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海尔与齐鲁文化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85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海尔与齐鲁文化,  先秦时期,鲁国和齐国分处于泰山南、北。鲁地处内陆,土壤肥沃,洙、泗足资灌溉,

   先秦时期,鲁国和齐国分处于泰山南、北。鲁地处内陆,土壤肥沃,洙、泗足资灌溉,适宜农桑,是一个稳定的定居农业社会。齐近海,可以发展捕捞和煮盐,工商业发达,各种样式的刀币,迄今仍在大量出土。

    关于齐鲁的不同,有一个屡屡被人道及的传说: 周初大分封之后,姜尚问周公姬旦: “您怎样治理鲁国?”“尊尊而亲亲。”姬旦道,然后反问姜尚: “您如何来治理齐国?”姜尚直言相告: “尊贤而尚功。”

    “尊尊而亲亲”即以礼治国。“尊尊”,就是尊敬应尊敬的人,讲的是尊卑贵贱有序;“亲亲”,即亲爱应亲爱的人,讲的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的伦理道德。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因此鲁人崇尚道德和秩序,讲信用,重然诺,民风谦逊礼让。

    齐国和齐人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齐国传统礼义道德观念淡薄,习俗落后,粜籴买卖,逐利赚钱。管仲相齐时,根据齐人好技巧、以致富相竞的风俗,“通货集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可以说齐桓公的霸业与管仲“与俗同好恶”的务实政策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

    此外,与鲁国的文质彬彬相比,齐国崇武尚勇,堪称诸侯国之最,由此养成了齐人粗犷、刚烈、勇武、坦直的性格。文学作品中的“山东好汉”如李逵和程咬金等皆本于此。号称“千古侠骨”的荆轲以及田横和宁死不屈的五百壮士,都是可杀而不可辱,面对挑战,置生死于度外的齐人的典型。

    齐人的务实开放,鲁人的重视礼乐,使齐、鲁两国在文化上各具特色。但两国地域相邻,在文化方面也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如重教化、尚德义、重节操等等。齐•鲁位居当时华夏文化的领先或者中心地带,国学大师钱穆说过: “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之于西方的希腊般,则在中国首先要推山东人。”

    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地域性。海尔地处山东,山东被称为“齐鲁之邦”。海尔人身上容易见到山东人的鲜明个性,海尔文化中也不难发现 齐鲁文化的影子。

    首先,齐鲁之地诞生了博大恢弘的孔孟儒学,所以海尔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深。鲁人行为中的重义轻利观念,形成了海尔人讲理想、讲事业的特性。他们担当得起大事,并且也容易抱团。齐人的胆大敢为,则塑造了海尔人认准目标就全力施为的气概,他们决不会、也不肯在困难面前低头。当他们要为一项事业而奋斗时,可以忘我投入、置身家性命而不顾,直至取得最后成功。

    鲁人都知道礼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功能。他们敬尊君主,习惯于等级秩序,因此乃有海尔崇尚集体荣誉、看重个人责任之风 ,对自己的领袖满怀忠诚。另一方面,由于齐文化的起点较低,齐人在以后的国家建设与发展中努力进取,使齐文化表现出了开阔、灵活、积极的特质,这在海尔也有鲜明的体现。

    其次,齐鲁还孕育了绚丽夺目的兵学文化,涌现出了姜太公、管仲、司马穰苴、孙武、孙膑等众多著名的兵家。齐鲁兵家的一大特征是务实,讲究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孙子》中有《地形篇》,将自然地形看作是“兵之助也”;《孙膑兵法》则有《地葆篇》,葆,通宝,将行军作战中的有利地形视为宝。

    这种用兵时的天时地利,其实也就是企业运营中的机遇。 对张瑞敏“长三只眼”的“特异功能”, 有一种夸张的形容是: “张瑞敏似乎是神仙,每一个机遇都能抓住。”可以说,这正显示了张瑞敏深得齐鲁兵家之真传: 如果将帅不善于用兵,不善于利用地形,不善于驾驭部队,其战斗失败则“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不过,海尔领导人从齐鲁兵家中获得的最大教益,可能是辩证性的思维。孙武在以辩证法观点去分析、总结战争规律时,提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对立范畴: 敌我、阴阳、动静、进退、强弱、速久、胜负、奇正、虚实等等;孙膑则在《孙膑兵法 积疏》中阐述了积疏、盈虚、径行、疾徐、众寡、佚劳六对矛盾的相互关系。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谁善于掌握它 们,谁就能在战争中处于主动,取得战争的胜利。

    正是因为海尔深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的道理,它才会提出“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生存哲学,才会致力于“不争一日之短长, 而争长久之优势”。企业一时的强势如果不能成功地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最终还是会陷于失败。

