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白姓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21
转发:0
评论:0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白姓,白姓家族的组织情形相当复杂而庞大,来源甚多,三支源于黄帝,具体情况如下:

  白姓家族的组织情形相当复杂而庞大,来源甚多,三支源于黄帝,具体情况如下:

   一、出自周太王之后。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均有详尽的记载:“白氏,出自姬姓。周文王五世孙虞仲,封于虞,为晋所灭。虞之公族井伯奚媵(音鹦)伯姬于秦,受邑于百里,因号百里奚。奚生视,字孟明,故称为孟明视。孟明视二子:一曰西乞术,二曰白乙丙。其后以为氏。裔孙武安君起,赐死杜邮。始皇思其功,封其子于太原,故世为太原人。二十三世孙邕,后魏太原太守。邕五世孙建,建五世孙季庚,生幼文、居易、行简。兄子敏中,相唐宣宗。”按照这种记载,周文王5世孙虞仲的后人百里奚(事虞公为大夫,很有政绩),生子孟明视。孟明视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一曰白乙丙(名丙,字白乙)。白乙丙官拜秦国大夫,其后人以其字为氏,就是秦国的白氏。秦国前期宰相、后封为武安君的白起,即是白乙丙的后裔。另据中央电视台录制的《百家姓》录象片介绍说:“百里奚是周太王次子仲雍的后裔。”这两种稍有不同的说法,如果往上追溯,其先祖都可以追溯至周太王和黄帝。这一支白姓最早的发源地应当在今陕西省关中一带。

   二、出自出自黄帝之后的颛顼帝芈(音泌)姓后裔。《姓纂》、《尚友录》均有记载:“黄帝之后。秦大夫白乙丙。楚有白公胜,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据诗人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太原白氏家状二道》说:他是周代楚国太子建之子白公胜的后裔。《通志•二七•以邑为氏》记载:“白氏,芈姓。楚白公胜之后也。楚有白邑,其地在蔡州。秦大夫白乙丙,武安君白起。《史记•货殖传》有白圭,周富人。《汉书》有白生,鲁人,为楚元王博士。晋有白哀。苻秦大鸿胪白景。望出南阳、太原。”把这些说法相互印证,则可知我国的这一支白姓家族是源自两三千年前的楚国公族,推溯起来是上古颛顼帝的芈姓后裔,当然更是源远流长的黄帝之二姬姓子孙后代。因为芈姓是古帝颛顼的姬姓后裔,所以这一支白姓,也是源于姬姓,也是黄帝后裔。这一支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胜,并不是具有好名声的人物。白公胜乱国被诛之后,楚国白氏家族的子孙,为了避乱而纷纷出奔他地,到了不久之后的战国时期,白姓族人便遍布于山西和陕西等地。

   三、《中国姓氏地图》云:“春秋时,秦文公之子公子白的后裔以其名字为氏,取姓白,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追根溯源,此支白姓也是黄帝后裔,因为秦国公族是黄帝后裔。

   以上三支白姓,如果追根溯源,都是源于黄帝后裔。

   四、其他小的来源:1、《姓氏考略》注引《元命苞》云:“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2、唐朝白元光本为人,后封为南阳郡王,其后裔为白姓。3、出自氐族。4、为白亚氏所改。5、以地为氏。唐置白州,在今广西之博白。6、土谷浑(鲜卑的一支)有白姓,其酋长有白承福。7、元代西域巴喇哈纥城人察罕,出生时月如白昼,仁宗赐其为白姓。8、清朝满族姓氏、鄂伦春族白依尔氏族,后改为白姓。9、蒙古族、基诺族、哈尼族、锡伯族、土族、裕固族、回族、撒拉族均有白姓。

