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农业的发展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2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农业的发展,龙山文化的农业发展水平,可以从出土的生产工具得到说明。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

  龙山文化的农业发展水平,可以从出土的生产工具得到说明。

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

  那时候的生产工具多半是用石头作成的。人们要制作一件工具,先按照需要制作的大小尺寸,去选择合适的砾石,把不合用的地方打掉。我们常在石制工具的背上看到一个突起的小包,下面有放射形的波状纹。这就是用集中在一点上的打法打出来的结果。打出来的毛坯,器面上高低不平,还要经过一道琢制的工序。琢制完毕,再来磨平。龙山文化的磨制技术,登上了新石器时代的顶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石斧的侧面,磨制的痕迹,总是一条条平行的细而长的线条,这是竖着磨的结果;在一些石刀、石镰的刃部,磨制的痕迹,总是短而碎的线条,这是横着磨的结果。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什么工具需要全磨,什么工具只要磨一部分。象石铲、石凿、石镞,多半是遍体磨光的;而对石斧,只是磨磨部罢了。

  有些工具需要打孔。打孔的方法,除了琢孔、钻孔等以外,早在大汶口文化中就有一种“管钻法”。那就是用一根小管子,蘸水加砂,来回钻动。用这种方法钻出的孔洞很直,同时,因为只钻一个圈口,不用钻中间的石芯,所以少费很多力量,并且加速了钻孔的时间。

农业生产工具的种类

  龙山文化的人们,不仅改进了工具的制作方法,而且增加了工具的种类。根据二十五个龙山文化遗址的统计,在出土的四十四种工具当中,农业生产工具占62.9%,渔猎工具占22.85%,还有百分之十几是捻线等工具。另外,根据九个仰韶文化遗址的统计,渔猎工具有1,016件;而在十五个龙山文化遗址里发现的渔猎工具,只有587件。这些数字表明,农业已经成为龙山文化氏族公社的主要经济部门,渔猎经济的比重比仰韶文化已经显著地下降了。更重要的是,在龙山文化遗址里,还发现了一些为仰韶文化所没有的新型农具。例如,半月形的双孔石刀,有柄的石镰、蚌镰,和双齿木耒,等等。这些新型农具的发现,充分说明了龙山文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比仰韶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饲养业的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龙山文化氏族饲养家畜的事业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从陕县庙底沟二十六个龙山文化穴窖里出土的家畜骨骼,比同地一百八十八个仰韶文化窖穴土的总数还要多。在邯郸市涧沟的一个龙山文化大土坑里,就发现了二十一个猪的骨骼。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家畜骨骼,大多是猪、狗两种;而龙山文化遗址里,除了发现大量的猪、狗骨骼以外,还发现不少牛和山羊的骨骼。在个别的遗址里,还有马和鸡的骨骼。由此可见,那时候饲养的家畜,不但在数量上比仰韶文化增多了,而且种类也增加了。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农业和饲养家畜的发展,把原始社会从母系氏族公社推进到父系氏族公社的阶段。前面曾经提到,龙山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文化,就是根据这种情况来判断的。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出现的社会基本单位,分作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互相连接的阶段。在农业没有发明以前,人们是依靠狩猎和采集来维持生活的。那时候,男子负担猎取禽兽,捕捉鱼类;妇女负担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和块根。因为狩猎的收获并不是很可靠的,所以妇女的采集活动,一直是人们维持生活的重要来源。后来,在长期的采集活动的实践中,妇女们逐渐掌握了种植野生植物的技术。这样,就发展了初步的农业生产,仍旧由妇女来经营。那个时期,妇女在生产上和社会生活上居于支配的地位。因此,那个时期的氏族公社,叫作母系氏族公社。经过人们世世代代的劳动,农业和饲养家畜逐渐发展了,逐渐代替了狩猎活动和采集活动。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这个阶段,繁重的农业劳动和饲养家畜的劳动,逐渐由男子来负担。男子在社会生产上越来越比妇女起着更大的作用,最后完全代替妇女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在社会生活中,男子也逐渐居于支配地位。这样,氏族公社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了。

