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与企业跨文化管理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3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与企业跨文化管理,综观中国思想史,在民族融合与统一的大背景下,突出的思想特征是讲求平衡和谐,注

  综观中国思想史,在民族融合与统一的大背景下,突出的思想特征是讲求平衡和谐,注重人己关系,提倡天人合一。孔子研究了夏、商、周三代文化,从而分析归纳出“和而不同”的方法论,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并且把它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孔子认为,君子应以“和”为准则处理问题,但又不能盲从附和,而是要敢于坚持原则,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小人处处盲从附和,做事不讲原则,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张绪刚 1997)。“和而不同”实际就是主张在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允许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存在,主张坚持原则条件下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和谐统一,这一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在当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对企业跨文化管理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近代化乃至现代化过程中,从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上却形成了激烈的碰撞。运用儒家传统的“和而不同”的观念加强企业跨文化管理,认清差异,采取有效的方式驾驭这种差异,对于走国际化道路的我国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就本质而言,企业必须通过调整员工的文化理念来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如何看待和处理不同企业及企业内部不同员工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是一个开放时代保证企业具有创新生命力和促进企业有效运作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本文从两方面进行考虑:其一,承认不同企业以及企业内部不同员工间,完全可以而且应当保留自己的文化个性;其二,在具体操作中切实遵循“和而不同”这一文化整合的分本原则。
  
  企业跨文化管理中的“和而不同”思想
  
  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来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产业规律。诸如制造业的生产多是透明的、外在的,劳动强度和技术熟练程度都可以量化到个人,注重科学与理性,遵从组织规章制度、企业纪律是该行业的管理特征;而在创新产业中,主要以知识、智慧和有效思维方式为生产力的主体,该行业的文化管理模式更倾向于以弹性工作制与人性化环境为依托。二是民族特质。不同民族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即每一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诸如美国人崇尚个性的发挥,管理中往往只注重最终结果,并由此衡量个人工作绩效;而日本人则注重团队精神,鼓励相互合作,认为团队荣誉高过个人荣誉。这就要求企业在跨文化管理过程中,必须承认各成员企业在文化方面的“不同”,并在“不同”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调整、配置和协调,直至达到整体最后的和谐。如果不顾客观存在的差异,只是一味地追求企业文化管理的“同一”,不仅不能实现群体和谐,反而会加剧内部矛盾和摩擦,从而最终造成内耗。
  进行文化管理还必须树立“和合创新”的思想。要坚持“和而不同”,就必须彻底摈弃长期以来束缚我们思维的“非此即彼”哲学理念,树立“和合创新”的新思维,坚持各种思想互补法、双赢的原则。以和合思维为指导,才能深刻地理解并自觉地运用“和而不同”。如果仍然固守“非此即彼”的斗争哲学理念,就不可能深刻理解“和而不同”的真正含义,更不要指望用它来指导具体工作。因此企业在进行跨文化管理中不能只重视“统一”,而完全忽视不同企业间文化的多样性。要加强沟通,改善认识问题的心智模式。另外,要切合实际,求同存异。企业文化只有在企业内外得到广泛认可的基础上才能焕发勃勃生机,缺乏认同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同质到无任何差异也绝非正常,差异的融合才最有活力。在整个文化整合的同时,必须保留个性张力才能使企业具有保持和发展创造力的空间。
  
  “和而不同”为跨文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在当今世界,跨出国界的现代化企业趋向于采用“本土化”、“扁平化”的组织形式与结构。其根本出发点是,通过积极的授权,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个性及能力可在组织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通过团队成员的有效协作,发挥企业群体力量。由此“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为企业组织构建提供指导思想。企业组织被认为是一种对外在适应性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其动力来源于企业内外广泛存在的差异性。企业组织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组织成员的价值观、思想、行为、知识结构方面的差异,本着对这些差异性进行有效互补的原则,构建组织团队,为具有多元化文化的员工提供在多文化团队中工作的机会。通过构建各种形式正式或非正式的临时性或永久性的性质各异的团队,通过项目小组、工作小组、指导委员会等柔性化的团队形式,增强企业资源拟合度,提高企业战略执行能力。如新产品开发项目小组不仅包括来自本企业内不同职能部门,也包括企业集团的其他子公司甚至是来自顾客、供应商的代表。在企业网络组织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能够使企业多元化资源得到有效动员和利用的组织形式无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和而不同”管理思想可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
  
