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海滨邹鲁说邹氏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06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海滨邹鲁说邹氏,   宋代以后,人们用“海滨邹鲁”来赞誉潮汕文教昌盛。邹是亚圣孟子的故乡,鲁则是

    宋代以后,人们用“海滨邹鲁”来赞誉潮汕文教昌盛。邹是亚圣孟子的故乡,鲁则是孔子的出生地。邹鲁故地皆在现在的山东,而现在居住潮汕的邹氏中的大多数,其先祖正是因为钦羡潮州的山水风光而从山东迁移潮州的。

    邹氏入潮路线有二
    邹是个以国为姓的古老姓氏,其得姓起源各种姓氏书记述甚详,不必赘述。这里只谈邹氏是如何迁徙入潮汕的。他们的入潮路线有二支,一从闽入潮,一从山东直接入潮。
    五代时期北方战乱,时有定居河南固始的邹勇夫投奔王潮王审知,随两王一路征战入闽。两王平定福建之后,邹勇夫定居闽北归化。闽人称邹勇夫为邹氏入闽始祖,其后随着人口日渐增多,邹勇夫后代便向潮州迁移,但基本上多是自发零星迁徙,所以属于邹勇夫派下的潮州邹氏,没有一致认定的共同始祖。就已知资料,主要有潮阳田心镇的华林、河溪镇的上陇及惠来隆井邹氏的一部分,便是从福建迁潮的邹勇夫后裔,其中较著名者有清代潮阳举人邹文焕,其先祖便是迁自福建的邹勇夫后代。

