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胶州湾港口与元明时期的胶莱漕运业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4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胶州湾港口与元明时期的胶莱漕运业,青岛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通的要冲,其海岸线蜿蜒730多公里,港湾交错,胶州湾水
  青岛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通的要冲,其海岸线蜿蜒730多公里,港湾交错,胶州湾水深面阔,优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使这一地区的海航业历史悠久,海运发达。始凿于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的胶莱运河马濠段的开通,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其开通至废弃的历史中,透视青岛地区的漕运业及海航业之一斑,以期对青岛海航史的了解与研究有所裨益。

一、青岛地区海航史回顾

  青岛地区,位于史称“海王之国”的古齐国之地,海航业自古就很活跃。最早可推溯至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在胶州三里河遗址中,发现了几种海鱼(白鳞、鲅鱼等),这些鱼类是外海游泳迅速的海鱼,离海岸较远,三里河大汶口文化居民能捕食这些鱼类,表明他们已掌握了到远海操作的能力,并具备了远程航行的条件。(1)“迨有史以后,山东半岛之汉人,藉舟楫之利,渐多渡海而北。”(2)商周时期的莱、夷一带,以捕鱼制盐为主要内容的海上活动已比较发达,胶州湾西岸的琅琊港,自春秋时已为著名海港。“为海港而载入史乘者,以琅琊为始。”(3)据《竹书纪年》、《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灭吴后于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徙都琅琊。“中国最早可证之港口,该是春秋越勾践之军港琅琊”。(4)而古琅琊在“吴越北上前,似已为海港,而船舶辐奏矣”。(5)秦始皇五巡全国,三临琅琊,并遣徐福率三千童男女由此东渡日本,开中外海航交流先河。汉武帝亦二到琅琊。琅琊古港,自春秋到秦汉,一直为我国五大港口之一。隋唐之际,时常把胶州胶湾的海口作为海上交通要道,与朝鲜互有往来。到宋代,贸易兴盛,与日、朝经济文化交往更加频繁。今胶州的板桥镇,地位迅速上升,成为我国主要海港之一。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年),置板桥市舶司,负责船舶进出口登记、征收税款、处置舶货、办理船舶出港与回航手续、招徕和保护外商等。它与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并称五大港口。由于宋时北方的西夏、辽、金的南侵,使地处渤海的登、莱海口封闭,从而使距京都开封最近的青岛地区海口经贸活动异常活跃,板桥市舶司的设立,也就是宣布青岛海港对外开放。元明以降,由于云溪河、胶莱河、大沽河等河流的泥沙淤塞,海岸外移,海水南徙20余里,但商贸仍繁盛不衰。史载,此地“商旅如云”,“帆樯若市”,“三江两浙八闽之商,咸以其货浮舶而来”,“南至闽广,北达盛京,夷货海估,山委云集”(6),至近代外移至塔埠头后,每年的贸易额尚达300万元以上。经过数百年演变,至明代,胶州湾已形成海港群落,青岛地区从此不仅是贸易口岸,同时又是海防要地了。自明万历年间,明政府开辟青岛口、女姑口等海口进行海上贸易后,至清末时,青岛地区已是渔商聚集之地。咸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设东海关,同治四年(1865年)东海关在青岛口、女姑口、塔埠头设分关。其地理位置重要,“当南北洋之中,上顾旅顺,下趋江浙,均一二日可达”(7),民贸繁盛。据现存的清同治十年女姑口众商号所立《重整旧规》碑载:“青岛女姑等口准行海运,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南北之货既通,农商之利益普。”

   1891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驻防青岛,新建了前海栈桥以便军旅起卸的军用码头,对青岛口自然码头进行整修,修成衙门桥(又称小码头),均为“石基灰面铁栏”,这是青岛最早的人工码头建设。此期,青岛已设立了邮局,“兼辖青、莱、沂、胶境内之十二个分局”。光绪十九年又设立了电报房,并已拥有工商作坊店铺60余家。青岛已从一个渔港、商港发展成兼拥军港的港口,初步形成繁荣的市镇,一般认为时为青岛建市之始。1897年,德国帝国主义经过周密的准备与部署,借口“巨野教案”派兵占据胶州湾,清军守将章高元不战而撤,i898年,德国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并陆续签订了《租地合同》、《潮平合同》和《边界合同》,使青岛以99年的期限租与德国,并确定了青岛的地域范围,使青岛走上了殖民城市的发展道路。自1899年开始,德国开始修筑青岛港,到1903年3月6日,青岛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开放,青岛港进入了建设、发展期。

