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民商文化—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与企业跨文化管理
综观中国思想史,在民族融合与统一的大背景下,突出的思想特征是讲求平衡和谐,注重人己关系,提倡天人合一。孔子研究了夏、商、周三代文化,从而分析归纳出“和而不同”的方法论,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并且把它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孔子认为,君子应以“和”为准则处理问题,但又不能盲从附和,而是要敢于坚持原则,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小人处处盲从附和,做事不讲原则,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张绪刚 1997)。“和而不同”实际就是主张在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允许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存在,主张坚持原则条件下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和谐统一,这一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在当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对企业跨文化管理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近代化乃至现代化过程中,从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上却形成了激烈的碰撞。运用儒家传统的“和而不同”的观念加强企业跨文化管理,认清差异,采取有效的方式驾驭这种差异,对于走国际化道路的我国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就本质而言,企业必须通过调整员工的文化理念来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如何看待和处理不同企业及企业内部不同员工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是一个开放时代保证企业具有创新生命力和促进企业有效运作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本文从两方面进行考虑:其一,承认不同企业以及企业内部不同员工间,完全可以而且应当保留自己的文化个性;其二,在具体操作中切实遵循“和而不同”这一文化整合的分本原则。
企业跨文化管理中的“和而不同”思想
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来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产业规律。诸如制造业的生产多是透明的、外在的,劳动强度和技术熟练程度都可以量化到个人,注重科学与理性,遵从组织规章制度、企业纪律是该行业的管理特征;而在创新产业中,主要以知识、智慧和有效思维方式为生产力的主体,该行业的文化管理模式更倾向于以弹性工作制与人性化环境为依托。二是民族特质。不同民族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即每一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诸如美国人崇尚个性的发挥,管理中往往只注重最终结果,并由此衡量个人工作绩效;而日本人则注重团队精神,鼓励相互合作,认为团队荣誉高过个人荣誉。这就要求企业在跨文化管理过程中,必须承认各成员企业在文化方面的“不同”,并在“不同”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调整、配置和协调,直至达到整体最后的和谐。如果不顾客观存在的差异,只是一味地追求企业文化管理的“同一”,不仅不能实现群体和谐,反而会加剧内部矛盾和摩擦,从而最终造成内耗。
进行文化管理还必须树立“和合创新”的思想。要坚持“和而不同”,就必须彻底摈弃长期以来束缚我们思维的“非此即彼”哲学理念,树立“和合创新”的新思维,坚持各种思想互补法、双赢的原则。以和合思维为指导,才能深刻地理解并自觉地运用“和而不同”。如果仍然固守“非此即彼”的斗争哲学理念,就不可能深刻理解“和而不同”的真正含义,更不要指望用它来指导具体工作。因此企业在进行跨文化管理中不能只重视“统一”,而完全忽视不同企业间文化的多样性。要加强沟通,改善认识问题的心智模式。另外,要切合实际,求同存异。企业文化只有在企业内外得到广泛认可的基础上才能焕发勃勃生机,缺乏认同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同质到无任何差异也绝非正常,差异的融合才最有活力。在整个文化整合的同时,必须保留个性张力才能使企业具有保持和发展创造力的空间。
“和而不同”为跨文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在当今世界,跨出国界的现代化企业趋向于采用“本土化”、“扁平化”的组织形式与结构。其根本出发点是,通过积极的授权,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个性及能力可在组织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通过团队成员的有效协作,发挥企业群体力量。由此“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为企业组织构建提供指导思想。企业组织被认为是一种对外在适应性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其动力来源于企业内外广泛存在的差异性。企业组织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组织成员的价值观、思想、行为、知识结构方面的差异,本着对这些差异性进行有效互补的原则,构建组织团队,为具有多元化文化的员工提供在多文化团队中工作的机会。通过构建各种形式正式或非正式的临时性或永久性的性质各异的团队,通过项目小组、工作小组、指导委员会等柔性化的团队形式,增强企业资源拟合度,提高企业战略执行能力。如新产品开发项目小组不仅包括来自本企业内不同职能部门,也包括企业集团的其他子公司甚至是来自顾客、供应商的代表。在企业网络组织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能够使企业多元化资源得到有效动员和利用的组织形式无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和而不同”管理思想可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
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企业家文化,企业家作为企业核心,是企业文化的缔造者、传播者,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主导力量。不同企业家具有不同的管理风格。所谓管理风格,是指企业的一种特质、倾向、个性化的管理与运作,它揭示了企业是以一种怎样的个性、态度、作风去运营的。一般来说,企业家特别是企业创始者往往在企业管理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管理制度到处渗透着他们个人特性、气质、偏好等,并使员工逐渐地感觉到企业的与众不同,在保持个性的同时融入到特有的企业和而不同的文化之中。企业家精神在跨文化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可以表现在:企业家必须充分发挥其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本质。使企业单一文化进行扩张,积极与不同文化人群打交道,不断了解、学习不同风俗习惯、工作和商业模式,将这些差异成分加以汇总、提炼,结合企业的经营理念,在企业中形成制度化的经营管理条例,使“和而不同”的思想付诸实践。
我国入世后,国际市场的进入与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强化。传统企业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对于不善文化管理的我国企业而言,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笔者认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和”的根基不能动摇。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趋向所作出选择的重要依据,是全公司所有员工接受的共同价值观,它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政策和战略目标,体现了员工的共同愿景和行为规范,影响了企业的根本信念和发展航向,也展示着企业的基本性格和公众形象。不管企业发展到什么程度,根本的核心价值观不能动摇。但企业同时必须努力做到“入乡随俗”,承认“不同”,促进企业在多元文化融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与发展;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文化多元化的融合与发展。走国际化道路的企业,应该有能力直至“习惯”进行全球资源的整合,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运行圈子。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国际市场的风险,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时候,在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下,对于企业的行为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营销文化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而有所不同,在总部统一的核心文化基础上形成一系列亚文化圈,服务于企业核心文化,从而最终完成跨文化的管理过程和市场运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