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河洛姓氏—丰将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丰将,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并据《潜夫论》注云:“郑穆公之子各以
历史上罕见复姓。
《姓氏考略》收载并据《潜夫论》注云:“郑穆公之子各以其字为姓,有丰将氏。”
《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曰:“此当系出姬姓。”是黄帝后裔,因为郑国是姬姓诸侯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丰姓
丰姓的来源有二,均源于黄帝后裔,具体情况如下:一、山东省汶上县、河南省师市东石坝《姬氏志》、《姓氏词典》引《新纂姓氏笺释》注云:“系出姬姓,文王子封于酆,后去邑为氏。”此支丰姓为周文王姬昌之后,也是黄帝后裔。二、《姓纂》指出:“《左传》,郑穆公子丰之后,以王父字为氏,望出松阳。”《古今姓氏书辨证•东》记载:“丰:郑穆公子十一子,子然及二子孔三族亡。子羽不为卿。其存者为罕、驷、丰。”《插图•百家姓》云:“源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的儿子名字叫丰,其子孙以祖字为氏。”《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曰:“郑穆公之子皆以王父字为氏,公子去疾,字子良,其后为良氏。公子喜字子罕,其后为罕氏。公子騑,字子驷,其后为驷氏。公子偃字子游,其后为游氏。以至子孔、子国、子印、子然皆然。惟公子丰无字,其后以名为氏姓丰。”由此可见,丰姓是春秋时代郑穆公的后代。此支丰姓虽然是郑穆公之子丰的后裔,但是,当时的郑国也是由周文王姬昌...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将姓
河南偃师等地有分布。《通志•二九•平》:“将氏,平。石赵常山太守将容,见《姓苑》。又有将先生,见《道书》。”(《姓氏辨证》同。又,“石赵”:石勒所建后赵,十六国之一。)《姓觿•二十二阳》:“《姓考》:‘《左传》:宗大夫栾氏之后有将鉏,因氏。’《路史》:‘周公子将男之后。’《千家姓》:‘常山族。’”出自周公子将男之后的将姓当出自姬姓,系黄帝后裔。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姓氏起源
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甚为人知晓。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河洛文化与中华姓氏起源
河洛,是黄河与洛水的简称,也指黄河中下游和洛水流域的一些主要地区。据《史记》等文献记载,“河洛”这一地域概念,一般是指狭义的中原地区,即今河南,或中原地区最核心的部位。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果说中原文化是中原先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河洛文化便是这“总和”中最精彩的篇章。河洛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广及诸多领域。本文仅就其与中华姓氏起源的密切关系予以概括论述。据初步统计,在《中华姓氏大辞典》所列11969个姓氏中,有4925个未注明姓氏来源,有2224个系少数民族姓氏,二者合计7149个,占11969的59.7%,下余4820个为汉族姓氏。笔者根据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对这4820个姓氏逐一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为: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4820的38%。但是,仅有姓氏数量,尚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每个姓氏拥有人口数大不相...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宫姓
宫姓来源有四:一、以官职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为宫姓。另两部分均出自黄帝之后。其具体情况分别如下:二、以封地名为姓。山东省汶上县《姬氏志》记载:“宫姓,鲁孟僖子之子韬,食邑南宫,即孔子弟子南宫适,其后支子为宫氏。”春秋时,鲁国有孟僖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县),其支子遂以封地名“南宫”为姓。后又分化为南、宫二姓,春秋时孔子弟子南宫适即此支。此支宫姓是周公姬旦的后裔,也是黄帝后裔。三、以国名为姓。《国名记》记载:“宫国,姬姓。灭于虞。”古有宫国,是周初所封姬姓僚国(今山西省陆平县东)。春秋时,宫国被虞国灭掉,子孙遂改以国名为姓,表示离开故国,所以称为宫氏。宫国国君族人宫之奇逃到虞国,在虞国当了大夫。晋国欲借道虞国伐虢国,宫子奇向虞君苦谏,痛陈“唇亡齿寒”的道理,虞君贪图晋国行贿的小利而答应了借道的要求。晋灭虢后顺便消灭了横在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