    策划人王志纲长期活跃于广东,对广东人和山东人做企业的不同曾经有过这样的观察: “山东人做企业是自觉地在跑一场马拉松,从一开始就做长线,能够胸怀大志,著眼长远,故海尔能够以`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精神自我激励,长期不懈地坚持品牌战略和其服务理念,最终结出沉甸甸的果实来。而广东人做企业则更像是一场百米赛跑,目标就在眼前,追求短平快,甚至是不捞白不捞,因此广东的企业常常是弄潮的好手,遍地开花,但大浪淘沙,似乎也很难长大。

    “特殊的地域文化对群体产生了极强的约束力和价值认同感,山东人所特有的对模范效应的推崇和追随,常常使海尔的员工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向心力极强,管理队伍非常稳定。而广东的企业管理层则是动荡不安,人人都想做老板,炒更跳槽乃家常便饭,故人才难留,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一句话,在深受地域文化影响的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上,广东的企业是难以望山东海尔之项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齐鲁商业文化
齐鲁商业文化肇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齐鲁商业文化已成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工商管理政策的制订与完善,经营之道及商业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等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先秦秦汉时期,齐鲁的商品经济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齐鲁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有关,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联。齐鲁之地虽然很早就得以开发,但限于地处丘陵,沙质土壤,农业难以发展起来,而以桑麻、渔盐见长。这便有了齐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渔盐”,及鲁地“颇有桑麻之业”之说。至西汉司马迁时,齐鲁已出现经营千亩桑麻的专业户。另外,齐鲁地处交通要道,为商贾必经之地,即“吾国(齐国)者衢处之国也,远秸之所道,游客蓄商之所道,财物之所遵”。这样的地...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齐鲁的商业文化
齐鲁商业文化肇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齐鲁商业文化已成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工商管理政策的制订与完善,经营之道及商业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等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先秦秦汉时期,齐鲁的商品经济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齐鲁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有关,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联。齐鲁之地虽然很早就得以开发,但限于地处丘陵,沙质土壤,农业难以发展起来,而以桑麻、渔盐见长。这便有了齐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渔盐”,及鲁地“颇有桑麻之业”之说。至西汉司马迁时,齐鲁已出现经营千亩桑麻的专业户。另外,齐鲁地处交通要道,为商贾必经之地,即“吾国(齐国)者衢处之国也,远秸之所道,游客蓄商之所道,财物之所遵”。这样的地...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齐鲁庭院经济与风俗文化
齐鲁庭院经济与风俗文化自远古时代,以齐鲁为代表的山东地区就确立了堂室、栏厩、宅院为结构的家庭居住模式,孟子称作“五亩之宅”。数千年来,以家庭副业、树艺木果、饲养六畜为内容的庭院经济在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成份。山东地区庭院经济的开发始于齐鲁立国,姜尚、管子、晏子、墨子、孟子的富国思想中都有发展庭院经济的主张,反映着鲜明的庭院创收的富民意识。管子认为,“养桑麻,育六畜,富”,“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具备,国之富也”,“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很显然,管仲已把庭院经济纳入他治齐的经济政策之中。孟子把庭院经济纳入其“仁政”措施。他向梁惠王构画了一个田宅、农桑、禽畜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经济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不像孔子那样不关心耕稼园圃。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孟子特...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儒商与儒商时代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多数国家都抓住冷战后的机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以新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长期较量之后,也呈现出交流之势。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本世纪初对新教伦理和儒家伦理进行对比后得出的“儒家排斥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结论正在受到挑战。试看东亚、东南亚经济崛起,世界华人企业家的成就无不证明儒家伦理一旦与现代经济運行方式结合,就能达到高速增长的目的。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容一所著《论语加算盘》提倡的道德经济合一论,成为日本企业家的经典,创造了以家庭式命运共同体的企业管理模式,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最早接受儒家伦理的韩国和台湾、香港、新加坡的炎黄子孙都把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与经济運行做到完美的结合,创造了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奇迹。改革开放的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从封闭僵化中觉醒,从贫穷落后中崛起,不但唤起了世界各地华夏...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酒桌规矩多
山东人素善饮,天下皆知。但本人作为一个山东人,浪迹酒桌十余年,发现山东人其实论酒量比不上蒙古人,论饮酒的猛烈程度比不上东北人。但是,山东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这些东西好坏搀杂,有些增进气氛,而有些则让人不喜欢,这里给各位说个一二。先说入座。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就是买单请客的人),酒桌上有时戏称为“庄主”;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这两个位置各地叫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外地的朋友若是弄不清除其中的原委,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叠法就可以分辨出来。这两个位置的餐巾的叠法是与众不同的。主人的餐巾一般是折叠成圆筒形状,插在杯子里面的。而主陪的餐巾则是叠成扇面状的。其位置的餐巾则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状。整个餐巾的布局有点象是展翅的凤凰。定好了这两个位子,别的位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