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从姜炎文化看齐文化的渊源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8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从姜炎文化看齐文化的渊源,   所谓齐文化,就是齐地齐人一组组共同体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在历史过程中累积的

    所谓齐文化,就是齐地齐人一组组共同体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在历史过程中累积的一切生产、生活样式,行为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赖以创生的思想、情感、观念、知识、科学、技术等,以及蕴藏着其文化信息的人工制品的总和。

    齐文化形成于西周初叶的周王室封邦建国,与鲁文化等融合于西汉前期的“独尊儒术”。今山东省淄博市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姜太公是齐文化的缔造者。然而齐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早在齐文化形成之前,齐文化的基因便已孕育于我国上古时期的东西部两大文化圈之中了。

    所谓东部文化圈,意指我国先周时期,在以今山东为中心,延及辽东半岛、苏北淮河下游、豫东、冀东南等广大地区范围内,由一定数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因素,以程度不同的凝结形式所构成的一组组文化丛。这一文化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东部地区史前考古文化、东夷文化和裂变的殷商文化。西部文化圈,相对于东部文化圈而言,因其所处方位在西故名。这一文化圈包括姜炎文化和姬黄文化两个组成部分。因而,姜炎文化是齐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齐文化与姜炎文化的渊源关系谈点粗浅的意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

 

     姜炎文化的缔造者是炎帝。

     炎帝,又称神农氏。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云:“炎帝,神农氏,姜姓。”在我国许多古籍中,炎帝是一位很大程度上被神化了的古史传说中的人物。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    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春秋元命苞》云:“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子,人面龙颜,好耕,是为神农。”又云:“神农生三辰而能言,五日而能行,七朝而齿具,三岁而知稼穑般戏之事。”一些古籍则直言炎帝为神,如《白虎通》云:“炎帝者,太阳(神)也。”大凡领袖人物,自有其超凡脱俗的能力。远古时代,当常人无法理解时,便将其神化,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后人未识炎帝尊颜,更对他们伟大的创举无法理解时,进一步将其神化亦在情理之中。只要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通过理性的思考,透过罩在炎帝头上的神秘光环,便可洞察炎帝的真实面貌,还历史以本原。

    近年来经过多学科综合研究,学术界基本认同这样一种观点:炎帝是我国历史上曾经真正存在过的一个人、一批人、或一个群体的名号。这一名号开始时或许是炎帝部族的一个英雄首领的名字,或许是这一部族的图腾,以后便用作该部族历任首领的沿性称号或族名了。从民族学的角度上说,氏族或部落首领称号的沿袭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先民们普遍存有“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意识,在英雄时代,人们又产生了对杰出人物和祖先的崇拜。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老部落首领虽然肉体死了,然而他的灵魂却依然活着,并附托于新的首领之身,继续统治着本部族。这既可增强部族的凝聚力,又可使部族成员得到心理上的慰藉。对此,古人是深信不疑的,中外概莫能外,比如古埃及的国王皆称法老便是明证。炎帝、黄帝之号亦属此例。

    关于炎帝的故里问题,《国语·晋语四》中说:“昔少典娶有    氏女,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后裔姓姬,炎帝后裔姓姜。那么,姜水在什么地方呢?《水经注》渭水条云:“岐水……又屈经周城南,又历周原下,……水北即岐山矣。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据徐旭生先生考察,姜水,即“西出岐山,东过武功,折南流入渭水的小水。(《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可知炎帝的故里在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境内。当然,这一说法尚未得到学者们的公认,目前在此说之外,还有湖北说、山东说等。其实,在远古时代,因为种的繁衍、族的分解,因为游牧、渔猎、采集或土地的抛耕,因为某一天灾或人为的战争,族群的迁徙是很正常的事情。中国人向有敬祖的传统和怀旧的情结,于是便把原有的族号带到异土他乡,相沿不改,表明不忘本根。代马北望般的情怀,导致现存的多处炎帝遗址、遗迹并非很难理解。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将宝鸡视为炎帝族的故里,或曰姜炎文化的发祥地当无大碍。

    关于炎帝及姜炎族的世系情况,《易·系辞》正义引《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四年而崩……凡八代及轩辕氏也。”清代大学者马    在《绎史》卷四中引述了众多古书之后说道:“(炎帝神农氏)传十有六帝,或曰八帝,或曰十七世。黄帝始起而代之。其后世则在颛顼时为土正,尧时为四岳,商为阿衡,周为太师。”太师,指姜太公尚。根据郭沫若的研究,炎帝后裔有四个重要的分支:一支是烈山氏,一支是共工氏,第三支是四岳,第四支是有邰氏。

    在炎帝的后裔中,四岳被认为是最有头绪的一支。四岳源于伯夷,其后代在先秦时期历历可考者,有申、吕、许、由等。齐就是从吕分化出来后移居东部地区的一支。因此,《史记·齐太公世家》说:“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