  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企业家文化,企业家作为企业核心,是企业文化的缔造者、传播者,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主导力量。不同企业家具有不同的管理风格。所谓管理风格,是指企业的一种特质、倾向、个性化的管理与运作,它揭示了企业是以一种怎样的个性、态度、作风去运营的。一般来说,企业家特别是企业创始者往往在企业管理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管理制度到处渗透着他们个人特性、气质、偏好等,并使员工逐渐地感觉到企业的与众不同,在保持个性的同时融入到特有的企业和而不同的文化之中。企业家精神在跨文化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可以表现在:企业家必须充分发挥其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本质。使企业单一文化进行扩张,积极与不同文化人群打交道,不断了解、学习不同风俗习惯、工作和商业模式,将这些差异成分加以汇总、提炼,结合企业的经营理念,在企业中形成制度化的经营管理条例,使“和而不同”的思想付诸实践。
  我国入世后,国际市场的进入与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强化。传统企业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对于不善文化管理的我国企业而言,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笔者认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和”的根基不能动摇。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趋向所作出选择的重要依据,是全公司所有员工接受的共同价值观,它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政策和战略目标,体现了员工的共同愿景和行为规范,影响了企业的根本信念和发展航向,也展示着企业的基本性格和公众形象。不管企业发展到什么程度,根本的核心价值观不能动摇。但企业同时必须努力做到“入乡随俗”,承认“不同”,促进企业在多元文化融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与发展;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文化多元化的融合与发展。走国际化道路的企业,应该有能力直至“习惯”进行全球资源的整合,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运行圈子。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国际市场的风险,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时候,在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下,对于企业的行为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营销文化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而有所不同,在总部统一的核心文化基础上形成一系列亚文化圈,服务于企业核心文化,从而最终完成跨文化的管理过程和市场运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儒家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
已有很多经济学和著名企业家为企业文化下了很好的定义: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诚信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大有可为”……我认为中国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是摆在中国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偶看“济宁新闻”,介绍兖矿集团鲍店煤矿以德治矿的企业文化理念,深为他们在这方面作了长期的探索而感动,为此把所感、所想、所悟写出来,与诸多学者、老师、同仁共同切磋探讨。一、“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以人为本在中国早就根深蒂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等一些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都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比如儒家的重人、重信、重义、重情;道家的以柔克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及几千年中国人民信奉的“孝为本、礼为先,俭为上,勤为根”;“长者视为父母,壮者视为兄弟,小者视为子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儒商与西方商人管理思想比较
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人类的管理思想也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渊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它在近代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演变为具有一定科学形态的管理理论,从20世纪初泰勒开始已发展成为科学化的理论体系,对现代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种是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管理思想,它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东方文化特色,并曾产生出光辉灿烂的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的儒家管理思想在近代没有能够与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相结合。8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眼光重新从西方转向东方,开始研究中国古代商人的管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重大意义。日本著名管理学家伊藤肇认为:“日本实业家能够各据一方,使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儒商文化的影响力,功应居首,许多学者研究后发现,中国儒商的管理思想的长处往往正是西方商人管理中所欠缺的地方。美国著名管理...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儒家伦理与商业文化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这当然是夸张了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的实践价值。然而,儒家伦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最深邃、最富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千百年来的确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不象人类历史上许多灿烂一时而终归湮灭的大文化一样,已经失去了其深度和存在价值,而有着辉煌的发展前景。商业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可以说是从一个角度来继承、发展儒家文化的有益尝试。作为“儒者第一义”(朱熹语)的义利之辩,就是商业文化学中一个重要课题。儒家伦理关注人际间的秩序、规范以及社会责任感,强调人们在其所处的道德关系网点上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但并不排斥赚钱、发财。人们往往根据孟子“仁义而巳矣,何必曰利”、董仲舒的“正其谊(义)而不谋其利”以及宋儒的一些说法,便认定儒学重义轻利,排斥商业。我认为,这至少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其实,《论语》中许多论述,如“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海尔与齐鲁文化
先秦时期,鲁国和齐国分处于泰山南、北。鲁地处内陆,土壤肥沃,洙、泗足资灌溉,适宜农桑,是一个稳定的定居农业社会。齐近海,可以发展捕捞和煮盐,工商业发达,各种样式的刀币,迄今仍在大量出土。关于齐鲁的不同,有一个屡屡被人道及的传说:周初大分封之后,姜尚问周公姬旦:“您怎样治理鲁国?”“尊尊而亲亲。”姬旦道,然后反问姜尚:“您如何来治理齐国?”姜尚直言相告:“尊贤而尚功。”“尊尊而亲亲”即以礼治国。“尊尊”,就是尊敬应尊敬的人,讲的是尊卑贵贱有序;“亲亲”,即亲爱应亲爱的人,讲的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的伦理道德。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因此鲁人崇尚道德和秩序,讲信用,重然诺,民风谦逊礼让。齐国和齐人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齐国传统礼义道德观念淡薄,习俗落后,粜籴买卖,逐利赚钱。管仲相齐时,根据齐人好技巧、以致富相竞的风俗,“通货集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可以说齐桓公...
· 齐鲁文化—齐鲁荟萃—兵家和儒家管理思想的融通
摘要:兵家和儒家不仅有丰富的管理思想,而且二者还有诸多融会贯通之处。本文拟从管理的战略、策略和方略三个层次,对经典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与兵家鼻祖孙子在民本论、义利论、协和观、权变观、激励术、统御术等六个方面的管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者的相通之处。关键词:兵家;儒家;管理思想;融通兵家和儒家研究的领域不同,思想倾向也大异其趣。但是,从管理的角度看,儒家以治国济世为己任,兵家以忠君保国为宗旨,两家立论并无本质区别。兵家和儒家的思想,无论在宏观的管理战略上,还是落实到具体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技巧,都表现出许多共通之处。一、管理战略管理战略是指管理活动所必须依据的思想原则和整体规划,它是管理的核心。兵儒两家的管理战略,主要体现在民本论和义利论两个方面。(一)民本论兵家和儒家谈到治国之道,均主张以民为本,以国家的需要为依归,以民众的利益为目标。孙子首先提出“顺道”“爱民”。“道”即管理国家的规律、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