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名人轶事—吴殿邦甘拜下风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5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名人轶事—吴殿邦甘拜下风,   一、甘拜下风   潮州才子吴殿邦,素以才情自负,有一次却向一个卖汤圆的人认

    一、甘拜下风

    潮州才子吴殿邦,素以才情自负,有一次却向一个卖汤圆的人认输。他在家乡期间,恰好府城要在大街的灶巷口为大理少卿吴一贯建一座牌坊。吴一贯是潮州彩塘人,成化十七年间(1481年)进士,曾擢御史,巡按渐江,福建一带,征治贪污,肃清盗寇,成绩斐然。他死后,潮人建牌坊纪今他。牌坊上要写的是“大理少卿”、“经略边务”。。当然挥毫是非吴殿邦莫属的。吴殿邦接受这任务后,也精心构思,写出了8个好字。牌坊建成后,每天都有许多文人学士、遗老遗少前来欣赏这铁划银钩之行。欣赏的人络绎不绝,天天如是。吴殿邦夹杂在里面,听着人们的啧啧称赞,喜不自胜。但有一天,却有人唱反调:“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要是我来写呀,比他强多呢!”吴殿邦听到这不协和音,转过头去看看是什么人说的,原来是一个在路旁卖汤圆的小贩!本来生意就不错。谁知牌坊一建起来,前来欣赏好字的人把他的摊档围得水泄不通,使他的生意十分冷淡,故此发出怨言。吴殿邦走上前去,他不认识吴殿邦,以为是来买汤圆的,便热情地打招呼。吴殿邦却问道:“阿哥,你来写一写怎么样?”那小贩回答:“我呀,因为从小家贫,没能写字读书,只好学做汤圆,要是我从小就练字,一定比吴殿邦强!”吴殿帮道:“你卖汤圆有什么本领?”“嗯!本领强呢!譬如说1个钱4粒汤圆,你要买3个钱,我一勺子就是12粒,不多也不少!4个钱,16粒,保证没差错。”吴殿邦不服,说道:“好!我跟你买5个钱!”那小贩说:“钱来!”吴殿邦掏钱给他,小贩把勺子朝锅里一舀,说道:“你看,20粒,有差错这5个钱还你!”吴殿邦仔细数了数,果然20粒。他又说:“6个钱!”又一勺子起来,一数,24粒!“3个钱!”一勺子,12粒。连续数次,颗粒不差。吴殿邦服输了!此后,他再也不在牌坊旁边沾沾自喜了。

