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4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    从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稷下学宫延续了大约一个半世纪。我们至今引以自豪的百
    从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稷下学宫延续了大约一个半世纪。我们至今引以自豪的百家争鸣,追溯历史主要就发生在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汇聚了来自列国的各种学术思想。战国中后期各主要学派的重要人物,几乎都来到过稷下或与稷下有关。《史记》中描述齐宣王时稷下百家争鸣的盛况时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邹衍、淳于髡、田骈、接舆、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诸子百家在这里长期并存,彼此交流切磋,通过争鸣辩驳而互相影响、互相吸取,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在这里迅速达到了鼎盛状态,经历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稷下百家争鸣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等主要学派的思想都在这里发展到一个高峰。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这些主要的学派在稷下都发生了分化,产生了众多的支派,真正形成了“百家”争鸣辩驳的局面。同以往那种“儒分为八”、“墨离为三”的一个学派内部在传承中发生的自然分化不同,稷下的学派分化主要是不同学派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吸取而产生的,形成了很多犹如现代科学所谓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没有学术思想之间的广泛交流和充分争鸣,这样的分化是不会出现的。其次,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还表现为学术思想的融合会通。在稷下,一些曾经势如水火的学派在寻求联手互补,一些原本互不搭界的学派也在形成共识,各学派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呈现出纷繁交织的复杂情况。每一个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同时兼有两家或多家学说的思想内容,以至于我们在给某位思想家或某部著作进行学派划分时常常感到很困难。稷下学术的这种既分化又融合的特点,代表了战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趋势,离开了百家争鸣的特定环境,很难形成这种局面。第三,学术思想的分化和融合导致学术创新。在稷下良好的学术环境下,各家各派在交流争鸣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使得一些新的理论尝试和理论创造成为可能,从而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理论和学术流派,为学术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探索出新的方向。例如,道家的黄老之学就是稷下学术的一个重要创新。该学派以道家学说为哲学基础,在政治上主张法治,吸收融合了儒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等学派的学术思想,集各家学说的优势于一身。黄老之学既适应了时君世主的眼前需要,又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且引领着学术思想融合发展的大方向,所以最终能够“压倒百家”,成为战国中后期真正的显学。黄老之学的出现,一改道家学派疏离政治的传统倾向,积极探讨治国之道,增强了道家适应时代需要的能力,为道家学派开辟了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全新的发展方向。  

  在稷下百家争鸣取得的这些学术成就中,道家的黄老之学和荀子礼法互补的政治模式理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虽然它们并没有来得及为当时的列国诸侯所实践,但却相继主导了汉代以降两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方向。黄老之学在汉初一度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为社会的稳定和西汉王朝的繁荣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荀子的礼法结合、王霸并用的政治理论更是奠定了历代王朝治国模式的理论根基。  

  稷下的百家争鸣虽然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但它作为中国古代绝无仅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意义应是超越时代的。鉴古知今,稷下百家争鸣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历史启示。  

  当年诸子百家在稷下的学术活动,内容主要是探讨治国之道,其积极成果对于齐国的强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历代王朝的治国实践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治国之道,大体上相当于如今所谓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虽然不能像自然科学技术那样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它却指导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甚至可以决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这是有远见的明智之举。  

