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捻军首领张宗禹在山东的故事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2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捻军首领张宗禹在山东的故事,   汽车跨过黄河大桥,越过济阳,一直往北疾驶,便进入了一望无际的鲁西北大平原。

    汽车跨过黄河大桥,越过济阳,一直往北疾驶,便进入了一望无际的鲁西北大平原。130多年前,数万名捻军将士被清军的湘、淮主力包围在这里,他们铁骑驰骋,刀矛相对,在这片大平原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我们此行正是循着当年捻 军战马的足迹,去探寻西捻军领袖张宗禹这位英雄的最后下落的。


    徒骇河边的悲歌


    灼人的阳光从东面车窗射来,逼得我们微眯着眼睛,车身微微摇晃着,朦胧中,眼前的一切转换了时空……


    清王朝到了19世纪中叶,已经岌岌可危了。咸丰初年,在淮北平原爆发了以张乐行为盟主的捻军起义。1864年7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余部由遵王赖文光率领与捻军青年将领梁王张宗禹、鲁王任化邦部汇合组成新捻军。新捻军易步为骑,采用流动战术,长期拖着僧格林沁的鼻子,从湖北到河南,连续6次打得清军丢盔卸甲。1865年5月,疯狂的僧格林沁率大军穷追不舍,在山东曹州高楼寨,张宗禹布下口袋阵,一举歼敌1万余人,还将不可一世的僧格林沁砍死在麦田里,朝野上下大为震惊。


    1866年秋,新捻军根据形势需要,决定分为东西捻军。东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率领,活动于中原一带;西捻军由张宗禹率领西上陕甘联合当地回民起义军,形成犄角之势。正当张宗禹在陕北节节胜利之时,接到东捻军的告急书信,他立刻调转马头,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直逼清王朝老巢——北京。当张宗禹兵抵卢沟桥头时,才得知东捻军已在几个月前覆灭。他只好改变计划,拟返回西北。可清军已在豫北拦截,无奈之下,只好向东抢渡运河,进入山东、直隶地区,打算在那里筹粮扩军,整顿休息,可事与愿违,清军已拦河设防,使他们陷入了绝境。捻军被清军围困在鲁西北不足三百里的狭长地带内,马队无法驰骋。1868年7月31日,在玉林镇徒骇河边,最后一场决战拉开了帷幕。


    当时,暴雨倾盆,河水猛涨,四处一片汪洋。张宗禹率将士奋力拼杀,清军放黄河水冲淹,捻军几乎全军覆没。8月16日,在高唐县南镇,捻军残部被追逐进入清军合围圈内,突围来到徒骇河边的仅余张宗禹与十几位弟兄。前有大河,后有追兵,最后张宗禹“穿秫凫水,不知所终。”这位英雄的下落究竟如何,给近代史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英魂归何处


    关于张宗禹的下落,史书记载各异,史学界众说纷纭。战争的直接指挥者李鸿章上报清廷称张宗禹溺水身亡,《清史稿》亦据此称“张宗禹投水死”。李鸿章的左宗棠当时就指责李鸿章之说缺乏依据。当今《辞海》则对此存疑,称张宗禹“下落不明”。只有民国版的《沧县志》曾过张宗禹投河后的去向,曰:“张酋败后,逃至邑治东北之孔家庄,变姓名为童子师,后二十余年病死,即葬于其庄,至今抔土尚存焉。其临殁时告人曰:‘吾张宗禹也。’”据闻,曾有人在上世纪60年代到河北黄骅一带查询张宗禹下落。我们正是循着这一线索,千里迢迢前去考察捻军领袖张宗禹真实下落的。


    汽车继续北行,穿过盐山,驶进黄骅,来到了一个叫孔家庄的村子。


    探秘孔家庄


    孔家庄,就坐落在大洼腹地,东距渤海40里,西离沧县不下百里,是一个偌大的村落,当年由于荒僻偏远,官府疏于管理,村民倒也清静自在。在村庄的西南方向,我们看到一座微微高出地面的坟茔,上立一水泥碑,镌刻着“捻军领袖张宗禹之墓”。原来,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地有人在普查地名时,得知了张宗禹墓的情况,特立此碑加以保护。