   像白姓错综复杂的组织情形,如今白姓中国人,假如没有完整的族谱,很难找出自己真正血缘的所出。

   白姓人宋代开始南迁,如今排在台湾一百个大姓之列。

   白姓历史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78名。除白公胜、秦国名将白起、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之外,还有:战国时期两个白圭,一个是经商的富人,一个是水利专家;魏国水利专家白丹。唐朝宰相白敏中、文学家白行简。魏晋时太原太守白邕;五代后周中书令白文珂;宋朝历任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大师的白重赞,任尚书右丞、观文殿学士的白时中;元朝戏曲家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明朝将领白广思,历任太常卿、刑部右侍郎的白瑜;清朝历任江苏布政使、河东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的白钟山,历任河南柘城知县、江南太仓知州的白登明,对《诗》、《礼》、《春秋》研究颇深的白奂彩,历任刑部尚书的白允谦,书法家白云上,名臣白准泰;近代革命家白逾桓、地理学家白毓昆、行政法学家白鹏飞、豫西农民起义领袖白朗。当代白姓名人不少,如党政要人白大华、白介夫、白云梯、白立忱(回族)、白如冰、白纪年、白栋才、白清才、白崇禧、白志健、白克明、白恩培,等等。

   白姓郡望有: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冯翊郡(今陕西境内)。其堂号有:香山堂(白居易晚年居洛阳龙门东香山)、治生堂(战国时白圭乐观时变,曾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吾治生犹伊、吕之治国,孙、吴之用兵。”所有天下论治生的,推白圭做祖师)。

   白姓适用楹联有:名标甲鼎;宴饮琼林(明代太子少保白钺,成化进士,历官礼部尚书。习典故,以词翰称)。栖真笔洞(宋代名士白玉蟾,隐居钨夷山,博洽群书,善书,工画。诏封紫清真人。有《海琼集》等);结社香山(晚唐诗人白居易,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隐士)。执法不避权贵(白姓名人白一清的事典);出奇善用兵机(战国时不我待秦国大将白起,昭襄王时,屡立战功,由左庶长连升左更、国尉、大良造,为一时不我待名将)。立身有则惟勤勉;处时无能但率真(白启寰自题联)。但是人家有遗风;曾将诗句结风流(杭州白公祠联、江西九江白公祠联。祀曾在九江任司马的白居易)。两州刺史千秋业;万首歌行八斗才(白居易墓联)。六根轻静林泉好;七情无牵果木新(白居萍家厅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四关铁桶因良将(指白起);十首秦吟继国风(指白居易)。诗歌杰作香山士(白居易的事典);辞赋传奇滤水风(唐朝文学家白行简,为白居易的弟子,元和进士,历官左拾遗、主客郎中等,善辞赋、传奇,名篇有《滤水罗赋》)。珍殊增嫁(宋朝寒士白厚,有才学,娶富家刘氏女为妻,聘礼尚薄,但刘家则以厚奁相陪);紫石刊书(白居易的女儿白金銮,自幼聪慧,十岁能写《北山移文》,白居易就为她买来终南山紫石刊刻)。栖真笔洞(南宋道士白玉蟾,12岁试童子科,谙悉九经,能诗善赋,又长于书法、绘画,因出于侠义而杀人,逃进武夷山,隐居笔洞,改装道士,后应诏进朝中,被诏封为“紫清真人”);结社香山(唐朝诗人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在洛阳龙门东香山结九老社,寄情山水,以诗赋自娱)。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苏州白公祠联,贺耦庚撰)。青衫司马;紫青真人。精治生术;封武安君。素回蛮腰常为侍吏;黄金白璧难聘贞姬。

