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佛教一些礼节性的称谓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5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佛教一些礼节性的称谓, 另外的一些称谓,往往是对某一僧人或居士的道德、学问表示尊敬,或者是出于礼节性

   另外的一些称谓,往往是对某一僧人或居士的道德、学问表示尊敬,或者是出于礼节性的自谦,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法师指常修梵行、通晓佛法,而且能引导、教化众生修行的人。澄观《华严经大疏钞》卷三十八列举了法师必须具备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倦、成就忍力等十德。法师的种类,依据《法华经》卷四《法师品》的记载,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等五种,这称为五种法师;另外,依《辩中边论》卷下所述,法师可分为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说、诵、思修等十种。但是,现在汉地作为出家人的通称,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思。
    禅师指专意坐禅、通晓禅定的比丘。在中国,禅师之称,并不限用于禅宗名德,凡是专习禅坐者都可称为禅师,如《续高僧传》《习禅篇》所收,便有达磨禅师、慧文禅师、慧思禅师、保志禅师、道绰禅师、信行禅师等人皆属此例。在日本,禅师之称则专用于禅宗的僧侣。后来,朝廷也曾用“禅师”号赐予有德的僧人,中国以神秀获谥“大通禅师”为最早,其后,禅宗六祖慧能于示寂百余年后,也获谥“大鉴禅师”号。至于生前即受赐号者,以宋代宗呆受赐“大慧禅师”为嚆矢。
    三藏法师又称为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在中国,对从事佛经汉译的僧侣,常尊为泽经三藏或三藏法师,如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人即有此称。
    律师又称为持律师、律者,指专门研究、解释、读诵律的僧人。如北魏慧光、唐朝法砺、道宣、怀素等皆称为律师,以娴熟《四分律》见称。后来则指通达律藏的僧人而言。根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六举出律师应该实行下列三法,方不愧称为律师,即:(一)本毗尼藏,作为律师应该本于律藏而讽诵通利,辨习句义、文字,而后教授于人;(二)坚持不杂,作为律师应当虚怀谦下,坚持法律,对于毗尼藏的所有文句、义疏都能通达,并且对于问者能次第而答,不相杂乱;(三)受持不忘,作为律师应该对于毗尼藏的师师相承,举凡授受的因缘、次第传承的名『广等,受持而不忘。
    长老又称为上座、上首、首座、耆年、耆宿、耆旧、老宿、长宿、住位,指年龄长、法腊高而智德俱优的大比丘。《集异门足论》卷四列举了三种上座:(一)生年上座,指年龄较长的耆旧;(二)法性-匕座,指受具足戒,通达戒法者,年虽二十或二十五也可以得受此尊;(三)世俗上座,指在家护法中有财势的长者。由上述可知,长老虽然是对年、腊高者的敬称,但是未必是年老者。
    上人对智德兼备并且可以作为众僧及众人师者之高僧的尊称。《释氏要览》卷上说,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后来,也有用于对一般僧人的敬称。
    大师佛经中将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等圣人,堪为众生的师范,称为大师。《本事经》卷七认为大师有如来、阿罗汉和有学的圣者三种,(1)如来出现于世间,为诸众生开示正法,宣说四谛,利益无量众生,令得无量安乐,故名为第一大师;(2)阿罗汉是无学的圣者,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出现于世间,为众生的大师,如佛所作,故称为第二大师;(3)有学的圣者是前三果之人,具修梵行,闻十二部经而善知其义,为世人的大师,如佛所作,所以称为大师。
    另外,朝廷赐予有德之僧以大师的称号,多为谥号。如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3)御赐云颢为“三慧大师”,日本清和天皇贞观八年(866)御赐最澄为“传教大师”。后世亦常尊称通晓佛教教义而且具备盛德者为大师,如智颉,人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吉藏,人称嘉祥大师。此外,近代佛教界亦有“太虚大师”、“弘一大师”之称号。但是,现在已成为一种通称。
    大德在印度,是对佛菩萨或高僧的敬称。比丘中的长老,也可以称为大德。另外,在诸部律中,对现前的大众,凡是指比丘众,称“大德僧”,比丘尼众则称“大姊僧”。在我国,不用“大德”一词称佛菩萨,而是对高僧的敬称。
    但是在隋唐时代,凡是从事译经事业者,特称大德,《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记载:贞观十九年(645)六月玄奘在弘福寺译经时,另有证义大德十二人、缀文大德九人、字学大德一人、证梵语梵文大德一人等;《贞元释教目录》卷十六举出临坛大德、百座大德、三学大德、讲沦大德、义学大德、翻经大德、译语大德等名称。此外,统领僧尼的僧官,也称为大德,如《续高僧传》卷十一《吉藏传》记载,唐朝武德初年,因为僧众太多,于是便设置十大德以来纲维法务;《大宋僧史略》卷下《德号条》列出临坛大德、引驾大德等名称。但是近代以来,“大德”一词已广泛使用,凡是对有德有行的人,不论出家、在家,都以“大德”尊称之;或者不限于具足德行与否,而成为佛教界一般性的礼称。
    师父;对僧人的敬称,通用于出家男女二众。
    弟子音译为室洒,意译为所教,指从师受教的人。佛陀在世时的声闻等,乃至佛陀人灭后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称为佛弟子。因为学于佛陀之后,所以称为弟;闻佛法的教化而生解,所以称为子。
