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鼓声书韵入梦来(3)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2
转发:0
评论:0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鼓声书韵入梦来(3),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鲜艳的河洛大鼓之花绽放后,便以其

         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鲜艳的河洛大鼓之花绽放后,便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并很快以偃师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进巩县,入孟津,上登封,下新安……仿佛一夜间河洛大鼓遍地开花,城乡尽是唱书声。
  三、鼓花遍地书声朗
  在偃师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这样一个名词:“三皇社”。它是旧时偃师一带鼓书艺人协会的名称。
  “三皇社”有摆社亮书的传统,就像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宝丰县马街书会,在每年某一个固定时间,说大鼓书的艺人们在指定的地点聚会,说书亮艺,暗比高低。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开始,“三皇社”摆社亮书三天,其召集人即社头,由大家公推的德高望重、水平高、资历深的艺人担任。
  1920年至1926年,“三皇社”共在偃师摆社6次,第一任社头高廷章,第二任社头段炎,第三任社头胡南方,第四任社头李富德,第五任社头吕禄,第六任社头张天倍。
  《偃师曲艺志》载,“三皇社”刚成立时,高廷章首任社头,在自己的家乡府店乡高村摆社。当年九月初九,四方艺人云集高村。铳声一响,书声即起,鼓声铿锵,琴声曼妙,说书声让人如痴如醉。三天时间里,整个高村一片欢腾,听说书的乡亲从四邻八乡成群结队而至。书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据传,曾有一棵大树被挤折。窥一斑而知全豹,你可想象河洛大鼓在当时是多么风靡和兴盛。
  从1920年至1940年,河络大鼓处在一个从绽放到盛开的花季。当时,许多以前从事别种曲艺表演的改唱河洛大鼓,新手拜师学艺首选河洛大鼓。一棵棵河洛大鼓的新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偃师本地的不说,外地有巩县的叶刺猬、陈有功,孟津的张五、朱金良,宜阳的冯光照,嵩县的朱新芳,伊川的李逢春,新安的李改铭,洛阳的肖金德……这些人回到各自的家乡,一边表演,一边教授新的弟子,使河洛大鼓得到完善和发展。
  1940年至1949年,由于社会,河洛大鼓活动处于低潮。
  平地一声雷,洛阳得解放。鼓书艺人带着新生的喜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火热的新生活中。渐次枯萎的河洛大鼓重新恢复了生命力,鼓声书韵再次弥漫河洛大地,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旧书目被去粗存精,一大批紧跟时代潮流的新书目脱颖而出,许多唱大鼓书的艺人都成了所在团队的骨干演员,他们中的佼佼者代表洛阳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曲艺汇演并载誉而归。
  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初,仅偃师一个县的鼓书艺人就有80多人,邙岭乡东蔡庄一个村就占了1/4。
  也就在这个时期,原来叫法混乱的大鼓书有了统一正规的名字“河洛大鼓”。
  据原洛阳市文联秘书李冷文回忆,1952年参加中南区文艺汇演前,河洛大鼓第二代杰出艺人张天倍被调到洛阳市文联做演出准备。有一段时间,他吃住在文联,白天到书场说书,晚上就和李冷文,还有市文联的戏剧部长李振山坐在一起闲聊,聊的一个主要话题就是大鼓书的命名,因为以前的名字混乱且俗。
  三人讨论到最后,李冷文问张天倍:“你说叫河洛大鼓咋样?“张天倍一拍桌子:“中呀!中呀!”再去书场说书,张天倍的兴致更高,开场白就是:“我这玩意儿过去叫‘说书’,不好听,现在洛阳市文联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河洛大鼓’,我高兴,今天不收钱,宣传来了。”
  “文革”时,河洛大鼓的演出也从未中断,城市乡村不时有鼓声和琴音响起,只不过表演的艺人比以前少了,表演的曲目没以前多了,表演的环境比以前差了。
  改革开放后,河洛大鼓再出江湖,本想雄风重振,怎料事与愿违。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促进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带动了人们精神追求的丰富多彩和永不满足,从最初的电视、电影到后来的DVD、电脑、MP3,种种更方便更快捷的现代化娱乐方式让人们有了更大的满足和陶醉。既然有车,何必骑驴?河洛大鼓逐渐淡出人们的选择,远离人们的视野。无论人们怎样努力,艳丽之花开始枯萎、凋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鼓声书韵入梦来(6)
“愿书”是说给神听的,其实是说给人听的。请“愿书”实际上是人借神的名义给自己娱乐,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鼓书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把说书作为敬神的一种形式,可见人们在心中对它是多么喜欢和尊崇。六、敬神的“愿书”庆贺的歌“愿书”来源于农村的“还愿”习俗,这种习俗作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源远流长,就是到了现在仍是生生不息。孩子要考大学了,家里想要男孩儿,亲人久病不愈,村里久旱无雨……当人们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愿望时,就要寄希望于臆想中的神了。神啊,保佑我孩子考上大学,我给您供上一头羊;神啊,让我亲人大病快好,我给您请一台戏。某一天心愿实现了,人们就要到神前“还愿”,该上羊的上羊,该请唱戏的请唱戏,该请说书的请说书。说“愿书”的日子里,左邻右舍皆来助兴,男女老少皆大欢喜。“愿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渴盼的愿望一旦实现后的庆贺之歌。在偃师农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一个村子久旱逢甘霖...
