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梅》与山东的渊源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4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金瓶梅》与山东的渊源,   《金瓶梅馀穗》是台湾魏子云先生有关《金瓶梅》研究的二十余部著作中的最后一本

   《梅馀穗》是台湾魏子云先生有关《梅》研究的二十余部著作中的最后一本。仔细品读《梅馀穗》,愈加发现魏子云先生对金学的热爱和做学问孜孜求证的精神。这本“馀穗”像一朵散发着幽香的惠兰,沁人心脾;又像一块温润的白玉,让人爱不释手。把玩之余,我 却发现了这块白玉的一处“微瑕”。


    前不久,在山东枣庄市峄城区举办的全国第七届梅学术研讨会上,我有幸见到了台湾著名金学家陈益源先生。由于陈先生与金学泰斗魏子云先生有师生之谊(魏先生于2005年在台湾仙逝,享年87岁),他这次来大陆专门带来了恩师的遗著《梅馀穗》。陈先生说,他之所以带来魏先生的这部著作,主要是对魏子云先生这位金学“大佬”的一种追思和缅怀。我是有幸得到这本书的为数不多者之一,因此如获至宝。


    《梅馀穗》是魏子云先生有关《梅》的二十余部著作中的最后一部。由于魏先生晚年患脑溢血,丧失记忆,无法亲自校阅,因此由陈益源先生校对。这本著作面世时,魏老已驾鹤而去。


    仔细品读《梅馀穗》,愈加发现魏子云先生对金学的热爱和做学问孜孜求证的精神。这本“馀穗”像一朵散发着幽香的惠兰,沁人心脾;又像一块温润的白玉,让人爱不释手。把玩之余,我却发现了这块白玉的一处“微瑕”。


    《梅馀穗》之下篇中有《梅中的癞葡萄》一文。该文说的是《梅》第四十九回写的“一碟子癞葡萄”。魏老在文中述说:从明代写的《群芳谱》中查知,这“癞葡萄”就是人们常食的“苦瓜”。魏老接下来的考证道:这种“癞葡萄”,大江以北也有,俗称“癞葡萄”。由于它身上长了一列列一串串的癞子(疙瘩),就像麻风病人身上长的癞子差不多。由于味苦,形象又丑,人不食它。它是藤类的瓜,往往爬到枣树上,一大串一大串地挂着。嫩时青色,成熟时白色,老时橘红色,光亮亮的。没有任何用处,不惟人不食,牛马鸡鸭也不吃。有时,可以摘下喂猪。我是淮北人,徐州稍南。后来,我到了江南,方始吃到苦瓜这种菜蔬。那时想,也许我们北方人,不会除苦,换言之,不会料理这道菜。近些年来,苦瓜这道菜,不但烧炒蒸煮,还能冻拌生食。甜咸都是好滋味。可是返乡探亲,问起癞葡萄,年轻人多不知,老年人说早已绝了种。但在上海,酒席上的小碟子,就有同我们台湾酒馆中的一样,有热炒的,也有冷拌的。由于今日交通迅捷,可能是北方馆子也有了苦瓜这道菜。苦瓜是南方的芳名,北方人称之为“癞葡萄”。


    “癞葡萄”是“苦瓜”吗?非也!到底有没有“癞葡萄”这种蔬果呢?有!《梅》中的“癞葡萄”,至今仍是山东枣庄尤其是古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地区的特产,是乡村农人夏令时节的鲜物。这种“癞葡萄”在外形上与苦瓜相似,但实则有很大的区别。一是它的果实比苦瓜短粗,呈纺锤形;二是它成熟以后,内瓤是鲜红色,果肉有一种怪怪的甜,异常鲜美。鲁南人多在地头或房前屋后种上几棵,作为夏令时节的美食,一般很少批量上市,多是自家享用或赠送亲友,偶尔也会拿到集市上换些零钱。我是山东菏泽人,这种蔬果在鲁西南就没有,后来到枣庄生活后,才发现这种鲜物。看到魏先生的著述后,我也专门调查了淮北及华北一带的人士,这些地区也有这种“癞葡萄”,但数量不及枣庄和鲁南地区。在华北,它的名称已不叫“癞葡萄”,而被称之为“癞瓜”或“癞瓜子”。


