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民间文学—吐蕃七贤臣的传说(一)茹勒杰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96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民间文学—吐蕃七贤臣的传说(一)茹勒杰,茹勒杰是吐蕃时期有名的七贤中的第一位贤臣,据说他为止贡赞普的妃子露森梅姜所生

  茹勒杰是吐蕃时期有名的七贤中的第一位贤臣,据说他为止贡赞普的妃子露森梅姜所生,那是在止贡赞普被杀之后的事。

  茹勒杰长到10岁时,见别人都有父亲和兄弟姐妹,很是羡慕,便去问他的母亲:“阿妈,人人都有父亲,人人都有兄弟,我为什么没有父亲,也没有兄弟?”“孩子,你当然有父亲,他叫止贡,被篡夺他王位的罗昂达孜杀害了。你有三个哥哥,他们都被当朝暴君罗昂达孜赶出了王都,流落在外。”茹勒杰听了,决定要去找回父王的遗骸和失散的兄长。

  找回了父王的遗骸后,茹勒杰和大家一道将父王埋葬在荒山石崖中。然后,他决心报仇雪恨。他来到了王都,设法接近罗昂达孜,逐步取得他的信任成为他的亲信,再找机会下手。一天,他找来一只浑身毛色雪白的狮子狗,在狗毛上涂上毒药,把狗献给了罗昂达孜。罗昂达孜素有爱犬之僻,见那狮子狗十分可爱,非常喜欢,不停在用手去抚摸它,狗毛上的剧毒立即从他的手上传遍了全身,毒性发作,罗昂达孜很快就一命呜呼了。随后,茹勒杰隐身于娘若香波堡对面山闲的鹫鹰群中,运用神变之力飞升到堡顶,进入城堡,杀死罗昂达孜手下的百名男丁和百名女卫士。然后他打听到三个哥哥的下落,分别派人去迎请,但长兄和幼兄不愿回到王宫,只有住在波密的次兄恰墀应邀返回继承了王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布代贡杰赞普。

  恰墀当上了国王后,对茹勒杰十分感激,为报答茹勒杰的大恩大德,恰墀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封他为大臣。又同他一道将母亲露森梅姜接回了王宫。

  茹勒杰当上国王的大臣以后,所作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命人拆毁了罗昂达孜居住的娘若香波堡,在它的上面建造了钦瓦达孜宫。接着是治理国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吐蕃出现了一派的盛世景象。

  大臣茹勒杰是个勤于思考、钻研的人。他见百姓熬茶煮饭烧的全是木材,木材燃烧时青烟弥漫,熏得屋内的人泪水直流,难以睁眼,而燃烧成的木炭烟少火旺,便下令百姓烧木为炭。从此,人们开始用木炭取暖、烧茶做饭。有了木炭,茹勒杰又想充分发挥它的用途,比如烧炭溶化矿石以冶炼金、银、铜、铁等金属,便征得国王的同意,率领百姓开山采矿,又是冶炼,又是制作,历经千辛,终于如愿以偿。于是,吐蕃有了金灿灿的美饰,王妃贵妇佩戴上它们显得雍容华贵;吐蕃有了银闪闪的饰物,姑娘媳妇被它们装扮得美丽动人;吐蕃有了红彤彤的铜瓶,牧家主妇用它背水盛奶;吐蕃有了黑亮亮的铁制农具,农家汉子用它耕耘田地。恰墀见了这一切,别提有多高兴了,茹勒杰自己也欣喜若狂。

  完成了各种金属的冶炼,茹勒杰又把心思转到了百姓的吃食上。他想:要让庶民百姓能吃饱吃好,关键得看吃的东西丰富还是欠缺,这就取决于五谷的种植和生长了。可现在人们靠天吃饭,田地里的庄稼自生自灭,怎么能改善人民的生活呢?!茹勒杰感到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了,便亲自到地里去考察。茹勒杰发现把种子一粒一粒埋在地里费工费时,又动脑筋想办法,在木头里钻空,做成犁,套在两头犏牛的脖子上,人站在犁上,将地犁了一遍,就把五谷撒在地里。这样一来,禾苗长得又肥又壮,当年便获得了丰收。从此,吐蕃人民改变了原始的耕作方法,开始懂得了精耕细作。

