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什么是无明?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6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什么是无明?,   无明是指不知意识心之虚幻,执为实不坏我,故令阿赖耶识起行支,依于末那之执我

    无明是指不知意识心之虚幻,执为实不坏我,故令阿赖耶识起行支,依于末那之执我而执名色,遂至轮转生死。大乘佛法把无明分成两个部分:一念无明,无始无明。

    1、一念无明包括四种:“见、欲、色、有”四种住地烦恼。
    见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而执着于颠倒见——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世间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测涅盘实相而产生的错误见解。
    欲界爱住地:是指对欲界六天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以及这五尘引生的各种法的贪着。
    色界爱住地:是指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禅到四禅的这些境界的贪着。
    有爱住地:是指于无色界的四空定中,虽然没有色阴,但是有受想行识四阴——能知能作主的心还存在。因为贪着无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产生无色界的苦果。
    这四种住地的无明生起一切的烦恼叫做“起烦恼”,总称一念无明烦恼。一念无明是阿赖耶识从无始劫以来累积留存下来的。一念无明无始有终,是众生轮回的原因,断尽一念无明,就断了轮回的种子,舍报后可以取涅盘。故二乘辟支佛及阿罗汉都已永断一念无明,一切妄想烦恼永不复起,舍报以后必定取证涅盘。如果烦恼妄想又生起来,就是没有断尽一念无明,只是暂时伏住而已,这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境界,而不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如果涅盘中还是会起一念的话,那就还是要在三界里面受生。

    2、无始无明。
    世尊说:“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也就是说,在凡夫众生还没有明心见性之前,生起一切烦恼都属于起烦恼。这四种住地的烦恼之前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生起,因此叫做无始无明住地。无始无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烦恼叫做“上烦恼”,这些上烦恼只有在我们明心见性之后,想要修学成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时,才会产生,所以上烦恼又称为“过恒河沙数修所断烦恼”。无始无明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这种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应,一直到菩萨第一次明心以后才第一次相应,所以说:“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二乘辟支佛阿罗汉断尽一念无明,即断了分段生死,舍报后可取涅盘。二乘辟支佛阿罗汉虽断尽了一念无明,却仍末与无始无明相应,没有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应,一直到菩萨第一次开悟明心以后才第一次相应,而仍然还没有断尽,要到佛地方才断尽。明心见性以后分断无始无明,仍然还有过恒沙数修所断上烦恼末断,名为尘沙惑末断,到这个时候才能称为到无始无明境界。
    七住菩萨开悟明心时分破无始无明,同时也断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之见一处住地烦恼,其他还有——欲爱、色爱、有爱住地三种住地烦恼,要到八地,才能断尽。故菩萨种性的佛子,不须断尽一念无明,便可直接破无始无明。
    断尽一念无明,舍报后就可以取涅盘,所以菩萨在断一念无明之前应先求明心见性,免得成为菩萨声闻,那就不容易成佛了。断尽一念无明是悟后起修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什么是五蕴?
五蕴包括:色、受、想、行、识蕴。色蕴:四大所成色身,谓有根身,具足五扶尘根、五胜义根。受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想蕴:见闻觉知中的了知性。行蕴:身行、口行、意行三种的行。识蕴:眼耳鼻舌身意识及意根(前七识)。色身最多只能存活一百多岁,还是要死掉、坏掉;受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也是无常之法;觉知心能想,但当你睡着无梦时、闷绝时、入无想定时、阿罗汉入灭尽定时、进入正死住时,想又断灭了;当你睡着无梦时,你的行蕴就断了;识蕴的七个识不能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也是有生有灭的法。故《心经》说“五蕴皆空”。
·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为什么供佛像
供佛像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报恩。一切众生于我们都有恩,恩德最大的无过于老师,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接受佛菩萨教诲,这才真正觉悟,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供养佛菩萨是纪念老师,感恩不忘。第二意思最重要:见贤思齐。佛是凡夫修成的,供养他的形象,提醒我向他学习,也要成佛。要学佛的存心立愿,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样样向佛学习。不能把佛菩萨当神明看待,那就迷信了,就错了,就把佛教变成宗教,就不是教育了。供品是教学工具香:香表信,代表戒定真香,见到香,闻到香,知道自己要修戒、定、慧,是修学的目的。灯:象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每个人都要有奉献精神,舍己为人,为社会服务。灯也代表智慧光明。水:佛前供一杯水,要想到我们的心象水一样清净、平等。花果:佛前供花果,代表修善因,得善果。提醒我们要深信因果,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辨证思维才成熟。...
·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八关
受八关要如法持。八关,你若是中午开始受持,就要到明天中午才结束;若是早上受,就要到明天早上结束,要具足十二个时辰,才是如法受持八戒斋。八戒斋为什么叫斋?因为它以日中一食为准则,配合八戒的清净行,所以叫做八戒斋。八关受持的目的,是为将来的出家种下因缘。如果不曾受持过八关戒斋,出家的因缘就不容易具足,难有出家的因缘。若是打算出家的人,这一世多受八关戒斋,不然就得要过去世常常受持八关戒斋,以此福德与功德就可以让你具足出家的因缘。否则要出家时,遮障将会很多。如果受了八戒斋却投机取巧,坏了八戒斋,就不可以受优婆塞戒。如果受持菩萨优婆塞戒以后,已经准备出家了,却不能每月于六斋日受持八戒斋,不能于月月受八戒斋时供养三宝,这位优婆塞就得失意罪。意思是说,受持菩萨优婆塞戒,每月至少要有六天,通常是选在六斋日受持八戒而且过午不食,供养三宝,否则就是得失意罪。……。受八戒就是近住男所受的八戒,六斋日要受八戒而且...
·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福德与功德
随喜虽然没有福德,但有功德;劝人护持正法、利乐众生,是有福德也有功德。只随喜而不劝人布施,只中欢喜讚叹:“你真是大功德啊!未来果报无量无边。”这样心生欢喜而讚叹,也是有功德的。如果去劝请别人布施,或是劝募钱财来护持正法,则会增加了福德;也就是说,你去劝募来的那一些金额,未来世所得的福报虽然是别人的,但是他们将来要用那个福报时必须要获得你的同意,所以其中的一部分是属于你的,因为你在这件布施善行上用了许多时间与心力。
·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八关
受八关要如法持。八关,你若是中午开始受持,就要到明天中午才结束;若是早上受,就要到明天早上结束,要具足十二个时辰,才是如法受持八戒斋。八戒斋为什么叫斋?因为它以日中一食为准则,配合八戒的清净行,所以叫做八戒斋。八关受持的目的,是为将来的出家种下因缘。如果不曾受持过八关戒斋,出家的因缘就不容易具足,难有出家的因缘。若是打算出家的人,这一世多受八关戒斋,不然就得要过去世常常受持八关戒斋,以此福德与功德就可以让你具足出家的因缘。否则要出家时,遮障将会很多。如果受了八戒斋却投机取巧,坏了八戒斋,就不可以受优婆塞戒。如果受持菩萨优婆塞戒以后,已经准备出家了,却不能每月于六斋日受持八戒斋,不能于月月受八戒斋时供养三宝,这位优婆塞就得失意罪。意思是说,受持菩萨优婆塞戒,每月至少要有六天,通常是选在六斋日受持八戒而且过午不食,供养三宝,否则就是得失意罪。……。受八戒就是近住男所受的八戒,六斋日要受八戒而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