   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白姓后裔分布于鲁、冀、豫、陕、京、津等地。

   白姓在中华姓氏中排第73位,以四川、山西、河南居多,汉、彝、佤、苗、回、羌、蒙古、哈尼、东乡、布依、土家、朝鲜、保安等民族均有白姓,海外主要在东南亚、韩国、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姓氏起源
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甚为人知晓。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宫姓
宫姓来源有四:一、以官职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为宫姓。另两部分均出自黄帝之后。其具体情况分别如下:二、以封地名为姓。山东省汶上县《姬氏志》记载:“宫姓,鲁孟僖子之子韬,食邑南宫,即孔子弟子南宫适,其后支子为宫氏。”春秋时,鲁国有孟僖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县),其支子遂以封地名“南宫”为姓。后又分化为南、宫二姓,春秋时孔子弟子南宫适即此支。此支宫姓是周公姬旦的后裔,也是黄帝后裔。三、以国名为姓。《国名记》记载:“宫国,姬姓。灭于虞。”古有宫国,是周初所封姬姓僚国(今山西省陆平县东)。春秋时,宫国被虞国灭掉,子孙遂改以国名为姓,表示离开故国,所以称为宫氏。宫国国君族人宫之奇逃到虞国,在虞国当了大夫。晋国欲借道虞国伐虢国,宫子奇向虞君苦谏,痛陈“唇亡齿寒”的道理,虞君贪图晋国行贿的小利而答应了借道的要求。晋灭虢后顺便消灭了横在晋...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虎姓
关于虎姓的来源,《古今姓氏书辨证•十老》记载:“高辛氏子八元伯虎之后,子华子虎,以字为氏。”因为高辛氏出自黄帝,所以此支虎姓是黄帝后裔。白族之虎姓,当为“腊波”氏所改。土族之虎氏,当由苏胡氏所改。虎姓名人有:汉朝合蒲太守虎旗。元朝河内知县虎秉。明朝南昌训导虎子威;正统举人虎继宗;塞外降卒,累功至总兵、大元帅虎大威。清朝咸丰年间提督虎坤元。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居姓
关于居姓的来源,《插图•百家姓》云:“源自姬姓。春秋时晋国大夫先且居以军中元帅而执掌国政,其子孙以祖字为氏,有的为先氏,有的为居氏。”因为晋国是姬姓诸侯国,晋国公族姓姬,所以居姓是黄帝后裔。古有居国,其后去邑为居氏。(见《集韵》)。金时女真人姓。(见《高丽史》)。早期活动在山西、河南,汉唐时已扩展到河北北部,并以渤海郡为郡望。现在江苏、浙江、湖北安徽一带仍有居姓分布。居姓堂号:湘侯堂(汉朝居翁,以南越桂林监,听到汉兵攻破番禺,策动欧骆氏四十多万人降汉,因功封湘成侯。)、瞻庵堂(明朝居仁,学问渊博,行为正,洪武年间,朝廷征他出来做官,拒绝不仕,在家隐居,建轩种竹,读书到老,晚年号为“瞻庵”,意思是看着绿色的竹子自乐。)。其适用楹联:父子皆是元帅(晋国居姓先祖且居与其父先轸都任过中军元帅,打败过秦军);姊妹俱为画家(清朝画家居仁长女居庆、次女居玉征姊妹二人,继承家学,以工花卉而闻名)。承先启后...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祭姓
罕见姓氏。河北辛集有分布。祭姓来源有三,其中主要的两支出于姬姓,是黄帝后裔。一、为周公姬旦之后。多部姓氏古籍均有记载,如:《广韵•怪》记载:“祭:姓。周公第五子祭伯,其后以为氏。”《通志•二七•以邑为氏》记载:“祭氏,姬姓。周公第七子所封。其地今郑州管城东北祭城是也。周畿内之邑,故祭氏世为卿士。子孙以邑为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十六怪》记载:“祭氏,姬姓。周公子祭伯,为畿内诸侯,后以国为氏。”《世本》则云:“周公第五子祭伯之后。”从上述史料可以肯定:祭姓出自姬姓。至于祭伯是周公姬旦的五子,还是第七子?倒是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无论如何,祭姓出自鲁国的姬姓则是不容置疑的。此支祭姓为周公姬旦的后裔,当然也是黄帝后裔。周文王子姬旦,即周公,其子有封于祭,为伯爵,称作祭伯,为外畿之国(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北祭城)。祭国被郑国灭亡后,祭伯支庶子孙以原国名为祭姓。祭姓望出太原郡。二、《郑通志•氏族略》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