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河洛文化—民俗风情—吃道渊源话偃师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8
转发:0
评论:0
河洛文化—民俗风情—吃道渊源话偃师,奇异的偃师银条饮宴是吃的一种形式,其精华演变成了文化的印记。一个地方的饮

  奇异的偃师银条
  饮宴是吃的一种形式,其精华演变成了文化的印记。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往往和该地区的富庶程度有关。偃师是夏商周建都之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五谷能生,鱼肉能长,其吃道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从位于偃师的夏都城斟■(二里头遗址)及偃师商城遗址的挖掘情况来看,大量的陶制食器、做工精美的青铜酒器,已具备了最早的饮宴特征。
  奇异的偃师银条
  偃师有一种奇菜叫“银条”,非偃师一地不长,因此便以“偃师银条”冠名。银条在夏代已有种植,原说是“尹条”,由在商都偃师任宰相的伊尹的名字而来。
  传说是伊尹发现了这种“说菜它像菜,说银它似银”的根茎类植物,并将其制成天下奇菜。人们说“白菜九畦难抵尹条一席”,便是指它的昂贵了。这“尹条”能帮人换回白花花的银子,很自然地被称为银条了。这银条,东走一里不长,西走一里不生,便是它的主贵了。有一种说法是:“千叟宴上比来头,更有银条夸海口;世间多少宾客宴,它是压桌第一口。”听起来玄,却也不假。
  千叟宴说的是当年商王成汤,平夏后在西亳(偃师的旧称)建都,召集天下千名古稀老人,赏以国宴,听取治国之策。宴席上,诸位老者从“千年老参”、“百年猴头”一直谈到偃师银条,便引出了以上几句话。
  有关银条的传说可追溯到夏代,夏桀喝酒时最爱的小菜便是银条。夏桀知道银条好吃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伊尹,另一个则是夏桀的宠姬 喜。这伊尹的出身有来头,说是有先氏的女子采桑,在枯桑中捡到一个婴儿,于是献给她的君王。君王叫一个厨师养育这个婴儿,并根据婴儿的来历为他起名叫伊尹。后来,成汤听说伊尹这个人了不得,便欲得之。他先是向伊尹的君王央求,君王舍不得,后来,成汤就向君王的女儿求婚,君王一高兴,便将伊尹作为奴隶陪嫁到商。
  话说这伊尹真是奇才,不仅能烹出美味佳肴,还能借美味佳肴阐述时政。有一次,他给商汤做了一碗汤,商汤说:“你的手艺很好,做的汤这么好喝,说说你为啥能做出这么好喝的汤吧。”伊尹笑着说:“这碗汤,味道很一般,如果要它味美可口,成为天下最好喝的汤,还需要很多佐料。”成汤说:“什么地方有,我们可以去搞。”伊尹解释道:“你目前的地盘太小,不足以拥有那些东西。如果你将来成了天子,才可以得到那些好东西呢。比如,这汤中的五味、用以调味的调料,都要到很远的地方才可以搞到。大凡味的根本,水为第一,然后是肉、鱼、飞禽,或在流沙之西,或居丹山之南。再则,昆仑山的藻类、阳华山的芸菜、云梦泽的芹菜,都是必需的。调料中最好的姜要数阳朴的,桂皮则是招摇的最好……只有你成了天子,才可以随心所欲得到这些东西,才能品尝到天下的美味。但天子又是不可强取的,他需要先修道而施万物,受众人推崇,才可以成为天子。也就是说,等你被拥立为天子,你便可享用到好汤了。”
  听了这些话,商汤茅塞顿开,对征服残暴的夏桀更是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伊尹拿出厨师的看家本领,三次潜入夏都,为夏桀制作美味佳肴,赢得夏桀信任。而后,他又讨得夏桀最宠爱的女人 喜的欢心,通过 喜让夏桀吃下银条。 喜编出“要想不死身,白酒和银吞”,哄夏桀用银条下酒。夏桀“举箸不忍放下,愈饮愈觉酒香”,自此酒量猛增,荒于国事,不理朝政。这年正月初五,商汤与伊尹里应外合,一举推翻了夏朝的统治。
