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稷下学宫—海曲汉墓大揭秘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海曲汉墓大揭秘,海曲汉墓大揭秘在山东日照市西郊西十里堡村西南约1公里处,是一片低矮的丘陵,日
海曲汉墓大揭秘
在山东日照市西郊西十里堡村西南约1公里处,是一片低矮的丘陵,日东高速公路在这里与同三高速相会。就在高速公路南侧,分布着三个大土堆,当地人称中间的一座为“王坟”,东西两侧的土堆分别为“娘娘坟”,属县级保护文物点。
2002年3月底,为配合同三高速公路的建设,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对公路所占的文物点进行抢救性挖掘,经过近三个月的挖掘,一个由八九十座墓葬组成的汉墓群惊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山东迄今发现的最完好汉墓。因距此北约1公里处为汉代海曲县遗址,因此将其称为海曲墓地。 从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初步观察,木椁墓葬的时代约从西汉早期到东汉时期;砖室墓葬时代较晚,约属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时间跨度近400年。
2003年4月13日,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被评选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棺内朱漆鲜艳如初
“王坟”和“娘娘坟”是本次挖掘的重点,两座坟中最大的墓葬都位于边缘,因此,中间的墓葬都保存完整,较大的几个墓葬都被盗墓者“光顾”过。“王坟”中最先被发掘的两个大型墓葬中,其中一个已被彻底破坏,空空如也。另一个也是仅有个别物品保留了下来。考古工作人员还发现,其他墓葬盗贼大都光顾过,但不知为何均半途而废,个别的盗洞虽然已经到了椁盖板,有的甚至已将盖板凿了一个浅洞,但并没有进入椁棺。墓地中惟一的一座重棺墓,盗墓贼将盖板凿开洗劫了器物箱,并将外棺凿开,但最终放弃了内棺。
最先清理的110号墓属于一棺一椁带边箱的墓葬,边箱内放置釉陶罐、壶等,仅铜镜就出土了8面。
最令考古工作者激动不已的是106号墓的清理。这是一座狭长的一棺一椁墓葬,开口在中间部位。双层椁盖板,头箱、脚箱、边箱一应俱全。该墓的发掘可谓有惊无险。一开始,考古人员从墓葬开口处就发现有人动过此墓,暗想此墓又完了。但清理到椁盖板后却发现,盗墓贼虽然已接近了椁室,并将椁盖板凿了一个浅坑,但未进入墓室便放弃了,椁盖板下的棺木竟毫发未损。
2002年5月24日,考古人员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了棺盖,棺内的情景让人们惊诧万分:朱漆鲜艳如初,棺内积满清水,透过水面,随葬品清晰可见,仅表面附着薄薄的一层淤泥。墓主骨架虽已不存在,但在棺内却发现了此次最精美的漆器——双层五子奁、嵌金圆盒等。
文物多得没法下脚
5月26日,保存最好的125号墓开棺。
清晨6点半,清理工作就开始了。揭取盖板后,发现椁室内并列的双棺和头箱全部浸泡在水中,只有棺顶露出水面。抽掉积水后,由于文物太多,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大家只好趴在地上一件一件向外提取:完整的大漆安、木虎子、漆衣陶壶、一摞摞漆衣陶耳杯……结果让发掘人员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场的群众也发出了阵阵惊叹声。接着,开棺。由于棺木扣合严密,盖板又十分沉重,十几个人连撬带拖才总算将盖板移开。棺内没有积水,清理出丝织品、鸠杖等20余件文物和植物种子。出土的鸠杖,杖首为刻画精致的鸠鸟,鸠杖是汉代七旬以上老人才有资格用的,因此墓主年龄当在70岁以上。
此次挖掘,共清理了墓葬90座,其中砖室墓17座,其余墓葬都属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大部分墓葬保存完好。出土陶器、铜器、玉器、漆器、木器、铁器、角器等1200余件,其中仅漆木器就近500件,为山东目前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
漆器做工精细,纹饰流畅,部分器物还嵌金、嵌银,镶嵌的动物造型栩栩如生,显得十分华丽壮观。少量漆器上写有文字,具有比较高的研究价值。出土的陶器500余件,其中尤以50余件漆衣陶和240余件施釉硬陶尤为重要,大部分施釉硬陶已与瓷器十分接近。铜器仅铜镜就有60多面,部分铜镜仍然光鉴照人,5枚铜印章对确定墓主身份具有重要意义。出土的部分竹简和木牍字迹依然清晰,其中竹简上有武帝“天汉二年”的明确年号。丝织品仍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大部分为平纹素面,最大的一块长2·6米、宽0·96米,并刺绣有精致的花纹,是山东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汉代丝织品。
意义
海曲汉墓不以墓主身价增荣,也不以出土重器宝物著称,而是以墓葬群落众多和保存完好得到专家的特别青睐。它出土的大量带有民间工艺色彩的日用品很多都是难得一见的汉代器物,不仅有文物价值,更有文化价值,对于研究汉代一般民众的生活和习俗、了解汉代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有重要意义。