    潮州山水吸住邹文凤
    直接从山东济宁迁徙入潮的潮汕邹氏均奉邹文凤为迁潮始祖,而且人口较多,世系和迁徙脉络也较为清楚。但邹文凤并没有在潮州定居,他原世居山东济宁州米村后乡,济宁是古邹国故地。邹文凤于元代至大年间(1308—1311年)携眷到福建任福建蕃府都事之职。邹文凤生有六子,皆与之同赴任。邹文凤后转任潮州负责海防的官员(汛官),因羡潮州山水风光,遂偕儿子们一路游历入潮,潮州风景之美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行至当时的海阳县苏湾都梅浦时,见其地滨韩江而靠南峙山,真个山灵而水秀,遂对儿子们流露出卸任定居潮州之想。可惜邹文凤未到潮郡 上任即病卒于途。六个儿子经过商量作出决定,由长子邹松斋 (念一郎)扶棺回山东济宁安葬父亲,其余五子于潮州及周边地区各择地安居。就已知资料,次子邹松岩(念二郎)居海阳县苏湾都梅浦村,三子邹桦轩(念四郎)居福建诏安县窖上村,四子林郎(佚其名)居揭阳榕城。五子念七郎居饶平井洲,六子念九郎居地不详。从此,由邹鲁故地山东济宁移居潮州的邹氏,真的遂了邹文凤之愿,在有海滨邹鲁美誉的潮汕地区开基创业,发扬光大。如今定居澄海溪南、城西,潮阳田心华林、沙陇溪西,惠来隆井,饶平井洲,潮州市区、东律、秋溪,以及普宁、揭阳等地的邹氏,多是邹文凤之后。
    编者按:邹姓全国列第67位大姓,占全国人口0.33%,约430万人。
    潮汕列第65位大姓,占潮汕人口O.2%,约28030人。其中汕头、龙湖、濠江区800多人;潮阳区80多人;潮南区550多人;澄海区1500多人;潮州湘桥区1300多人;饶平汫洲、钱东等镇约1000人;揭阳市区800多人;揭东新亨、锡场等镇4000多人;揭西1.5万多人,聚居大洋、五经富等镇;普宁2500多人,分布南溪、流沙等镇;惠来500多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海滨邹鲁说邹氏
宋代以后,人们用“海滨邹鲁”来赞誉潮汕文教昌盛。邹是亚圣孟子的故乡,鲁则是孔子的出生地。邹鲁故地皆在现在的山东,而现在居住潮汕的邹氏中的大多数,其先祖正是因为钦羡潮州的山水风光而从山东迁移潮州的。邹氏入潮路线有二邹是个以国为姓的古老姓氏,其得姓起源各种姓氏书记述甚详,不必赘述。这里只谈邹氏是如何迁徙入潮汕的。他们的入潮路线有二支,一从闽入潮,一从山东直接入潮。五代时期北方战乱,时有定居河南固始的邹勇夫投奔王潮王审知,随两王一路征战入闽。两王平定福建之后,邹勇夫定居闽北归化。闽人称邹勇夫为邹氏入闽始祖,其后随着人口日渐增多,邹勇夫后代便向潮州迁移,但基本上多是自发零星迁徙,所以属于邹勇夫派下的潮州邹氏,没有一致认定的共同始祖。就已知资料,主要有潮阳田心镇的华林、河溪镇的上陇及惠来隆井邹氏的一部分,便是从福建迁潮的邹勇夫后裔,其中较著名者有清代潮阳举人邹文焕,其先祖便是迁自福建的邹勇夫后代。潮...
·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说“庄”道“严”
“庄严”一词是个由近义词素构成的复合词,“庄’’即是“严”,“严”也是“庄”。说起来有趣,在姓氏源流上,庄、严两姓也是如此。庄严合一,严源出于庄。原先,是只有庄这个姓氏的。庄姓出自楚国的楚庄王。“庄王”是他死后的谥号。后来他的后代就以谥为姓,以谥为姓是中国姓氏来源较少见的一种情形。由“庄”分化出“严”是到了东汉明帝朝。汉明帝名庄,因避其讳,除了皇帝老儿,谁也无权使用这个“庄”字。也不知是哪一位臣下的主意,建议让天下姓庄的人统统改姓严。于是,从那时起,中国的百家姓里头,又多了一个严姓。但皇帝的江山没有万万年,汉明帝死后,东汉王朝倒了,已经无须为那个“庄”字避讳了。到了魏晋之际,原来那些被迫改姓严的,总怀念自己原先的姓氏,就纷纷改过来。但也有小部分人,并不把姓庄姓严当作一回事,反正有个姓好叫好传就是了,这一部分人就继续姓严。这就是“庄”、“严”同出一源的由来。比如汉代那位著名的隐士严光――严子...
·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说“庄”道“严”
“庄严”一词是个由近义词素构成的复合词,“庄’’即是“严”,“严”也是“庄”。说起来有趣,在姓氏源流上,庄、严两姓也是如此。庄严合一,严源出于庄。原先,是只有庄这个姓氏的。庄姓出自楚国的楚庄王。“庄王”是他死后的谥号。后来他的后代就以谥为姓,以谥为姓是中国姓氏来源较少见的一种情形。由“庄”分化出“严”是到了东汉明帝朝。汉明帝名庄,因避其讳,除了皇帝老儿,谁也无权使用这个“庄”字。也不知是哪一位臣下的主意,建议让天下姓庄的人统统改姓严。于是,从那时起,中国的百家姓里头,又多了一个严姓。但皇帝的江山没有万万年,汉明帝死后,东汉王朝倒了,已经无须为那个“庄”字避讳了。到了魏晋之际,原来那些被迫改姓严的,总怀念自己原先的姓氏,就纷纷改过来。但也有小部分人,并不把姓庄姓严当作一回事,反正有个姓好叫好传就是了,这一部分人就继续姓严。这就是“庄”、“严”同出一源的由来。比如汉代那位著名的隐士严光——严子...
· ​从邹鲁之地走出的姓氏
追溯邹氏三个主要来源,均指向山东省一个县级市——邹城市(古邹县)。邹城市,位于山东南部偏西,由济宁市代管。邹城是山东省的经济强县(市),然而作为古代邹国所在地,它还有一个更显赫的身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邹鲁文化的发祥地!邹鲁文化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在邹地与鲁地所形成的地域文化。由于孟子生于邹国,孔子生于鲁国,邹鲁遂成为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邹鲁地区早期的历史人文加上后来产生于此的儒学,并称之为邹鲁文化。自西周建国,至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现在的邹城及其周边区域为邹国、鲁国管辖,邹鲁文化在此萌芽并大盛!春秋战国时代,邹城及其周边,是孔子、孟子、曾子、子路、微子、子鱼、张良等众多文化名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故里或生活居地。三支邹氏都为邹鲁文化昌盛作出贡献。邹县及其周边,在远古时期,是东夷文化圈中最为兴盛的区域之一,这里地处汶泗流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农耕文明。原住民——东夷人性格...
·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潮汕老大说陈氏
在全国性的姓氏排列中,陈姓大概处在第5-7位之间。但在福建、江西、广东、台湾等南方省份,却长期稳坐上第一把交椅。这说明陈姓氏是个活跃好动的姓氏,而且这种流动又带有明显的趋南性,向南,向南,“不指南方誓不休”。从发祥地南迁江浙,南迁湘赣,南迁闽粤,跨海过台湾,直到远涉重洋。陈姓以冲天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去国千万里,在世界各地创建自己的家园。陈姓乃虞舜之后,胡公满是他们的得姓始祖。这方面各类姓氏书籍谈得够多了。我们关心的是,潮汕陈氏如何从河南中州迁移到这里,中间经过了多少艰难险阻?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向后人诉说?有多少精神财富可供子孙继承?又有多少经验教训可供借鉴?一、“开漳圣王”陈元光潮汕陈氏,跟陈政、陈元光有很大关系。陈氏世居河东(今山西),后迁至河南光州固始县。唐朝高宗年间,泉州、潮州间发生被中央政府称之为“蛮獠啸乱”的反叛活动。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朝廷诏令归武将军陈政为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