  伊尹帮助商汤灭夏后,被商汤封为宰相。他一方面用智慧教化人,另一方面教给人们生产生活的技巧和本领,鼓励农桑,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伊尹将银条的种植规模扩大,并掌握了银条的生长习性,需要“有沙而不松,有水而不湿”的土质。另外,他还将烹制银条的法子教给大家。银条白生生、脆嫩嫩,你要是会烹制,它既好看又好吃;要不会烹制,它要么生涩发腥,要么熟烂无味不成形。因此伊尹归纳出的银条烹制歌谣,人们至今耳熟能详,即:“锅净水宽,忌生防烂;喜姜莫葱,躲酱增酸。”这是说,在焯银条时锅要洗净,水要多放;烹调时要放姜,不要放葱,要多放醋,不要放酱油。放酱油会将洁白的银条弄得发黑,而放醋则能使银条更加亮白。
  后代人尊称伊尹为厨神。人类从夏代开始有了祭祀活动,供奉天地先人。而祭祀时,要摆放供品以示虔诚。菜品讲求颜色,要红若丹阳、黄若灿金、绿若翡翠、白若洁玉。银条作为白色蔬菜当仁不让。据说这一标准便是伊尹当年给定下的。因此可以说,华夏的饮食文化始于伊尹所处的商,而这个实验基地就在偃师。商汤死后,伊尹殚精竭虑辅佐几位商王,是著名的政治家,又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开拓者。他死后,被按天子之礼葬于首阳山下。伊尹墓一带,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家里若有红白大事,到伊尹墓前念叨几声,次日晨便有足量的桌子板凳供你使用。因此这家人过罢事,往往收拾四样菜到伊尹墓前跪拜。也不知是啥时候,有人不守信用,光借不还,祈祷也就不灵验了。此事虽无考证,但可见人们对伊尹的思念之情。
  中国烹饪协会的张民清称赞偃师银条是“听话菜”。何为听话?即:放糖能甜,放盐能咸,想辣能辣,想酸能酸。当他听说偃师银条已被列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时,激动地说:“银条乃千古奇菜,保护就是发展。”
  银条种植始于夏,兴于唐。唐开元年间,家居偃师缑氏陈河的玄奘,将其作为贡品献给大唐天子李世民。李世民原以为这是高僧玄奘从西域带回来的,后来听说是高僧老家的特产,便笑道:“偃师这地方真是人杰地灵!”从此以后,这银条又有了“地灵”之称,这“地灵”之名被载入了《中国蔬菜栽培学》。难怪喜好游历的乾隆爷到偃师缑山游玩时,又对着银条吟咏一番:“南芽荀尖美,北蔬银条鲜,南北成一统,银荀代代传。”这样,银条便又有了“银荀”这个名字。
  丰富的偃师饮宴
  偃师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所谓“古都偃师,饮宴之最,二八三八,行云流水,色香味形,调人胃口,热炒凉烹,妙在搭配”,说的是宴中有二八场、三八场。二八场即:八个凉菜、八个热菜。三八场为:八个凉菜、八个热菜、八道汤水菜。这八道汤水菜有讲究,汤要勾芡,爽而不腻;物要成形,滑而不烂。上菜时如行云流水,有序而不乱;上菜者高声报菜名,气氛甚是活跃。客人吃起来不慌不忙,主人便笑逐颜开,不亦乐乎。因此这三八场又叫“滴溜水儿席”,要不咋说:“一辈子没吃滴溜水儿,白到世上走一回。”
  宾客宴有好多种,一般农家逢婚丧大事,常用的有四碗四或八碗四。四碗四是指四个凉菜四个热菜,八碗四则是指四个凉菜八个热菜。凉菜讲究荤素搭配,热菜大多为红白猪肉及黄白豆腐。偃师的红烧肉很有特点:洗净码方,萝卜同汤,熬糖上浆,又红又亮,肥而不腻,越吃越想。萝卜与肉同煮,既消食又通肠。偃师的豆腐有说道,平常日子,豆腐或软或硬将就着用,但逢过事待客,那豆腐可得是看着细光,闻着喷香,拿起不烂,切着整装。人们还会说:“卖豆腐有眼色,胜似一年来叫卖。”桌上豆腐做得好,八方来客边吃边称赞,就是做了广告。待客的豆腐一定要切成马蹄形,成色也一定要黄中泛金,金中带黄,这叫:“马儿跑哩快,好事成双来。马蹄带着金,主家财源进。”
  二八场、三八场多指排场一些的宾客宴。二八场的八凉八热讲究对称,荤素颜色或红或白,或黄或绿,一定要亮丽、清爽。摆放时,要荤对荤、素对素、黄对红、白对绿。农家人常说:“八仙桌子四条腿儿,摆菜看着主家人儿,啥菜对啥有规矩儿,主家定有执事人儿。”
  三八场绰号“滴流水儿席”,又叫官场儿。这是标准的官府菜,也是最早的帝王菜系。从偃师出土的夏代酒饮器具及大量的商代陶制食器来看,这里有着最早的饮宴载痕,人们很容易从记忆中复制出或帝王或官府的宾客饮宴图,这就是官场儿的最好诠释。
