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鲁班爷在山东滕州的传说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22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鲁班爷在山东滕州的传说,   在山东滕州界河灵山脚下,那里的乡亲们、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从来不管鲁班叫“

    在山东滕州界河灵山脚下,那里的乡亲们、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从来不管鲁班叫“鲁班”,而叫“鲁班爷”;如果是属于“金银铜铁锡,岩木雕瓦漆”九工十八匠的“圈内人士”,则是一口一个“咱祖师爷”或“咱鲁班爷”……滕州人敬奉鲁班爷,已经成为影响当地人生活的一种民风或是文化现象。


    鲁班不姓“鲁”


    书本上说的:鲁班复姓公输。历代称公输盘、公输般、公输子的都有。古时候般、盘、班通用,“子”则是尊称,是先生、老师的意思。


    春秋战国的时候,鲁国的中心在曲阜。往南三四十公里的今日滕州,也有一阵子属于鲁国。这样,一个鲁国管地叫“班”的木匠,就被众人叫成“鲁班”了。但当地人的说法更具体更在理。


    据说鲁班家住滕州城西鲁寨。鲁寨村早年叫鲁家营,不光有姓“鲁”的,古时候,手艺人出门走江湖,也跟现在兄弟爷们外出打工一样,结伙成群,一班一班的。王寨村的叫“王寨班”,张寨村的叫“张寨班”,鲁寨村的就叫“鲁寨班”了。后来简化成“王班”、“张班”“鲁班”,班有“班头”的意思。


    当地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张寨班”有一个叫张三的徒弟,为人心术不正,干活时专挑殃心木给师傅用。鲁班把殃的剔掉,朽木变成了凤凰,从此世上有了木雕艺术。后人骂“打谢师锤”的张三,说他是狼托生的。至今,灵山界内的乡亲们,吓唬孩子时不说“狼来了”,还是喊“张三来了!”


    历朝历代的人王地主,以及专靠耍笔杆子吃饭的人,拿七行八作的匠人当“贱流”看,所以“鲁班虽巧”,却没有可供后人纪念的墓碑坟茔,留下来的只有万古不灭的“口碑”。不过在解放前,鲁寨寨前河上架着一座龙头凤尾称叫“班桥”的大石桥;寨内,有曾经屋明瓦亮的“班里”;寨北,有香烟缭绕的“班庙”。鲁寨“三班”,虽历经沧桑不复存在,但从鲁班后人留下的“工匠院”院门上,仍可见结构的奇巧,石刻的精美,非圣祖故里、名匠真传的建筑之乡,不会有这样的东西留下来。


    匠人们过“寿诞节”


    “圣诞节”,人人都知道,但给鲁班爷过“寿诞节”,不是匠人行里就不大清楚了。“寿诞”本指诞辰,鲁班生在农历五月初五,走在五月初五,生卒同日,既是寿终,又是诞辰,因此叫“寿诞节”再确切不过了。


    每到这一天,全家人就把院中的香台搭建成庙式的天棚。棚外插满了青竹松枝,棚内供奉着“鲁班祖师爷之神位”的灵牌,牌前摆放着活鸡活鱼、整猪整羊之类的祭品。棚门两侧排列着鲁班爷造的锛凿斧锯,擦得锃亮,用红绸包裹着,当供品陈列。待东方欲晓烧纸放鞭时,举家长幼有序,轮番把酒上香,然后匍匐在地面的大红席上,行跪拜大礼,祈求鲁班爷佑护国富民强,阖家平安。


    也只有在鲁班的老家,才能有以这种过大年的隆重方式,纪念鲁班的民俗。可惜这一敬祖尊师的宝贵传统,在四十年前的一场历史浩劫中,被当作牛鬼蛇神横扫掉了。


    “大煎饼”源于“滕小国” 


    千百年来“煎饼卷大葱”,始终是滕州人的风味传统名吃。“大煎饼”为什么会源于滕州呢?做煎饼离不开磨,这要从鲁班爷造磨说起。


    石磨出现之前,人们对粮食的深加工,几乎无能为力。薯类烧着吃,豆类烤着吃,高粱整穗整穗地煮着吃。鲁班先发明的碌碡,解决了谷物的脱粒问题,碌碡抬到圆石盘上成了碾,又解决了粮食的脱壳脱皮问题。看到反刍的老牛咀嚼出的满口白沫,鲁班又发明了两石的第一盘石磨。