二、胶莱运河与马濠运河

   胶莱运河南起黄海灵山海口,北抵渤海三山岛,流经现胶南、胶州、平度、高密、昌邑和莱州等,全长200公里,流域面积达5400平方公里,南北贯穿山东半岛,沟通黄渤两海。胶莱运河自平度姚家村东的分水岭南北分流。南流由麻湾口入胶州湾,为南胶莱河,长30公里。北流由海仓口入莱州湾,为北胶莱河,长100余公里。元灭宋定都大都(北京)后,“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8)于是开始海运漕粮,当时全国每年粮赋收入共约1211万石,其约有1000万石来自江南,整个南粮北调的海运活动,对青岛地区的海航业影响重大,其中最重要的即兴开胶莱运河,它对青岛地区港口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整个海运漕粮活动,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为免车输搬运之劳,避成山、九皋之险,省千里海程,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接受莱人姚寅之献策,于次年(1281年)任命姚寅为总管,阿八赤为监督,发兵万人,雇夫万人,拨款万锭开胶莱新河,元至元十九年,“创开胶莱河道僭运”,至元二十年(1283年)六月,元世祖又令“广开新河”,东引平度之白沙水,南引平度南村东之沽河水,广疏水源,以扩大货运量,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胶莱运粮规模已很可观,其水手、军人2万,船千艘,发运粮米600万石,占当时漕运总量的60%。但是,胶莱运河却由于诸种原因,未能继续开发、完善和发展,胶莱运河起用了不到10年,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统治者就停止了河道运粮。马濠运河南起现黄岛唐岛湾,北抵前湾,是南胶莱运河南段。据《明史·河渠志》载,马濠修成之日,“长十有四里,广六丈有奇”。元时,为进一步缩短航程,避开险路,曾进行了马濠的开凿工程,但“遇石而罢”。到明初的南粮北运,又数议复通胶莱运河,明嘉靖十六年(1537 年),山东按察副使王献,“按部郡邑,稽阅图志,访胶莱新河之古迹,而以及于马濠”,从“旧迹少西七丈许”重凿,将“巨石焚以烈火,沃以水潦”,历时三个月而成,“烧石开道十四里,麻湾以通,于是江淮之舟可至胶莱。”不仅缩短了南粮北调的航程,保证了运输安全,而且也为两岸贸易带来了繁荣。自嘉靖三十年(1553年)以后,由于倭寇为乱,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着力于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致使胶菜海运再度陷于萧条冷落乃至湮废的境地。后由于泥沙淤积等原因,马濠河床日渐淤平,至清初已“弗能通舟”,曾屡议屡罢。如今的马濠运河,北段已淤为平川,南段成为一季节性小溪,青岛市黄岛开发区已着手建设遗址公园,在运河土了一件元末明初的石碇,是其当年海运繁盛的历史见证。

三、胶莱、马濠运河的历史作用

   胶莱、马濠运河的开凿使用,对整个元、明两代遭运业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既可缩短航程与航时,提高船舶的周转期,增加港口的吞吐量,又可避海口险礁灾难,减少路耗损失,同时,又促进了青岛地区的港口与海运业的发展,促进了两岸经济贸易的繁荣。

