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民间故事—绵公与怀德祠
明代外砂人王天性,人称绵公,曾任南昌府通判,他一生为官清正,后因触怒权贵,愤而辞官,回乡过过着清闲日子。
有一天,绵公在外遇见一卖字先生,举止斯文,字也写得很有功底,细问方知他是江西穷生,家境贫寒。绵公不觉起了怜惜之心,邀他到家谈叙。宾主两人谈得十分投机,绵公见他才气过人,有意留他在家教书,声言束修从丰。那人知绵公心地善良,礼贤下士,遂答应下来。
绵公的小儿子十分顽皮,不思上进,虽得这位先生费心教读,却无甚长进。先生也无可奈何,只好敷衍了事,自己则潜心攻书。几年后,先生见绵公绝口不提薪金之事,渐渐冷了心,只是念及当年知遇之恩,不好意思明说。当下收拾行装,竟不辞而别,悄悄溜回江西老家。
教书先生回到家乡,只见眼前一座富丽堂皇的住宅,却找不到自己原告住的草屋。这时乡邻亲友都来相贺,说他在外发财,更使他如丈二和尚摸不着脑。后听妻子之言,方知绵公每月都替他寄钱养家,这座住宅还是用这些钱建的呢。他羞愧莫及,遂当天发誓,定报绵公这番大恩大德。
绵公隔天不见了先生,知其回乡,笑而不言。他的小儿子自走了先生,无人管束,胡混了几年,不觉科期又至,父命难逆,只好硬着头皮上京赴试。
京试后他自知必名落孙山,连榜也懒得去看,整天准备着回去挨骂。誰知放榜之日,众士子竞相前来贺他金榜题名。原来这科主考乃是当年的教书先生,他回家后苦读诗书,后来中举,做了大官,任这次京试的宗师。他知绵公之子赴试,便暗中在他卷上作弊,绵公之子哪知其中奥妙,暗自庆幸,欢欢喜喜到福建做官去了。
三年后卸任,他满载着金银荣归故里,前来向父母请安,乡亲父老了来祝贺。绵公见了满载的金银,心中生疑,暗想自己为官多年,两袖清风,儿子因何做官三年竟成大富?便严加逼问,儿子支支吾吾,半晌说不了话来。绵公至此已知几分内情,不禁拍案动怒。儿子见抵赖不过,只好说出实情。原来他不学无术,嗜财如命,有理无理,以谁的银子倒得多少来判定官司的输赢,三年糊涂官便赚了满载银元。绵公一听深为自己失教痛心疾首,一时愤慨万分,叫人把他绑起来,准备连同赃银一起沉下海中,后经乡中父老再三劝说,又因外砂堤围多年失修,常闹水灾,便把这些银子用于筑堤,并令儿子挑土担砂,以示惩罚。时人深感绵公训子修堤之德,便在文祠西侧娘宫旁为绵公建一生祠,名为“怀德祠”,四时祭拜,以示纪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