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宋帝昺路过程洋岗
南宋末年,宋帝昺和陆秀夫一行受元兵追击,怆惶南逃。他们不敢走大道,专择偏僻小路而走,不觉来到澄海程洋岗。
当时酷暑,烈日似火,路道峙岖,宋帝昺累得气喘吁吁,加上腹中饥饿,口渴难忍,只得一步挨一步地走路,正当宋帝实在难以支持时,终于发现前面山脚有一古寺,他精神一振,急忙催促大家快点赶路。
他们来到寺门前,抬头一看,上面写着“古葵庵”三个字。庵前右边有一口水井,宋帝急命近侍打水。近侍走近一看,井很深,四处没有吊桶,不能提水。宋帝急忙走近井栏一看,但见井水清澈,照见自己枯瘦的身影,这更使他喉火更旺,口渴难耐,无可奈何,叹道:“老天炎热欺人,这水井也欺朕了。”说来也怪,这时井里的水竟骤涨起来。宋帝看着这涨齐井面的清冽井水,不觉大喜,于是伸手舀起一碗,一饮而尽,连声赞道:“好泉水,好泉水。”连喝数碗方才罢休,并赐这井名为“古葵泉井”,陆秀夫当即书写并命人将字刻在靠井栏的墙壁上。
自此,这古井便远近闻名了。每当春夏雨季,井水就涨得很高。每当秋冬旱季,井水却从不干枯。这样, “古葵泉井”也就成了洋冈八景之一了。
宋帝昺一行喝足了古葵泉井里的水后,又继续赶路.他们绕过一座小山,但见前边又有一小山挡住去路。山脚下有一棵遮天蔽日大树,树下有石板床,是歇息的好去处,树荫尽处,又有一小池塘,面积约二分地。他们此时口虽不渴,但饥肠辘辘了,便在这树下歇息。
村人闻知,苦于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可以进贡,便献出一碗煮熟的石螺,宋帝昺看着这从来见过的东西。一时竟不知如何吃法,望着石螺发呆。村人猜透他的难处,便从碗中拣起一粒石螺,用牙齿将螺尾咬断,然后用嘴吮吸,螺被吸出来了。宋帝昺仿照村人的方法,可是老是咬不断螺尾,陆秀夫忙帮着咬断螺尾,宋帝昺接过一吸,真的把肉吸出来了。一尝,味道甜美,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又随手将螺壳投进小池塘里。宋帝昺边吃边称赞,但却苦了咬螺尾的陆秀夫,他咬得牙齿发痛,供不应求。宋帝昺连连催促,转脸一看,陆秀夫正艰难地咬着,不禁长叹说:“这石螺如果无尾,那便是一等佳肴了。”
从此,这小池塘里的石螺都成了无尾螺。传说那是宋帝昺吃后投进水塘里的螺壳变成的。
宋帝昺吃了村人进献的石螺之后,又继续赶路。他们转过这座小山,前面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田畴。微风吹来,阵阵花香扑面而来,宋帝昺不禁心情舒畅,疲劳顿消。举目一看,但见前面有一池荷花。宋帝昺此时竟被这荷花吸引住了。他加快脚步来到莲花湖,站在湖畔,陶醉在这满湖的美景之中,碧绿的莲叶,雪白的莲花,芬香的气味,硕大的莲蓬,使这位逃难皇帝把路上的跋涉之劳抛到九宵之外,情不自禁地诵读起《爱莲说》来:“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真是心旷神怡。
这时,湖的主人摘下一个成熟的莲蓬,送给客人尝尝。宋帝昺剥开莲蓬,见里面的莲子粒饱色白,吃后喷喷称赞:“这荒僻之地竟有如此佳果,味美肉脆,真是世上珍品。”只因宋帝昺这一称赞,自此这湖出产的莲子便成双芯了。据说,一芯是表示“味美”,一芯是表示“肉脆”。而“莲湖花香”也就成了程洋岗八景之一了。
眼看时候不早,宋帝昺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莲花湖,继续上路。他们沿着凤岭山脚小路蜿蜒前行,忽见山脚路边立着一块巨石,约有三人高,形似一只坐东向西南的待跃,宋帝昺被这巨石的雄姿所倾倒,他驻足凝视,若有所思,时夕阳西下,宋帝昺顿时触景生情。想起壮丽山河如今沦于敌手,君臣漂泊无以为家,不禁热血沸腾,拨捺不住,忽地拔出随身宝剑,暗暗祝道:“能破此石,南宋不亡,”挥剑对着石奋力砍去,结果石没被劈开,只是留下一道约有二寸深的剑痕而已。
现在,这击剑处尚存。说来也奇,这剑痕处,不论雨季旱季,常年流着黄色的水。传说,这就是精伤口的脓水,好象在诉说着宋室的不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