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魏氏:从辉煌到劫难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67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魏氏:从辉煌到劫难,   发迹于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一带)的魏氏,可以说从踏入潮汕大地的第一天起,干百

    发迹于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一带)的魏氏,可以说从踏入潮汕大地的第一天起,干百年来都是在动荡中走过来的。因此,潮汕魏氏的历史可以说和整个期汕的人文史紧紧地连在一起。他们曾经辉煌过,也曾蒙受过屈辱。
    魏氏入潮是在宋末元初。当时,定居福建莆田的太常寺博士魏文懿生有三子。长子魏廷璧于宋宁宗嘉定八年(公元215年)来潮州任通判。任满后朝廷凋他到户部任职,因为战乱,他不敢携家属赴任,先是寄居在潮卅府前街,后来定居在揭阳渔湖都魏厝洋。到了公元1237年,魏文懿的三子魏廷弼来潮州任刺史,魏文懿也一起到潮州游学。这位南宋小朝廷的潮州刺史,也同样因为战乱四起,无法在任满之后回到莆田老家,就寄籍于海阳县的冠山乡。
    做为朝廷命官的魏氏兄弟和他们的父亲,面对元军对潮州的咄咄进逼,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投降,要么反抗。魏氏兄弟选择了后者。他们组织抗元队伍,在冠山渡口阻击追赶宋帝爵的元军张弘范部队。新创冠山乡不久的魏氏,一役就死了40多人,乡被剿散,刚建成的魏氏宗祠也被烧毁,弄得几乎散乡。定居揭阳的另一支脉也于练江边阻击抗元。据族谱所载,在这次战斗中,潮州刺史魏廷弼的次子一家有六人遇害,家丁和招募来的义勇损失更多。
    这是魏氏入潮后的第一次劫难。应该说,处在民族危急关头,魏氏和所有不甘事元的潮州百姓共同肩负起了拯救民族的重任。
    到了明代,魏氏的元气已得到充分的恢复。自郑和七下南洋之后,地处沿海的魏姓人开始和南洋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并利用这一优势,发展成一个颇具规模的航海航运家族。仅居住在澄海富砂村的魏西斋一家就拥有可直驶南洋诸国的大船18艘,他的后代称他为“航海公”。一家人拥有大洋船18艘,在当时潮卅航运业之盛可以想见。定居庵埠的魏氏人家的航运业也有相当规模,不单拥有大船,还自建了码头,码头边建有仓库和货栈。澄海魏氏、庵埠魏氏和揭阳魏氏皆困开展对南洋各国的贸易往来而成为当地首富。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潮汕魏氏最辉煌的时期。
    但是魏氏眼睛只盯着海洋,只顾埋头做生意,却忘记朝廷已对他们虎视眈眈。因为,朝廷的总政策是闭关锁国,对民间实行的是“海禁”,明定“片板不许下海,点货不得进蕃”。初时,从事航海的潮州魏氏也有所顾忌,不敢白日出海,只在夜间偷运。后来就放胆了,几乎把朝廷禁令抛于脑后。
    明宪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朝廷决心对潮州的所谓“走私”活动严厉取缔,并派韩雍到潮州专办此事。朝雍来到后,即发布命令:凡与南洋来往者“即与通倭同罪”。他采取突然袭击,派兵把停泊港湾的船只全部扣留,乘夜包围富砂村和庵埠魏厝埕,一夜之间抓走几百人。凡被抓者大多杀头,少有幸免。同时将家产充公、船只拍卖。其他各村闻讯也纷纷走避,弄得好几个村庄“散乡’。因为当时潮州从事外海贸易者数魏氏人数最众,所以姓魏人家在这次“办海禁”事件中损失最为惨重,魏氏把这次事件称为“航海案”。
    继“航海案”之后,潮州魏氏又遭受过“魏忠贤案”的株连。本来,潮州魏氏与太监魏忠贤并无什么联系。魏忠贤显赫之时,潮州魏氏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可是魏党倒后,就株连到潮州魏氏头上了。崇祯命剿魏党。当时的宰相刘文静因曾被魏忠贤,九死一生,他为报私仇,私改圣结盟,魏氏也跟着倒了霉,有不少人被埔被杀,弄得潮州魏氏有的整个村庄不敢姓魏,改冒他姓。幸得朝廷后来收加了命令,刘文静被杀了头,这才使潮州魏氏躲过了灭顶之灾。
    潮州魏氏虽然在发展的道路上坎坎坷坷,但毕竟是较早与外部世界接触的一个氏族。早在元代,他们在出海航行中,因遇风船被刮到婆罗洲,得当地人帮助,建造了更适合远洋航驶的大船,并开始有了魏氏子孙侨居南洋各国的种种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魏氏:从辉煌到劫难
发迹于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一带)的魏氏,可以说从踏入潮汕大地的第一天起,干百年来都是在动荡中走过来的。因此,潮汕魏氏的历史可以说和整个期汕的人文史紧紧地连在一起。他们曾经辉煌过,也曾蒙受过屈辱。魏氏入潮是在宋末元初。当时,定居福建莆田的太常寺博士魏文懿生有三子。长子魏廷璧于宋宁宗嘉定八年(公元215年)来潮州任通判。任满后朝廷凋他到户部任职,因为战乱,他不敢携家属赴任,先是寄居在潮卅府前街,后来定居在揭阳渔湖都魏厝洋。到了公元1237年,魏文懿的三子魏廷弼来潮州任刺史,魏文懿也一起到潮州游学。这位南宋小朝廷的潮州刺史,也同样因为战乱四起,无法在任满之后回到莆田老家,就寄籍于海阳县的冠山乡。做为朝廷命官的魏氏兄弟和他们的父亲,面对元军对潮州的咄咄进逼,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投降,要么反抗。魏氏兄弟选择了后者。他们组织抗元队伍,在冠山渡口阻击追赶宋帝爵的元军张弘范部队。新创冠山乡不久的魏氏,一役就死...