在山东日照市西郊西十里堡村西南约1公里处,是一片低矮的丘陵,日东高速公路在这里与同三高速相会。就在高速公路南侧,分布着三个大土堆,当地人称中间的一座为“王坟”,东西两侧的土堆分别为“娘娘坟”,属县级保护文物点。
2002年3月底,为配合同三高速公路的建设,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对公路所占的文物点进行抢救性挖掘,经过近三个月的挖掘,一个由八九十座墓葬组成的汉墓群惊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山东迄今发现的最完好汉墓。因距此北约1公里处为汉代海曲县遗址,因此将其称为海曲墓地。 从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初步观察,木椁墓葬的时代约从西汉早期到东汉时期;砖室墓葬时代较晚,约属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时间跨度近400年。
2003年4月13日,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被评选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棺内朱漆鲜艳如初
“王坟”和“娘娘坟”是本次挖掘的重点,两座坟中最大的墓葬都位于边缘,因此,中间的墓葬都保存完整,较大的几个墓葬都被盗墓者“光顾”过。“王坟”中最先被发掘的两个大型墓葬中,其中一个已被彻底破坏,空空如也。另一个也是仅有个别物品保留了下来。考古工作人员还发现,其他墓葬盗贼大都光顾过,但不知为何均半途而废,个别的盗洞虽然已经到了椁盖板,有的甚至已将盖板凿了一个浅洞,但并没有进入椁棺。墓地中惟一的一座重棺墓,盗墓贼将盖板凿开洗劫了器物箱,并将外棺凿开,但最终放弃了内棺。
最先清理的110号墓属于一棺一椁带边箱的墓葬,边箱内放置釉陶罐、壶等,仅铜镜就出土了8面。
最令考古工作者激动不已的是106号墓的清理。这是一座狭长的一棺一椁墓葬,开口在中间部位。双层椁盖板,头箱、脚箱、边箱一应俱全。该墓的发掘可谓有惊无险。一开始,考古人员从墓葬开口处就发现有人动过此墓,暗想此墓又完了。但清理到椁盖板后却发现,盗墓贼虽然已接近了椁室,并将椁盖板凿了一个浅坑,但未进入墓室便放弃了,椁盖板下的棺木竟毫发未损。
2002年5月24日,考古人员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了棺盖,棺内的情景让人们惊诧万分:朱漆鲜艳如初,棺内积满清水,透过水面,随葬品清晰可见,仅表面附着薄薄的一层淤泥。墓主骨架虽已不存在,但在棺内却发现了此次最精美的漆器——双层五子奁、嵌金圆盒等。
文物多得没法下脚
5月26日,保存最好的125号墓开棺。
清晨6点半,清理工作就开始了。揭取盖板后,发现椁室内并列的双棺和头箱全部浸泡在水中,只有棺顶露出水面。抽掉积水后,由于文物太多,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大家只好趴在地上一件一件向外提取:完整的大漆安、木虎子、漆衣陶壶、一摞摞漆衣陶耳杯……结果让发掘人员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场的群众也发出了阵阵惊叹声。接着,开棺。由于棺木扣合严密,盖板又十分沉重,十几个人连撬带拖才总算将盖板移开。棺内没有积水,清理出丝织品、鸠杖等20余件文物和植物种子。出土的鸠杖,杖首为刻画精致的鸠鸟,鸠杖是汉代七旬以上老人才有资格用的,因此墓主年龄当在70岁以上。
此次挖掘,共清理了墓葬90座,其中砖室墓17座,其余墓葬都属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大部分墓葬保存完好。出土陶器、铜器、玉器、漆器、木器、铁器、角器等1200余件,其中仅漆木器就近500件,为山东目前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
漆器做工精细,纹饰流畅,部分器物还嵌金、嵌银,镶嵌的动物造型栩栩如生,显得十分华丽壮观。少量漆器上写有文字,具有比较高的研究价值。出土的陶器500余件,其中尤以50余件漆衣陶和240余件施釉硬陶尤为重要,大部分施釉硬陶已与瓷器十分接近。铜器仅铜镜就有60多面,部分铜镜仍然光鉴照人,5枚铜印章对确定墓主身份具有重要意义。出土的部分竹简和木牍字迹依然清晰,其中竹简上有武帝“天汉二年”的明确年号。丝织品仍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大部分为平纹素面,最大的一块长2·6米、宽0·96米,并刺绣有精致的花纹,是山东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汉代丝织品。
意义
海曲汉墓不以墓主身价增荣,也不以出土重器宝物著称,而是以墓葬群落众多和保存完好得到专家的特别青睐。它出土的大量带有民间工艺色彩的日用品很多都是难得一见的汉代器物,不仅有文物价值,更有文化价值,对于研究汉代一般民众的生活和习俗、了解汉代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齐鲁稷曲之战
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鲁军于稷曲(今山东曲阜附近)击败齐军的作战。去年,鲁曾助吴攻齐(参见吴鲁邾郯攻齐之战)。这年春,齐为对鲁实施报复,派大夫国书、高无邳率军攻鲁。当时,季孙氏主鲁国政,不愿率军出城迎敌,欲动员盂孙氏与叔孙氏出征。孟孙氏、叔孙氏因不满季孙氏专权,拒不从命。季孙氏宰冉求以国家利益为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利害,极力说服三家联手抗齐。三家遂达成协议,决定在鲁都曲阜近郊组织防御。鲁军分成左、右二军。左军为主力,由季孙氏之甲士7000人组成,冉求任主帅,布防于南门之外;右军系盂孙氏属下,孟孺子泄为帅,协助左军御敌。齐军到达鲁都近郊,从稷曲向鲁军发起攻击。孟孺子泄畏敌怯战,右军军心涣散,遭齐军攻击后即败退至城内。左军士卒起初因不信任冉求,不愿越过壕沟迎击齐军。冉求遂向全军三次申明军纪,并身先士卒,率先持矛越沟出击。众将士紧随其后,冲向敌阵,勇不可挡,斩获敌首级80多...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齐鲁文化的源流