  雪域的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似一位纯洁的少女脱去了雪白的冬装,换上了素裹的绿纱。无垠的天际,阳光四射,绵延的群山中,奔流着一条条湍急的银河。但夏季的高原气候多变,晴朗的天空忽然会乌云密布,雷声轰鸣,暴雨倾盆。一时间,大江大河河水暴涨,一泻千里,其声如龙吟虎啸,其浪似雄狮抖鬣发威,汹涌的河水冲走了人畜,阻断了交通。沿河两岸的人们,只好望河兴叹,怯而止步。茹勒杰见到这种情况,决心要征服这头凶猛的巨兽,他苦心研究,终于创造了桥梁,在吐蕃那些波涛翻滚的河流上,架起了巨龙似的铁索桥,沿岸的百姓,自由自在地在索桥上穿行,无阻无拦。

  这一战胜洪水江流的壮举,受到了举国君民的一致赞扬,国王恰墀十分高兴,赏赐了他许多财富,对他说:“人中豪杰茹勒杰,你称得上是一位贤臣,因为辅佐王政如此勤勉效力;你又称得上是一位智者,因为你为国为民进行了那么多的创造发明。你就努力干吧,让我的臣民百姓生活得更美满、更幸福!”吐蕃人民也难忘他的恩德,将他的功绩世代传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民间文学—吐蕃七贤臣的传说(三)赤多吉尊杰波
赤多吉尊杰波是吐蕃时期七贤臣中的第三位贤臣,他最早是藏王仲年德如的臣子。仲年德如登上王位以后,从达布地方娶来了一位妃子,她叫秦萨鲁杰,长得美丽动人。可是婚后不久,她容颜消逝渐渐变得丑陋起来。仲年德如十分惊诧,向她询问原由。秦萨鲁杰说:“我家乡有一种食物,此地没有,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吃到它了,不知是不是这个缘故?”国王听后,派人去取这种食物,取回一些油煮的“蛙”(那时,其它地方没有吃鱼的习惯,只有达布人吃鱼,因当地把鱼称为蛙,故人称达布为“食蛙之乡”)。女仆将这些炸熟的鱼储藏在御库里,供王妃慢慢食用。王妃吃后,又变得象从前一样美丽俊俏、光彩照人了。国王心想:王妃吃了“蛙”能由丑变美,不知能不能让人长生不老?我来试一试。于是命女仆拿来钥匙,亲自打开御库的门锁,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油炸的鱼,形状完整,就象活的一样,顿时恶心生忌,一病不起。国王的模样开始变得难看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变越难看。...
· 藏文化—民间文学—吐蕃七贤臣的传说(七)聂·达占东塞
聂·达占东塞是赤松德赞的重要大臣,赤松德赞让他管理全国的牧业生产。聂·达占东塞对自己负责的事务尽心尽力,他规定每户家庭必须饲养一匹马、一头犏牛、一头奶牛和一头黄牛以上的牲畜以发展畜牧业,并保证征战对战马的需要。吐蕃武力十分强大,国内安定,百姓众生生活美满而幸福,家家都粮食满仓,羊肥马壮。夏季时分,辽阔的草原上草肥水美,一群群牛羊悠闲地啃吃着绿色的青草,牧童悠扬的歌声在蓝天下回荡。可是到了冬季,狂风呼啸,雪花飞舞,嫩绿的青草经受不住寒冬的折磨而枯萎了,草原变成了黄色,牧童的歌声也变成了牧民的哀叹。马厩羊圈里,牲口饿得嗷嗷叫。就连聂·达占东塞骑的那匹马也很难吃饱肚子。聂·达占东塞非常喜欢他的坐骑,经常亲自梳刷白马的鬃毛。白马十分通人性,每当聂·达占东塞骑在它身上时不用发信号它总是知道主人何时需要急驶,何时需要慢步,聂?达占东塞也从未鞭打过自己的坐骑。这一年,天气特别冷,雪花特别的大,由于冻饿交...
