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文化探源—山东境内汉碑考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3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文化探源—山东境内汉碑考,由于山东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的远古文化一开始就带有浓烈的个性色

由于山东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的远古文化一开始就带有浓烈的个性色彩,流传至今的碑刻、摩崖、墓志、画像等就是这宗文化的载体与表现。

西汉初期,国家采用“与民休息”这一有利于医治战争创伤、促进恢复生产的基本国策,从而将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目前,西汉遗存下来的刻石在山东出土的约占三分之二。这些刻石的文字,皆是早期隶书的风貌,有较强的篆书遗风,反映出篆书向隶书转化过程中亦篆亦隶的特点。近年来出土的大量战国、西汉初期的木牍、竹简,同石刻书法一样,无不说明最初的隶书乃是在战国后期的民间开始萌生的。秦始皇以小篆统一天下文字的诏令,事实上仅仅约束了官方文书,民间文字的使用,依旧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西汉初期,篆隶完成了体势上本质性的转变,篆书的骨架被彻底拆散。武帝以后,笔画形态的丰富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然而,直到西汉末,隶书笔画形态没有太大的改观。

东汉时期,生产力有了飞速发展,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进步,使得文化、艺术揭开了全新的一页。各类碑刻文字大量出现,推出中国石刻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梁元帝撰《碑英》120卷收录了大量汉碑资料,郦道元撰《水经注》,也曾无意间提到汉碑一百多种,宋代洪适作《隶释》,收录汉碑115件,在清代人的著录里,汉碑约有200种左右,但很多仅是存目而未见原物。目前流传下来的汉代碑刻,主要集中在山东曲阜、济宁、邹县、泰安、河南安阳、偃师、南阳及西安碑林。近几年,山东枣庄、巨野、济宁、金乡、微山、曲阜、临沂、苍山、临淄、高密、平度等地,陆续又有新的碑刻出土,包括传世作品在内,山东现存汉代碑刻92种,这个数字,几乎占全国现存汉代碑刻总量的一半。它们在功用上,可分为神道碑、庙堂碑、记事碑。书法风格一碑一奇,各领风范,神道、庙堂碑上常见典型隶书,或朴厚、或娟秀、或典雅,蚕头雁尾的波笔是其突出的特征性笔画,记事题刻、志墓文字多为笔画劲直、无波挑的通俗隶书,这是汉代民间最常见的实用性文字,它们是楷书的母体,虽或缺乏某些艺术性,然而却是文字演变链条上最直接重要的一环。

山东境内的汉碑概况:

孝禹碑,刻于西汉成帝河平三年,清同治九年出土于平邑,今藏山东省博物馆。属隶书,其书法遒劲苍古,为古隶佳品。

景君碑,济宁原有景氏三碑,此为之一,东汉汉安二年刻,今藏济宁市博物馆。碑正文、碑阴文皆隶书。结体易方为长,开峭拔一派,极有特点。

武班碑,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刻,今在嘉祥武氏祠保管所。碑首圭形,隶书20行,今已磨灭。
乙瑛碑,东汉桓帝元兴元年刻,今藏曲阜孔庙东庑,隶书,内容记汉鲁相乙瑛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执掌祭祀之事。书风朴素中不失秀美,是汉碑中的佼佼者。

孔谦碑,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刻,原在孔林内孔谦墓前,清初移入孔庙内,今藏东庑。隶书,其书风淳厚。

孔君碑,东汉永寿元年刻,原在孔林内,后佚失,清乾隆五十八年重又发现于孔林墙外,移入孔庙。隶书,书风苍劲敦厚。

礼器碑,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刻,现藏曲阜孔庙东庑。书风精妙峻逸,为隶书极则。

郑固碑,东汉桓帝延熹元年刻,原在济宁孔庙,现藏济宁市博物馆。书风古健雅洁。

孔宙碑,东汉桓帝延熹七年刻,现藏曲阜孔庙东庑。隶书,书风于规矩中见飞动。

武荣碑,东汉桓帝永康元年刻,原在嘉祥武宅山武荣墓前,乾隆五十一年黄易移于济宁,今藏济宁市博物馆。隶书,书风峭健圆活。

衡方碑,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刻,原在汶上县次邱乡中店村,1953年移入泰安岱庙。正文隶书,书风遒劲拙朴,古健丰腴。

