市。总面积1.84万平方公里,2003年末总人口314.85万人。韶关市区面积2856平方公里,人口89.47万人。
韶关历史上称为韶州。相传舜帝巡奏"韶乐"于城北30公里处的石峰群中,该处的36石后来统称为韶石山。南朝梁、陈两代,在今市境内设置两州(衡州,东衡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的韶石山的"韶"字为名。到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于河西武水边开设税关,名为"遇仙桥关"。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将南雄的"太平关"移到东河浈水边,并在北门外增设"旱关",统称"三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得。明清两代设韶关府,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韶关为曲江县太平、武城两镇。1949年10月25日成立韶关市。1950年5月5日归并曲江县,为韶关镇。1951年6月恢复韶关市。1977年1月韶关市升格为省辖市,辖曲江县。1983年6月韶关地区和韶关市合并,合并后,韶关市管辖12个县和3个市辖区。1987年将韶关市五个县划归清远,成立清远市;广州划一个县给韶关市。目前,韶关市管辖8个县3个市辖区。
韶关属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18.8-21.6度;雨量充沛,年降雨为1300-2400毫米;全年无霜冻期为310天左右,温暖的带气候,充沛的雨量使韶关大地四季常青,万木葱茏,生机盎然,是旅游的好去处。韶关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大部分是汉族,此外还有瑶、壮、回、满、蒙、京、苗、白、侗、土家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及周围。1993年末,全市总人口28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4万人,汉族人口285.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8.6%,少数民族人4.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6人。 韶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韶关的人类历史可上溯到距今十万年前,这已被曲江"马坝人"头骨化石的发现所证。三国末年(公元265年),吴主孙诰置始兴郡,治所在曲江城(今韶关市区)实,是韶关市郡之始。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曾改设韶州,取州北韶石山之"韶"字为州名。明代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曾在曲江县武水边开设税关。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将原设于南雄的太平关移至曲江浈水边,后又在曲江城北门外增设税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来,韶关人杰地灵,孕育了唐代名相张九龄、刘瞻,宋代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余靖等杰出人物,六祖惠能和尚选择韶关为其禅宗南派的发祥地。韶关作为"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摇篮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