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方言土语—生活俗语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8
转发:0
评论:0
“缶开嘴,大富贵”大凡在举办喜庆的婚、寿宴时,或者逢年过节,有不小心而摔破盘碗锅钵的,总被认为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往往使主人家在喜悦中,心里蒙胧上一层阴影,变成一种心理压力,精神负担,而这时候,有长者(大多为老妇女当众高声说了一句:“缶(在潮汕对陶瓷器皿的统称)开嘴,大富贵”,这样,把“不祥之兆”转化为好兆头。主人家即可去掉烦恼,疑虑释然。“唔识决、四散发”。在操办婚姻喜事时,一些青年人往往不拘于旧习俗,旧礼节,在某些主面违了老年人的意愿和安排,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好)们在亲友间,往往会互相说上了一句:“哎!唔识(读音北)决,四散发”。既谅解了青年人的随意性,也使他(她)们得了宽慰,不致把好事耽搁延误。“红花是皇帝,唔怕产和刺”。妇女生小孩未出月谓之产;丧事未脱孝谓之刺(读音试)。有这两主面情况的人,都不能上别人家的门,尤其小孩建新屋,做灶装修,母猪产崽等,都不能接触,如果出现违背这些禁...

“缶开嘴,大富贵” 大凡在举办喜庆的婚 、寿宴时,或者逢年过节,有不小心而摔破盘碗锅钵的,总被认为是一种不祥的
预兆,往往使主人家在喜悦中,心里蒙胧上一层阴影,变成一种心理压力,精神负担,而这时候,有长者(大多为老妇女当
众高声说了一句:“缶(在潮汕对陶瓷器皿的统称)开嘴,大富贵”,这样,把“不祥之兆”转化为好兆头。主人家即可去
掉烦恼,疑虑释然。

“唔识决、四散发”。在操办婚姻喜事时,一些青年人往往不拘于旧习俗,旧礼节,在某些主面违了老年人的意愿和安排,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好)们在亲友间,往往会互相说上了一句:“哎!唔识(读音北)决,四散发”。既谅解了青年
人的随意性,也使他(她)们得了宽慰,不致把好事耽搁延误。

