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背装:高跷上的民间绝舞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0
转发:0
评论:0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背装:高跷上的民间绝舞,民间绝活——背装嵩县旧县镇西店村,村后是连绵的群山,村前有伊河和龙潭河在

  民间绝活——背装
  嵩县旧县镇西店村,村后是连绵的群山,村前有伊河和龙潭河在此交汇。有山有水有灵气,是西店村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

  70岁的周进道是背装(又叫垴装)的第八代传人。他告诉我们,光绪三年(1877年),孟州铁匠李装奇父子由孟州辗转来到嵩县旧县镇西店村落户,带来了“民间耍活儿”——背装。

  背装属于民间造型艺术,其故事情节主要源于民间传说或取材于历史典故。表演者中有不满周岁的婴儿,也有年逾花甲的老人。表演者大都以戏剧中的生、旦、净、末、丑角色化装出现。表演形式依每个故事情节的表演为一垛(即一个小组),每垛又分上、中、下三层:上层表演者为“上装”,多为儿童或婴幼儿;中层表演者称“中节”,主要是依据故事情节设计的一种民间技术和艺术结合的道具;下层表演者称“下装”,统一由经验丰富、受过严格训练的成年人表演。

  “中节”是背装表演的关键一环,由钢筋打制而成,有的弯弯曲曲如盘龙,有的则如树枝儿,外面饰以各种颜色,或用真树皮等粘在外面,惟妙惟肖。“中节”用一两寸宽的毡布一层层、很密实地捆绑在“下装”的腰上,从“下装”的衣领、袖口处蜿蜒伸出,给人一种孩子坐在“下装”的头部、胳膊上的感觉,在演出现场往往起到以假乱真的作用。

  表演开始,锣、鼓、镲、唢呐齐响,演员出场。我们看到,背装《穆桂英下山》选段中,“下装”为一中年男子,穿银白色的戏服,饰杨宗保;“上装”为一10岁左右的小姑娘,穿红色的披风,饰演穆桂英。“杨宗保”在锣鼓声中满场走动,威风凛凛;上面的“穆桂英”表演一些翻身、旋转的动作,演绎出厮杀的情景。

  整个表演一招一式既惊险刺激,又诙谐逗趣、古朴自然,洋溢着浓郁的中原乡土气息,比舞狮、旱船等民间艺术更具感染力。

  除了《穆桂英下山》,还有《哪吒闹海》、《丑三打柴》、《蟠桃会》、《蒋平捉花冲》、《七仙女送子》、《松鹤延年》、《断桥》等都是背装的名段。

  传统意义上的背装,难度最大的当属“双垛”,“下装”为一成年男子,而“上装”则有两个小孩一左一右悬挂在装顶,除了表演的难度,最难掌握的是平衡,表演者肯定是高手。

  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

  随着采访对象的增多,我们与这种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活动距离更近。说它原汁原味,是因为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民间社火表演,当地人称它“民间耍活儿”。

  从1877年到20世纪80年代,逢年过节,西店村人总要搞背装表演,演出“费用”是这样出的:各家各户出粮食,表演时有人专门做饭,表演者可免费吃饭,没有工钱。西店村有17个村民组,自新中国成立至今,8个村民组世世代代参与表演活动,而另外9个村民组却无人问津。

  究其原因,背装传人李装奇是铁匠出身,演出前第一件事准是敬火神。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每次演出前,老艺人和新演员一起去河对面的火神庙遗址举行“上装”仪式,仪式上他们燃放鞭炮,打锣敲鼓,祈求演出平安。因此,演出组织当年就叫“火神社”。如今,“火神社”的后代分布在现在的8个村民组,也就是说,现在参与的都是正儿八经的背装后人。

  背装也是传男不传女,原因很简单——害怕这种绝活传给外姓人。在西店村,尽管现在妇女也参与到表演行列中了,但关于背装最关键的“中节”的制作技术,还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人物知道。

  感谢当年那“一偷”

  和西店人说背装,上点年纪的人都会说到一个人——金西川。老先生已经过世,但是若没有他当年从村里收集的背装表演工具中偷走一套“中节”,这种民间绝活恐怕已经绝迹。

  58岁的金明辰介绍说,“”时,破“四旧”,立“四新”,背装被列入“四旧”行列,上面一声令下:各家都要交出和背装有关的所有表演道具。

  最后,几十套道具被集中到大队部的一个房间里准备销毁。当时任大队会计的金西川因工作原因持有仓库的钥匙,担心销毁所有的道具后造成这种民间绝活失传,于是冒着风险赶在销毁前一天晚上偷出来了一套道具。