  偃师的官场儿,源于夏,但场面最大的,算是商汤灭夏后在偃师犒赏众位将领时举行的官府宴了。《商颂》玄鸟篇中,说商汤取胜后,用十辆马车载着酒食祭祀先人,犒赏有功之臣,以庆贺“邦畿千里”的胜利。后来相继有周武王姬发、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晋武帝司马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偃师建都,其官场饮宴更气派,因此便留下了“大官场鸡鸭鱼肉,小官场扁垛将就,百姓家汤水管够”之说。其中的红烧肉、方白肉、皇(黄)焖鸡、烧皇(黄)鱼以及扁垛的故事都和皇帝有关。
  汉高祖刘邦在邙山吉家沟(原为“鸡家沟”)遭困,其手下将小鸡宰杀,大火足味,细火焖煮,高祖吃后,神清气爽,连称:“此焖鸡真味,人间不可得也。”人们便称这道菜为“皇焖鸡”,唯恐不敬,统称黄焖鸡。晋武帝司马炎夜宿东汉太学(在今偃师),梦食黄鳝而有“飞草题”。汉光武帝刘秀游历偃师东南的■辕关,在关下的参驾殿(今参驾店村)见扁垛而思念皇后阴丽华。这些传说,如黄沙盖地,不见稀奇。而最有影响的莫过于“缑山菜”与“陈家宴”。缑山菜源于偃师南府店一带,而陈家宴源于玄奘的老家陈河。
  缑山因周灵王的太子王子晋在此驾鹤升仙而扬名,女皇武则天亲笔撰书的“升仙太子碑”至今仍矗立于缑山之巅。因为这里常有皇族出没,缑山菜便源于此。缑山菜的道场基于官场宴,又叫缑山官场宴,其特点是:有荤有素,荤素对称;有甜有咸,先甜后咸;下水野味,来者不拒;牛羊下水,尽可为菜;小吃早点,吃着稀罕。来的帝王多,口味也多,因这里是旅游之地,故没恁多讲究。因此人们说:进了缑山,吃无忌惮,飞禽野兔,全蝎雀蝉,口无遮拦,赛过神仙。
  如今,人们将八碟子八碗看得俗了,便瞄准了野味,尤以缑山烧野兔最为有名,那可是闻着香,看着馋,吃者一人一只腿管饱,蘸花椒蘸细盐,吃法自便。这缑山宴还有一特点,即:小吃道道见肉,牛羊肉水煎包肉多菜少;空心火烧馍,或将猪耳菜丝,或将牛肉薄片填得肥圆。因此人们说:缑山小吃鲜,吃了能升仙,远追王子晋,近撵武则天。你看,这些故事都与帝王或皇族有关,叫你听着稀罕,吃着新鲜。
  陈家宴的种类更多,有年节宴、佛事宴、娶媳妇嫁女生日宴,还有小儿满月待客宴、拜师宴、谢师宴、老人三周年纪念宴,而且是宴宴不同,花样多多。
  史随帝王著,连吃道也是。偃师之所以吃之有道,当然也归于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纵观天下之汤羹菜肴、面食点心,也都是在存在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渐进,在渐进中提高——追溯饮宴渊源,挖掘地方文化,也算奉古荐今,以飨读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偃师褚姓渊源之褚遂良
偃师作为七朝古都,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有许多姓氏都起源于偃师,或者部分起源于偃师。如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偃师各姓氏,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的后代又在这块热土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西亳新讯》、《偃师网》特开辟《偃师百家姓》栏目,和你一起探究历史真相,感受历史文化,展示今天的发展。褚遂良雕像说起褚姓,人们自然会想起褚遂良。这位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不仅为人们留下了《慈恩寺雁塔圣教序》,而且是唐代有名的敢于直谏不怕死的耿介之臣。褚遂良像据《偃师姓氏源流》载,褚姓发源于偃师,一是来源于地名,春秋及汉代洛阳县南有“褚氏亭”、褚氏聚(故洛阳县在偃师市首阳山镇石桥村),大抵在偃师中部一带。另一来源为商族后裔,纣王庶兄微子启受封商族故地建立宋国(今商丘一带),其后代宋恭公之子子段封于褚地(今洛阳偃师西南),德行可嘉,人称褚师,其后代以褚师为姓,后改为褚。褚姓在偃师居第116位,共800余人,占...