    可见,从族源的角度讲,正是姜尚其人,把姜炎文化与齐文化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二)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姜炎文化产生于老官台文化时期及其以前,距今约7000年,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即炎帝神农氏时代;其发展是炎帝生息于姜水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及至夏、商时期,姜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姜炎文化在保存传统的基础上,发生了文化的膨胀、传播、碰撞和交融。其中一部分与姬黄文化逐步融合,构成了周文化的基础,另外部分则流向了东、南两方。流向东方的在东夷文化圈里建立了许多姜姓部族方国。据不完全统计,夏商时期,东夷文化圈里有一百多个部族方国,而势力较大的方国几乎全为姜姓所建。试举几例以明之:

    莱国。莱国是先周的一个部族方国,为姜姓莱夷人所建。据有关文献记载,生活在莱国的居民是莱夷人和    夷人。关于    夷人,孔安国注释说:“东表之地称    夷。”马融则分开来解释道:“    ,海    也;夷,莱夷也。”由此观之,莱夷和    夷本是同族而异名。早在龙山文化时期,莱国就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在建筑、文字创造和航海方面也有许多建树。在姜姓诸方国中,莱国的势力是比较强的。

    纪国。殷商时期,有一个纪国,在今山东寿光境内。《左传·隐公元年》孔安国疏引《世族谱》说:“纪,姜姓,侯爵。”纪国为姜姓所建,并见于《史记》索隐及《路史》诸书。金文将“纪”写作“己”。在寿光县城南20里处,有旧城遗址,纪侯台遗址等。己侯钟便出土于纪侯台下。近年来,在寿光境内出土了一批纪器。据寿光博物馆的同志们介绍,均为商代末期的器物。由此可知,西周前就有一个姜姓纪国存在,都城和疆域都在今寿光境内。

    淳于国。在今山东安邱境内,有一个淳于国,姜姓。郦道元《水经注·汶水》说:“又北过淳于县西,故夏后氏之斟灌国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号曰淳于国。”此言淳于立国之地在夏代为斟藻国。《续山东考古录》认为“灌”为“藻”之讹。尽管说法不同,但值得肯定的是,早在夏商时期,安邱境内就有姜姓方国存在。

    蒲姑。晚商时,淄河流域有一个蒲姑国。《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婴叙述齐地沿革时说:“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    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这里说的逄伯陵,为殷商时姜姓诸侯。《左传》杜注称:“逄伯陵,殷诸侯,姜姓。”

    另外还有一些姜姓方国,由于文献不足,难以叙述其历史状况。这些姜姓方国承传着姜炎文化的传统,后来都逐渐地融入齐文化之中了。此为齐文化与姜炎文化渊源关系的一个方面。

 

(三)

 

    杨向奎先生在《论<吕刑>》(《管子学刊》1990年第2期)一文中说:“我以为在《尚书·周书》中,排在《周诰》前后的《洪范》和《吕刑》,是炎帝系统的文字。”在杨先生看来,我国古代,国家起源后,国之性质有二:一为专司祭天之神守国,如申国;一为专司民事之社稷国,如吕国。《洪范》是“神守之国”的天书,而《吕刑》是社稷之守的治人法典。申、吕二国同出于四岳姜姓,皆系炎帝后裔,本属同族。后来,申为楚并,故楚文化主流来自申;吕东迁而为齐,故齐文化具有浓厚的吕国色彩。《吕刑》讲刑,因而齐为最先产生中国法家之地区。杨先生的分析是很深刻的,他不仅为我们找到了黄帝以后炎帝一系的有关史料,而且进一步指明了姜炎系统文化流传之方向,给我们探索齐文化渊源以有益的启迪和指导。

    事实的确如此,齐文化自形成之日起,就带有了浓厚的刑法色彩。据《韩非子·说储右上》记载:“太公望东封于齐,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    、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无上之名,无君之碌,不事仕而事力。’太公望至于营丘,使吏执杀之,以为首诛。”无独有偶,《春秋繁露》亦载太公诛杀之事曰:“营荡为齐国司寇,太公封于齐,问焉以治国之要。营荡对曰:‘仁者爱人,义者尊老。’太公曰:‘爱人、尊老奈何?’营荡对曰:‘爱人者,有子不食其力;尊老者,妻长而夫拜之。’太公曰:‘寡人欲以仁义治齐,今子以仁义乱齐,寡人立而诛之,以定齐国。’”通过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到齐文化中的法治精神是自这一文化形成之时便具备的了。

    不仅如此,而且法治精神在齐国得以逐步光大,并形成一文化传统。比如,《管子》一书以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法治的重要性、作用、立法原则、司法程序等。该书认为,法是治理国家的主要工具和“治民一众”的规范。《七法》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明法解》说:“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由此,足以看到姜炎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在齐文化中的影响和光大了。