“红花是皇帝,唔怕产和刺”。 妇女生小孩未出月谓之产;丧事未脱孝谓之刺(读音试)。有这两主面情况的人,都不能上
别人家的门,尤其小孩建新屋,做灶装修,母猪产崽等,都不能接触,如果出现违背这些禁忌,就会被认为不吉利,要趋吉
避凶,消除不吉利的办法,即用红花(石榴枝带叶),或插于门上,或樵清水泼洒,并念:“红花是皇帝,唔怕产与刺”,认
为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保平安,保健康,逢凶化吉,变祸为福,这一习俗,在饶平沿海地区尤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方言土语―生活俗语
“缶开嘴,大富贵”大凡在举办喜庆的婚、寿宴时,或者逢年过节,有不小心而摔破盘碗锅钵的,总被认为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往往使主人家在喜悦中,心里蒙胧上一层阴影,变成一种心理压力,精神负担,而这时候,有长者(大多为老妇女当众高声说了一句:“缶(在潮汕对陶瓷器皿的统称)开嘴,大富贵”,这样,把“不祥之兆”转化为好兆头。主人家即可去掉烦恼,疑虑释然。“唔识决、四散发”。在操办婚姻喜事时,一些青年人往往不拘于旧习俗,旧礼节,在某些主面违了老年人的意愿和安排,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好)们在亲友间,往往会互相说上了一句:“哎!唔识(读音北)决,四散发”。既谅解了青年人的随意性,也使他(她)们得了宽慰,不致把好事耽搁延误。“红花是皇帝,唔怕产和刺”。妇女生小孩未出月谓之产;丧事未脱孝谓之刺(读音试)。有这两主面情况的人,都不能上别人家的门,尤其小孩建新屋,做灶装修,母猪产崽等,都不能接触,如果出现违背这些禁...
· 潮汕文化―方言土语―耐人寻味的潮汕俗语
潮汕方言中有很多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性而耐人寻味的俗语和谚语。其中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远离今天的显示生活而被淘汰消失。虽然现在的中老年人讲起来仍津津乐道,但年轻人却不知所云。但它们是潮汕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潮汕民间口头文学的,潮人先辈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富有诗意,琅琅上口,铿锵有力,长时间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劝人奋进寓意深刻潮汕俗谚普遍运用借物喻事、寓理于物的手法,浅显生动,意味深长。如鼓励人们做事贵在坚持而不能灰心丧志的“城楼虽破,更鼓还在”,其意是说只要有了更鼓,打更人就不计较城楼残破而坚持把更打下去,劝逾人们不论遇到什么环境都要把事情做彻底。劝说人们把事情做到底,自有回报,如“好粟在簟底,好戏落夜看”,现在的农民极少用粟簟堆放稻谷,戏也不演到落夜(下半夜),这谚语也就过时了。托物寄意多姿多彩表述生活中一些物体事理和人情的俗谚,就更为多姿多彩。如“挨砻冻死仔”、“无好碓臼,磨死媳妇”、“打...
· 潮汕文化—方言土语—耐人寻味的潮汕俗语
潮汕方言中有很多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性而耐人寻味的俗语和谚语。其中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远离今天的显示生活而被淘汰消失。虽然现在的中老年人讲起来仍津津乐道,但年轻人却不知所云。但它们是潮汕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潮汕民间口头文学的,潮人先辈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富有诗意,琅琅上口,铿锵有力,长时间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劝人奋进寓意深刻潮汕俗谚普遍运用借物喻事、寓理于物的手法,浅显生动,意味深长。如鼓励人们做事贵在坚持而不能灰心丧志的“城楼虽破,更鼓还在”,其意是说只要有了更鼓,打更人就不计较城楼残破而坚持把更打下去,劝逾人们不论遇到什么环境都要把事情做彻底。劝说人们把事情做到底,自有回报,如“好粟在簟底,好戏落夜看”,现在的农民极少用粟簟堆放稻谷,戏也不演到落夜(下半夜),这谚语也就过时了。托物寄意多姿多彩表述生活中一些物体事理和人情的俗谚,就更为多姿多彩。如“挨砻冻死仔”、“无好碓臼,磨死媳妇”、“打...
· 潮汕文化―方言土语―潮汕方言的文化内涵
潮汕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变体,它反映了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状况。潮汕方言词语是研究潮汕地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就说“汕头”的“汕”字吧。有人说“汕”是“鱼游水貌”;有人说“汕”是“鱼产卵”;有人说“汕”是“�取奔戳妙褂探裰�“栅箔”,捕捞之所也。但不管怎么说,都有个“鱼”字,足见汕头古时是个海边渔村。又如潮语把冰棒叫做“雪条”,可见潮汕地区气候温湿,终年不见冰雪,所以冰雪不分。潮语称粮票为“米票”,说明潮人以大米为主食。且又有“食糜”(喝粥)的习惯。这也反映了过去潮汕人多地少,战乱频仍,粮食不够吃,更吃不上干饭的苦况。潮人晤面总喜欢问“食阿未”有时几乎是不管时间和场合,只是一句问候和关心的口头禅而已。“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普宁浮油(炸)豆干――热(悦)单畔”“棉湖瓜丁――无粕(无渣)”等歇后语又反映了潮汕的有名小吃。“酥击耐扣”、“烧击人食缺”、“头惨撑杉排”等俗语则反映了过去潮汕陶瓷业和...
· 潮汕文化—方言土语—潮汕方言的文化内涵
潮汕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变体,它反映了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状况。潮汕方言词语是研究潮汕地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就说“汕头”的“汕”字吧。有人说“汕”是“鱼游水貌”;有人说“汕”是“鱼产卵”;有人说“汕”是“樔”即撩罟犹今之“栅箔”,捕捞之所也。但不管怎么说,都有个“鱼”字,足见汕头古时是个海边渔村。又如潮语把冰棒叫做“雪条”,可见潮汕地区气候温湿,终年不见冰雪,所以冰雪不分。潮语称粮票为“米票”,说明潮人以大米为主食。且又有“食糜”(喝粥)的习惯。这也反映了过去潮汕人多地少,战乱频仍,粮食不够吃,更吃不上干饭的苦况。潮人晤面总喜欢问“食阿未”有时几乎是不管时间和场合,只是一句问候和关心的口头禅而已。“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普宁浮油(炸)豆干——热(悦)单畔”“棉湖瓜丁——无粕(无渣)”等歇后语又反映了潮汕的有名小吃。“酥击耐扣”、“烧击人食缺”、“头惨撑杉排”等俗语则反映了过去潮汕陶瓷业和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