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化—传统体育—马球
藏文化—传统体育—马球,藏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据考,马球最早起源于吐蕃,随后逐步东传汉地,西传中
藏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
据考,马球最早起源于吐蕃,随后逐步东传汉地,西传中亚乃至欧洲。
根据史料记载,8世纪左右马球不仅在吐蕃甚为兴盛,而且在汉地朝野上下竞相玩耍。吐蕃人的球艺高超闻名于世,经常到唐都长安与宫廷和民间球队进行比赛。当时汉人的球艺亦是从吐蕃学来。马球是一种带有集体性的体育比赛活动,球场要求平坦、宽阔,适合于催马奔驰、往来回旋。马球的形状有拳头大小,用木头雕成圆形,外裹皮革,上色成朱红色。球杖有数尺长,击球一头弯曲,象一钩新月。球门木制,加网为囊。比赛形式分半场与全场打法。半场赛单位参赛双方队员都攻击一门,全场赛是赛场两端各立一门,参赛双方骑马击球,以击球入对方球门多者为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马球
历史马球铜件马毬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毬的运动,所以又称“打毬”、“击毬”、“击鞠”等。骑马击鞠的运动是唐代时从西藏传入的。由于古代体育分类并不细密,而且前述《文献通考》、《古今图书集成》等将马毬归入“蹴鞠”部,也就使两者的区分更加复杂。马毬所用的球状小如拳,用质轻而又坚韧的木材制成,中间镂空,外面涂上各种颜色,有点还加上雕饰,被称为“彩毬”、“七宝毬”等。蹴鞠使用的球“以皮为之,中实以毛”,并是以步行足踢,且与马毬起源地点不同。更大的不同是,马毬用毬杖击打,足毬用脚踢。马毬的毬杖长数尺,端如偃月,形状有点像今天的冰球杆,杖身往往雕上精美纹彩,被称为“画杖”、“月杖”等。球状小如拳,以草原、旷野为场地。游戏者乘马分两队,手持球伏,共击一球,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击鞠、打䎱或击䎱就属于马球运动。也有人认为,马球最早源于公元前525年的波斯(今伊朗),后传入中国。三国时曹植的《名都
· 藏文化—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
民族性:民族体育文化蕴含着人民和本地区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民风民俗。有的民族体育项目是人民所特有的,如藏族的赛耗牛、斗牛,其它民族就没有。“古朵”也是藏、门、珞民族特有的运动项目。“古朵”是用耗牛腹部、尾巴等处的粗牛毛搓成毛线,中间编一块梭形的“乌梯”,末梢缀有用羊毛做的梢子。使用时将环套在中指上,乌梯里包石头,快速旋转几圈,将石头甩出,且远且准。“古朵”比赛主要有掷远、打靶、打气球等。“古朵”已成为人民独特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地域性:民族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这种地域性是体育文化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点。民族体育文化是受这一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所制约。作为典型的高原牧区其体育活动以赛马、射箭、投(抛)石、抱石等为主,并且落后的经济和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其产生了自然质朴原始、粗犷的民族体育文化。它是的独特文化又与中华文化的一种交融,而表现出的地域文...
· 藏文化—传统体育—史前石器、岩画中的民族体育
根据考古学界的考证,藏族曾经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30多年来在从南到北的考古,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证明至少距今1~5万年前,高原大部分地区已有古人类活动。考古工作者在昌都卡若、拉萨曲贡、堆龙德庆县达龙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石球、石镞、石刀、石矛等。这些发现不但为我们提供了藏族先民的生活史料,也从中找到了民族体育的原始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先民又将许多体育形态绘在了早期岩画上。从各遗址出土的石器、岩画上,反映出史前期民族体育的多姿多彩和藏民族体育的发生发展过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藏族体育文化宝库。体育形式石球:1989年,在昌都卡若文化遗址中,首先发掘出石球;之后又在拉萨曲贡、堆龙德庆达龙查也出土了不少,据专家测定,这些几乎完善的石球是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它是石器重石中的一种,一般有圆形和扁球形两种,也有带孔石球,直径在6~7.3厘米之间,是原始人用...
· 藏文化—传统体育—藏式台球吉韧
在,有一种与台球类似的游戏项目,名叫“吉韧”,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藏式台球”。其实吉韧是从印度流传而来,经多年的藏化而成为一种藏族游戏。吉韧的游戏规则类似于落袋式台球,而吉韧的台面却酷似围棋盘,长、宽各约一米,四边有木条作围边,四角各有一个洞。吉韧的本子藏语称为“安折儿”,台面上共有黑白色各九个子,此外还有一个红子,藏语称为“多玛布”。开棋者须选择借助本子弹击白子进洞为目的,而后弹者需弹击黑子进洞为目的。台面上的红子只有在把自己一方八个子弹进洞后才能弹击进洞,先把自己一方全部子和红子弹击进洞者为胜出。开局时吉韧台面上的棋子布局十分讲究,先以白子围绕红子摆成“人”字形,再把黑子每三个成一组并成“品”字形插入白子的人形空挡中,最后把剩余的三个白子分别点缀在黑子品字的最外面。弹击棋子进洞时可以选择台面上的任何球洞。弹击手法也分正击、侧击、反手击等多种,而击子的方式有直接和间接(反弹)等。吉韧的台面...
· 藏文化—传统体育—飞绳戏
民主改革前的旧,在正目初一上午,要在布达拉宫举行盛大的庆祝大会。庆祝大会后,有舞童十余人上场跳大斧头舞。舞童穿彩衣,戴白布圆帽,靴上拴着很多小铃,跳时叮当作响,手中擎着一把大斧头。初二,布达拉宫顶上要表演强嘎塔雪,即飞绳戏(杂技),一个小伙子由从布达拉顶拴到宫脚达扎路恭记功碑前的牛皮绳上急速滑下,似空中飞人,充满惊险的表演吸引了很多观众前采观看。后采,为了安全起见,到十三世时期,地方政府命令将绳技改为在木杆顶部旋转。奥运会滑雪冠军、德国著名运动员海利希·哈雪先生在二战期间避难于拉萨,他在《雪域奇遇》中追忆了惊险杂技以外的其它体育竞技项目:庆祝新年的重要仪式算是过去了,但是庆祝活动并没有完全结束。八廓街广场忽然又举行起体育竞赛采。……第一个顶目是摔跤。他们是按照自己的一套规则进行比赛的,我很难说它是古典式还是自由式。除了腿之外,身体的任何部位着地都被认为是输了。这里设有运动员名单,也设有比赛...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