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周代齐国的社会性质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9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周代齐国的社会性质,姜太公封齐建国后,实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治国方略。    那么,“其俗”是指什
姜太公封齐建国后,实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治国方略。

    那么,“其俗”是指什么?“其礼”又是指什么?

    这要从西周和齐国的创立来分析。众知,商朝实行的是奴隶制,以山东、河南、河北为中心,统治者称“王”。周在陕西一带,是商的一个属领,允许内部自治,代理人由商王任命为“侯”。姬昌仍然辛勤劳动,说明周还处于氏族公社阶段。

    殷商奴隶主贵族在腐化堕落的同时,加紧对属领、奴隶及自由民的压榨,激起广泛的反抗。商衰弱的同时,周迅速发展。姬昌谮称“文王”,领导天下反商。周武王在广大奴隶倒戈的响应下,摧毁了商王朝。奴隶主残余势力“ 殷遗民”的一部分逃到山东沿海。

    武王、太公和奴隶,都恨透了奴隶制,广大奴隶还为摧毁商王朝立了大功,因此,“武王革命”后,决不能继续实行奴隶制了。于是,采取了分封制——功臣封地建国,即封建制;奴隶解放为农奴,即农奴制。封建制原本农奴制。

    农奴制受到了广大奴隶的拥护,但是遭到了自由民的抵触。更严重的,周族原为公有制,猛地实行分封制,突然产生了贵贱、高低、从属、贫富之分,激起了社员和部分领导成员的强烈反感。管叔、蔡叔联合武庚叛乱是其例证。

    为了维护分封制的严肃性,周公制”礼”。是划分上下、尊卑、贵贱、长幼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及交往仪式与相处秩序的规范,包括行政上的领导等级制度和血缘的宗法伦理制度,即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具体化的农奴制度,它最通俗的表现形式就是服装和礼节。“礼”,将行政组织、宗教组织、宗族组织、经济组织、军队组织、社会组织融合于一体。

    太公受封之初,殷商的属领薄姑、盈、奄、熊、莱夷还拥有一定的实力,齐地的奴隶制残余还相当顽固。太公从军事上坚决“殷遗民”的顽抗,同时,以稳定大局为重,在政治上向落后势力妥协,保留了一部分奴隶主的利益,也就大量地保留了奴隶制的形式,这就是“因其俗”。

    “其俗”,就是齐地顽固的奴隶制,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是殷遗风。

    “其礼”就是周公制定的农奴制,包括行政制度和宗族制度,而不是齐地固有的礼仪。所以,“简其礼”又作“简其君臣礼”。

    既然大量地保留奴隶制,不能全面地贯彻农奴制。而且,齐地属“荒服”地区,可以不行周礼。因此,只有变通实行农奴制,而将农奴与奴隶制结合起来,这就是“简其礼”。

    总之,周代齐国的社会性质,行政上、主流上是农奴制, 生产上、生活上则大量地保留了奴隶制。

    奴隶制政权为联合型,民主议政;农奴制政权为宝塔型,等级严格。所以,周公主张“尊尊亲亲”,而姜太公则主张“尊贤尚功”。

    齐国直到春秋时期仍然并行奴隶制和农奴制。《管子》:“桓公曰:“请以令断山木,鼓山铁”。管子对曰:“不可,今发徒隶而作之,则逃亡而不可守;发民,则下疾怨上,边境有兵则怀宿怨而不战。”

    “徒”“隶”就是奴隶,无人身自由,必须严防逃亡。《管子》:筑障塞匿,一道路,博出入;慎管键;以时开闭。他还把奴隶与牲畜并称,且排于牲畜之后:“圈属群徒”。

    “民”就是农奴,有自己的家室、工具,独立经营,祖孙世业,但不许自由迁徒。《管子》:工之子恒为工,农之子恒为农,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徒。

    对农奴实行政、教、族、社、农、兵合一的统治。《管子》: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相亲矣。分国以为五乡,十家为什,五家为伍;故卒伍之人,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爱,少相居,长相游 ,祭祀相福,死丧相恤,祸福相忧,居处相乐,行作相和,哭泣相哀。

