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潮汕行业习俗—走村串巷摇鼓兄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78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潮汕行业习俗—走村串巷摇鼓兄,   20世纪40至50年代,潮汕各地农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每个村庄除一二间卖糖

   20世纪40至50年代,潮汕各地农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每个村庄除一二间卖糖果水果的铺仔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商店了,农民家中一针一线都必须到集镇上才能买到。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挑八索”的小贩便应运而生,而那被人们称为“摇鼓兄”的小贩是最具代表性的。

    摇鼓兄,顾名思义,就是那个卖货人与其他小贩不同,他在走村串巷时无须呼叫商品的名称,而是挑着一担货物边走边摇着一个带有木柄和两个黄豆大的线锤、直径约5厘米的双面小鼓,人们一听到叮咚叮咚的鼓声便知道他的到来和可以买到什么东西,时日久长,人们便亲热地称他“摇鼓兄”。

    摇鼓兄,他用一支特制的两端翘起中间呈弧形状的红木扁担,挑着两个高约90厘米、长约50厘米、宽约35厘米并有玻璃面罩的多层式木柜子,里面装着毛巾、手巾、雪花膏、红胭米(口红)、香露水、针线、剪刀、木尺、小玩具和儿童服装等几十种百货小商品,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女人和儿童。因此,人们常说:要作摇鼓兄,须有“妈人(女人)样”,要熟悉女人用品和儿童用品,要善于与老婶老姆和姑娘们打交道,生意才好做。此言不假,据笔者当年所见的几个摇鼓兄,其“妈人样”令人佩服。他们多数都是高挑身材,能说会道且轻声细语,他们头戴白色布帽,着装清秀文雅,令女人们易于接近。摇鼓兄早上踏着沉重的脚步走出家门,虽然肩上压着一担约六七十斤重的货物,但一进入村庄,他便不停地摇着小鼓,叮咚叮咚的鼓声打破了乡村巷道的静谧并很快走到女人们聚集的地方停了下来,例如姑娘们坐在一起穿针飞线绣花的小巷,家庭主妇忙于操持家务的大院,老婶老姆伴着孙儿玩耍的树荫下……这些都是摇鼓兄做生意的好地方。

    别看摇鼓兄只是个小贩,可他却有一套别有情趣的生意经。他把生意做到农民的家门口,做到人们的心坎上,他每到一处,首先是喋喋不休地介绍五花八门的商品。他那诙谐风趣的言语令姑娘们放下绣花活儿令儿童停止玩耍,一齐拥到他的货柜旁,用贪婪的眼光注视着货柜里的各色商品。更有趣的是,摇鼓兄遇有空隙时,他会坐下来与女人们促膝聊天,拉家常聊打扮,从暹罗说到猪槽,逗得女人们开怀大笑,而他则从中了解女人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以便有的放矢组织货源把生意做活。摇鼓兄走动的范围大都相对固定,也有互相穿插,今天走东村,明天串西村,轮转不断,但无论生意是旺是淡,他在一个地方停下来总是要半个小时以上才会摇着小鼓缓步离开。