史晨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刻,现藏曲阜孔庙东庑。前、后碑均为隶书,笔风朴厚遒劲,为汉隶佳品。

孔彪碑,东汉灵帝建宁四年刻,今藏曲阜孔庙东庑。正文隶书,用笔精到,结体严谨。

杨叔恭碑,东汉灵帝建宁四年刻,清代出土于巨野县昌邑集,今藏故宫博物院。隶书,书法古雅秀劲。

鲁峻碑,东汉灵帝熹平二年刻,今藏济宁博物馆。正文隶书,笔风丰腴雄伟,汉隶中自成一家。

熹平残碑,东汉灵帝熹平二年刻,清乾隆五十八年黄易在曲阜东关访得,今藏曲阜孔庙东庑。隶书,书风淳朴敦实。

孔褒碑,清雍正三年出土于曲阜周公庙旁废田中,后移置孔庙,今在东庑。碑文隶书,书风严谨峻厚。

郑季宣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刻,今藏济宁博物馆。碑文隶书,多已磨灭。

南薄残碑,1982年出土于微山县两城镇南薄麻风病院内,今藏济宁市博物馆。额阳文篆书,正文及碑阴隶书,体势方整,笔画丰厚,与《熹平石经》相似,但较之活泼。

陶洛残碑,1957年出土于曲阜书院公社陶落村南,今藏曲阜文管会。出土时即已破为碎石,后经对合,隶书,用笔圆融精熟,平正中充满奇崛,为汉隶。

竹叶残碑,今藏曲阜孔庙东庑。隶书。

汉谒孔子庙残碑,早存孔庙,今在孔庙东庑。残去上段,多已漫漶。隶书,结体丰肥。

张迁碑,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刻,明代出土于东平县归县乡,1965年入藏泰安岱庙内。碑额篆书,正文隶书,书风朴茂雄厚,独树一帜,为汉碑佳品。

王舍人碑,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刻,1982年出土于平度县灰卜乡候家村西,今藏平度市博物馆。碑早年残为二,今存下半截和碑首碑趺。额题阳文篆书,碑文隶书,书风婉转峭丽,挑笔明显。
伯兴妻残碑,东汉灵帝熹平三年刻,1980年出土于枣庄市台儿庄张山子公社官牧村,今藏枣庄市博物馆。隶书,用笔劲健,结体略长,变化较大,在汉碑中自成风貌。

张寿残碑,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刻,早年出土于成武县,明代截作碑趺,今藏成武县文管所。隶书,书风方整古雅。