  这一套道具,成为改革开放后西店村人重新组织背装文化活动时唯一的“中节”。

  藏在“深闺”人不知

  2001年,记者有幸在当时的洛阳民俗博物馆看到旧县镇背装表演,深感震撼。5年后,我们来到旧县镇西店村,才知道那是背装第一次到洛阳表演。

  李大克,53岁,原任西店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领导下,旧县镇西店村背装表演群体第一次有了一个正规的名字:白云艺术团,而李大克是第一任团长。

  李大克介绍说, 因为是民间社火,加上洛栾快速通道未开通前,处在大山深处的西店村交通不便,所以背装表演都是在当地进行,范围非常小。

  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村里几个老人一合计:得把背装演出“轰”起来,要不对不起老祖宗。此举得到了村里年轻人的支持,需要表演的几十号人手定下来后,经费来源依然采用祖宗留下的方式:集资。

  很快,背装又开始在西店村和周边村庄表演了。1984年,按照县文化部门的安排,背装第一次走到了嵩县县城,并在嵩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1年,在旧县镇工作的李大克回到西店村任村党支部书记。适值洛阳牡丹花会民俗博物馆举办民俗文化庙会,他找到组委会谈了欲把背装这种绝活向外推广的想法。组委会听完介绍,派人去看了他们的演出,当即拍板:这个节目一定得上。

  于是,旧县背装开始赴洛阳演出,且每一次演出都爆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创新中传承发展

  如何让背装更具吸引力、生命力呢?创新是唯一出路。

  2003年年底,李大克等决定增加背装表演的难度,把背装嫁接到高跷上表演。说实在的,单走高跷没问题,单表演背装也没问题,但二者结合到一块儿,问题就来了:演员们总是刚走起来就摔跤,有些男演员摔得几天都站不起来。但大家憋着一股劲,伤一好就继续投入训练。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踩着高跷的背装表演终于成功了。

  2006年,他们又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改变120多年的习惯,吸收女性表演“下装”。

  40岁的金会芳有幸成为表演“下装”的第一个女性。她以前是乐队成员,从来没想过能表演“下装”,可能是天天看的缘故,也可能是环境使然,练了20多天,她就能顶着“上装”的孩子进行表演了。

  现在,包括金会芳在内,已经有4名女性成为“下装”演员。

  文化局局长的“褒奖”

  说起2004年参加“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时隔两年以后,50岁的金聚才依然激动不已。

  金聚才是背装这个表演群体的文书兼演员。他介绍,去南京表演多亏了嵩县县委书记刘培中的支持,当时背装是洛阳选送的唯一一个民间文化节目,听说演出经费紧张,刘培中特地安排县财政拿出1.3万元作为专款,并带队去南京参演。

  2004年5月3日,南京市文化局局长在观看节目彩排时,为嵩县农民兄弟的背装表演所震撼,并要求有关人员将背装从节目单的第六位调至第一位,现场观众也是一片欢腾。

  第二天,节目移到玄武湖表演。南京的观众太热情了,以至于演员们都无法下“装”。没办法,金聚才他们从进玄武湖大门开始表演,一口气在“装”上坚持走了5公里。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擦肩而过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因为背装是从孟州传过来的,李大克先后几次去孟州“寻根”,但遗憾的是背装在当地已经失传。

  正因为独一无二的排他性、独特的区域民间文化、精湛绝美的表演、130年的历史,2006年,旧县背装遇到了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文化部门通知他们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激动,那叫激动呀!”李大克说。当时大家整理书面资料,制作光盘,还起了一个正式名字:白云艺术团。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材料备齐后报上去了。

  2006年11月,当得知背装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成功时,他们颇感遗憾。

  “现在想一想,还是咱的申报资料没做好。挺好的表演,可制成VCD后播放效果不好,无形中降低了背装的水平。”现任团长、西店村村委会主任李三清说。

  他告诉我们:他们并不灰心,现在就开始准备,下一次一定要让背装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愿背装一路走好

  民间文化贵在传承。对于背装,西店村人有没有一个系统的构想?背装第八代传人告诉我们,在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人家有一项明确的规定:培养传承人。可是“以前我们不太重视这些,没有及时确定传人”。