    石磨飞转,添进去的是一勺一勺的麦粒,磨出来的是雪白雪白的面粉。面粉加水一和,揉巴揉巴成了团,团巴团巴成了馍,切巴切巴成了面条,包巴包巴成了水饺,烙巴烙巴成了大煎饼。石磨的出现,带来了粮食加工的大革命,把人类一下子推进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文明。


    并非是石皆可为磨。石磨的取材,唯以滕州城北二十里的龙山砂石最佳。现在龙阳镇龙山村前小河旁的一块叫“百家石”的地段,相传就是当年鲁班率领“百家石匠”造石磨的地方。


  “班门弄斧”与班门教子的“菜豆腐”


    今人说“班门弄斧”是指在行家门前卖弄本领的意思,但在滕州,“班门弄斧”则是说在鲁班爷门前登台打擂大比武,那阵势大了。鲁班爷坐在中间,凡天南地北“踩百家门”的工匠们,要想出师,都得先登台亮相露上两手,让鲁班爷看看,够不够格。后来鲁班爷升天了,年年弄斧班门的大比武,就改成各地工匠摆摊展销杰作的鲁班庙会了。


    在滕州民间,跟鲁班爷有关的吃食,除“煎饼”以外,还有老辈流传下来的菜豆腐。


    菜豆腐又名小豆腐,做法很简单,几把青菜叶,一把黄豆瓣,外撒一撮食盐煮制而成。据说,这也是鲁班爷留下的吃法,行话又叫“师傅饭”。


    相传鲁班爷66岁得子,99岁寿终。老年喜生贵子,更望儿子成材,继承父业。可那小兄弟竟属于“老子置地儿享福”的坐享其成之辈,拉锯下线,锛木头砍腿,打个板凳还三翘脚。鲁班爷急了,把多半辈子磨秃的钻,用钝的斧,都挂在儿子的床前,还一日三餐亲自下厨给他专做菜豆腐吃。都说“青菜配黄豆,强似鱼和肉”,不到一年,小伙子长高了,还长了心眼。父亲的十八般武艺他都学到了手,并传给后人集结成了《鲁班传》、《鲁班书》,发扬光大了“公输功业”。


    后世工匠们,不忘“班门教子”的家风,每当收徒时,就仿效祖师爷的做法,先熬一锅菜豆腐让徒弟吃吃。但当师傅们百年辞世时,徒弟们为了感念师傅的师德人品,就聚在一起,喝顿“豆腐汤”,喻示师傅的一生清白。 

 
    世事沿革。如今“菜豆腐”已被世人赋予忆苦励志的寓意,走上了餐桌;喝“豆腐汤”也演变成了滕州人悼念送别先人行动的专用聚餐词语。


    唱给鲁班爷的民歌


    鲁班爷曾“周游列国”,踩过千家万户的门槛,千家万户都忘不了他;鲁班爷“圣迹天下”,踏遍千山万水,千秋万代的人都歌颂他。


    人们最早唱给鲁班爷的民歌,是《小放牛》,传的最广最远的也是《小放牛》。《小放牛》属小调体裁的民歌,起初是大人哄小孩唱的,城里人叫《摇篮曲》,乡里人叫《摇儿歌》。


    歌唱鲁班爷的《小放牛》,几乎一地一个唱法,一地一个版本。河北赵州桥附近的人,就借赵州桥唱鲁班爷:


    (问)赵州桥来什么人修?
    玉石栏杆什么人留?
    哎,什么人骑驴桥上走?
    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来呀呼咳。
    (答)赵州桥来鲁班爷爷修,
    玉石栏杆圣祖留;
    哎,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推车轧了一条沟来呀呼咳。


    赵州桥桥面上有道沟不假,但桥却是隋朝李春领着人修的,真不关鲁班的事。但人们感念鲁班一生所做的数不过来的好事,不管有关无关,偏就要这样说,偏就要这样唱。


    但在鲁班的老家,滕州人逢年过节踩高跷、撑花船、唱鲁班爷的时候,就借他在家乡发明的辘轳碌碡当词,虽然采用的形式也是一问一答的《小放牛》,但内容就完全变了:


    (问)什么东西溜溜圆?
    什么把儿弯弯能浇田?
    哎,什么东西团团转?
    什么人千秋万代传来呀呼咳。
    (答)磨盘碾盘溜溜圆,
    辘轳把儿弯弯能浇田;
    哎,碌碡轧场团团转,
    鲁班爷圣名万代传来呀呼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山东省-枣庄-滕州市鲁班
春秋鲁国建筑工匠。公输氏,名般。创制攻城云梯和磨粉之硙等器具。据传又发明锯子等木作工具。旧时建筑工匠尊为祖师。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变动使工匠获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此情况下,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发明。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这种思想。公输般很注意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他受自然现象的...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牛郎和织女在山东沂河相会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的这首《鹊桥仙》,记述了牛郎织女之间凄美的爱情神话,赞美了牛郎织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至今仍是青年男女互致爱慕之情的常用词句。天上有牵牛星和织女星,地上于是也便有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这个传说其实最初源于原始信仰中的星辰崇拜,是星宿的神化与人格化。东汉以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但凡神话传说,都可以在人间找到它的落脚地。那么牛郎织女这一神话故事落脚于人间何处呢?美丽传说遍燕崖在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悠长绵远的沂河从燕崖乡里缓缓流过。河水孕育了勤劳朴实的沂源人民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当地人认为,清清的沂河就是那条隔断了牛郎织女的银河。于是,牛郎织女的传说让乡里人很是自豪……很久以前,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跟哥嫂住在一起,放牛度日,...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山东人的冬至“拜师”习俗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民间以中午门前的日影为测标,说"过了冬,一天长一葱"。所以又称这天为"长至"。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要多用一根线。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冬至馄饨夏至面",山东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这天要吃馄饨或者水饺。有的还要喝酒,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饺儿"谐音"胶耳"。临沂、邹城、新泰等地有蒸冬的习俗。临沂用五谷杂粮面蒸窝头,邹城蒸饽饽,传说蒸冬是为了祈祷来年扬场时有风。民谣说:"蒸冬蒸冬,扬场有风。"古代蒸冬是为了庆贺阳至,冬至以后阳生,正如杜甫诗中所写"冬至阳生春又来"。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团圆子或冬至团,以象征团圆。饽饽和蒸窝头是团圆子的演变。古代对冬至十分重视。古人认为冬至阳...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有趣的山东蓬莱土话
普通话概括地说,是以北京话为主体,以北方话为基础的。蓬莱话作为北方话的组成部分和普通话之间在根本上是相通的,大部分语言是相同的。从这点来说,蓬莱人普及普通话应该是不难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普及普通话方面,我们反而落后了,我们自以为自己的语言和普通话差不多,反而没有学习普通话的紧迫感。相反,南方人为了发展经济和对外交往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尽管他们的普通话说得还不标准,我们却可以听得懂,反而是我们的话南方人却听不懂了,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其实,蓬莱话和普通话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读音不标准。可以做如下分析。一般说来,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普通话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构成。声母是音节的起始部分,声母后面的部分就是韵母。语音按照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等不同标准可以做多种划分。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方法可以分为5类:...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独具魅力的山东传统婚俗
在现代人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华夏大地丰富多彩的传统婚俗唤起了人们沉睡的记忆,在礼仪之邦的齐鲁大地,传统婚俗更具独特魅力。沂蒙山区的“娶媳子”与“出门子”在沂蒙山区,结婚男方家叫“娶媳子”,女方家叫“出门子”。当地的婚嫁习俗通常为不找同姓、不找同村,除少数人自由恋爱结合外,大部分人先由媒人“说媒”,再经双方“访媒”,认为门户相当,即可定亲。婚礼前一日,男方派人到女家下“催妆”,送红棉袄、红棉裤、“蒙头红子”(红盖头布)、环子(一种手饰)及“四色礼”。女方将列有送嫁人数、上下轿朝向及时间、“镇物”、忌讳等内容的“婚单子”交来人带回。晚上进行“暖轿”,即男方雇佣的鼓乐手到女家吹奏细乐。深夜女方家长给女儿收拾陪嫁用品,叫“装柜”。第二天新娘坐花轿到达男方门前时,新郎迎出门外,一对新人踏着红毡(或苇席)缓缓前行。进大门时,燃放鞭炮,奏乐,这在当地称“过门”。随后开始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礼...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