· 藏文化—民间文学—吐蕃七贤臣的传说(五)赤桑扬敦
赤桑扬敦为尼雅之子,他和吐弥·桑布扎、噶尔·东赞域松、支塞·如贡敦四人是松赞干布不可缺少的四位大臣,也是吐蕃七贤臣中的第五位贤臣。自从吐蕃有了文字以后,国王松赞干布以身示范,全国上下掀起了学藏文的热潮,人们因此变得更加聪明而智慧了,为了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他们从东邻的汉地和木雅取来工艺和星象学的书籍,从西邻的蒙古和尼泊尔开启了食物与财富的宝藏,从南邻的印度翻译来许许多多的佛经,又从北邻的霍尔与裕固得到了法律等书籍。吐蕃也由此而变得富强,整个雪域呈现一派盛世景象。这时,大臣赤桑扬敦心想:我们吐蕃集聚了边邻之财,称霸四方,权势不亚于帝释天,但是我们成千上万的人家还居住在山上,而山上泉水稀少,人们的饮用之水时有短缺,且彼此走亲访友、什物交换都很不方便,我一定要想个好的主意来解决这一问题。他从山上的住宅走下来,四处观察,只见辽阔无边的大地上,绿油油的草坪中盛开着各色各样的鲜花,树木葱茏,流水...
· 藏文化—民间文学—吐蕃七贤臣的传说(二)拉布果嘎
拉布果嘎是吐蕃时期的第二位贤臣,他是茹勒杰的儿子。他象他父亲一样聪明、贤良,长大以后,作了国王埃肖列的大臣。埃肖列是国王布代贡杰与王妃翁塘满措所生。一天,国王说应该去向天神作赞颂和供祭了,大臣拉布果嘎带上随从,按照国王的旨意,去远离都城的山谷供祭天神。在返回王宫的路上,他一边观山玩水,一边察看百姓耕种的田地。只见奔流的江河象失控的野马横冲直撞,而开垦出的田地,却干旱得象个受饥渴折磨的病人,奄奄一息,庄稼长得稀稀疏疏。他想:干旱的田地多么需要清泉啊!可是一旁的河水却白白的流淌。多么可惜啊!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回到家中,他反复琢磨如何将河水引入田地,经过许多个日日夜夜的冥思苦索,终于找到了征服河水的办法。他在河流的上游筑坝为堤,拦水为湖;又在山上开沟挖渠。河水听从人们的指挥,乖乖地流进渠里,又顺着渠道流向干裂的田地。然后,他又带领百姓在山谷谷口的开阔处试制水田。当时人们耕种土地,就如瞎子摸象,...
· 藏文化—民间文学—吐蕃七贤臣的传说(四)吐弥·桑布扎
吐弥·桑布扎是吐蕃七贤臣中的第四位贤臣,他的主要功绩是创造了藏文。一千三百多年前,吐蕃国王朗日松赞的儿子松赞干布在他13岁时继承了王位。国王的登基大典非常隆重,东边的唐朝南面的印度、尼泊尔,西边的大食,北面的蒙古和冲格萨等四邻小邦都派了一批批使者前来祝贺。这些使者云集逻些(今拉萨),把从本国带来的无价之宝作为贺礼献给藏王,并将用本国文字书写的礼单和祝贺信呈给国王。那时吐蕃没有文字,也不能象其它国家一样书写馈赠的礼单和致谢信。藏王松赞干布心想:我们吐蕃没有文字,一切国政事务都很难办好,而且被他方国人耻笑,再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我们不能依靠别国的文字,要按自己的语言,创造出能全面反映我国政教典籍的文字来。他发誓必须要办成这件大事。派了大臣们中的十六位聪明伶俐的子弟,携带无数金子致病印度学习文字。但是十六位子弟中的一些人经不起路途的艰辛,半途而逃;一些人到了印度,经受不住天气的炎热,中暑而亡;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