  思想自由是稷下百家争鸣给我们的另一重要启示。百家之学之所以能够在稷下学宫得到良好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同这里较为充分的思想自由氛围分不开的。思想自由是百家争鸣的真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是文化繁荣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弥足珍贵。以史为鉴,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就必须切实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稷下学派与百家争鸣
战国时代,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急遽转化的历史时期,在这社会大变革中,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从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著书立说,议论政治,阐述哲理,展开思想上的斗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据史载,当时齐国,曾在齐都临淄稷下,造了高门大屋招徕贤土,诸子学派多来云聚,争鸣蔚然成风,成为战国时代最兴盛的国家。“稷下”的来历,一说,因齐都南隅有稷山,临淄在其北侧而得名;一说,齐都临淄西门原有稷门,学宫营造其外,故称“稷下”。由于史书未载清确切方位,今说法不一。然而,齐国设“稷下学宫”的事实是毫无疑义的。当年各国许多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不远千里,前来讲学,进行不治而议的自由辩论,人们称这些人为“稷下先生”。他们各自所集的门徒称为“稷下学士”。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以稷下学派为中心的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一向为人所称道。稷下学派的历史较长,早在齐威王...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中国的学术盛世
稷下学宫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同时,它还明显地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稷下学宫位于齐国都今山东临淄西门外,大约创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历时一百四十余年,繁盛时达“数百千人”。当时各国著名的文学游说之士多曾先后或长期在此著书讲学,互相切磋驳难,掀起了当时思想界的一大波澜,形成了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其规模之大,人员之众,阵容之强,历史之久,史所罕见。当时云集稷下的主要学者有孟子、荀子、宋钘、尹文、慎到、环渊、邹衍,田骈、彭蒙、淳于髡、接子、鲁仲连、田巴、貌说、邹奭等。这些学者在学术上各有所主,分属各派,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威慑于权势,自由地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百家立异,各驰其说,争辩求知,蔚成风气。例如,孟轲、荀况宣传儒家思想,邹衍、邹奭宣扬阴阳五行思想,宋钘,...
· 稷下学宫论战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的关系
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设立的一处学宫,因建立在齐国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而得名。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的设立最终引发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稷下学宫论战。稷下学宫画像稷下学宫论战是稷下学宫迎接学者入齐的大典,其中尤以法家、儒家论战最为精彩。两家论战发生在稷下学宫迎接孟子入齐的时候,众学者向孟子发起论战。首先,孟子以“民贵君轻”赢得众人的喝彩。之后,申不害向孟子询问天下大争局面的形成的原因。孟子本就奉行的是儒家之道,推崇的是周礼,所以孟子认为天下大争就是因为没有推行周礼和仁政,没有实行井田制。但是申不害则认为,天下的治理是人在统治,要想和平,只有推行法家的术治。孟子对于权术治国没有一丁点的好感,一听说是术治便大为恼火:“如此法家,乱世之学也!”也正是孟子的这句话,激怒了卫鞅。卫鞅乃是法家的法治派,推崇法治。他对孟子将法家三派一概而论的行为非常不满,于是展开了与孟子的论战。卫鞅认为,法...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稷下渊源
齐文化遗产既是中国地域文化遗产的一个大宗,也是综合性全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地继承这一份遗产,使之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是齐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考察齐文化源流可以分为三大段:周初以前的齐地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一个特殊地域形态,其进化发展虽与内地文化同步且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主导因素大致皆出于当地土著夷人文化;两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严格意义上的齐文化逐渐化入广义的中原文化,一方面具备了华夏民族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同时又完整地保存着自己的特质,以其流动性极强的创造活力和高度发达的形态,成长为大一统之前中国地域文化的表率——星汉灿烂的齐学,因之和根底深厚的鲁学一起,成为后世中国文化精神的两大源头;秦汉以降,齐文化演化为大中原文化覆盖下的山东半岛地区文化,虽与时俱进,日趋同一,而仍长期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借鉴齐文化,在总体上有几点值得特加重视。第一是它的变革传统...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齐故城考古的学术价值
大约在距今3050年前后,周武王发和太公姜尚率领以周人为主组成的大军东征伐纣,与殷纣王的17万大军在殷郊之牧野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略决战——牧野之战。战争的结局,是殷军大败,殷纣王被迫而死,商王朝灭亡,周王朝诞生。周王朝建立之后,把大量同姓、异姓和古君王之后分封到各地要冲,封邦建国,“以蕃屏周”。太公姜尚,因在兴周灭商中的首功被封于东方齐地,建立齐国。始封之齐国,只不过是方圆百里的一个东方武装殖民据点,并且“地负海盐卤,少五谷而人民寡”(《汉书·地理志下》)。但是,经过太公推行“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等基本国策,齐桓公时期(公元前685年~前643年)以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为核心的“桓管改革”并称霸诸侯,到齐灵公(公元前581~前554年)灭莱(公元前567年),齐国疆域向东扩展到胶东半岛一带。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而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