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潮州的入学礼
在潮州解放前长期流传着新生入学的两种奇特的风俗:一是头一天进学堂的新学童,要手抱一只大红活公鸡去拜孔子,脚穿大红木屐,再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穿鞋;二是这一天的早餐吃菜,必须是一碟豆腐干和一碟名叫“纲鱼仔”的小海鱼,而且要分别放在磨砻的两端砻手上。这预示儿童读书会聪明、将来有出息。这有其来历:
朝嘉靖年间,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今潮州市金石镇)山兜村,出了一个状元林大钦。林大钦生性聪颖,自幼天资过人,但家境清贫,七岁那年头一天进学堂时,连一双布鞋也没有,只还趿着一双红皮红身的木屐上路。半路上,看见一个寓诗文搞赌博的汉子,身边带着大公鸡等实物,标写着不少对联的上联,让过路围观的人对下联,声名对得上的,即将公鸡等物赠送,对不上的就要输钱给他。那公鸡旁边的上联是:“公鸡头顶髻”。林大钦见很多人都对不好,白白输了钱,他便对那汉子说:“阿叔,我不赌博,如果对联被我对得着,我不拿你的鸡;要是对不着,也不输钱给你,好吗?”那人见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便夸下海口说:“你对输了,我分文不取你的;你对赢了,我这大公鸡白白相送。”在众人的鼓励下,林大钦就对住了这样的下联:“母羊颌垂须”。果然博得一片喝彩声。胡须本为雄性的生理特征,母羊居然也如此,可谓绝妙之对;于是他就抱着得胜的奖励品—大红公鸡进学堂去了。
林大钦二十二岁高中状元。后人为了使自己的子弟能象林大钦那样学业大有成就,就让他们效法先贤首次入学时也脚趿红木屐、手抱红公鸡。不过后来逐渐删繁就简,至40年代末,抱红公鸡已极少见,而穿红木屐还相当普遍。
另一个入学习俗是出自明朝。万历年间,海阳县龙溪都(今潮州庵埠镇)宝陇村,有个叫林熙春的进士,曾任礼部侍郎等职,政绩显著,死后连他祖父和父亲以及他自己都被朝廷追封为尚书,皇帝敕令在潮州府城大街建了一个一面刻着“三世尚书”、一面刻着“四朝元老”的大字牌坊。后人对他很崇敬。而他幼年时候,父母早丧,家道中落,生活非常贫困。古人说:“无父兄为长,无母嫂为娘。”他全靠大嫂抚养长大。大嫂很贤惠,象亲娘一样爱护她、关怀他,三餐为他盛饭,让他先吃。
林熙春家里穷得连一张饭桌也没有,入学第一天的早餐,嫂嫂特地买了一大碟豆腐干和一大碟“纲鱼仔”,放在砻手两端让他吃。他入学后很勤奋,很有长进,后人学他的好例,入学头一天的早餐也按他那样摆设吃这两件菜。人们说:磨砻象顶官帽,砻手两端正是官帽的两支帽匙;方块状的豆腐干象官印;吃了“纲鱼”,长大就会掌朝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