    摇鼓兄的生意虽然风行了不短的一个时期,并受到女人们和儿童的青睐,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供销社销售网点的扩大,大部分百货小商品已可随处买到,使这种流动的小百货商贩失去了市场,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再也听不到摇鼓兄叮咚叮咚的鼓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潮汕行业习俗―走村串巷摇鼓兄
20世纪40至50年代,潮汕各地农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每个村庄除一二间卖糖果水果的铺仔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商店了,农民家中一针一线都必须到集镇上才能买到。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挑八索”的小贩便应运而生,而那被人们称为“摇鼓兄”的小贩是最具代表性的。摇鼓兄,顾名思义,就是那个卖货人与其他小贩不同,他在走村串巷时无须呼叫商品的名称,而是挑着一担货物边走边摇着一个带有木柄和两个黄豆大的线锤、直径约5厘米的双面小鼓,人们一听到叮咚叮咚的鼓声便知道他的到来和可以买到什么东西,时日久长,人们便亲热地称他“摇鼓兄”。摇鼓兄,他用一支特制的两端翘起中间呈弧形状的红木扁担,挑着两个高约90厘米、长约50厘米、宽约35厘米并有玻璃面罩的多层式木柜子,里面装着毛巾、手巾、雪花膏、红胭米(口红)、香露水、针线、剪刀、木尺、小玩具和儿童服装等几十种百货小商品,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女人和儿童。因此,人们常说:要作摇鼓兄,须...
· 潮汕文化―潮汕行业习俗―走街串巷箍桶匠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潮汕地区城乡间随处都能闻到“换桶底”的市声。随着社会的进步,木制家具、农具由塑料代替,所以箍桶这一行业已几近倒闭了。箍桶师父只能“下岗”或改行了。箍桶,是把崩塌了的圆木桶修理好。在潮汕是属于木工行业的一个门类,箍桶师父为生计挑着一柜一筐,里面装着木匠工具,叫着“换桶底”之声,穿街过巷,将崩塌或桶墙底已朽的木桶收下,找处空地暂作修理场所。箍桶所使用的工具只不过是锯、刨、斧头、凿、铁圆规、墨斗、虎头钳,还要带几圈作桶箍用的竹篾(后来用铅线代替)。修的是农用的大小木桶,打谷桶和家用的马桶、腰桶、大脚桶,他们的圆规,是铁圆规,有一尺余长,在桶壁底部四周量一量,画出的圆形就是木桶的底,锯好刨好之后,打进去很牢固,再用些小木屑打进四周接缝,便不会漏水了。竹篾或铅线则是作桶箍用的,用竹篾或铅线量一下桶的外壁,编上三几圈,就成箍、套得紧,箍得很结实,不会轻易甩落。如桶壁或桶底腐朽需换的...
· 潮汕文化—潮汕行业习俗—走街串巷箍桶匠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潮汕地区城乡间随处都能闻到“换桶底”的市声。随着社会的进步,木制家具、农具由塑料代替,所以箍桶这一行业已几近倒闭了。箍桶师父只能“下岗”或改行了。箍桶,是把崩塌了的圆木桶修理好。在潮汕是属于木工行业的一个门类,箍桶师父为生计挑着一柜一筐,里面装着木匠工具,叫着“换桶底”之声,穿街过巷,将崩塌或桶墙底已朽的木桶收下,找处空地暂作修理场所。箍桶所使用的工具只不过是锯、刨、斧头、凿、铁圆规、墨斗、虎头钳,还要带几圈作桶箍用的竹篾(后来用铅线代替)。修的是农用的大小木桶,打谷桶和家用的马桶、腰桶、大脚桶,他们的圆规,是铁圆规,有一尺余长,在桶壁底部四周量一量,画出的圆形就是木桶的底,锯好刨好之后,打进去很牢固,再用些小木屑打进四周接缝,便不会漏水了。竹篾或铅线则是作桶箍用的,用竹篾或铅线量一下桶的外壁,编上三几圈,就成箍、套得紧,箍得很结实,不会轻易甩落。如桶壁或桶底腐朽需换的...
· 潮汕文化—潮汕行业习俗—摇鼓郎与潮汕染布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在潮汕乡镇间,经常有一中年男子,肩挑二木橱摇摇荡荡,手拿拨鼓,一摇一拨,摇鼓发出“口冬”、“口冬”、“口冬”之音,伴随着悠扬铿锵的“移衫——移裤——哎”的市声,穿街过巷,打破了乡村的宁静。移衫移裤就是将衣服原来的颜色改染为另一种颜色,所染的大部分是旧衣服,但也有部分是颜色不合主人意的新布。移衫移裤的工匠被称为“摇鼓郎”,摇鼓郎所挑两橱一橱装着风炉、铜锅和燃料,另一橱装着染衣色料、剪刀、尺、一双大筷,这便是摇鼓郎所有的工具,还有一格装着收来的漂染工序比较复杂的衣或布块,有时还装着要转卖的布块。在供给布票的年代里,潮汕地区城乡间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衣料是从摇鼓郎手中买来的。每逢顾客要急染衣服,或是所染颜色的工序较为简单,摇鼓郎风炉火燃起,铜锅水一沸,加上色料拌均后,将衣服放进铜锅里,拿起大竹筷,夹着衣服,东翻一下、西掀一下,再将衣服放进带有色泽的色水里浸煮二十多分钟,掠起衣服,...
· 潮汕文化—潮汕行业习俗—行业公会·乡规村约
《古港传奇》的红头船主蓝禹任船公会会首。当年樟林古港,有红头船数百艘。1972年澄海东里出土一艘红头船,上刻“广东潮州府领×双桅壹佰肆拾伍号蔡万利商船”。这些商船分属各商行所有,行主再加入商船公会。《七日红》中,有各种工会农会,《彭湃》也有农会。这些都是群众组织。劳方有各种行业的工会,资方有各种行业公会。譬如说,20世纪40年代,澄海城有大小商业户千余家,大半加入商会,又按不同行业成立22个同业公会。对于顾客的投诉,同业公会都出面调解,维护本行业的声誉,做到取信于人。商家受恶势力敲诈欺凌,公会也同样出面保护,维护商界权益。可以说,建立同业公会及商会,是商界自我约束也是自我保护,以及沟通上下的一种机制。此外,还有各种同乡社团。潮人驻各地有同乡组织,如北京潮州同乡会,上海潮州同乡会,天津潮州同乡会等等。在海外也一样,有泰国潮州会馆,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美国潮州同乡会,香港潮州商会、潮州会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