齐鲁文化,确切地说,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形成及融合1982年夏,考古工作者在沂河、沭河流域发现了若干组细石器埋藏点,并命名为“沂沭细石器文化”,据考古研究,可能就是北辛文化的源头。这一关键环节的发现,使沂沭的旧石器文化与北辛文化之间找到了联结点,并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谱系连接起来,组成了鲁南地区的中国史前文化的完整序列。而这一山东的史前文化,就是山东的土著居民东夷人创造的,土生土长的东夷文化。其中大汶口文化是以泰安的大汶口遗址命名的,分布范围广泛,距今约6000年...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陶器
陶轮的使用用陶轮制作陶器,是龙山文化手工业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陶轮是一人固定在直立的短轴上的圆盘。制作隐器的时候,把一块陶土放在圆盘上面,然后转动陶轮,借着陶轮急速转动的力量,拉动陶土。想让陶器的肚子大一些,就向外拉;想让口小一些,就向里收。随着手势的开合,可以塑出不同形状的陶器来。用这种轮制方法制作出来的陶器,厚薄均匀,形状规整;生产效率也比徒手制作提高了好几倍。这种陶器的特征,是在器面上有一圈圈的弦纹,底部也有同心圆线条的割断痕迹。徒手制作在各地龙山文化遗址里发现的陶器,并不是都用陶轮制作的,还有许多仍旧是徒手制作的。当时,徒手制作陶器,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把调好的陶土搓成泥条,再把泥条圈起来盘成所需要的器形,这叫作螺卷法。另一种方法是先做成宽宽的泥片,再把泥片卷成圆圈,一个接一个地堆成器形,这叫作垒筑法。陶窑龙山文化陶窑的构造,也比以前进步了。不但窑室扩大了,可以烧制更多的陶器;而...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生产活动
农业工具当商代前期的奴隶们从事农业生产时,他们已不再用双手或木棒刨土,也不再仅仅靠一些磨制的石器来进行生产。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尽管还使用石斧、石石奔、石刀、石镰、石铲、石凿等石制生产工具,以及祖先传下来的蚌镰、蚌铲、骨斧、骨刀、骨铲等蚌器和骨器,但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工具—金属工具诞生了。它的出现使过去一切质料的工具都相形见绌。这就是说,这时虽然还大量存在着石器,并混合使用着骨、蚌乃至木器,但却开始了由石器向金属工具过渡并逐渐进入以金属工具为主的时代。商朝的生产工具,主要的已经不是石制工具而是金属工具。商代前期的郑州商代城也应如此。当奴隶们在田野里进行松土、播种、除草、收割等作业时,他们的手里已经增添了铜钁、铜铲、铜刀等金属生产工具了。它很象斧,却不是斧,呈长方形,后部中间是空的,为的是装木柄。带柄的铜钁用来疏松土壤,进行播种,实在是很理想和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它和其他的青铜工具,农业生产大...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稷下渊源
齐文化遗产既是中国地域文化遗产的一个大宗,也是综合性全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地继承这一份遗产,使之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是齐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考察齐文化源流可以分为三大段:周初以前的齐地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一个特殊地域形态,其进化发展虽与内地文化同步且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主导因素大致皆出于当地土著夷人文化;两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严格意义上的齐文化逐渐化入广义的中原文化,一方面具备了华夏民族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同时又完整地保存着自己的特质,以其流动性极强的创造活力和高度发达的形态,成长为大一统之前中国地域文化的表率——星汉灿烂的齐学,因之和根底深厚的鲁学一起,成为后世中国文化精神的两大源头;秦汉以降,齐文化演化为大中原文化覆盖下的山东半岛地区文化,虽与时俱进,日趋同一,而仍长期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借鉴齐文化,在总体上有几点值得特加重视。第一是它的变革传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