不同的婚葬制度

  龙山文化农业和饲养家畜的情况,正好符合这样的发展过程。因此,考古学家作了判断: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不同,它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文化。此外,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婚葬制度也完全不同。在母系氏族公社阶段,人们遵循着外婚制的规定,男子结婚以后,要迁到女方的氏族里去生活,但死后仍旧要归葬在自己出生的氏族的墓地里,夫妻不能同墓合葬。父系氏族公社恰恰相反,实行一夫一妻制;女子结婚以后,要迁到男方的氏族里去生活,死后,夫妻往往同墓合葬。例如,在齐家文化的遗址里,发现不少合葬墓,都是一对成年男女(夫妻)合葬在一起的。这种合莽墓的发现,是证明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典型的考古材料。这种现象为今后探讨龙山文化的婚葬制度,提供了线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齐鲁文化的源流
齐鲁文化,确切地说,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形成及融合1982年夏,考古工作者在沂河、沭河流域发现了若干组细石器埋藏点,并命名为“沂沭细石器文化”,据考古研究,可能就是北辛文化的源头。这一关键环节的发现,使沂沭的旧石器文化与北辛文化之间找到了联结点,并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谱系连接起来,组成了鲁南地区的中国史前文化的完整序列。而这一山东的史前文化,就是山东的土著居民东夷人创造的,土生土长的东夷文化。其中大汶口文化是以泰安的大汶口遗址命名的,分布范围广泛,距今约6000年...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齐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自从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一个理论热点。在西方国家,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现代社会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反思的结果,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多斯代表罗马俱乐部执笔的《增长的极限》引发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而在中国,这种思想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是齐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了便于用现代经济学视角解读齐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必要对可持续发展的权威性界定作简单回顾。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1年国际生存生态合会和国际生物科合会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能力和再生能力”,侧重于生态平衡的角度。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于1991年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陶器
陶轮的使用用陶轮制作陶器,是龙山文化手工业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陶轮是一人固定在直立的短轴上的圆盘。制作隐器的时候,把一块陶土放在圆盘上面,然后转动陶轮,借着陶轮急速转动的力量,拉动陶土。想让陶器的肚子大一些,就向外拉;想让口小一些,就向里收。随着手势的开合,可以塑出不同形状的陶器来。用这种轮制方法制作出来的陶器,厚薄均匀,形状规整;生产效率也比徒手制作提高了好几倍。这种陶器的特征,是在器面上有一圈圈的弦纹,底部也有同心圆线条的割断痕迹。徒手制作在各地龙山文化遗址里发现的陶器,并不是都用陶轮制作的,还有许多仍旧是徒手制作的。当时,徒手制作陶器,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把调好的陶土搓成泥条,再把泥条圈起来盘成所需要的器形,这叫作螺卷法。另一种方法是先做成宽宽的泥片,再把泥片卷成圆圈,一个接一个地堆成器形,这叫作垒筑法。陶窑龙山文化陶窑的构造,也比以前进步了。不但窑室扩大了,可以烧制更多的陶器;而...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生产活动
农业工具当商代前期的奴隶们从事农业生产时,他们已不再用双手或木棒刨土,也不再仅仅靠一些磨制的石器来进行生产。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尽管还使用石斧、石石奔、石刀、石镰、石铲、石凿等石制生产工具,以及祖先传下来的蚌镰、蚌铲、骨斧、骨刀、骨铲等蚌器和骨器,但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工具—金属工具诞生了。它的出现使过去一切质料的工具都相形见绌。这就是说,这时虽然还大量存在着石器,并混合使用着骨、蚌乃至木器,但却开始了由石器向金属工具过渡并逐渐进入以金属工具为主的时代。商朝的生产工具,主要的已经不是石制工具而是金属工具。商代前期的郑州商代城也应如此。当奴隶们在田野里进行松土、播种、除草、收割等作业时,他们的手里已经增添了铜钁、铜铲、铜刀等金属生产工具了。它很象斧,却不是斧,呈长方形,后部中间是空的,为的是装木柄。带柄的铜钁用来疏松土壤,进行播种,实在是很理想和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它和其他的青铜工具,农业生产大...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稷下渊源
齐文化遗产既是中国地域文化遗产的一个大宗,也是综合性全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地继承这一份遗产,使之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是齐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考察齐文化源流可以分为三大段:周初以前的齐地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一个特殊地域形态,其进化发展虽与内地文化同步且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主导因素大致皆出于当地土著夷人文化;两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严格意义上的齐文化逐渐化入广义的中原文化,一方面具备了华夏民族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同时又完整地保存着自己的特质,以其流动性极强的创造活力和高度发达的形态,成长为大一统之前中国地域文化的表率——星汉灿烂的齐学,因之和根底深厚的鲁学一起,成为后世中国文化精神的两大源头;秦汉以降,齐文化演化为大中原文化覆盖下的山东半岛地区文化,虽与时俱进,日趋同一,而仍长期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借鉴齐文化,在总体上有几点值得特加重视。第一是它的变革传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