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民间舞蹈红海洋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1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民间舞蹈红海洋,藏族人民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具有悠久的

  藏族人民居住在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信奉教。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藏族地区是歌舞的海洋,藏族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形式,音乐一般都具有活跃、热烈、朴实的特点,有的乐曲相当优美。卫藏、康、安多3大方言区的民间音乐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

  藏族与汉族自古以来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在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藏族与汉族的音乐语汇有许多共同之处: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五声性的歌曲随处可见。如《爱木错》、《孔雀吃水》、《古来亚木》、《尤子巴母》、《却非突西》、《阿节总巴》等,也有一些六声或七声性的歌曲。

  藏族歌舞音乐中,“堆谐”的调式多为宫调式,也有羽调式或商调式的乐曲,有的乐曲出现宫、羽交替调式;“弦子”的调式多为羽调式,也有徵调式、商调式;“果谐”的音乐常用宫、羽、徵调式。藏族歌舞音乐多为同一首歌曲用分节歌的形式反复演唱,很少变换调性。器乐往往是随腔伴奏,即兴发挥。乐曲结构多为慢一中一快或慢一快,慢速时音符密集,快速时音符简化。

  藏族民族乐器有札木聂、扬琴、牛角胡、根卡、二胡、竖笛、大号、大鼓、热巴鼓、镲、串铃等。

  藏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有:“堆谐”、“果谐”、“弦子”、“锅庄”、“囊玛”、“噶尔”、“热巴”等。

  堆谐

  “堆谐’堤西部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堆”是地名,藏族人把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昂任、定日、拉孜、萨加及阿里一带叫做“堆”,“谐”是歌曲的意思,而舞蹈往往与歌曲结合在一起,因此,上述地区的农村歌舞就叫做堆谐。这种舞蹈后来在整个流传,舞蹈逐渐演变为脚下打点的踢踏舞的形式,以拉萨地区最为盛行,人们称它为“踢踏舞”或“拉萨踢踏舞”。现在的堆谐实际上是指流传在各地的踢踏舞。

  传统的堆谐音乐中,大部分都带有宗教色彩。歌词还有歌颂爱情的,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爱情生活。

  堆谐的表演具有固定的程式,包括引子、歌曲、尾声。

  舞蹈气氛热烈、动作灵活。

  音乐节奏鲜明、开朗、活泼。

  舞蹈者必须踏点准确,既不拖,又不往前赶,以保持集体舞蹈的整齐、统一。

  堆谐的音乐可分降谐和觉谐,“降”是慢的意思,“觉”是快的意思。

  降谐以歌唱为主,舞蹈动作较简单;觉谐为快板歌舞,现在作为舞蹈形式在舞台上表演的都是觉谐。

  降谐的音乐悠扬抒情,有一个固定的引子。

  觉谐的音乐常用紧拉慢唱的方法,音乐欢快、活泼。也有一个固定的引子。

  根据演唱者句末拖的长音,器乐配以固定的音符密集的问奏。

  歌曲可与引子同一调性,如《却非突西》,亦可转入近关系调,如《松则亚拉》、《库马拉》等。

  有少数党谐的引子与一般的引子不同,《唢呀拉》、《欧西谷巴》等歌曲即用这一引子。

  觉谐的歌曲后面一般都有一段固定的尾声配合舞蹈的大结束步。

  只有个别歌曲不用这种尾声,如《却非突西》。

  一些独立完整的堆谐由降谐和觉谐两个部分组成,结构如下:

  降谐(引子→歌曲),觉谐(引子→歌曲→尾声)

  觉谐的音乐往往是降谐音乐的简化、压缩,加快速度,使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堆谐的伴奏乐器有札木聂(又名六弦琴,藏族拨弦乐器,两弦定一音)、竖笛、胡琴等,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增加乐器,如扬琴、根卡、横笛、串铃等。

  果谐

  果谐,藏文原为圆圈歌舞的意思,是流传在前后藏地区广大农村的一种自娱性集体歌舞,以山南地区的果谐最有代表性。以2/4节拍为主,步法札实稳健,  节奏鲜明,富有劳动气息,情绪欢快热烈。

  果谐属于农区古老的歌舞形式,不用乐器伴奏(有的地区用串铃伴奏),边唱边跳。表演开始时,领舞者先唱一句,使大家知道是哪首歌曲,然后大家一起从左向右沿圆圈跳舞,领舞者常以“去去去”、“休休休”的呼喊声统一节奏。

  果谐的音乐淳朴、刚健、豪迈、有力。结构简练,一般由慢歌段和快歌段两部分组成,后者是前者旋律的简化和紧缩,以脚顿地为节,作为乐曲的前奏、间奏及结尾。如《恰地功保由》等。

  还有一些果谐用藏语来代替前奏、间奏和尾声。如《阿节总巴》、《秋惹木亚拉》慢板转快板之间的间奏用藏语“吉0|尼0||:吉尼松松:||松松松松|松松||。”《爱戈穹木这木》的结尾为藏语“吉尼|松松|希额|古久|这O|这O|||。”

  弦子(谐)

  “弦子”,藏语称其为‘页”、“依”或“康谐”,流行于康、卫藏地区。表演时由一名操牛角胡或二胡的领头人边拉边舞,所以俗称“弦子舞”,它是典型的农业区的歌舞,以巴塘的弦子最为出名,故又叫“巴塘弦子”。在牧区,有一些热巴艺人表演的弦子,称“热巴弦子”。

