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79年前的中山公园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6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79年前的中山公园,   汕头市中山公园自1928年8月28日对外开放近八十年来,经过不断建设,成为

   汕头市中山公园自1928年8月28日对外开放近八十年来,经过不断建设,成为汕头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而从笔者收藏的《汕头中山公园开幕纪念游园大会全图风景摄影》可看出,中山公园刚建成的景观和我们今天所见的有天壤之别。当时有人对公园内的景观,作了详细的描述:“由中山路远望,即见环园竹篱及公园牌坊,牌坊高数丈,制以三合土,形式呆笨,作工又劣,殊欠美观。跨木拱桥即抵园门,举首纵览,所见者为凹凸不平之新土一片,纵横犁成方形。旁列花盆,隐约可见,规划形状,惟草皮未铺,盆花未移,殊乏园趣。所践之路,虽具直线形式,而砂厚数寸,步履维艰……”,这样的描述,也正是那张开幕纪念摄影的真实写照。

    中山公园最先于1921年酝酿建设,开始定名为中央公园,但一直至1925年,仍因经费问题未能建成。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军第二次收复潮梅后,召开市民大会,决定把中央公园改为中山公园,以纪念孙中山先生。1926年9月15日,驻军汕头的何应钦和汕头市长范其务联合举行中山公园奠基仪式。在此前,何、范二人联合向社会各界发动募捐,共筹得数千元,作为园内建筑园门和木桥之用。1927年冬,已转任潮梅财政处长的范其务为支持中山公园建设,专门拨出毫洋l万元作为经费。接着汕头市长黄开山,又着手继续建设公园内的各项工程,并由工务局主持公园的全面设计,施工主要负责人肖诚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公园设计图纸及说明书,把全园分成3个功能区和6大工程期。