·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鼓声书韵入梦来(2)
长江后浪推前浪,病树前头万木春。当琴书因其致命的弱点逐渐淡出人的喜好时,河洛大鼓便义不容辞地承担了拯救的责任。琴声悠悠,鼓声铿锵,“鼓”碰“弦”开出了创新之花。二、鼓碰弦儿出“大鼓”河洛大鼓的初步形成,在1905年前后,发源地在偃师。河洛大鼓之前呢,大约1880年至1905年,偃师民间流行的曲艺品种是琴书。琴书,顾名思义,说书时有琴伴奏,除了扬琴、坠胡、四弦,还有八角鼓、铰子。一个琴书表演团体,一般有2至3人组成,有主唱,有伴奏,人各司一职甚至几职。琴书中的佼佼者,当数邙岭乡牛庄村的吉德声。他是清末举人,光绪年间上京赶考,不料名落孙山,自此心灰意懒,无意仕途,一门心思学琴唱书。因为有文化,悟性好,很快就大红大紫,人送外号“仙教琴”。这“仙教琴”的雅号,引出一段来历。吉德声赴考不中,回家途中,遇到一苏州落第举人。两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说话间就成了朋友。苏州乃评弹之乡,这位举人打得一手好扬琴...
·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鼓声书韵入梦来(1)
河洛大鼓100余年的生命是短促的,如风起于青苹之末,在即将掀起滔天巨浪时,忽然在一种外力的作用下,渐慢渐缓渐消渐停,让人担心突然间它就消亡了。一、寻鼓河洛间五月的一个上午,我们来到偃师邙岭乡东蔡庄村陆四辈家,小院宽敞洁净。我们坐在陆家的房檐下,听四辈老人叙述河洛大鼓的前生今世。突然间,天昏地暗,大雨瓢泼。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急,吃碗面条的工夫,雨过天晴,小院又恢复了明亮和安静。老人说到兴处,开始往外搬桌子和椅子,并拿出月牙钢板、惊堂木。老人的儿子、陪同我们采访的偃师市文化馆办公室主任陆永成已经正襟危坐,拿起了坠胡,做好了开拉的架势。惊堂木“啪”地一响,唱书开始。老人开唱的是一段“书帽”《八十岁老公进花庭》:“八十岁老公进花庭,手扶着花枝泪盈盈。动问老公你哭啥来?他说那将人比花好伤情。人十岁好比花出土,人二十好比花挑荑儿,人三十好比花开放啊,四十岁好比花正红,五十岁好比花刚败,人六十好比花...
·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河洛大鼓
在河洛文化的百花苑中,有一朵名谓“河洛大鼓”的艺术奇葩。它是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传统音乐。“河洛大鼓”产生于清代光绪末年,广泛流行于洛阳、偃师一带,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河洛大鼓曾是洛阳地区城乡居民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据现今年龄在六、七十岁的老人回忆,河洛大鼓在五、六十年代非常红火,七、八十年代达到顶峰。在当时洛阳老城的青年宫书场演出时,场场爆满。河洛大鼓的著名艺人张天培在场上只要一露面,还未张口说唱,台下人已是掌声雷动,人群鼎沸,其火爆场面,决不次于今天当红歌星的音乐会,观众们对张天培的崇拜劲头,亦和今天的“追星族”不差上下。为了了解河洛大鼓这一传统音乐的历史渊源、现今的生存状况、传承方式和音乐形态等情况,笔者在2003年10月3日至2003年11月29日赴河洛大鼓的发源地——偃师市及与其接壤的巩义市进行了实地考察。一、河洛大鼓的历...
·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洛阳牡丹
牡丹是花中之王,用“国色天香”来形容牡丹,确实是恰到好外。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这是司马光《洛阳看花》一诗中的诗句。关于洛阳牡丹牡丹曾有这样一个传说:牡丹花本来是长安多,有一年冬天,武则天写下诏令: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到次日凌晨,百花皆开,只有牡丹不放。武则天大怒,把它们贬植洛阳。谁知牡丹一到洛阳,居然竞相怒放。武则天下令用火来烧,结果火虽烧焦了枝干,花却更为夺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