    这样,就澄清了姜太公“因其俗,简其礼”的真相,以及周代齐国的社会性质与文化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齐姓源自周代之齐国
齐姓源自周代之齐国,在后世的姓氏学考据上,是被普遍采认为“不容置疑”的,譬如《姓纂》一书上指出:“炎帝姜姓之后,太公望姜子牙,受封营丘为齐国,氏焉”;《通志氏旅略》上也说:“太公望封于齐,子孙以国为氏。”姜太公当初受封的齐国,所拥有的领域包括今山东省益都县以西至历城、聊城两县之间,以及河北省沧、景诸县,东南至海的一大片地方,跟同一时期的其他诸侯比较起来,算得是一个幅员广大,而又地位尊贵崇高的大国。当时齐国的国都设于营丘,亦即现在山东省的临淄县,姜太公的后裔从3100多年以前就繁衍于此,则后世我国的齐姓人士,当然也是发源于这个地方了。到了距今大约2600年以前,齐国又出了一位了不起的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当时日趋式微的周朝王室,在他所高举的“尊王攘夷”的正义旗帜之下,得以维持不坠。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齐国的四姜
姓者女生也。女能生人,可是古者女人本身不但无名,连姓也没有。故曰:孟姜、仲姜、季姜;如后之姜家大妮、姜家二妮、姜家三妮之称呼。女人、男人都是一样的人,为万物之灵而主宰天覆地载之万事万物。可是封建之圣人孔夫子却说:“女子与小人难为养,近之则不逊(不老实),远之则怨(埋怨)。”他所删订的《诗经》,开篇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正与他的男尊女卑观相背道吗?孔夫子所提倡的忠孝仁恕之“孝”,即孝父母。而孔夫子把他母亲也当成“难为养”的“小人”,去避之而不近,又何侈谈其孝?毛泽东曾质问:“孔夫子说:“仁者爱人。是爱所有的人吗?”不管毛泽东的质问如何,但孔夫子之不爱女人,就把“仁者”折去了一半。何况他也娶妻生子,所以“男女授受不亲”也是假的。这位圣人重男轻女的说教,对后世影响尤其恶劣,最后发展到把女人当玩物,认为女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程度。如果说重男轻女是封建糟粕的话,孔夫子之言当时就是糟粕。连他...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齐国的社会环境与足球起源初探
任何东西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今号称第一运动的足球,其历史也是源远流长。足球在古代又称为蹋鞠,蹋,即用脚蹋;鞠,是外表用皮做成,中间塞以毛发,成为圆球,用脚蹴蹋以为乐。最早记载蹋鞠的是《战国策》,据记载:苏秦当了赵相后,为了联络齐国共同抗秦,他对齐宣王说,齐国是一个大国,方圆两千里,数十万军队,仅临淄一个城市就有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这样的富强国家,怎能俯首听命于秦呢?这表明蹋鞠是当时齐地一项非常普遍的民间体育活动。例如山东滕县龙阳店出土的汉百戏画像石上,有戏球艺人多达十九人的竞技场面。他们各自运球环绕着建鼓而舞。控制球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单足弄球,有的棍上弄球,有的做球上腹旋等等。汉代蹋鞠表演往往与音乐、舞蹈、杂技等场面结合在一起,有男有女,其中单人蹋鞠表演占多数,二人蹋鞠也一般为各蹋一鞠。鞠的位置也不相同,或在脚底下,...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用品饮具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有各种式样、多种用途的陶器、铜器、骨器、玉器以至象牙制品。当人们蒸煮食物时,最初是用陶鼎,之后有了铜鼎,后来又发明了鬲。鬲虽然也是三条腿,但中间是空的,着火面大,容易煮熟食物。比鬲更进步的饮具是在鬲上放置上个甑,甑底有孔,象箅子似的,能蒸食物。后来,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取鬲和甑各自的长处,把它们合制成一个器物,就是甗。在甗的中间束腰处放一个箅子,好似一个蒸锅,用起来十分方便。食物煮好以后,要有食具装盛。食具里最常用的是钵,此外,还用豆、簋等。食具都是陶制,制作得相当好。酒具在郑州商代城的出土物里,可以同饮具和食具相比的是酒器。酒器之多实在惊人!有盛酒的,有温酒的,也有包饮酒的;有陶的,也有铜的。酒器有铜爵、陶爵、铜觚、陶斝、铜壶、铜罍、陶罍、陶盉、铜盉及各种类型的陶杯等,质龙优良,造型大方,纹饰美观。陶质酒器中甚至开始有了作为瓷器先祖和前躯的白陶和釉陶。大...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齐国名士陈仲
陈仲也叫陈仲子、田仲、於陵中子等,是战国时著名的贤士。踏实战国时期齐国贵族田氏的后裔,其兄是齐国的卿大夫,封地在盖邑,年收入达万钟之多。陈仲从小生长在贵族家庭中,看到贵族阶级内部肮脏糜烂的腐朽生活,以及对广大下层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他憎恨哥哥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惜出卖灵魂,公开行贿受贿不讲道德。又深深感到个人无力来改变社会。于是在他年轻时代就依然与兄长决裂。他先在沂山附近隐居,但仍不得安宁,后来到风景秀丽的长白山中,自己打草鞋种粮食,自食其力,幻想创造一种世外桃园式的理想世界。奉行“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的处世原则。在当时影响很大,孟子在谈到他时,都不得不称他是:齐国之巨孹。但现实是无情的,诸侯纷争,战乱不断,危险时时骚扰着他的隐居生活。楚国国王听说他不愿在齐国为官,又学识渊博,便想重用他,派人携带重金来聘请他去为相。陈仲清醒地认识到各国统治者的本质都是一样不仁不义的,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