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潮汕“新娘落祠堂”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潮汕“新娘落祠堂”, 元宵夜,潮汕各地有“新娘落祠堂”的传统习俗。凡是乡中去年完婚的新娘,翌年正
元宵夜,潮汕各地有“新娘落祠堂”的传统习俗。凡是乡中去年完婚的新娘,翌年正月十五夜要到宗祠堂内观灯,富有人家的新娘事前要抹粉装扮,身着红色大衣、下围长裙、头带凤冠、珠廉垂面;普通人家的新娘,头戴“文明帽”(一种用羽绒包扎铅线制成花环珠翠,围于额头上,用二丈多长的红粉色绸缎,中间扎成大花,缚于头鬓而成)、身着红色旗袍,红粉绸带从两鬓下垂至脚,窈窕伉俪、宛若仙姬。然后新娘由伴娘(一至二人)陪护到祠堂观灯。
祠堂里面,灯烛辉煌,人们熙熙攘攘,争挤观灯看新娘。新娘来到祠堂里,先由伴娘点燃三柱香,让新娘顶香跪拜祖宗,乞求明年得子。拜完祖宗,伴娘偕新娘绕堂一周,逐屏观灯。尔后,新娘步出祠堂,婷立于祠阶看戏,实则让人观赏。这时,宗祠内外,人们蜂拥围观,青年男子尤为雀跃,你推我挤,巴不得挤到新娘面前,独饱眼福。若新娘长得标致,争挤争观的场面更为热闹,是时新娘身边的伴娘就要全神贯注,紧紧监护着新娘,严防个别人小脚小手,若有人当众侮辱新娘,伴娘即行干预,重者扭送乡中父老处理。新娘看戏仅是一种形式,时间一般不是很长,旋即由伴娘护送归家。这一传统习俗,潮汕人习惯上称之为:“新娘落祠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潮汕“新娘落祠堂”
元宵夜,潮汕各地有“新娘落祠堂”的传统习俗。凡是乡中去年完婚的新娘,翌年正月十五夜要到宗祠堂内观灯,富有人家的新娘事前要抹粉装扮,身着红色大衣、下围长裙、头带凤冠、珠廉垂面;普通人家的新娘,头戴“文明帽”(一种用羽绒包扎铅线制成花环珠翠,围于额头上,用二丈多长的红粉色绸缎,中间扎成大花,缚于头鬓而成)、身着红色旗袍,红粉绸带从两鬓下垂至脚,窈窕伉俪、宛若仙姬。然后新娘由伴娘(一至二人)陪护到祠堂观灯。祠堂里面,灯烛辉煌,人们熙熙攘攘,争挤观灯看新娘。新娘来到祠堂里,先由伴娘点燃三柱香,让新娘顶香跪拜祖宗,乞求明年得子。拜完祖宗,伴娘偕新娘绕堂一周,逐屏观灯。尔后,新娘步出祠堂,婷立于祠阶看戏,实则让人观赏。这时,宗祠内外,人们蜂拥围观,青年男子尤为雀跃,你推我挤,巴不得挤到新娘面前,独饱眼福。若新娘长得标致,争挤争观的场面更为热闹,是时新娘身边的伴娘就要全神贯注,紧紧监护着新娘,严防个别人...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新娘跨火烟
旧时饶平一带人家办婚事要行“新娘跨火烟”仪式。新娘出嫁前一天,新娘子经过一番精心打扮之后,穿上裙子,由媒婆带往夫家。夫家由一个同族妇女迎接新娘子(有的还要几个姑娘参加迎接)。新娘子到夫家之前,夫家准备了一捆稻草放于门槛。当新娘走到门前时,由迎接的那个妇女把稻草点燃烧出浓烟来,再由她陪着新娘,口念“新娘跨火烟,千子万孙。”念毕,新娘子便扬起裙子举步跨过门槛走进夫家,进入洞房。这就是“跨火烟”。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新娘跨火烟
旧时饶平一带人家办婚事要行“新娘跨火烟”仪式。新娘出嫁前一天,新娘子经过一番精心打扮之后,穿上裙子,由媒婆带往夫家。夫家由一个同族妇女迎接新娘子(有的还要几个姑娘参加迎接)。新娘子到夫家之前,夫家准备了一捆稻草放于门槛。当新娘走到门前时,由迎接的那个妇女把稻草点燃烧出浓烟来,再由她陪着新娘,口念“新娘跨火烟,千子万孙。”念毕,新娘子便扬起裙子举步跨过门槛走进夫家,进入洞房。这就是“跨火烟”。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新娘与做“四句”
在潮汕各地旧婚俗中,女子出嫁时,都要有一位通晓婚庆各种礼节的中年或老年妇女陪伴,俗称“伴娘”或“青娘婆”。伴娘这一角色,并非易当,必须身体健康,急智多才,善于辞令,会做“四句”(每首四句的方言诗歌)。伴娘从新娘上花轿、出母家门,以至抵达夫家之后,跨火烟、拜天地、拜堂,直至进洞房,整理被褥、安枕头、饮交杯酒等等,都要一一指导新娘子,使新娘子在纷繁的礼仪中不出丑。在旧婚庆活动中,闹洞房是伴娘最难对付而又是最显才气的一环。特别是乡村,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在闹新房中百般刁难新娘,伴娘就得凭三寸不烂之舌,急中生智,代新娘招架解围,成为新娘的守护神。伴娘做“四句”,是旧婚庆活动中最有风趣和深含文化意蕴之一项,它是衡量伴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按婚礼内容有一些固定“四句”,又要根据闹新房对付客人,编造新“四句”。由此,形成一套伴娘诗。这套旧俗的伴娘诗,早在明清时期潮州私家书坊就刻印有本子出售。固定的“四句...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新娘与做“四句”
在潮汕各地旧婚俗中,女子出嫁时,都要有一位通晓婚庆各种礼节的中年或老年妇女陪伴,俗称“伴娘”或“青娘婆”。伴娘这一角色,并非易当,必须身体健康,急智多才,善于辞令,会做“四句”(每首四句的方言诗歌)。伴娘从新娘上花轿、出母家门,以至抵达夫家之后,跨火烟、拜天地、拜堂,直至进洞房,整理被褥、安枕头、饮交杯酒等等,都要一一指导新娘子,使新娘子在纷繁的礼仪中不出丑。在旧婚庆活动中,闹洞房是伴娘最难对付而又是最显才气的一环。特别是乡村,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在闹新房中百般刁难新娘,伴娘就得凭三寸不烂之舌,急中生智,代新娘招架解围,成为新娘的守护神。伴娘做“四句”,是旧婚庆活动中最有风趣和深含文化意蕴之一项,它是衡量伴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按婚礼内容有一些固定“四句”,又要根据闹新房对付客人,编造新“四句”。由此,形成一套伴娘诗。这套旧俗的伴娘诗,早在明清时期潮州私家书坊就刻印有本子出售。固定的“四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