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时代特征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5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当代文学—西藏当代文学的时代特征,1951年5月23日,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

  1951年5月23日,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从那时起,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文学也开始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新纪元,迄今为止,走过了整整50年的光辉历程。这就是铭诸史册的当代文学。

  与传统文学相比,当代文学有了划时代的明显变化,也就是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这些明显变化和崭新面貌,构成了当代文学的时代特征。那么,我们就从它的作家队伍、作品文字、作品形式三个方面,简要地作一个概述吧!

  大家知道,和平解放以前的历代作家,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藏族学者和著译家,绝大多数是高僧大德和上层知识分子,几乎全是男性,没有一个女性。然而,和平解放以后的50年,文坛的作家群体,无论是民族成分,还是个人出身,抑或是男女性别,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新的可喜突破和新的组织格局。先说民族成分,当然作家的主体仍是藏族,他们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朝气蓬勃,笔歌墨舞,硕果累累,是名副其实的文坛主力军;与此同时,在支援的党政科教文化工业交通各条战线,也涌现出一批熟悉生活、很有创作才气的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作家,成为文坛的“志愿军”,与藏族作家并肩笔耕,做出了十分可贵的贡献。这是民族团结在文学领域的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良好实践。再说藏族作家的个人成分,令人特别高兴、特别刮目相看的一个事实,那就是一批在旧没有学文化条件的农奴子弟,今天踏进学校的大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掌握了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其中有文学兴趣者成了作家,过去只能拿锄头和牧羊鞭的人今天也可以挥动笔杆写出文学作品了。这是时代赋予的机缘,也是社会主义的灿烂阳光孕育的文学良才。最后,藏族作家队伍有了第一代女闯将,无疑是一个特别振奋人心、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大事。谁都承认,藏族女子非常能干,不仅在家中是挤奶、织氆氇、烧茶做饭、缝补浆洗的能手,而且在野外也是灌溉、收割、放牧、建筑、背运的重体力劳动者,可以说与男子担负着同样的千斤重担,确实顶起了半边天。可是,在旧,几乎所有女子都被剥夺了读书识字学文化的权利。尽管她们能歌善舞、渴望深造更上一层楼,实际上总是好梦难圆,跳不出受奴役被歧视的苦海。只有在红太阳照在雪山上的时候,藏族女才子才登上了文学殿堂,奉献出独具女性特色的诗卷、小说和戏剧。填补了千军阙如的文坛空白,谱写了文学史的新篇章。

  关于文学作品的文字,不言而喻,历代藏族作家一律使用藏文写诗写书,有娴熟的技巧,有引人入胜的表现力,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历史的定论。和平解放以后,除了熟练掌握藏文的作家继续使用藏文写作以外,同时也有相当多的藏族作家,自幼学习汉语文,而且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因而运用汉文创作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反映了在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内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的新成果。应该指出,文坛藏汉文作品比翼双飞,恰好满足了大部分人有藏文功底而少部分人会汉文的不同需要,也就是说,藏汉文作品都有广泛的读者群。为了使出类拔萃的文学冲破语言文字的障壁,翻译工作者又把优秀藏文作品译成汉文,把优秀汉文作品译成藏文,无疑这也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措施。还应该看到,用汉文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可以走向全国,便于各民族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可以更快更广泛地发挥文学的社会效益。但是,提倡和重视藏文创作,依然是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不仅是贯彻我们党民族语文政策、发扬文学传统的方向性问题,而且也是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的必由之路。

