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河洛姓氏—贾姓
贾姓是当今第69人口大姓,分布很广,晋、冀、鲁、豫地区较多。
汉族贾姓的来源主要有三大支:其中两支出自姬姓,一支为外族改姓。
一、以国为氏,出自姬姓。最早发源于今山西省中部一带。《古今姓氏书辨证》、《唐书》均记载:“贾氏,姬姓。晋唐叔虞少子公明,周康王封之于贾,为附庸,谓之贾伯。河东临汾县贾乡,即其地。曲沃武公取晋,并贾国,以其子孙为大夫。”西周时,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因“桐叶封弟”的缘故,在周公灭唐(今山西省翼城西)后,将唐封给他,并赏给怀姓九宗。自此,唐叔虞成了后世唐、何、杨、温、韩等许多姓氏的始祖。传至儿子燮继位后,因南有晋水,便改称晋侯,建都于唐,是为晋国。在唐叔虞封于唐地后不久,周成王的儿子康王继位时,唐叔虞的少子公明又被周天子封于贾(今山西省临汾一带),史称贾伯,名义上是唐国(其父之封国)的一个附庸,更名贾邑。春秋时,贾国被晋国所灭,贾伯公明的后人也大多从这里迁徙出去,后裔以国为氏,称贾氏。此为山西贾姓。
二、出自姬姓贾氏狐偃之子贾佗之后。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像走马灯似的更换,内部互相残杀,称雄晋国的献公姬诡诸先娶贾国女子为妻,后又娶大戎孤姬为妻,生下庶子姬重耳,酿成有名的“骊姬大乱”,姬重耳在孤偃的保护下逃离晋国,前后流亡达19年,在齐国受到齐桓公的礼遇,还娶了齐国宗室之女为妻,五年后齐国大乱,重耳又在孤偃的陪同下,经过卫、曹、宋国,抵达楚国,最后进入秦国,在秦穆公的武力协助下回到晋国接任王位,史称晋文公,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孤偃护送有功,他的儿子狐射,字季他,被封贾邑,孤射又叫贾佗,其后裔以邑为氏,都姓了贾。
三、出自外族改姓。1、北宋金国女真人中有贾姓。2、裕固族贾勒各氏有的改为贾姓。3、清朝满洲八旗嘉佳氏族集体改为贾姓。4、藏族也有贾姓。
先秦时期,贾姓活跃于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地区。两汉时期,贾姓西奔陕西、甘肃。两晋南北朝时期,贾姓遍及华北地区,其中一支进入江、浙、皖、赣等地。唐宋时期,贾姓移民川、闽。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贾姓历代名人148名,重要人物有:西汉时期,洛阳出了位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父亲、祖父都是学者,他18岁即闻名河南,他身高1.88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被誉为“通儒”,提出治国上、中、下三策,著有《过秦论》,曾任梁怀王太傅,只活33岁。他的7世孙、东汉经学家贾逵由洛阳迁居平陵(今咸阳西北一带),还有水利专家贾让、大学生首领贾彪。东汉有文人贾徽、武威太守贾秀玉及其子兖州刺史贾衍。西晋平陵人贾允,是司马炎的大都督,女儿贾南风是司马衷的妃子,史称贾皇后;另一个女儿给司马攸当妃子。北魏高阳太守、农学家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东晋,有佛教净土祖宗慧远,俗姓贾,由山西南下,居庐山,创立东林寺,宣扬佛法,并创立白莲社,还会写诗。唐代宰相贾餗,重臣贾耽、贾公彦、贾曾、贾馥,善于“推敲”的诗人贾岛、经学家贾公彦。宋朝重臣贾黄中、贾守正、贾昌潮、贾昌衡、贾黯、贾易、贾伟节、贾涉、贾同、贾似道,数学家贾宪。元代有大臣、水利专家贾鲁。明代有河南、山东巡抚贾铨,右都御史贾谅,山西都史贾斌,工部尚书贾俊,户部、刑部尚书贾应春,剧作家贾仲明、鼓词作家贾凫西。清朝有贾允升、贾桢父子,同朝为官。
贾姓郡望:武威郡(今甘肃民勤东北)、临汾(今山西临汾)、洛阳、长乐(今河北冀县)。
贾姓堂号:至言堂(汉时贾山博览群书,给朝迁奏本谈治乱之道,借秦的灭亡做比喻,名《至言》)。
贾姓常用楹联:篇陈训诂(指东汉贾逵);策上治安(指洛阳人贾谊,著作《过秦论》、《治安策》)。三虎拔萃(指东汉颍川贾氏三兄弟);五鹿怀惭(指西汉贾捐之)。洛阳推隽(指唐代洛阳人贾至);颖水腾华(指东汉新息长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彪最优。新息今属河南。颖水流经其境)。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贾氏宗祠联。见《红楼梦》)。勋业有光昭日明;功名无间及儿孙(贾氏宗祠联。见《红楼梦》)。高节羽书期独传;恭谈祖德朵颐开(唐代诗人贾岛《颂德上贾常侍》诗联句)。鸣珮长廊静;开冰广展殿凉(唐代诗人贾至,诗联句)。蕙质本如云松心应耐雪(唐代诗人贾弛《复睹三乡题处留赠》诗联句)。秀质方含翠清阴个人欲庇人(唐代诗人、进士贾棱《御沟新柳》诗联句)。千载皆赞过秦论(贾谊的事典);百代咸吟长江诗(指唐代诗人贾岛的《长江集》)。上策治安美洛阳才识(贾谊的事典);诗饶风韵羡贾岛推敲(唐朝诗人贾岛,曾任长江主簿,留下了“推敲”二字千古佳话)。
明朝初年,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贾姓后裔,分布于豫、鲁、陕、冀、皖、京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