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潮汕掌故—陈国舅宴乡绅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陈国舅宴乡绅,潮汕民间流传着一句咒骂官员鱼肉乡民、大吃大喝挥霍公款的俗语叫“食屎食尿”,据
潮汕民间流传着一句咒骂官员鱼肉乡民、大吃大喝挥霍公款的俗语叫“食屎食尿”,据说它是出自明朝嘉靖年间潮阳国舅爷陈北科之口而传播的。
陈北科性格诙谐,不拘小节,却又爱僧分明,不入俗流。他对乡里的乡绅豪强和村外河边码头官商船主坑害百姓的行为很不满;加之豪绅们常常埋怨堂堂国舅爷从未宴请过他们一次,他就成竹在胸,想一箭双雕教训他们。
一天夜里,陈北科到停泊码头的商船甲板上出恭,船主一见,不知是谁就破口大骂,其他商船的人也一齐涌上来,有的动手打他,有的说要推他落溪。陈北科说:“官司不如屎尿紧,你们打我何来?”大家听声看人,才知是国舅爷,一惊非小!“你们连我这国舅爷也敢打,真是目无朝廷,反了,反了!”众人怕惹大祸,便同他私了,谈妥由各船主合资联办几桌酒席,于隔天中午在陈氏宗祠宴请众乡绅。
席间并没有看见国舅到来,宴客之事全由管家料理。将散席时,陈北科才姗姗而来,对众绅士们说:“你们知道我这些酒席的来历吗?那是我放屎撒尿换来的,大家吃的是什么,便可想而知了。”祠堂外有群众起哄说:“食屎食尿呀!”“食屎尿”一语便这样传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响过贡铳
潮汕方言中有一句古来流传的熟语,叫“响过贡铳”。形容某一爆炸声之高。什么叫“贡铳”?原来,潮语俗称枪炮的枪为“铳”,“贡铳”是指用生铁铸成的约五寸高,笔筒那么大的一种游神礼炮,俗称“铳脚”,它铁壁很厚,略大,上端较小,中有直筒形空心可以装炸药,有一小孔可装上引炸火药线。游神时,由熟练村民装好炸药,底边紧封。游神队伍起行时就要打响三门铳脚,游神队伍到达某一社坛时也要响三门铳脚迎接,并放纸炮。为表示对神的尊敬,点燃铳脚的人要选贡生来担当(贡生是从生员中举荐品学兼优者),所以锍脚也称为“贡铳”。贡生一点燃引火药线,一声巨响冲天,三声巨响真是地动山摇。有一村庄,游神赛会时,有几个稍有才学的人也赶热闹,他们见到三声铳脚礼炮巨响之后,文趣横生,甲说:“我出一句,让你们来对句,看谁能对得上。”大家请他出句。甲说:“新贡生,打贡铳,贡贡响”。同伴一时被难住了,这里既有主语,也有谓语,有事态,也有形容词,且...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响过贡铳
潮汕方言中有一句古来流传的熟语,叫“响过贡铳”。形容某一爆炸声之高。什么叫“贡铳”?原来,潮语俗称枪炮的枪为“铳”,“贡铳”是指用生铁铸成的约五寸高,笔筒那么大的一种游神礼炮,俗称“铳脚”,它铁壁很厚,略大,上端较小,中有直筒形空心可以装炸药,有一小孔可装上引炸火药线。游神时,由熟练村民装好炸药,底边紧封。游神队伍起行时就要打响三门铳脚,游神队伍到达某一社坛时也要响三门铳脚迎接,并放纸炮。为表示对神的尊敬,点燃铳脚的人要选贡生来担当(贡生是从生员中举荐品学兼优者),所以锍脚也称为“贡铳”。贡生一点燃引火药线,一声巨响冲天,三声巨响真是地动山摇。有一村庄,游神赛会时,有几个稍有才学的人也赶热闹,他们见到三声铳脚礼炮巨响之后,文趣横生,甲说:“我出一句,让你们来对句,看谁能对得上。”大家请他出句。甲说:“新贡生,打贡铳,贡贡响”。同伴一时被难住了,这里既有主语,也有谓语,有事态,也有形容词,且...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赶混食成服
