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化—民间文学—格言诗介绍
藏文化—民间文学—格言诗介绍,格言诗,藏文意为优美的语言。又名哲理诗,是寓哲理于文学,指导人生超凡入圣富有
格言诗,藏文意为优美的语言。又名哲理诗,是寓哲理于文学,指导人生超凡入圣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而写作的格言诗,是衡量藏族学习真才实学的标志。
《水木论》是以水和树为喻,表示内容丰富,变化多端而《水木论》有独特的艺术手法,能就近取譬,连贯为文。他们为了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要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和重要典故,善于采用各种比喻,用心观察周遭环境与日常事物,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及其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使叙事析理更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因此,格言诗既可以当做雅俗共赏的警世箴言,也可以作为诗歌欣赏,研究其写作风格、艺术构思、语言技巧;也可以作为学术研究,探讨某一阶段的哲学、宗教、政治思潮、道德规范、社会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藏文化—民间文学—格言旃檀炭
旃檀炭愚者认为智者不可敬,因他不知智者有学问;请看檀香虽然比金贵,愚者烧成木炭多愚蠢!从前,有一个愚蠢的人,他有一些很贵重的牛头山白檀香。一次他拿到市场上去卖,整天也没碰到一个买主。晚上住在旅店里,和同他住在一起的一个卖炭翁闲谈中就把自己没有买掉旃檀的事,告诉了对方。第二天一早,他们又各自出门卖自己的旃檀和木炭去了。晚上两人又同宿这一旅店,他见到买炭翁的木炭出售一空,自己的白旃檀仍然没有卖出,不由得心里焦急起来。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有了!我把旃檀也烧成木炭不就可以卖出去了吗?”于是,就按自己的主意把旃檀烧成木炭后,果真很快就卖了出去。这人暗自欢喜起来,心想:“这下我可算占了便宜了。”
· 藏文化—民间文学—《萨格言注解》
《萨格言注解》虽名为注释,实际上是一本故事集。它的辑录者,是仁钦拜。又被尊称为“教巴吉登滚布仁钦拜”,意为“世间信主宝祥”(公元1143—1217年)。生于今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系噶举派中止贡派的创始人。《注释》最后记有“恐此注解中之故事,有弄错者,或有许多遗漏,不清楚之处,为了改正使之无误,曾请萨班仔细过目审阅。”由此可见他是很认真的。后来,又经玛顿却杰校勘写定。全书除几段文字是对《萨迦格言》进行注解外,其余的“释文”其实都是一些独立成篇的小故事,共五十四则。其中除了《摩揭陀姑娘请佛》、《达娃王子调伏吃人的花脚国王》、《月光王舍头成佛陀》、《欲害佛陀被感化》等少数几则是直接宣扬佛教的以外,其他都是一些富有哲理,饶有兴味的小故事。从内容看可分为下列几个方面。揭露统治、剥削阶级贪婪暴虐的。如《国王抢宝井》讲:一个老人家里有一口宝井,他一家的生活所需全从宝井中得来。后来,国王知道了,命令老...
· 藏文化—民间文学—作家诗
其产生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初的吐蕃时期。敦煌发掘的古藏文文献中,即有王臣唱和的诗歌。后来发现的一些文学著述如《柱下遗教》、《王统记》、《王臣史》、《贤者喜宴》等书中,也有吐蕃时期赞普与文臣武将吟唱的诗歌。这些诗歌或盟誓,或庆功,或酬宾,或赞颂,或,或告诫,由于作者即景生情,触兴而发,随口吟唱,所以这些既言志又抒情的诗歌当时并未行之于文,而由当时或后世文人学者追录。且这些诗歌并非独立成篇,而是或穿插在人物传记之间,或间杂于史事记述之内,使这些著述成为散韵结合的文体。学者将这一时期的诗歌称为作家诗的先驱和萌芽。而作家诗的勃兴和发展大致在吐蕃王朝崩溃后的12世纪前后。其时出现的诗歌专集均已形成独立的风格特点。13世纪,印度诗人檀丁的文艺理论和修辞学著作《诗镜》被译为藏文,在上层社会流传,成为文人写诗的依循,又形成一派新的诗歌风格。17世纪,六世仓央嘉措的诗歌仿佛一股清风,为诗坛注入了新鲜气...
· 藏文化—民间文学—民间诗歌
藏地是民间诗歌的海洋,无论是农民还是牧民,无论识字与否,说唱几首,甚至上百首谚语诗、格言诗或是一段史诗都是司空见惯的事。藏族叫“鲁,谐”。“鲁体”,一般一首为四句或八句,多的20多句。前二句比喻,后两句直陈、独唱,每句音节相等,曲调缓慢。有四句到十句。六、七、八字不等,有三段或压成两段的,有开头、本意,每句字数一样,可边编边唱。鲁体是谐体的源头。“谐体”,常见也是四句或八句,前比后陈,有的只唱诗不跳,有的又唱又跳,有的是对唱式的即兴创作。民间诗歌“鲁体”和“谐体”在公元八、九世纪已普遍流行于藏区各地,诞生了许多民间短诗和长诗,长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格萨尔王传》。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也是现今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史诗,至今在世俗艺人的说唱中广泛地流传在民间。《格萨尔王传》诞生于公元10世纪到11世纪,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古代藏族的生产情况、经济生活、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风尚、阶级关系...
· 藏文化—民间文学—藏王求婚
唐朝时候,藏王松赞干布为了加深藏汉人民的友谊,派人向唐王求婚,希望迎娶文成公主。他派去求婚的使臣名叫嘎瓦,忠心耿耿而又足智多谋。唐王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嘎瓦,但却不愿轻易地答应他的请求,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唐王派人牵过来100匹马驹和100匹母马,让他给小马驹找到自己的妈妈。如果你认为小黄马的妈妈就一定是大黄马,小黑马的妈妈就一定是大黑马,那你就上当了!嘎瓦才没那么笨呢。他先把马驹同母马分开关起来,到第二天早晨才把母马一匹匹放到马驹当中去。小马驹饿了一夜,看见妈妈来了,别提多开心了!赶紧奔上去找到自己的妈妈吃起奶来。就这样,嘎瓦给每一匹小马驹都找到了妈妈。后来,唐王又给嘎瓦出了几道题,嘎瓦凭着自己的智慧把它们一一解决了。唐王心里暗暗称赞,他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不用说,藏王一定更加聪明能干了。于是,唐王就答应了藏王的求婚,把文成公主嫁到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