   元、明两代“仰给于江南”,兴起了遭运业,这给青岛地区的港口和海运业提供了发展良机,南北物资的交流,对青岛地区诸港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它使青岛海岸众多的具备港口条件的优良海湾得到开发、利用,又涌现出了一批新兴港口,“军粮民食仰给南方海运,安危事关国脉,而胶澳乃南北航海之所必经,胶澳口外星罗棋布之小岛,实航海者避风供水之福星也。……以是胶州愈为商贸荟萃,船舶辐辏之所。”(9)而胶莱河运,又促使了胶州、塔埠头、陈村、唐岛口、青岛口、女姑口诸港的兴起与繁盛。元、明漕运客观上又促进了港航贸易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生计的改善。“元时意开新河之故,无乃为辟风险,而其获利无穷,若有往于今日者也。”(10)胶莱河运,船工、装卸工等就近征用,解决了一大批当地百姓的生计,“自此以后,商贾云集,货物相易,胶州平度邻境十数郡邑之民,仰给攸赖”(11);“南北商贾,舳舻络绎,百货骈集,远迩获利矣”(12),胶莱、马濠运河的作用可想而知,这对历代仰给于海,仰给于商,仰给于海运活动的青岛地区人民来讲,无疑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历史功绩显而易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齐鲁的商业文化
齐鲁商业文化肇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齐鲁商业文化已成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工商管理政策的制订与完善,经营之道及商业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等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先秦秦汉时期,齐鲁的商品经济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齐鲁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有关,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联。齐鲁之地虽然很早就得以开发,但限于地处丘陵,沙质土壤,农业难以发展起来,而以桑麻、渔盐见长。这便有了齐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渔盐”,及鲁地“颇有桑麻之业”之说。至西汉司马迁时,齐鲁已出现经营千亩桑麻的专业户。另外,齐鲁地处交通要道,为商贾必经之地,即“吾国(齐国)者衢处之国也,远秸之所道,游客蓄商之所道,财物之所遵”。这样的地...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齐鲁商业文化
齐鲁商业文化肇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齐鲁商业文化已成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工商管理政策的制订与完善,经营之道及商业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等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先秦秦汉时期,齐鲁的商品经济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齐鲁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有关,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联。齐鲁之地虽然很早就得以开发,但限于地处丘陵,沙质土壤,农业难以发展起来,而以桑麻、渔盐见长。这便有了齐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渔盐”,及鲁地“颇有桑麻之业”之说。至西汉司马迁时,齐鲁已出现经营千亩桑麻的专业户。另外,齐鲁地处交通要道,为商贾必经之地,即“吾国(齐国)者衢处之国也,远秸之所道,游客蓄商之所道,财物之所遵”。这样的地...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商业概况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變化,商業發展達至前所未有的水平,進入了中國商業史上的第一次飛躍。城市商業的發展過往的奴隸大都得以解放,能獨立從事耕作或手工業,生產更趨向商業化。這時期諸侯國林立,紛紛興築都城。這些都市位居津要,自然成為商品集散的最佳地段,因而漸漸發展成大大小小的商業城市。趙國的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齊國的臨淄(今山東省臨淄)、秦國的咸陽(於陜西省境內)等都是當時著名的商業城市。城市內往往設有不只一個市,作為商品交換的固定場所,市的四週有「市門」,設「市吏」管理。市內列肆成行,商品分類出售。戰國時期,市上的商品種類更加豐富,吃的有米糧和各種牲口,用的有綢布、皮貨、衣履、刀劍,還有各式奢侈品如珠寶、玉器、象牙床、千里馬、狐裘之類,無不具備,而且出現了為買賣雙方評價說合的牙人。貨幣的使用商品交換的頻繁促進了貨幣制度的...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海尔与齐鲁文化
先秦时期,鲁国和齐国分处于泰山南、北。鲁地处内陆,土壤肥沃,洙、泗足资灌溉,适宜农桑,是一个稳定的定居农业社会。齐近海,可以发展捕捞和煮盐,工商业发达,各种样式的刀币,迄今仍在大量出土。关于齐鲁的不同,有一个屡屡被人道及的传说:周初大分封之后,姜尚问周公姬旦:“您怎样治理鲁国?”“尊尊而亲亲。”姬旦道,然后反问姜尚:“您如何来治理齐国?”姜尚直言相告:“尊贤而尚功。”“尊尊而亲亲”即以礼治国。“尊尊”,就是尊敬应尊敬的人,讲的是尊卑贵贱有序;“亲亲”,即亲爱应亲爱的人,讲的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的伦理道德。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因此鲁人崇尚道德和秩序,讲信用,重然诺,民风谦逊礼让。齐国和齐人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齐国传统礼义道德观念淡薄,习俗落后,粜籴买卖,逐利赚钱。管仲相齐时,根据齐人好技巧、以致富相竞的风俗,“通货集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可以说齐桓公...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儒家伦理与商业文化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这当然是夸张了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的实践价值。然而,儒家伦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最深邃、最富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千百年来的确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不象人类历史上许多灿烂一时而终归湮灭的大文化一样,已经失去了其深度和存在价值,而有着辉煌的发展前景。商业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可以说是从一个角度来继承、发展儒家文化的有益尝试。作为“儒者第一义”(朱熹语)的义利之辩,就是商业文化学中一个重要课题。儒家伦理关注人际间的秩序、规范以及社会责任感,强调人们在其所处的道德关系网点上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但并不排斥赚钱、发财。人们往往根据孟子“仁义而巳矣,何必曰利”、董仲舒的“正其谊(义)而不谋其利”以及宋儒的一些说法,便认定儒学重义轻利,排斥商业。我认为,这至少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其实,《论语》中许多论述,如“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