俗语“赶混食成服”说的是,有钱人家死了人做成服功德道场时,有一些人趁着人多而杂乱的场面去混吃—顿,主人不易发觉。这俗语用于指责某些混水摸鱼或有问题蒙混过关的人。故事出自从前潮汕某地一家富人在为死者做成服功德时,有个乞丐换了一套比较像样的衣服,买了几页纸钱,到灵前大哭,诉说他是死者生前的好友,两人经常同吃同住,感情十分融洽。死者亲属信以为真,自然让他赶混赴死人宴。另一个乞丐汉子听介绍这经验后,便图望有这样的机会。几天后,恰又有—户人家死了人在做成服功德,他便效法去哭灵,同样诉说是死者生前的好友,两人经常同吃同住,感情十分融洽云云,满以为可以赶混饱吃—餐;谁料却被主人家的人痛打一顿。原来死者是个女的。这乞丐汉子没有了解清楚就赶去混,结果成服混食不成,反挨受肉痛。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孬钱百百搀
孬钱百百搀“孬钱百百搀”是潮汕地区一带的一句俗语。“孬钱”又叫“次钱”或叫“铜皮钱”、“坏钱丕”。在清代中期,由于清廷腐败,物价飞涨,财政危机日益严重。为了弥补财政亏损,因之滥铸心铜钱流通应用。这些滥造的铜钱质薄且小,每一千文计重不过三斤,较制钱的分量轻至一半。也因外国铜钱大量流入,日本、安南(今越南)两地流人的“宽永”、“光中”、“景盛”、“嘉隆”等年号的铜钱,铜质掺杂,每枚钱质轻薄,重量不足二克,当时称这些外国钱为“夷钱”、“恶钱”、“水上漂”,潮汕地区则称为“坏钱丕”。同时一些奸民见利忘义,见有厚利可图乘机大量私铸或仿铸制钱托名“夷钱”。据《潮州志》中记载:“次钱单独不能通用,惟依附成百。”故乡愚贪其多换,相沿成风,搀杂制钱并用。为此,每百文铜钱搀入“孬钱”五至七枚,后竟搀入二三十枚之多,并以“孬钱”搀入有无多寡而定价,这便是“孬钱百百搀”的来由。清咸丰三年,太常寺少卿松桂奏请称:“...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孬钱百百搀
孬钱百百搀“孬钱百百搀”是潮汕地区一带的一句俗语。“孬钱”又叫“次钱”或叫“铜皮钱”、“坏钱丕”。在清代中期,由于清廷腐败,物价飞涨,财政危机日益严重。为了弥补财政亏损,因之滥铸心铜钱流通应用。这些滥造的铜钱质薄且小,每一千文计重不过三斤,较制钱的分量轻至一半。也因外国铜钱大量流入,日本、安南(今越南)两地流人的“宽永”、“光中”、“景盛”、“嘉隆”等年号的铜钱,铜质掺杂,每枚钱质轻薄,重量不足二克,当时称这些外国钱为“夷钱”、“恶钱”、“水上漂”,潮汕地区则称为“坏钱丕”。同时一些奸民见利忘义,见有厚利可图乘机大量私铸或仿铸制钱托名“夷钱”。据《潮州志》中记载:“次钱单独不能通用,惟依附成百。”故乡愚贪其多换,相沿成风,搀杂制钱并用。为此,每百文铜钱搀入“孬钱”五至七枚,后竟搀入二三十枚之多,并以“孬钱”搀入有无多寡而定价,这便是“孬钱百百搀”的来由。清咸丰三年,太常寺少卿松桂奏请称:“...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