    二、多钱多功德

    吴殿邦在考中进士之前,在家乡卖文鬻字为生。他的字,都有一定定价。例如一副对联,收润笔费六两银子,一分一毫也不能少,谁也不例外。有一次,一个尼姑庵里的主持找到吴殿邦,要求吴殿邦给尼姑庵写一副对联,但只给了四两银子。吴殿邦微微一笑,接过银子便挥笔写道:“一条笔直,两片齐开。”围观的人都哗然大笑。这对子实在太粗俗了,主持羞得不得了,要求吴殿邦重新写一对。吴殿邦说:“俗话说‘多钱多功德’,师父难道不明白?”这主持没有办法,只好再掏出二两银子补足。吴殿邦也就提笔续写道:“一条笔直天界路,两片齐开慈悲门”,成了一副禅味十足的佳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名人轶事―吴殿邦甘拜下风
一、甘拜下风潮州才子吴殿邦,素以才情自负,有一次却向一个卖汤圆的人认输。他在家乡期间,恰好府城要在大街的灶巷口为大理少卿吴一贯建一座牌坊。吴一贯是潮州彩塘人,成化十七年间(1481年)进士,曾擢御史,巡按渐江,福建一带,征治贪污,肃清盗寇,成绩斐然。他死后,潮人建牌坊纪今他。牌坊上要写的是“大理少卿”、“经略边务”。。当然挥毫是非吴殿邦莫属的。吴殿邦接受这任务后,也精心构思,写出了8个好字。牌坊建成后,每天都有许多文人学士、遗老遗少前来欣赏这铁划银钩之行。欣赏的人络绎不绝,天天如是。吴殿邦夹杂在里面,听着人们的啧啧称赞,喜不自胜。但有一天,却有人唱反调:“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要是我来写呀,比他强多呢!”吴殿邦听到这不协和音,转过头去看看是什么人说的,原来是一个在路旁卖汤圆的小贩!本来生意就不错。谁知牌坊一建起来,前来欣赏好字的人把他的摊档围得水泄不通,使他的生意十分冷淡,故此发出怨言。吴殿邦...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吴殿邦写寿屏
枫溪附近某村,有个财主叫王凤书,为人刁钻刻薄。母亲七十大寿前夕,他想得到名家吴殿邦手书的寿屏来装点门面,好在亲友面前炫耀一番。可是吴殿邦一向不买他的帐,以前他曾碰过吴的几次钉子,这次自己再不敢去惹了,只好请吴殿邦的一个好友去替他说情。果然,吴殿邦碍于朋友面子,无法推托,只好勉强应承下来。做寿那天,凤书―早就派人到吴家抬来寿屏,高挂到厅堂中央。吴殿邦的字,写得龙飞凤舞,满堂宾客都称赞凤书有办法,居然抬得动吴殿邦的大驾。凤书得意忘形,走到众人中间,对着寿屏手舞足蹈地念起来,赤松太白星高映,龟鹤遐龄两瑞祥。老来斑衣呈百子,婆娑荏苒进云觞。凤迎朱履三千客,书咏麟凤九如章。之日之年同悠久,母福母禄永无疆。生身坚壮如松柏,日臻安康赛天仙。作满蟠桃三千舍,帐入舒仪第一班。真是瑶池金母寿,不比凡间老年人。自兹护福东海大,量盖颐寿南山长!念完,厅上又是一片叫好声,凤书更加得意。就在这时,有一位老先生把凤书拉...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吴殿邦写牌匾
吴殿邦未做官时,在家靠代人写书信和联匾为生。他的字好,“润笔金”也比别人贵。枫溪有一个太史令衣锦荣归,府第建成照例封了二十两银子,派一名家丁去请吴殿邦写“太史第”牌匾。家丁想,主势大,叫一个穷书生写几个字,何用这么多钱?就从红包里抽出五两银子装进自己的腰包。吴殿邦按过红包,点了银子,便铺开纸笔写字,写成后又把它封好交那家丁带回去。太史令拆开一看:只见纸上写的是“大史第’三字。他连声喊错,要家丁去请吴殿邦重写。家丁来到吴家,把写错字的事告诉吴殿邦。哪知吴殿邦看也不看就说:“没写错。”听了家丁的回报,太史令便亲自带着几名家丁,气势汹汹地来到吴家。吴殿邦仍咬定他没写错。太史令把纸展开,指着“大”字大声责问:“这怎么没错?我的字条写得清清楚楚,是‘太’不是‘大’!”吴殿邦不慌不忙地说:“我的招牌也写得清清楚楚。这样的牌匾要二十两银子!”太史令至此才知事有蹊跷,回头问那家丁,家丁只好掏出那五两银子交...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吴殿邦写寿屏
枫溪附近某村,有个财主叫王凤书,为人刁钻刻薄。母亲七十大寿前夕,他想得到名家吴殿邦手书的寿屏来装点门面,好在亲友面前炫耀一番。可是吴殿邦一向不买他的帐,以前他曾碰过吴的几次钉子,这次自己再不敢去惹了,只好请吴殿邦的一个好友去替他说情。果然,吴殿邦碍于朋友面子,无法推托,只好勉强应承下来。做寿那天,凤书—早就派人到吴家抬来寿屏,高挂到厅堂中央。吴殿邦的字,写得龙飞凤舞,满堂宾客都称赞凤书有办法,居然抬得动吴殿邦的大驾。凤书得意忘形,走到众人中间,对着寿屏手舞足蹈地念起来,赤松太白星高映,龟鹤遐龄两瑞祥。老来斑衣呈百子,婆娑荏苒进云觞。凤迎朱履三千客,书咏麟凤九如章。之日之年同悠久,母福母禄永无疆。生身坚壮如松柏,日臻安康赛天仙。作满蟠桃三千舍,帐入舒仪第一班。真是瑶池金母寿,不比凡间老年人。自兹护福东海大,量盖颐寿南山长!念完,厅上又是一片叫好声,凤书更加得意。就在这时,有一位老先生把凤书拉...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吴殿邦写牌匾
吴殿邦未做官时,在家靠代人写书信和联匾为生。他的字好,“润笔金”也比别人贵。枫溪有一个太史令衣锦荣归,府第建成照例封了二十两银子,派一名家丁去请吴殿邦写“太史第”牌匾。家丁想,主势大,叫一个穷书生写几个字,何用这么多钱?就从红包里抽出五两银子装进自己的腰包。吴殿邦按过红包,点了银子,便铺开纸笔写字,写成后又把它封好交那家丁带回去。太史令拆开一看:只见纸上写的是“大史第’三字。他连声喊错,要家丁去请吴殿邦重写。家丁来到吴家,把写错字的事告诉吴殿邦。哪知吴殿邦看也不看就说:“没写错。”听了家丁的回报,太史令便亲自带着几名家丁,气势汹汹地来到吴家。吴殿邦仍咬定他没写错。太史令把纸展开,指着“大”字大声责问:“这怎么没错?我的字条写得清清楚楚,是‘太’不是‘大’!”吴殿邦不慌不忙地说:“我的招牌也写得清清楚楚。这样的牌匾要二十两银子!”太史令至此才知事有蹊跷,回头问那家丁,家丁只好掏出那五两银子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