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陶器
陶轮的使用
用陶轮制作陶器,是龙山文化手工业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陶轮是一人固定在直立的短轴上的圆盘。制作隐器的时候,把一块陶土放在圆盘上面,然后转动陶轮,借着陶轮急速转动的力量,拉动陶土。想让陶器的肚子大一些,就向外拉;想让口小一些,就向里收。随着手势的开合,可以塑出不同形状的陶器来。用这种轮制方法制作出来的陶器,厚薄均匀,形状规整;生产效率也比徒手制作提高了好几倍。这种陶器的特征,是在器面上有一圈圈的弦纹,底部也有同心圆线条的割断痕迹。
徒手制作
在各地龙山文化遗址里发现的陶器,并不是都用陶轮制作的,还有许多仍旧是徒手制作的。当时,徒手制作陶器,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把调好的陶土搓成泥条,再把泥条圈起来盘成所需要的器形,这叫作螺卷法。另一种方法是先做成宽宽的泥片,再把泥片卷成圆圈,一个接一个地堆成器形,这叫作垒筑法。
陶窑
龙山文化陶窑的构造,也比以前进步了。不但窑室扩大了,可以烧制更多的陶器;而且火道延长了,火眼增多了。这样,既提高了窑室里面的温度,又缩短了烧窑的时间。那时候,烧窑的技术也有很大的改进。仰韶文化的陶器,因为都是敞着窑口烧制的,陶土里面今有的氧化铁,在烧制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氧化,所以烧制的成品都变成了红色。龙山文化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封窑技术,在烧制陶器的时候,把窑口密封,使陶土里的铁素得到还原,这样就烧成了灰色的陶器。灰色陶器比红色的,质量要高。还有一种质量更高的黑色陶器,那是由于烧制的时候渗入炭素造成的。
陶器种类
各地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陶器,有鬶、斝、鬲、甗、鼎、甑、簋、豆罐、盂、盆、碗、壶、杯、瓮,等等,种类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鬶、斝、鬲、鼎。鬶是沸水器,前面有斜伸出来的长嘴,后面有一个把手;椭圆形的肚子下面连着三只空足。斝、鬲、鼎都是煮食物用的,下面多安着三只空足。这些安装空足的陶器,在煮水或煮食物的时候,因为同火的接触面比较大,所以能够很快地把水煮沸或者把食物煮熟。
龙山黑陶
还有一种薄如蛋壳的黑色陶器,代表山东龙山文化制陶技术的高度成就。这种陶器质地细腻,内外漆黑,表面晶亮,而且只有0.1厘米到0.2厘米那么薄,用手指轻轻弹击,就发出清脆的声音。在山东省潍坊姚官庄发掘出来的一只大型的陶杯,是这种陶器的典型。它的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花,底部有稜有边,上部透雕着五圈近似几何纹的图案,真是精美得很。面对着这件精美的龙山文化遗物,我们不由得对祖国辉煌灿烂的原始文化感到自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