    居士梵语原义有家长、家主、长者的意思,又有居财之士或居家有道之土的意思,是对在家佛教徒的统称。中国古代把有学问的隐士称为居士,后来转为佛教所用,指居家修道之士。
    护法指保护、维持正法(即佛教)的意思。佛陀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梵天、帝释天、四天王、十二神将、二十八部众等善神听闻佛陀说法后,皆誓愿护持正法,这些诸神总称为护法神,或称护法善神。此外,人世之帝王及诸檀越,都是保护佛法之人,也称为护法。另外,诸神以护法为目的,而现童子形服侍行者,并保护灵地者,称为护法童子或护法天童。常用于僧人对居土的敬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佛教旗帜
佛教旗帜:共有五种颜色佛教旗帜的意思:佛陀成道时,圣体发出蓝、黄、红、白、橙、及前五色综合色等六种毫光。世界佛教友谊会将前五种毫光制成佛教旗帜,公诸於世,沿用至今。佛旗颜色的含义:蓝色:代表慈悲,和平。黄色:中道了义,离於空有,究竟彻底。红色:成就福慧,庄严吉祥。白色:清净解脱,法尔如是。橙色:佛法的本质,是从智慧庄严而成。综合前五色:真如不二之义
·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佛教音乐知识
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法华经·方便品》云:“歌呗颂佛德,乃至一音,皆已成佛道。”形式有声乐和器乐等多种。声乐主要有:1、独唱,由维那担任;2、领唱和齐唱结合,即由维那唱上句,僧众唱下句:3、齐唱;4、轮唱。声乐曲调的格式主要有四种,即赞、偈、咒、白。赞,用于颂佛之功德,如三宝赞、得赞等,其词多为长短句式的诗。偈,用于颂扬佛教教义,如净三业偈、沐浴偈等,其词有四、五、六、七和九言的句式,在曲调上除了用上下对句外,一般常以四句为一乐段。咒,是密语或真言,如洒净真言等,其词的格式变化甚多,曲调比较活泼。白,除直白外,其他如梵白、书声白、书梵白、道腔白等都带有音乐旋律,与散板吟唱十分相似。器乐订演奏曲牌。各地各派寺院用的曲牌不尽相同,如江苏地区用十番鼓,山西五台山用八大套,北京有智化寺的京音乐等。佛教常见的主要仪式有朝课、晚课、佛诞...
·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佛教常识答问
问:出家男子为什么称为和尚?和尚是什么意思?答:“和尚”原来是从梵文UPADHYAYA这个字出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亦不限于男子。后来习俗上这个字被用着对一般出家男子的称呼,这是和原来的字义不合的。问:是什么意思?答:是藏语,它和“和尚”是一样的意思。这个字也被滥用了,本来并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称为的。问:汉族地区习惯地称出家的男子为“僧”,出家女子为“尼”,这是否是正确的称呼?答:僧是僧伽的简称,它的字义就是“大众”。僧伽是出家佛教徒团体,至少要有4个人以上才能组成憎伽。所以一个人不能称僧,只能称僧人。出家男女二众都在僧伽之内,都能称僧人。把“僧”和“尼”作为男女的区别,是错误的。“尼”是汉族对出家女众的简称。还有在尼字下加上姑字的,则是习俗的称呼。问:什么叫法...
·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广东省佛教场所
建国初期,全省有寺庵873间,其中许多已没有僧人居住。1966年5月“”开始后,寺庵遭到严重破坏,佛像被砸,经典、法器被毁,全省寺庵全部被关闭、占用,佛事活动完全停止。1978年后,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各地陆续恢复开放寺庵。1982年,全省开放寺庵18处,至1988年,达到410处,并开放简易活动场所63处、自发活动点50处。至1990年,有佛教活动场所520处,其中寺庵470处,居士林、精舍50处。改革开放后,各地寺庵相继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修、重建。光孝寺1986―1990年第一期重建,建成山门、回廊、钟鼓楼等建筑物;六榕寺重建大殿、天王殿,重修花塔;华林寺重建五百罗汉堂;无着庵新建大殿;南华寺重修六祖殿,新建虚云纪念塔、惟因舍利塔,重建曹溪门、禅堂等;云门寺重建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殿堂楼阁;庆云寺重修大殿、祖师殿等殿堂,并建成荣睿纪念堂;开元寺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
· 潮汕文化—佛学文化—广东省佛教场所
建国初期,全省有寺庵873间,其中许多已没有僧人居住。1966年5月“”开始后,寺庵遭到严重破坏,佛像被砸,经典、法器被毁,全省寺庵全部被关闭、占用,佛事活动完全停止。1978年后,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各地陆续恢复开放寺庵。1982年,全省开放寺庵18处,至1988年,达到410处,并开放简易活动场所63处、自发活动点50处。至1990年,有佛教活动场所520处,其中寺庵470处,居士林、精舍50处。改革开放后,各地寺庵相继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修、重建。光孝寺1986—1990年第一期重建,建成山门、回廊、钟鼓楼等建筑物;六榕寺重建大殿、天王殿,重修花塔;华林寺重建五百罗汉堂;无着庵新建大殿;南华寺重修六祖殿,新建虚云纪念塔、惟因舍利塔,重建曹溪门、禅堂等;云门寺重建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殿堂楼阁;庆云寺重修大殿、祖师殿等殿堂,并建成荣睿纪念堂;开元寺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