    当年发生在徒骇河边的一幕,被当地村民这样描述:突围出来的张宗禹,看着远处的追兵,对身边的几位亲兵说:“为何不离开我逃条生路!这是天要灭我啊,我必死无疑!”弟兄们不忍,流泪道:“就是死我们也要跟大帅死在一起!”他看劝说不动,情急之下掏出手枪,“哗啦”一声推上子弹:“再不走我就了!”随从无奈,只得各自逃命去了。张宗禹从容地脱下血迹斑斑的战袍,将枪抛入激流之中。当他正准备用战袍蒙头投水的一刹那,眼前的情景吸引了他的视线——只见一条绿色套着红环的虎斑蛇灵敏地钻入混浊的河中,向对岸游去,让他顿时受到启发,他将战袍叠好放在河边,然后跃入河中,奋力渡河北上。从小练就的一身好水性让他躲过了一个又一个险滩浪头,傍晚时分,终于游上了岸。


    他日夜兼程,一路北行。为避开清兵,他不走大村庄,专走那些人迹罕至,官兵不到的洼地,沿着海边走,蛤蜊碎壳划破了他赤裸的双脚,腥咸的海水溅湿了他的破衣,饿了揪几把遍地都是的黄须草,捉几条小鱼小虾充饥,渴了喝几口水洼里积聚的苦涩雨水。他来到孔家庄东边荒凉的大洼,并未贸然进村,而是在大洼蛰伏下来,观察很久之后才进村。


    异乡母子情


    刚开始的时候,孔家庄的村民们还有些奇怪:明明是上门讨饭,却倚门只伸出一只手,一言不发;他白天讨吃,晚上就睡在村民孙玉祥家东北场院小屋,从不与人搭话。村民猜测他或许是反朝廷的落难人物,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同情,纷纷拿出食物打发他。大洼人本不关心朝政,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大洼的冬天悄然来临。一天,孙玉祥的母亲坐在炕头为儿子缝补衣裳,冻得伸不开手。老人家忽然想到,几天不见大个子来讨吃的了,她念叨着:“这么冷,莫不要冻死他?”越想越坐不住,起身翻箱倒柜,找出棉花和新布,缝制了一件过膝侧开的棉袄送到小屋。孙母推开柴门招呼大个子快穿上,正坐在乱草中瑟瑟发抖的他愣了半天,眼含热泪钻出草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地道地喊了一声:“娘!”孙母定了定神,老泪纵横地拉起他的手,说了句:“孩子,走,咱回家吧!”心地善良的孙母做梦也想不到,面前跪地叫娘的这个后生竟是大捻子首领、号称“小阎王”的张宗禹!她老人家只是以一颗慈母的心收了这个义子,让一颗伤痕累累的落难英雄的心从此有了家,有了遮风避雨的港湾。


    几个月的讨饭生活结束了,张宗禹有了在异乡的家,有了慈母和干弟,他开口说话了,洼民们知道了他姓张,可那浓重的外地口音让村民觉得难懂,于是,他这个典型的淮北大汉竟得了个“张蛮子”的称呼。


    乡村郎中与风水先生


    我们来到村北一座破败不堪的老屋前,原来这里就是孙玉祥的家,也是张宗禹居住过22年的地方,那颓败的院墙,黑漆脱落的院门向我们诉说着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一位孙家后人说,我们孙家代代都要给张宗禹烧纸上坟,“因为他是我们孙家的救命恩人嘛。”小伙子一脸的虔诚。


    张宗禹怎么成了孙家的救命恩人呢?我们听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一年秋天,孙玉祥的儿子希章在看洼时,吃了棒子面掺豆面的面疙瘩,受了风寒,一病不起,几个月内用尽各种办法不见好转,到冬天连炕也下不来了。家人已买好棺材,不抱什么希望了。有一天,张宗禹说他可以治,干弟孙玉祥有些不信,但事到如今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张宗禹开了一张药方,让人去韩村取药。谁知取药人空手而归,原来药房的伙计见药方中有硫磺、巴豆、砷这类大毒的药,不敢给抓,怕出人命。张宗禹一怒之下,亲自步行20多里来到韩村,对药房讲方子是我开的,出了问题我负责,药铺只好按方发药。晚上,他插上希章的房门,亲自熬药,又从炕上拽起病人将药灌下。半夜,希章大汗淋漓,张宗禹操起冰镩去后面水坑里砸开冰窟隆,挖出黑泥糊在希章胸前,稀泥不一会儿就烧成了干片子。他扒掉干片再糊新泥。折腾到后半夜、希章病情才平稳了。次日清晨,希章退烧了,起来大便,倾肠而尽。从此一天天好转起来,直到痊愈。


