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古代名人—孙承宗
孙承宗(1563--1638) 明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字稚绳,号愷阳。明朝大臣,万历进士。
孙榜眼的故事在高阳一带可以说妇孺皆知,传说孙榜眼天资聪慧,三岁能背千家诗,十岁考上秀才,十三岁中举。孩童时代在高阳城里大慈坑畔读书,时值盛夏,坑内积水,成群青蛙叫个不停,孙榜眼感到烦人,随口说:“ 别叫了,吵得心烦!”立即众蛙息声,随留下大慈坑的——干鼓肚的歇后语。
孙承宗清正廉洁,满腹经纶,在任督师四年,大刀阔斧地整顿了关外防务。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孙承宗命袁崇焕、祖大寿前往宁远(今兴城)筑城,距关(山海关)200里,进可攻退可守。孙承宗为边防计广泛征询拓边良策,天启五年派兵遣将分赴锦州、大小凌河诸战略要地,修缮城郭,练兵屯粮,拓地400余里。天启初年的失地尽数收复。
然而这时的明延内部,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斗争空前尖锐,昏庸的 熹宗引绳削墨不理朝政,大权旁落魏叫贤。魏的激起了东林党一派正直官吏的不满。天启四年(1624年)左都御史杨涟首劾魏二十四大罪,左光斗等东林党志士群起响应,魏忠贤大兴党狱将左光斗等致死,其他东林党重臣赵南星等亦罢官为民。孙承宗也是东林党干将,魏忠贤早就视为眼中钉。在前线的粮饷、器械等供应上曾多方掣肘。天启五年九月孙承宗麾下大将马世龙贸然出师遭到小小的挫折魏便抓住不放,弹劾孙承宗,迫使孙承宗不得不解甲归田。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破关入犯都城,崇祯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又恢复了他的官职兼兵部尚书守通州。收复永平、迁安、滦州、通化等地。袁崇焕遭后金离间计被冤杀后,他安排祖大寿共御清兵。清兵退,被加封太傅。祖大寿降清后,他被弹劾再次罢官还乡。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绕道入长城,深入京都南,进攻高阳城。他率家人及全城乡民守城抗清,终因清兵势众弹尽粮绝,城破被俘自缢而死誓不降清。著有《高阳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