· 姓氏趣谈―魏氏:从辉煌到劫难
发迹于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一带)的魏氏,可以说从踏入潮汕大地的第一天起,干百年来都是在动荡中走过来的。因此,潮汕魏氏的历史可以说和整个期汕的人文史紧紧地连在一起。他们曾经辉煌过,也曾蒙受过屈辱。魏氏入潮是在宋末元初。当时,定居福建莆田的太常寺博士魏文懿生有三子。长子魏廷璧于宋宁宗嘉定八年(公元215年)来潮州任通判。任满后朝廷凋他到户部任职,因为战乱,他不敢携家属赴任,先是寄居在潮卅府前街,后来定居在揭阳渔湖都魏厝洋。到了公元1237年,魏文懿的三子魏廷弼来潮州任刺史,魏文懿也一起到潮州游学。这位南宋小朝廷的潮州刺史,也同样因为战乱四起,无法在任满之后回到莆田老家,就寄籍于海阳县的冠山乡。做为朝廷命官的魏氏兄弟和他们的父亲,面对元军对潮州的咄咄进逼,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投降,要么反抗。魏氏兄弟选择了后者。他们组织抗元队伍,在冠山渡口阻击追赶宋帝爵的元军张弘范部队。新创冠山乡不久的魏氏,一役就死...
·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从“技工翦马”到“画活鹌鹑”
潮汕高氏来自渤海高氏其源有七,而和潮汕高氏有源流关系者则有二:1、黄帝臣高元作宫室,为高氏之始。2、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今山东潍县西北),以邑为氏。明代以前,高姓的迁徙与扩散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从春秋到西汉时期,主要表现为缓慢流动,高洪就是在此时期之初作为渤海高氏始祖的。(2)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表现为以渤海高氏为代表的各支高氏的大规模扩散,这过程的关键人是高欢,他是高洪的16世孙。高蹲畛醺�菖荣为亲信都督,后来又给尔朱荣驯悍马老老实实,不踢不咬。因此,高氏的“渤海堂”上联便为“技工翦马”,联语“技工”指专门驯马的劣性。此后,他纵横捭阉,灵活应变,升为手握重兵的权臣,大乱之世成帝业,建立北齐政权与高欢家庭�?3)隋唐五代时期,总体上相对处于稳定状态。唐朝时高固、高荣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4)宋元时期,主要为大规模南迁。宋室南渡,渤海高氏后代高琼的后裔成为浙江地区高姓群体的主体。《中华...
·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从“技工翦马”到“画活鹌鹑”
潮汕高氏来自渤海高氏其源有七,而和潮汕高氏有源流关系者则有二:1、黄帝臣高元作宫室,为高氏之始。2、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今山东潍县西北),以邑为氏。明代以前,高姓的迁徙与扩散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从春秋到西汉时期,主要表现为缓慢流动,高洪就是在此时期之初作为渤海高氏始祖的。(2)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表现为以渤海高氏为代表的各支高氏的大规模扩散,这过程的关键人是高欢,他是高洪的16世孙。高蹲畛醺湃傥仔哦级剑罄从指烊傺焙仿砝侠鲜凳担惶卟灰АR虼耍呤系摹安澈L谩鄙狭阄凹脊迓怼保铩凹脊ぁ敝缸叛甭淼牧有浴4撕螅莺徂阊耍榛钣Ρ洌治罩乇娜ǔ迹舐抑莱傻垡担⒈逼胝ㄓ敫呋都彝ァ?3)隋唐五代时期,总体上相对处于稳定状态。唐朝时高固、高荣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4)宋元时期,主要为大规模南迁。宋室南渡,渤海高氏后代高琼的后裔成为浙江地区高姓群体的主体。《中华姓...
·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潮汕姓氏得姓来源趣谈
潮汕姓氏有一姓多源,也有多姓同源,多姿多彩,无奇不有。目前共有姓氏546个,大致可分为以下18类:(一)以传说炎黄古帝之姓为姓氏:姜、姬。(二)以古帝王称号为姓氏:尧、舜。(三)以古朝代名为姓氏:殷、商、周、秦、隋、唐、宋。(四)以古国,封国、郡国名为姓氏:陈、黄、吴、郑、蔡、刘、杨、赵、许、来、魏、韩、田、倪、纪、邓、薛、萧、沈、罗、杜、江、谢、彭、吕、苏、鄙(曾)、莘(辛)、韦、汪、房、徐、温、胡、戴、廖、邢、箱、程、曹、何、夔(隗)、蒋、成、葛、谭、戎、寥、区、滕、霍、于、茅、巴、娄、扈、顾、阮、舒、黎、崔、段、易、卫、邝、�、任、费、祝、邰、芮、毛、牟、耿、应、楚、鼓、管、刁。(五)以邑、乡、亭名为姓氏钟、冯、卢、范、叶、元、阎、阚、鄂、冉、单、闵、祁、解、常、郁、蒙、母、甘、樊、尹、郝。(六)以先人居住地为姓氏:池、郭、涂、关。(七)以古代官职或谥号为姓氏:王、尉、将、相、武、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