  关于文学作品的形式,一方面,藏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寓言、小说、格言、说唱文学、“年阿”体诗歌等原有的传统形式,得到继续使用,并有一定的发展,赋予了新的生机,不少藏族当代作家,运用传统的文学形式,反映新的现实生活,放射着新的耀人光彩;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上广泛流行、很受欢迎的重要文学体裁,例如报告文学、话剧和电影电视、自由诗等等,也被陆续移植到文坛,并在高原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更加充实、丰富、美化了文学园地。这个事实证明,文学是没有民族和国家界限的,每一个民族文学的繁荣兴旺,必然不断吸取其他民族一切有价值的有生命力的东西,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当代文学,紧扣时代的前进步伐,已经结束了长期封闭的状态,开始了改革开放迅速开拓的新纪元。除了上述作家队伍民族成分的增加、使用藏汉两种文字创作、文学形式基本上与现代世界文坛同样齐全之外,在创作方法、文字的通俗化等方面,也都有显著的时代特征,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一些值得记取的教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放“当代文学”
解放“当代文学”?更确切地表达我的意思,是说,要将“当代文学”从目前的“学科”框制中“解放”出来。作为一个特定的中国文学概念,一个表达了当下的、鲜活形态的时间性文学意涵的概念,“当代文学”需要一种“解放”。十多年前,《文艺争鸣》杂志曾组织开展过一次主题为“当代文学研究的危机”的讨论,就是讨论“当代文学”作为一种学科概念的危机。如果说比较文学界常常讨论的“比较文学的危机”,是对跨国、跨文化的“比较”是否可能的一种不自信的学科自我意识危机,那么,当代文学研究的危机,则是一种人为性的,是一种学术社会学博弈的现实结果,是一种表现为现实的学科体制现象,甚至是一种在“当代文学”作为一种学科在兴起建立之初似乎说得过去,但已有权威学者严重质疑,并且随着时间流逝语言命名包袱越来越重、越来越尴尬的社会语言学现象。什么是当代文学?我的理解很简单,即当代文学是今人的文学,是活着的文学生活、文学参与者创造的不断发展...
· 当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精神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当代文坛就开始探讨“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等系列话题,到了90年代,一些作家又提出“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等问题,及至2000年以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热兴起之后,我们日渐清晰地发现,传承中华民族悠久之文化,书写中华民族伟大之性格的文学成为我们的期待,也成为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条大道。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崛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慢慢升起的近几年,我们迫切地期待一些能够呈现复兴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文本,让世界真正了解和敬重中华文明,一如托尔斯泰用一部《战争与和平》让我们看到伟大的俄罗斯性格,罗曼·罗兰用一部《约翰·克利斯朵夫》让我们感受同样伟大的欧罗巴精神一样。我们期待这样的文学既能够写出我们伟大民族和平而不保守、中庸而不平庸、深沉而不失热情的性格,又能体现我们民族为独立、复兴而奋勇抗争、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还能够用优美而...
· 当代文学应传承古典文学的语言魅力
中国古典文学曾创造了无数的语言,古典诗歌中很多诗句的每个字都经过精心锤炼,像“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10个字就提示了一个阔大的场景,它不仅是场景还是意境,这样的文字脍炙人口,让人过目不忘。同样的场景,用现代文来写,或许数百字、甚至数千字也未必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然而20世纪初为了适应社会现代化的需要,汉语书面语经历了一个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变,同时还经历了一个欧化过程,经过这场变革,汉语由一种诗性语言变成了散文性、分析性语言,它似乎再也写不出那种余味无穷的诗句。作为中国古代主要书面语的文言之所以具有如此神奇的表现力,是因为其特殊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文言的词汇主要是单音词,句子的组合则以意合为主,就是说,句子成分的组合靠的不是语法成分,而是语义条件,只要语义相关,合乎事理,就可以连在一起。如王力所说:“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文言不是没有语法,但这种语法是隐性的而...
·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对当代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发展,乃继承中的创新。没有继承,则无创新。刘勰说:“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堪久,通则不乏。”变乃创新,通为继承,立足于继承的创新,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永不匮乏的创新。传统文学乃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为华夏民族之精神瑰宝。创作固然来源于生活,但不能离开传统文学的滋养,因而,如若希冀当代文学创作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创作出伟大的文学,则不得不植根于华夏民族文化的土壤。缘此可知,重视传统文学优秀品质之继承,乃当代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传统文学能够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经典质素?首先,传统文学承载着民族精神,那种注重文学的现实性、重视文学的精神品性、追求真善美的文学本体观,是当代文学创作所应该继承的。司马迁创作《史记》而彪炳史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旨在表达对天地自然、社会历史、人类生活的独特认知,考稽其兴废成败之理,这一指导思想乃其获致巨大成功的关键。其实这也正是中国文学的基...
· 当代文学与“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会侧记
由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和《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召开的“当代文学与‘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1月2-3日在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湖北、福建、新疆等地的三十多位学者出席会议,并就当前中国的文化和文学生产机制,最近十年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及其新的可能性等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上海大学的王晓明首先代表会议组织者介绍本次会议的缘起、主题和基本设想。他说,从80年代至今这二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与社会的变化同步,进入到一个关键、但又令人感觉困惑的阶段。我们都认为现实环境所呈现出的一切已经改变了我们以往的生活;而对那些引起文学和现实生活变化的各种因素却又缺乏认真的分析研究和透彻的见解,对其中新的可能性的方向并不明朗。他指出,要想回答大家的困惑所指,短期内靠个人的努力并不能完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