    为尽快把公园建成开放,市长亲自组织文艺汇演,发行彩票并向社会发动募捐,将所得款项加快建设,使公园初具雏形,虽是简陋,且部分区域被韩江水淹没,但毕竟让汕头市民有了一处休闲的场所。1928年8月28日,由市长主持举行了汕头中山公园开幕纪念游园大会,并连续开游艺会三天。中山公园的开幕在汕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人口不足14万的汕头,“每天入场观览之市民数愈三万,实为汕头市空前之盛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76年前的济良所游艺会
笔者收藏的汕头老照片中,有一帧是距今76年前的筹建汕头市济良所游艺大会开幕式纪念,经查阅当年的《汕头市政公报》,方才弄清此次游艺大会的有关情况。汕头济良所成立于1934年。济良所是专为救济一般贫苦妇女而设立的社会公益机构,主要收留的对象是当时或因被诱骗,或因误入歧途,备受翁姑凌虐,或因夫婿不良等原因,使地位低下、生活艰苦的妇女,能找到一条生路,让她们不再受压迫。济良所的建筑款本应由市府拨给,可是连年用兵、市库支绌,虽社会各界多有建议,因经济原因未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汕头市长只得爰集各界,计划举行游艺大会,筹款充建济良所之用。市长自任筹建济良所游艺大会会长,由市府职员总管大会事务,警方负责会场秩序,商会负责财务出纳,妇孺协会负责宣传招待工作,汕头存心善堂办理卖票事宜,并定于1931年7月30日至8月2日,举办筹建汕头市济良所游艺大会。大会门票不仅对市民出售,同时印制了名誉券4000张...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76年前的济良所游艺会
笔者收藏的汕头老照片中,有一帧是距今76年前的筹建汕头市济良所游艺大会开幕式纪念,经查阅当年的《汕头市政公报》,方才弄清此次游艺大会的有关情况。汕头济良所成立于1934年。济良所是专为救济一般贫苦妇女而设立的社会公益机构,主要收留的对象是当时或因被诱骗,或因误入歧途,备受翁姑凌虐,或因夫婿不良等原因,使地位低下、生活艰苦的妇女,能找到一条生路,让她们不再受压迫。济良所的建筑款本应由市府拨给,可是连年用兵、市库支绌,虽社会各界多有建议,因经济原因未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汕头市长只得爰集各界,计划举行游艺大会,筹款充建济良所之用。市长自任筹建济良所游艺大会会长,由市府职员总管大会事务,警方负责会场秩序,商会负责财务出纳,妇孺协会负责宣传招待工作,汕头存心善堂办理卖票事宜,并定于1931年7月30日至8月2日,举办筹建汕头市济良所游艺大会。大会门票不仅对市民出售,同时印制了名誉券4000张...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夜市
上世纪50年代的小公园夜市(范围连接福合埕),折射了当时汕头人夜生活一面。它的分布大致分二个片。小公园,主要是商店、酒楼、影剧经营;福合埕,是饮食夜市。如果以小公园亭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放射出五条大路:安平路、升平路西段、国平路北段、升平路东段、国平路南段。国平路北段最热闹,有酒楼、日杂百货、影剧院,一直延伸至镇平路;升平路东段很短一段,以饼食杂货为主;安平路至居平路,有百货大楼,众多布店、百货,灯光最明亮;至于升平路西段和国平路南段,无甚商店,夜间冷清。以上几段路以游人为主,光顾者多为中层人士。最热闹的夜市在福合沟(现称福合埕),那里的夜市,是下层体力劳动民众光顾之处。福合埕,位于小公园东北侧,每天夜幕下降之际,以吃食为主的夜市就开始了。福合埕夜市吃的东西非常便宜,说出来现在的人根本不相信。比如卤水鸭,鸭脖连头每个二分钱,鸭身开成两边,每边切成三块,前段每块二分钱,中段每块三分钱,后段...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鱼行
解放前,经营水产品贸易的机构,大的称鱼行,设店面向顾客售鱼的称鱼店,有摊位无店面的称鱼贩,还有沿街叫卖的流动小贩。解放前,全潮汕地区有鱼行数百家。鱼行一般设“家长”(经理)一名,负责掌秤、作价等主要事务,是鱼行业务的核心人物。另设内外管帐各一人,伙计四至六人,大的鱼行也有多至十人以上。鱼行的设备较简单,除常用家具如桌椅上,仅需大秤、小秤、大桶、小桶、大筐、小筐、冰槌、鱼刀等。但需有较宽敞场地以供储鱼放鱼,还要临近码头。鱼行之设本来是为渔民服务的,对水产品的流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鱼行老板都是当地较有势力者独资经营或合资经营,有些黑心的鱼行老板,对渔民的盘剥十分苛刻:一,大秤人,小秤出、“扣斤底重”。渔民交货过秤,鱼行有权扣除斤两,一百斤只算九十六斤,一百斤出头也只算一百斤,鱼行叫做“扣斤底重”。二,鱼行内部有隐语,名曰“鱼僻”,用以欺瞒渔民。秤手报重量时不喊一、二、三等渔民听得懂的数...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夜市
上世纪50年代的小公园夜市(范围连接福合埕),折射了当时汕头人夜生活一面。它的分布大致分二个片。小公园,主要是商店、酒楼、影剧经营;福合埕,是饮食夜市。如果以小公园亭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放射出五条大路:安平路、升平路西段、国平路北段、升平路东段、国平路南段。国平路北段最热闹,有酒楼、日杂百货、影剧院,一直延伸至镇平路;升平路东段很短一段,以饼食杂货为主;安平路至居平路,有百货大楼,众多布店、百货,灯光最明亮;至于升平路西段和国平路南段,无甚商店,夜间冷清。以上几段路以游人为主,光顾者多为中层人士。最热闹的夜市在福合沟(现称福合埕),那里的夜市,是下层体力劳动民众光顾之处。福合埕,位于小公园东北侧,每天夜幕下降之际,以吃食为主的夜市就开始了。福合埕夜市吃的东西非常便宜,说出来现在的人根本不相信。比如卤水鸭,鸭脖连头每个二分钱,鸭身开成两边,每边切成三块,前段每块二分钱,中段每块三分钱,后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