· 河洛文化—民俗风情—洛宁蒸肉
有朋友来洛宁玩,第一顿饭,我一定是请他们去吃蒸肉。吃过的人无不赞叹好吃。从洛宁算起,东边的宜阳还有洛阳市区,南边的嵩县、栾川等,地域邻近,生活习惯相似,甚至说的土语都一样,可就这个蒸肉,只有洛宁独特。蒸肉似乎成了洛宁的一个特色。蒸肉,并不单纯是肉,关键还有粉条,说白了,即大肉配粉条。蒸肉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先把上好的大肉切成块儿(当然也可以用排骨),用葱、姜、蒜、面酱等拌匀,再把上好的红薯粉条(粉条很关键,不然是不好吃的)在热水里浆一下,水控干,然后两者搅在一起,放在大锅里,用柴火(如果用煤火或者液化气,就少一些味儿)蒸。大约一个小时,那种香味就从锅里溢出来,飘得满村都是,你不流口水都没有办法,吃起来更是香得没法说。关于蒸肉的渊源,我问过好多人,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是从何时传下来的。于是,我就想,一定是很久以前,有一个非常勤快的农家妇女,当然,也是非常聪明的,某一天,她得到了一块肉,她想改善一...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龟龄集,医道合一话渊源
龟龄集是我国最早的中药复方升炼剂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有着“丹药”的所有特征,而且作为道家思想精萃的产物,更多地体现了与道家息息相关的渊源关系。道家思想当萌芽于商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到战国方士广求仙采药时开始盛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仅多次派遗童男童女前往海外求仙访药,而且,广求术士从事丹砂和诸药的升炼变化工作,以求得长生不老之药,从而开始了道家服丹成仙的先河。医道与仙道,关系至为密切。所以凡学仙者,皆当知医。因而,《素问》《灵枢》既为医家之祖,黄帝也为道家之祖。其后,《肘后方》作者葛洪,《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千金方》作者孙思邈皆道门中之铮铮者。在求仙得道的同时,一批延年益寿之方藉此产生。道教中第一部讲炼丹的书是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后人称它为“万古丹经王”。公元二世纪东汉末期,左慈、葛玄等医药学家开始了炼丹术的研究,《后汉书・左慈传》记载,左慈,先事曹操,又谒刘表,复见孙策,但...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道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晋、桂、新等地有分布。汉族、壮族有此姓。关于道姓的来源,《通志•二六•二•以国为氏》记载:“道氏:姬姓之国。今蔡州确山西南有故道城。疑为楚所并,子孙以国为氏。楚有大夫道朔。宋朝登科有道大亨,常州人。”《姓考》记载:“道国,姬姓。灭于楚。即今道州。后以国为氏。”显然是黄帝后裔。道姓名人还有:明朝举人、蕃禺知县道同。
· 河洛文化—民俗风情—走进洛源习俗篇
出龙潭下山,洛河穿洛源镇而过,这里的人最先得到洛河的滋养。他们生活如何,有什么习俗,又如何保护水源?走进洛源,记者对所见所闻的一切感到很新鲜,也作了大量调查。洛源没有一家工厂既然行政编制为镇,那么洛源究竟有多大?一首打油诗说“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警察管全城,一家烧鱼半城腥,一声喇叭全城听”,这便是今日洛源镇的总体写照。实际上,这里没有马路,也没有路灯,更没有警察,倒是一家做饭,四邻闻香。这里只有两条勉强能称得上街道的路,路两侧开设了几家饭馆和几家诊所。这里便是这一带的政治、文化中心。洛源镇是洛河上游两大支流的交汇处,因此人们也叫这里两岔河。北边一条支流来自龙潭沟,当地人叫它北川河,南北走向,是公认的洛河发源地,长约15公里;西边一条稍短,长约5公里,当地人叫它木岔河,东西走向。两条河流在两岔河并成一条,形成三个方向的水路,在这三个水路方向均零散居住着一些人家,这便是整个洛源镇。两岔河处是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