    对于苦瓜这种菜蔬,北方人并不陌生,餐桌上也时有出现,且为中药中常见。枣庄的老农告诉笔者:苦瓜长到最后还是苦的,癞葡萄成熟以后就是甜的,苦瓜是嫩时吃皮,癞葡萄则是熟时吃瓤,二者压根儿就不是一回事。


    由于魏老不了解“癞葡萄”为何物,以至于造成推断的一误再误。对于这种“癞葡萄”,《梅》里称之为“艳物”,是十分恰当的,因为它鲜美且稀有。确切地说,癞葡萄不属于“菜蔬”,而应该属于一种蔬果,因为它表面上看上去很“癞”,实则很鲜美,并且只有生食不可烹调。查找植物学有关资料才知道,癞葡萄属葫芦科,是一种蔓生植物,医学上称山苦瓜,但不等于苦瓜。最特殊的是那长满疙瘩的皮,十分粗糙。成熟时为橘黄色,非常甜,未成熟时是酸的。再看苦瓜,则属一年生攀援草本,幼嫩果实可供食用,因味苦而得名。原产热带亚洲,广泛分布在带及温带地区。中国明代初年被列为救荒植物之一,当时尚未普遍栽培。至明代中叶才有较多的南方人食用,至今仍以华南栽培较多。另外,苦瓜的确也有“癞葡萄”这一别名,除此之外,它的别名还有凉瓜、癞瓜、锦荔枝、红姑娘、君子菜等,但“癞葡萄”这种称呼并不普遍。再看《梅》中的“癞葡萄”,既然与“流心红李子”一起被作为“鲜物”端到桌子上待客,那么它分明是被作为一种生食的水果,决不会是需要凉拌和烹调的。对于“癞葡萄”与苦瓜的误辨,不仅是魏子云先生,台湾林清玄先生的散文《白玉盅》也提到苦瓜的别名是“癞葡萄”,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中也这么认为。


    由于魏老对癞葡萄的认识有误,因此,他把“癞葡萄”这种蔬果作为认定《梅》作者是南方人“屠龙”的“鲜明的证言”,也就立不住了。魏先生说《梅》中的饮食大多为南方人的饮食,此言也有失偏颇。从近几年的研究看出,《梅》所用的语言大部分是北方官话,间有吴语。但在方言上,则出现了大量的鲁南方言,尤其是枣庄峄城(古兰陵)方言。这种方言在饮食上也时有表现,如把烙出的第一张煎饼称为“滑答子”(引申为“不顶用的东西”)。这种土语只有峄城人才能听得懂。