延光残碑,又称“都官是吾碑”,东汉延光四年刻,康熙时出土于诸城超然台故址。书体篆隶结合,风格茂密朴厚。

阳嘉残碑,东汉阳嘉二年刻,清光绪元年出土于曲阜,碑阳存10行,碑阴存3列。用笔精到,波笔突出。

除此之外,还有:乐安住照先碑、吴子兰碑等数十种汉代碑,散布在全省各地。其中,尤以鲁西南一带为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山东境内汉碑考
由于山东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的远古文化一开始就带有浓烈的个性色彩,流传至今的碑刻、摩崖、墓志、画像等就是这宗文化的载体与表现。西汉初期,国家采用“与民休息”这一有利于医治战争创伤、促进恢复生产的基本国策,从而将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目前,西汉遗存下来的刻石在山东出土的约占三分之二。这些刻石的文字,皆是早期隶书的风貌,有较强的篆书遗风,反映出篆书向隶书转化过程中亦篆亦隶的特点。近年来出土的大量战国、西汉初期的木牍、竹简,同石刻书法一样,无不说明最初的隶书乃是在战国后期的民间开始萌生的。秦始皇以小篆统一天下文字的诏令,事实上仅仅约束了官方文书,民间文字的使用,依旧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西汉初期,篆隶完成了体势上本质性的转变,篆书的骨架被彻底拆散。武帝以后,笔画形态的丰富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然而,直到西汉末,隶书笔画形态没有太大的改观。东汉时期,生产力有了飞速发...
· 齐鲁文化—文化探源—山东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征
山东方言属于北方话的冀鲁官话。作为齐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东方言的亲属称谓重秩序、重亲情、重礼仪、分亲疏、别内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重秩序:“有老有少才算一家人”秩序,是政治统治和家政管理的根本。山东方言亲属称谓以父系称谓为中心,长幼有序,老少分明,具有严格的秩序性。对长辈和对晚辈,突出辈份,老少分明。如,对长辈,称父亲为“爷”、“爹”、“爸”、“达”,母亲为“娘”、“妈”,祖父为“爷爷”、祖母为“奶奶”,其上每长一辈,前加一“老”字以示区别:称曾祖父为“老爷爷”,曾祖母为“老奶奶”;高祖父为“老老爷爷”,高祖母为“老老奶奶”。对晚辈,称子为“儿”,女为“闺女”,子之子为“孙子”,子之女为“孙女”,其下每下一辈,加一“重”字以示区别:重孙子、重孙女;重重孙子、重孙女。对同辈,非常注重排行,长幼有序。如,称祖父的兄弟姐妹为大爷爷、二爷爷、三爷爷、大姑奶奶、二姑奶奶、三姑奶奶...
· 齐鲁文化—文化探源—齐鲁的商业文化
齐鲁商业文化肇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齐鲁商业文化已成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工商管理政策的制订与完善,经营之道及商业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等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先秦秦汉时期,齐鲁的商品经济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齐鲁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有关,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联。齐鲁之地虽然很早就得以开发,但限于地处丘陵,沙质土壤,农业难以发展起来,而以桑麻、渔盐见长。这便有了齐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渔盐”,及鲁地“颇有桑麻之业”之说。至西汉司马迁时,齐鲁已出现经营千亩桑麻的专业户。另外,齐鲁地处交通要道,为商贾必经之地,即“吾国(齐国)者衢处之国也,远秸之所道,游客蓄商之所道,财物之所遵”。这样的地...
· 齐鲁文化—文化探源—鲁人俗俭啬
在洙泗冲积平原上播种耕耘的农人,按照郭沫若先生的“战国封建论”,战国以前他们的身份是奴隶,入战国后成为封建性的自耕农、农奴。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在文献中几乎是一片空白,考古发掘也没提供什么可资描述的材料。不过,周代实行井田制,鲁国也不应例外。井田制,按《孟子·滕文公上》的说法,每900亩为一井,拿出800亩来分给八家,每家各100亩,田里的收获归他们所有,名曰“私田”;余下的100亩为“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收获交给奴隶主。八家要先种“公田”,“公田”上的活干完了,才能去种自己那份“私田”。鲁国地狭人众,且多以农为生,就没这么多土地可供分配了。《庄子·让王》记有这么一桩事:一天,孔子对弟子颜回说:“回,过来,你家贫位卑,怎么不做官?”颜回道:“我不愿做官。我有郭外之田50亩,足以让我喝上稠稠的粥;郭内之田40亩,足以供我穿衣。”颜回只有90亩地,还分在两处。当然,颜回不一定是奴隶,也可能...
· 齐鲁文化—文化探源—齐鲁庭院经济及风俗文化
自远古时代,以齐鲁为代表的山东地区就确立了堂室、栏厩、宅院为结构的家庭居住模式,孟子称作“五亩之宅”。数千年来,以家庭副业、树艺木果、饲养六畜为内容的庭院经济在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成份。山东地区庭院经济的开发始于齐鲁立国,姜尚、管子、晏子、墨子、孟子的富国思想中都有发展庭院经济的主张,反映着鲜明的庭院创收的富民意识。管子认为,“养桑麻,育六畜,富”,“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具备,国之富也”,“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很显然,管仲已把庭院经济纳入他治齐的经济政策之中。孟子把庭院经济纳入其“仁政”措施。他向梁惠王构画了一个田宅、农桑、禽畜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经济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不像孔子那样不关心耕稼园圃。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孟子特别留意四邻的生业。东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