  为此,他们现在已经制订了具体的计划:包括装具制作、乐器、乐谱、垛艺表演、服饰等都明确了传承人,而且到2010年必须全部培养到位,能够胜任承担的工作。

  离开西店村时,望着西店村古老的戏楼,我们衷心希望:背装这种民间绝活能一路走好,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河洛大鼓
在河洛文化的百花苑中,有一朵名谓“河洛大鼓”的艺术奇葩。它是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传统音乐。“河洛大鼓”产生于清代光绪末年,广泛流行于洛阳、偃师一带,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河洛大鼓曾是洛阳地区城乡居民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据现今年龄在六、七十岁的老人回忆,河洛大鼓在五、六十年代非常红火,七、八十年代达到顶峰。在当时洛阳老城的青年宫书场演出时,场场爆满。河洛大鼓的著名艺人张天培在场上只要一露面,还未张口说唱,台下人已是掌声雷动,人群鼎沸,其火爆场面,决不次于今天当红歌星的音乐会,观众们对张天培的崇拜劲头,亦和今天的“追星族”不差上下。为了了解河洛大鼓这一传统音乐的历史渊源、现今的生存状况、传承方式和音乐形态等情况,笔者在2003年10月3日至2003年11月29日赴河洛大鼓的发源地——偃师市及与其接壤的巩义市进行了实地考察。一、河洛大鼓的历...
·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洛阳牡丹
牡丹是花中之王,用“国色天香”来形容牡丹,确实是恰到好外。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这是司马光《洛阳看花》一诗中的诗句。关于洛阳牡丹牡丹曾有这样一个传说:牡丹花本来是长安多,有一年冬天,武则天写下诏令: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到次日凌晨,百花皆开,只有牡丹不放。武则天大怒,把它们贬植洛阳。谁知牡丹一到洛阳,居然竞相怒放。武则天下令用火来烧,结果火虽烧焦了枝干,花却更为夺目。
·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洛阳龙门赋
春光明媚,精神兴注,三二骑友,聚谈古都。大河北流,邙山屏渚,伊洛廛涧,熊耳牛趺。天地精华,千万年铸,伏羲轩辕,捕鱼结庐。河图龙马,神龟书负,禹治洪荒,劈洛门枢。汝海<1>喷溅,九州夏土,四方通达,三江五湖。三皇五帝兮人尊始祖,谋求衣食兮奋发富足。四合连山兮拱围城府,禹启三代兮十三皇族。北魏孝文,南迁洛都,众思漠外,转念佛主。伊阙东西,千龛万窘,首开古阳,慈祥超渡。廿品魏宝,颜笔褚书,卢舍唐韵,日月重注<2>。洞顶飞天,弥勒捧福<3>,力士金刚,禅定释祖。足踏魔王,观音文殊,洋洋大观,十万灵塑。精神统治兮乐此南都,半纪錾凿兮蜂房崖布。风岭月清兮梦浮生,有求图应兮精雕信笃。新纪祁及,遗委收录,蝉脱蚕眠,山青水芾。满目翡翠,游心突兀,松柏长青,伊水坝湖。古杀钟洪,葛香山绿。飞阁凌云,乐府新呼。西冈菊黄,林密药布,长桥卧波,白园诗橱。蛙泉逸乐,葛水山注,风静鸟鸣...
·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绚丽的洛阳唐三彩
三彩骆驼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因其以黄、绿、褐(或红、绿、白)3种釉色为主而得名,在烧制过程中由于铅釉的流动,各色均呈现出浓淡的层次或各色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绚丽多彩的色釉。唐三彩最能体现大唐的盛世风采以及大唐文化的雄浑博大的气度,无论是在造型、装饰,还是在烧制工艺方面,都闪烁着中国古代社会鼎盛时期的艺术光辉。上世纪初年唐三彩在洛阳首次发现,目前出土的唐三彩多集中于唐代两都:长安、洛阳。首次发现之地邙山位于洛阳北面、横卧黄河之南,是块风水宝地,汉唐以来成为著名的墓葬区,因而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民谚。这里历朝古墓交叉重叠,“几无卧牛之地”。最早发现唐三彩是在清末,清政府兴建开封至洛阳的铁路工程穿过邙山脚下,破坏了此处的无数古迹,而唐墓土的珍贵遗物中未曾一闻的唐三彩便就此问世。“唐三彩”这个名词在史料中没有记载,直到民...
·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鼓声书韵入梦来(6)
“愿书”是说给神听的,其实是说给人听的。请“愿书”实际上是人借神的名义给自己娱乐,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鼓书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把说书作为敬神的一种形式,可见人们在心中对它是多么喜欢和尊崇。六、敬神的“愿书”庆贺的歌“愿书”来源于农村的“还愿”习俗,这种习俗作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源远流长,就是到了现在仍是生生不息。孩子要考大学了,家里想要男孩儿,亲人久病不愈,村里久旱无雨……当人们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愿望时,就要寄希望于臆想中的神了。神啊,保佑我孩子考上大学,我给您供上一头羊;神啊,让我亲人大病快好,我给您请一台戏。某一天心愿实现了,人们就要到神前“还愿”,该上羊的上羊,该请唱戏的请唱戏,该请说书的请说书。说“愿书”的日子里,左邻右舍皆来助兴,男女老少皆大欢喜。“愿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渴盼的愿望一旦实现后的庆贺之歌。在偃师农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一个村子久旱逢甘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