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潮汕俗谚—一时懵懂,牵牛上楼棚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一时懵懂,牵牛上楼棚,这句富有谐趣的俗语流传于揭阳一带。意思是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往往会因考虑不周,作
这句富有谐趣的俗语流传于揭阳一带。意思是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往往会因考虑不周,作出不合事宜的行为或决定。 据传,揭阳某地有一次天降暴雨,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村庄的房屋也已经被洪水侵入,人们纷纷逃上屋顶或楼棚。眼看水位不停地上升,几乎要顶着楼板。有一农户的耕牛在水中拼命挣扎,眼看就要被大水冲走。主人救牛心切,便跳下水去拉住系着牛鼻的绳子游回楼棚上,一家大小协力把耕牛拉到楼棚上。主人看到耕牛得救,松了一口气。不一会,大水渐渐退下,人们的心情都随着轻松。等到露出地面,人们相继从高处下到地面来。这时主人望着楼棚上的耕牛,不禁为之一怔:“牛怎么下得来呢?” “一时懵懂,牵牛上楼棚”的趣话就这样传开了,并成了有一定比喻意义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捅破棚窗纸
潮汕俗语“捅棚窗纸”是指揭开事物的真相。其意义与“拆穿西洋镜”相近。昔年的潮汕皮影戏俗称纸影戏或“皮猴”。是一种流传相当广泛的广场戏。原先的皮影戏是利用粉光投影的。戏棚前面糊着白纸,称为棚窗。演员操纵、唱戏、奏乐均在棚窗内面。棚外的观众,也就只能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了。据说,从前有一位富家公子,在看潮州皮影戏时,被一个旦角的甜美嗓音迷住了。站在棚前,只觉得这唱腔清丽婉转,沁人肺腑,动人心弦。心想那唱旦解的演员,一定长得如花似玉,美貌可人。从此,每天都到这戏棚下跟棚,尽想着棚里头的那位“佳人”。可是看也看不清,弄得不思饮食,意害丰收了相思病。药石无效,日见消瘦。家里的人都十分担忧。家里有个老佣人,问清了公子的病根后,笑着说:“心病还须心药治,我也许有办法。”于是便把公子带到戏棚下看戏。当来到戏棚的时候,老佣人走近台前,故意把棚窗纸弄破。公子往里一瞧,唱戏的意然全都是一色的男子,其中唱旦角的居然...
·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离城七铺
潮汕俗语“离城七铺”意指两种事物差别很大,不能简单化地作类比。明朝嘉靖年间,潮阳县城的陈大器任御史,人称陈御史。某日,他与原籍潮阳县贵屿的陈国舅(即陈北科)同时上朝,嘉靖皇帝知道他们是同乡同姓,就问陈御史:“陈卿,你与国舅同乡又同姓,老家是否在一起。”陈大器一贯老实,就以实情呈报:“启奏我主万岁,我们两个虽是同县人,也都姓陈,但臣是县城陈,国舅是贵屿陈,贵屿离城还有'七铺'哩!”“‘七铺'是何意”,皇帝不明白,就再次发问。陈北科抢先解释:“万岁啊,我与御史家厝屋相连,御史的意思是说我们两家离得近,相差的距离就只七步,小时候我们还在一起玩呢!”“噢!”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陈御史在旁也不便辩白,只好作罢。从此,就流传下俗语“离城七铺”。
·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鬼簿寻无
有一个落神婆(巫婆),在老爷宫前吹嘘老爷(菩萨)如何灵验,说谁对老爷不恭敬谁就要遭到他的惩罚。有个后生哥当众跳出来,说他敢在老爷头上动土。落神婆说:“那你一定要遭到报应的。”那天夜里,后生哥蒙着头光着屁股披着棕蓑衣,带着铁锤跳上神龛前案上,他倒立着骨背靠着老爷,棕蓑衣贴着老爷的鼻子和眼睛,屁股贴着老爷的嘴巴,闷得老爷无法反抗。他这才转身对准老爷的天灵盖,用力就是一锤!老爷痛得叫不出声。这后生哥才跳下来,以手着地倒立走出庙外。事后这老爷把案子告到阎罗王那里,要阎罗王将这个大不敬的人抓到阴间问罪。阎罗王问其特征,老爷说:“这个人长手短脚,嘴巴又大又臭,堵得我透不过气来;胡子又长又硬,扎得我睁不开眼。”阎罗王立刻命令判官查找那个人。谁知寻遍鬼簿,都查不到有此特征的人。于是“鬼簿寻无”便成了一句俗语,用来表示某些行动乖张,世上少见的人。
·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杨令公撞碑
在澄海一带,流传一句俗语:“杨令公撞李陵碑,看看撞来岂会对脉。”说的是有一年,该县余居乡(今莲上永新乡)请了一戏班在本乡大埋演出《杨令公撞李陵碑》一剧,恰逢里美乡两个乡绅也来看戏,大为喝彩。特别是那个扮杨令公的老生,尾场撞碑一段演得极为感人。戏未演完,两人便来找班主,约请戏班明晚到里美乡演出。隔天夜里,戏班来到里美乡演出,按主人意愿,最后仍以杨令公撞碑一折压台。该乡是个不上二百人口的小乡,不足余厝乡的十分之一。到了半夜,老人小孩先回家,剩下二、三十人。班主和演员大觉扫兴,特别是扮演杨令公的老生,更加泄气。“撞碑”这段压台戏,本应撞三次碑唱三段曲,但他一看棚下人不多,只撞一次就倒下不起来,戏也落棚了。隔天,乡绅来戏班交涉道:“昨夜戏未演完先落棚,戏金不还。杨令公在余厝大埕撞了三次碑唱了三段好曲,为什么昨夜只撞一次碑,连唱一段曲都没有?”班主从容答辩道:“在余厝大埕那是撞唔对脉,就须再撞两次。...
·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过去无店铺
“过去”在这里是再往前走的意思。“店铺”指的是旅行者宿歇的客栈。整句的原意是:旅行者们,这里正是可以安业的旅店,再往前走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其比喻义是告诉人们作事要抓往眼腾腾的机会,犹如北方话说:“过了这村,没有那店。”古代的陆路交通主要是依靠官道。在官道的各个路段设有驿站,经供官府人员宿歇。但民用的驿站,在潮州口语中通称为官铺。通常是每十里左右设有一“铺”,故十里路潮语惯称为一铺路。今天仍有不少以铺为名地方,如铁铺、鸟薮铺、马厝铺……等。当旅客跋涉赶路至日暮时,总是要寻找宿歇的场所。所以计算路程与安排宿就必须恰当处理,有时遇上僻远地方就不是十里就有店铺可安歇,若只顾赶路,有时就会“过去无店铺”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