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潮汕风情—澄海蜈蚣舞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6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潮汕风情—澄海蜈蚣舞,清光绪年间,西门乡民间艺人陈成锦等人,目睹蜈蚣爬行生动有趣,萌发了创作蜈蚣舞

  清光绪年间,西门乡民间艺人陈成锦等人,目睹蜈蚣爬行生动有趣,萌发了创作蜈蚣舞的灵感。这种大胆的想象,得到同好的支持,几经探讨,设计制作出可供舞蹈的蜈蚣躯壳及酷似蜈蚣爬行的舞蹈动作,演出后果然备受欢迎。一百多年来,历经几代人的改进加工,终于成为今天闻名遐迩的民间广场舞蹈蜈蚣舞。

  长达22米的蜈蚣躯体,头部两侧有一对弯弯的利牙,身躯采用硬、软28节布框衔接而成,屈伸自如,尾部呈剪刀形。在广场表演时,由一人擎彩珠带引,执蜈蚣舞蹈的艺人共15人藏身于蜈蚣腹下,弯腰屈腿,运用民间熟悉的“双下堂”、“丁字马”、“弓步”、“观音坐莲”等动作操纵整条蜈蚣蜿蜒穿梭,矫健起舞。并变化出“2”、“3”、“6”、“7”、“8”、“水波纹”、“盘梅花点”等造型。舞蜈蚣的艺人身穿短袖文化衬衣,黄色裤,腰缠绿带,小腿扎绑带,左红右绿,足穿轻便鞋。舞彩珠的艺人头扎英雄巾,显得十分威武。表演时还用潮州大锣鼓队伴奏,地方特色浓郁。蜈蚣舞在广场表演,由鼓手指挥,刚柔并济,气势磅礴,风格独特。特别是夜间表演时,偌大的蜈蚣俯仰穿梭,两眼绿光闪耀,躯体通明透亮,恰似剪刀形的红尾巴高高擎起,摇摆自如,加上鼓乐伴奏,焰火助威,登场人数近200人,异常宏伟壮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潮汕风情―澄海蜈蚣舞
清光绪年间,西门乡民间艺人陈成锦等人,目睹蜈蚣爬行生动有趣,萌发了创作蜈蚣舞的灵感。这种大胆的想象,得到同好的支持,几经探讨,设计制作出可供舞蹈的蜈蚣躯壳及酷似蜈蚣爬行的舞蹈动作,演出后果然备受欢迎。一百多年来,历经几代人的改进加工,终于成为今天闻名遐迩的民间广场舞蹈蜈蚣舞。长达22米的蜈蚣躯体,头部两侧有一对弯弯的利牙,身躯采用硬、软28节布框衔接而成,屈伸自如,尾部呈剪刀形。在广场表演时,由一人擎彩珠带引,执蜈蚣舞蹈的艺人共15人藏身于蜈蚣腹下,弯腰屈腿,运用民间熟悉的“双下堂”、“丁字马”、“弓步”、“观音坐莲”等动作操纵整条蜈蚣蜿蜒穿梭,矫健起舞。并变化出“2”、“3”、“6”、“7”、“8”、“水波纹”、“盘梅花点”等造型。舞蜈蚣的艺人身穿短袖文化衬衣,黄色裤,腰缠绿带,小腿扎绑带,左红右绿,足穿轻便鞋。舞彩珠的艺人头扎英雄巾,显得十分威武。表演时还用潮州大锣鼓队伴奏,地方特色浓...
· 广东-澄海蜈蚣舞
蜈蚣舞起源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是一种广场性的大型动物舞蹈。蜈蚣全长22米,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身躯用硬、软28节布框衔接而成,屈伸自如。表演时一人擎彩珠带引,众人藏身蜈蚣腹下,模仿蜈蚣的形态、习性,表现出一种强劲、稳健、磅礴的气势。澄海蜈蚣舞
· 潮汕文化—潮汕风情—鲤鱼舞
鲤鱼舞流传在潮州一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每逢喜庆节日,各乡村、城镇常常可以见到。民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由鲤鱼带领才寻到水源的。人们为了不忘鲤鱼的功劳,每逢农历正月初四祭神时,就舞起鲤鱼,以示纪念。以后又逐步衍变为每逢喜庆节日,都舞鲤鱼庆祝丰收,寓意“年年有余”,祈愿天下太平。鲤鱼的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骨架是用竹蔑、竹片及铁丝扎成的,然后用铁丝连接起来,再将圆竹棒的一头插入鱼腹至鱼背顶端为握棒,最后用白布包缝各部位,绘上图案和色彩。握棒,靠鱼的一端为棒头,另一端棒尾。鲤鱼舞由男子五人表演,动作大部分是模拟鲤鱼灯在艺人们的手中栩栩如生,众鲤鱼在头鱼的带领下,时而在水面悠然游动,时而潜下水底寻找食物,时而相互嬉戏。高潮时鲤鱼急速翻腾,全力拼搏,最后高跃龙门。此时观者情绪激昂,全场欢呼喝彩,气氛热烈。鲤鱼舞动时双手动作幅度较大,步法以“圆场步”为主,配合跪地、抬腿、跳跃等,动作刚劲有力、粗...
· 潮汕文化―潮汕风情―鲤鱼舞
鲤鱼舞流传在潮州一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每逢喜庆节日,各乡村、城镇常常可以见到。民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由鲤鱼带领才寻到水源的。人们为了不忘鲤鱼的功劳,每逢农历正月初四祭神时,就舞起鲤鱼,以示纪念。以后又逐步衍变为每逢喜庆节日,都舞鲤鱼庆祝丰收,寓意“年年有余”,祈愿天下太平。鲤鱼的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骨架是用竹蔑、竹片及铁丝扎成的,然后用铁丝连接起来,再将圆竹棒的一头插入鱼腹至鱼背顶端为握棒,最后用白布包缝各部位,绘上图案和色彩。握棒,靠鱼的一端为棒头,另一端棒尾。鲤鱼舞由男子五人表演,动作大部分是模拟鲤鱼灯在艺人们的手中栩栩如生,众鲤鱼在头鱼的带领下,时而在水面悠然游动,时而潜下水底寻找食物,时而相互嬉戏。高潮时鲤鱼急速翻腾,全力拼搏,最后高跃龙门。此时观者情绪激昂,全场欢呼喝彩,气氛热烈。鲤鱼舞动时双手动作幅度较大,步法以“圆场步”为主,配合跪地、抬腿、跳跃等,动作刚劲有力、粗...
·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澄海赛大猪
澄海冠垄每年都有“赛大猪”的习俗。“赛大猪”是一种民间庆丰年的仪式,像平时时年过节拜神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同样的意义。只是其仪式之隆重,场面之壮观实为罕见,加之“赛大猪”的方式有着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积极意义,遂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盛事。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澄海赛大猪的场面十分壮观,只见密密500多头开膛去腹的大肥猪各趴在一个个约有1米多高特制的木架上,向一个方向朝着,远远望去一片雪白。这些被当作供品的大肥猪一式高昂着头部,嘴里塞着大桔,张口,作奔跃状,雄赳赳,气昂昂,整个场面呈现一派喜气。且木架上都贴有一条红标签,写着“卢XX喜敬”、“郑XX喜敬”字样,以便各家辨认自己的供品。人穿行其间,凡欲淹没其中,高个子的也只露出一小截头来,相互间要互相呼应才知道对方所在的方位。澄海每年赛大猪都会决出最大的一头,那一头便供在最前列,并详细地标上重量,一般都有上千斤左右。其余的除了标识谁家的外,相对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