    “张蛮子是神医!”全村震动了,四邻八乡的百姓纷纷前来求医。他为人慷慨仁义,一向分文不收。若给二斤点心就带回孝敬干娘,给瓶白酒就带回自饮。张宗禹不光精通医道,还会观阴阳、看风水,找他看坟、看房基的人越来越多。


    大洼里的吼声


    令大洼人惊讶的是,张宗禹喝酒不是一口一口地喝,而是一扬脖子喝干一瓶烈性酒。逢年过节更是手不释杯,醉后便紧闭房门手执木棒、铁锨大吼:“杀!”声震窗棂,四邻俱惊。干弟总是对人讲:“干哥又发酒疯了。”


    年关时节,他总要买上一大抱烧纸,夜深人静时来到村南大道口,面南而跪,边烧边哭:“我的儿啊!”撕心裂肺,顿足捶胸,大洼里回荡着悲怆之声。村人不解,直到张宗禹去世前表明身份,方才回味他是在痛悼阵亡的千万捻子弟兄,那南面正是全军将士壮烈捐躯的徒骇河的方向。


    张宗禹故乡涡阳县张大庄的后人则说,听老辈讲,过年时,张家祖坟上经常有很多烧过的纸灰,不知是何人所为。有一年,有人住进附近客店,晨起离店时问店主:“认得我否?”店主认不出。但待那人走后,店主方想起莫不是“小阎王”张宗禹?忙追出数里未见,此后再未见过此人。店主是当时张手下一名扛大旗的士兵。