    我与梅节先生交流时,梅先生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求证时首先不能违背常识。只有不违背常识的求证,才具有科学性,否则就会误入歧途,甚至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梅》中的“癞葡萄”既然不是魏子云先生所说的南方的苦瓜,其作为认定《梅》作者是南方人“屠龙’的“鲜明的证言”当然也不能成立。相反,这“癞葡萄”却为《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为古兰陵(今峄城)人提供了又一佐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苏辙在山东济南的日子
熙宁六年(1073)夏天,35岁的苏辙由陈州学官改任齐州掌书记,一直到熙宁九年(1076)十月才罢齐州任。齐州,就是今天的济南。在济南的三年时间里,苏辙遍览了湖光山色,并留下诗文近百篇,为济南增添了一份深厚的内涵。居官齐州到齐州任职是苏辙由来已久的愿望,在《舜泉诗并叙》中他曾如是说:“始余在京师,游宦贫困,思归而不能。闻济南多甘泉,流水被道,蒲鱼之利,与东南比,东方之人多称之。会郡从事阙,求而得之。”然而,苏辙初到济南之时,正好赶上齐州“大旱几岁,赤地千里,渠存而水亡”,灾民遍野,强盗四起,社会很不安定。这种状况使得苏辙忧心忡忡:“我生本西南,为学慕齐鲁。从事东诸侯,结绶济南府。谁言到官舍,旱气裂后土。饥馑费穗仓,剽夺惊桴鼓。缅焉礼义邦,忧作流亡聚”(《送排保甲陈佑甫》)。因此,苏辙到齐州掌书记任上后公务十分繁忙。在《寄孙朴》一诗中,他把自己在陈州学官任上的“清净”、“安闲”同在齐州掌书记...
·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捻军首领张宗禹在山东的故事
汽车跨过黄河大桥,越过济阳,一直往北疾驶,便进入了一望无际的鲁西北大平原。130多年前,数万名捻军将士被清军的湘、淮主力包围在这里,他们铁骑驰骋,刀矛相对,在这片大平原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我们此行正是循着当年捻军战马的足迹,去探寻西捻军领袖张宗禹这位英雄的最后下落的。徒骇河边的悲歌灼人的阳光从东面车窗射来,逼得我们微眯着眼睛,车身微微摇晃着,朦胧中,眼前的一切转换了时空……清王朝到了19世纪中叶,已经岌岌可危了。咸丰初年,在淮北平原爆发了以张乐行为盟主的捻军起义。1864年7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余部由遵王赖文光率领与捻军青年将领梁王张宗禹、鲁王任化邦部汇合组成新捻军。新捻军易步为骑,采用流动战术,长期拖着僧格林沁的鼻子,从湖北到河南,连续6次打得清军丢盔卸甲。1865年5月,疯狂的僧格林沁率大军穷追不舍,在山东曹州高楼寨,张宗禹布下口袋阵,一举歼敌1万余人,还将不可一世的僧格林沁砍...
·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大隐于朝的山东人东方朔
大隐隐于朝,这是后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真正对这话“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是东方朔。东方朔是齐地人,但为了施展抱负,一直在“外地工作”。他酷爱读书、很有学问,但是为了博出头,他采用的方式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恶搞”。他的个性,在温柔敦厚的山东人群象中,算是另类。东方朔是齐地人,但是为了施展抱负,他来到了当时的权力中心——长安,为当时的皇帝汉武帝效力。一到长安,他就给皇帝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写得汪洋恣肆,轰轰烈烈,一口气用了三千个竹简。汉武帝在宫内开始阅读东方朔的上书,一连读了两个月才读完。读完了信之后,汉武帝就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让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东方朔这人很机智,经常让汉武帝高兴得傻笑不已。他最著名的段子是对下面两个词语的“考证”。在去甘泉宫的路上,汉武帝看到了一个红色的虫子,头目牙齿耳鼻都有,随从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武帝就让东方朔来辨认。东方朔回答:“这虫名叫‘怪哉’。从前...
·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武显将军”李化龙
李化龙(1729年—1787年),字禹门,号伏远,山东齐东人(今山东邹平),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将领。曾受命朝廷平定大小金川叛乱、远征缅甸、安南等地。被乾隆皇帝御封为“武显将军”。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化龙奉旨率兵驱逐倭寇征讨安南时,不幸战死于沙场。李化龙是一位农民的儿子,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他从小天资聪慧,状貌奇伟,举止端方,志向远大。少年时,久住外婆家(其外婆家是济南市济阳县仁风镇许家村)并深得外公、外婆及舅父、舅母的喜爱。成年后他身高有两米多,长相魁梧,力大无比;据传说,他饭量大得惊人,一顿饭能吃三纣饼(古时一纣为直经50公分的单饼、摞成一根筷子高)、五斤牛肉另加一大盆面汤。外婆家境富足,不但能供他吃喝,还请来武林高僧让化龙与表兄弟一同习武,几年光景,李化龙练就一身好武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远近闻名。他习武专用的石头重达三百余斤,使用的大刀重为128斤,刀高为2.38米,只...
·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平原“翰林府”与道光帝师
张曾羽(曾羽,古汉字,音同增,意为举、飞,现《辞海》、《古代汉语辞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已无此字)。据现在开办“翰林斋书画室”的张曾羽的第六代后裔张广峰回忆,在自己少年时代,就听祖父张书方、父亲张庆江多次讲过祖辈流传的“张翰林”的故事。少年时的旻宁,曾在京城“翰林院”跪拜张曾羽(时为翰林学士)为师。宫廷画师曾绘画记载此事。原画有嘉庆帝仁宗颙琰的印章和题词。这幅画像,被张家几代珍藏在“张翰林府”,可惜在“四清”运动中被烧毁。为把张家翰林文化传承下去,张广峰根据少年时代对该画的记忆,于2005年10月专门邀请山东书画院的画师重画了一张“道光皇帝跪拜老师张翰林”的彩色画像,作为“翰林斋”的“镇斋之宝”。据张广峰珍藏的“张氏族谱”记载:张氏一族共五十六代,其远祖谱系已不可考,现在的族谱始于第十六世,“广”字一辈为第十九世。原“张曾羽(即张翰林)”的后几代近支孙辈,大多在解放前已去台湾,他们基本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