    综上所述可知:姜炎文化与齐文化,前者是后者的主要渊源之一,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因而,研究姜炎文化,有助于了解齐文化的形成之奥秘;反之,研究齐文化亦有助于研究姜炎文化的变迁之历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稷下渊源
齐文化遗产既是中国地域文化遗产的一个大宗,也是综合性全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地继承这一份遗产,使之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是齐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考察齐文化源流可以分为三大段:周初以前的齐地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一个特殊地域形态,其进化发展虽与内地文化同步且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主导因素大致皆出于当地土著夷人文化;两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严格意义上的齐文化逐渐化入广义的中原文化,一方面具备了华夏民族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同时又完整地保存着自己的特质,以其流动性极强的创造活力和高度发达的形态,成长为大一统之前中国地域文化的表率——星汉灿烂的齐学,因之和根底深厚的鲁学一起,成为后世中国文化精神的两大源头;秦汉以降,齐文化演化为大中原文化覆盖下的山东半岛地区文化,虽与时俱进,日趋同一,而仍长期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借鉴齐文化,在总体上有几点值得特加重视。第一是它的变革传统...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齐国的四姜
姓者女生也。女能生人,可是古者女人本身不但无名,连姓也没有。故曰:孟姜、仲姜、季姜;如后之姜家大妮、姜家二妮、姜家三妮之称呼。女人、男人都是一样的人,为万物之灵而主宰天覆地载之万事万物。可是封建之圣人孔夫子却说:“女子与小人难为养,近之则不逊(不老实),远之则怨(埋怨)。”他所删订的《诗经》,开篇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正与他的男尊女卑观相背道吗?孔夫子所提倡的忠孝仁恕之“孝”,即孝父母。而孔夫子把他母亲也当成“难为养”的“小人”,去避之而不近,又何侈谈其孝?毛泽东曾质问:“孔夫子说:“仁者爱人。是爱所有的人吗?”不管毛泽东的质问如何,但孔夫子之不爱女人,就把“仁者”折去了一半。何况他也娶妻生子,所以“男女授受不亲”也是假的。这位圣人重男轻女的说教,对后世影响尤其恶劣,最后发展到把女人当玩物,认为女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程度。如果说重男轻女是封建糟粕的话,孔夫子之言当时就是糟粕。连他...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齐鲁文化的源流
齐鲁文化,确切地说,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形成及融合1982年夏,考古工作者在沂河、沭河流域发现了若干组细石器埋藏点,并命名为“沂沭细石器文化”,据考古研究,可能就是北辛文化的源头。这一关键环节的发现,使沂沭的旧石器文化与北辛文化之间找到了联结点,并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谱系连接起来,组成了鲁南地区的中国史前文化的完整序列。而这一山东的史前文化,就是山东的土著居民东夷人创造的,土生土长的东夷文化。其中大汶口文化是以泰安的大汶口遗址命名的,分布范围广泛,距今约6000年...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齐文化与梁山好汉的精神渊源
体魄强悍,粗犷刚烈,喉咙粗大,不善言辞,遇事说不上三句话,便吹胡子瞪眼睛撸袖子,“砍头不过碗大疤!”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这便是“山东好汉”给人的印象之一。小说家写山东人,往往尽力刻划山东人的这一面,瓦岗寨里的程咬金,梁山泊上的李逵,粗犷、莽撞、豪爽、勇武、坦直,庶几成为小说家笔下的山东人的固定形象。然则这又决非小说家妙笔生花,面壁虚构。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三月,68岁的刑部尚书王士祯请假回籍,办理迁坟一事。康熙皇帝御览了他的奏折,对在场的大学士们说:“山东人偏执,逞强好胜,只有王士祯不这样。他的诗写得很好,闲时除了看书,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可以给他五个月假。”在这位当朝皇帝眼里,千余万山东人都是好勇斗狠之辈,只有王士祯一人例外!王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原籍山东诸城,祖上迁居新城(今山东桓台),遂为新城人。王士祯在文坛上极负盛名,粗犷剽悍尽让与文采风流。虽...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岳石文化简介
岳石文化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后继文化和夏代山东地区的方国文化,也是山东地区早期的青铜文化。岳石文化有夹砂褐陶和泥质灰陶两大陶系,陶器一般器胎厚重。其中夹陶陶质不纯,火候低,质软易碎。器表多素面磨光,常见纹饰有附加堆纹和弦纹、凸棱纹,亦见有划纹、压印纹和彩绘。主要器形有甗、大中口罐、尊形鼎、矮足小鼎、舟形器、蘑菇形钮器盖、折肩罐、卷沿鼓腹盆、高圈足簋等,构成了岳石文化独特的陶器群体。从上述岳石文化陶器中可看出,山东龙山文化只是岳石文化比较主要的渊源之一,而在其文化形成中还吸收了先商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湖熟文化等因素。在岳石文化分布范围内,因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形成了五个地方类型,而鲁北地区的岳石文化即为史家类型和郝家庄类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