    日月催人。蛰居大洼的20多个春秋过去了,张宗禹明白自己已无东山再起的可能,抑郁的心境加上累累战伤旧疴,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他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干弟为他订做了一口大棺材,张一见立即跳进去试试,长短合适,材质也好,十分满意。一周后,他果然下不来炕了,此时,才把干弟叫到炕前告知:“我真名叫张宗禹,亳州雉河集人,是大捻子的首领。死后把我葬在村南坟地,头冲西南,以后会有人来寻我。”遂不吃不喝,几天后溘然逝世,终年56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梅》与山东的渊源
《梅馀穗》是台湾魏子云先生有关《梅》研究的二十余部著作中的最后一本。仔细品读《梅馀穗》,愈加发现魏子云先生对金学的热爱和做学问孜孜求证的精神。这本“馀穗”像一朵散发着幽香的惠兰,沁人心脾;又像一块温润的白玉,让人爱不释手。把玩之余,我却发现了这块白玉的一处“微瑕”。前不久,在山东枣庄市峄城区举办的全国第七届梅学术研讨会上,我有幸见到了台湾著名金学家陈益源先生。由于陈先生与金学泰斗魏子云先生有师生之谊(魏先生于2005年在台湾仙逝,享年87岁),他这次来大陆专门带来了恩师的遗著《梅馀穗》。陈先生说,他之所以带来魏先生的这部著作,主要是对魏子云先生这位金学“大佬”的一种追思和缅怀。我是有幸得到这本书的为数不多者之一,因此如获至宝。《梅馀穗》是魏子云先生有关《梅》的二十余部著作中的最后一部。由于魏先生晚年患脑溢血,丧失记忆,无法亲自校阅,因此由陈益源先生校对。这本著作面世时,魏老已驾鹤而去。仔细...
·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苏辙在山东济南的日子
熙宁六年(1073)夏天,35岁的苏辙由陈州学官改任齐州掌书记,一直到熙宁九年(1076)十月才罢齐州任。齐州,就是今天的济南。在济南的三年时间里,苏辙遍览了湖光山色,并留下诗文近百篇,为济南增添了一份深厚的内涵。居官齐州到齐州任职是苏辙由来已久的愿望,在《舜泉诗并叙》中他曾如是说:“始余在京师,游宦贫困,思归而不能。闻济南多甘泉,流水被道,蒲鱼之利,与东南比,东方之人多称之。会郡从事阙,求而得之。”然而,苏辙初到济南之时,正好赶上齐州“大旱几岁,赤地千里,渠存而水亡”,灾民遍野,强盗四起,社会很不安定。这种状况使得苏辙忧心忡忡:“我生本西南,为学慕齐鲁。从事东诸侯,结绶济南府。谁言到官舍,旱气裂后土。饥馑费穗仓,剽夺惊桴鼓。缅焉礼义邦,忧作流亡聚”(《送排保甲陈佑甫》)。因此,苏辙到齐州掌书记任上后公务十分繁忙。在《寄孙朴》一诗中,他把自己在陈州学官任上的“清净”、“安闲”同在齐州掌书记...
· 捻军首领张宗禹简介张宗禹是怎么死的?
张宗禹,清朝末期捻军著名将领,西捻军统帅,小名张辉,绰号“小阎王”,生卒年不详,袋盖在嘉庆、道光年间出生。张宗禹是涡阳雉河集北张大庄人,家里有千亩良田,家世不错。张宗禹自幼的时候,便受到父亲张富新的严格教育,接受封建礼教管束。张福新原本是指望自己的儿子读书成材,科举取士,光宗耀祖的。可是张宗禹本人却丝毫没有进入仕途的心思,虽然喜欢读书,但是却不屑参加科举考试。不仅如此,长大之后还与捻军一行人混在了一起。张宗禹的叔父是大汉盟主张乐行,张宗禹后来因为家里出了一些小事故,于是投奔张乐行。当时正准备揭竿起义的张乐行见到张宗禹之后大喜,他知道自己的这个侄子个有才的人,于是便让张宗禹当他的师爷,帮办文墨。捻军雉河集会盟之后,张宗禹领张乐行禁卫军,转战淮北、淮南。咸丰十年,捻军对清军发动大规模的运动战,张宗禹转战苏豫陕鄂皖,受太平天国梁王之封。公元1862年,太平军封英王陈玉成的,命令进攻西北,进入陕西...
·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大隐于朝的山东人东方朔
大隐隐于朝,这是后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真正对这话“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是东方朔。东方朔是齐地人,但为了施展抱负,一直在“外地工作”。他酷爱读书、很有学问,但是为了博出头,他采用的方式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恶搞”。他的个性,在温柔敦厚的山东人群象中,算是另类。东方朔是齐地人,但是为了施展抱负,他来到了当时的权力中心——长安,为当时的皇帝汉武帝效力。一到长安,他就给皇帝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写得汪洋恣肆,轰轰烈烈,一口气用了三千个竹简。汉武帝在宫内开始阅读东方朔的上书,一连读了两个月才读完。读完了信之后,汉武帝就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让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东方朔这人很机智,经常让汉武帝高兴得傻笑不已。他最著名的段子是对下面两个词语的“考证”。在去甘泉宫的路上,汉武帝看到了一个红色的虫子,头目牙齿耳鼻都有,随从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武帝就让东方朔来辨认。东方朔回答:“这虫名叫‘怪哉’。从前...
·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武显将军”李化龙
李化龙(1729年—1787年),字禹门,号伏远,山东齐东人(今山东邹平),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将领。曾受命朝廷平定大小金川叛乱、远征缅甸、安南等地。被乾隆皇帝御封为“武显将军”。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化龙奉旨率兵驱逐倭寇征讨安南时,不幸战死于沙场。李化龙是一位农民的儿子,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他从小天资聪慧,状貌奇伟,举止端方,志向远大。少年时,久住外婆家(其外婆家是济南市济阳县仁风镇许家村)并深得外公、外婆及舅父、舅母的喜爱。成年后他身高有两米多,长相魁梧,力大无比;据传说,他饭量大得惊人,一顿饭能吃三纣饼(古时一纣为直经50公分的单饼、摞成一根筷子高)、五斤牛肉另加一大盆面汤。外婆家境富足,不但能供他吃喝,还请来武林高僧让化龙与表兄弟一同习武,几年光景,李化龙练就一身好武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远近闻名。他习武专用的石头重达三百余斤,使用的大刀重为128斤,刀高为2.38米,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