  弦子的舞姿婀娜,动作舒展、柔美。音乐速度较慢,旋律优美抒情、延绵连贯、婉转而深情,极富歌唱性。

  演奏弦子音乐,凡遇长音时,弦乐器牛角胡(与二胡形制相似,琴筒用牛角制成,蒙以蛇皮)由于弓子较短,都演奏成每拍两个带连线的八分音符同音反复,这两个八分音符之间加上一个低大二度或小三度的装饰音,使曲调显得有起伏并取得连绵不断的效果,成为弦子音乐的基本特色。用二胡、大提琴等拉弦乐器演奏弦子音乐都应保持这种特色。

  弦子所唱的歌词内容广泛,多数曲调可以自由地填入新词。

  锅庄(卓)

  “卓”是藏语对舞蹈的泛称,现在一般指锅庄。藏语卓的繁称为果卓,锅庄是它的变音。也有人解释为从前人们因在簧火旁围着锅起舞,跳舞之处叫锅庄;因舞蹈时不用乐器伴奏而必须唱歌,所以又叫歌庄,是一种圆圈歌舞。

  锅庄是一种古代传下来的舞蹈,人们白天外出狩猎,晚上聚集在一起分享猎物,围锅取食并跳起舞蹈以示庆贺。

  锅庄流传于牧区、半农半牧区,如昌都、工布、甘孜、藏北草原,四川阿坝,云南中甸及青海、甘肃藏族居住区。

  锅庄的舞蹈动作粗犷有力,矫健奔放,劳动气息强,有模拟禽兽的各种动作。

  锅庄的音乐曲式短小,是2—4乐句组成的分节歌,先清唱然后歌舞,歌舞时先慢而后快,最后以快速结束。音乐节奏顿挫有力,比果谐更为粗犷、高亢、豪放。

  反映藏族军民血肉相连,鱼水深情的歌舞曲《洗衣歌》,是汉族作曲家罗念一同志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浓郁的“酥油糌粑”味,在全国广为流传。

  此外,藏族民间歌舞还从藏戏中汲取营养,专业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卓瓦桑姆》、《智美更登》等民族舞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歌舞海洋”中的《果谐》和《果卓》
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藏族,集中分布在我国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4省内各地区。藏族发源于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游地区。藏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造就了藏族古老、独特而又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由于藏族分布广阔,生活地域与生产方式的不同,以及与不同地区相邻的其他民族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与流派。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刚柔相济。颇具特色的男子《踢踏舞》、独具表演性的各种《鼓舞》和集体自娱性的《弦子》、《锅庄》等,都是倍受藏族人民喜爱和广为人知的舞种。藏族的民间自娱性歌舞,如果从音乐节奏和舞蹈的风格、点来进行划分,种类之多令人瞠目。但如果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囊玛”和“羌姆”4大类。凡...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乐器
钦铜钦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据藏文史书和有些早期壁画记载,铜钦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就在出现。铜钦分别用红铜、铜、黄铜和银制作。铜身分上、中、下三节,上面两节能放在下面最粗的一节中,吹奏时拉长,在固定场合吹奏时放在木制铜架上,依仗行进或临时场合吹奏扛在人肩上。铜钦一般约长3米左右,最大的可达五米以上,其音色低沉而威严,仿佛具有某种所向无敌的气势,在铜管乐中体形最大,音量最大。甲铃甲铃与铜钦一起成为藏传佛教乐器中两个主要的旋律性的乐器。普遍认为甲铃是内地乐器唢呐传到后的名称,其形状与内地唢呐基本一致。甲铃管身为木质,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套一哨子,下端承接铜制喇叭口,有些寺庙特意用银制喇叭口,上面用金子装饰各种图纹,锥形木管上开八个按孔(前七后一)。甲铃音色明亮、优美,成为各种宗教活动场合最常用的一种乐器。苏那苏那:民间、宫庭、寺院吹管乐器。形制与甲铃...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的额阿
藏族的额阿呈圆筒形。流行于等藏传佛教各寺院中。鼓框用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外部箍以数圈宽窄不同的扁铁条,并用钉固定住。两端蒙以牦牛皮为面,皮面四周边缘用铁钉固定。各地规格不一。萨迦寺的额阿,当地又称错阿钦布,鼓面直径135厘米、鼓身长(鼓框高)150.5厘米,鼓身两侧各置一对鼓环,鼓身涂深红色漆,箍鼓的五圈扁铁条漆为绿色,大鼓横置于特制的高132厘米的鼓架上,放于寺院的大经堂内。常用于重要的诵经活动,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表演时,也用于乐队合奏中。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的说唱艺术
说唱艺术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可单口说唱,可多口说唱;可乐器伴奏,可无伴奏。藏族人民在还没有自己文字的远古时代,就开始以口头说唱的形式,艺术地反映自己的生活,抒发思想感情,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表现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在藏族地区主要有以下一些民族说唱艺术品种:1、岭仲,即格萨尔说唱。通过古代岭和霍尔等国的战争,真实地反映了吐蕃王朝崩溃后三四百年间的割据混战局面和当时老百姓水深水热的生活境地。语言上堪称一座藏语语汇的宝库。通篇尽是夹叙夹唱,大量的唱段用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鲁”体民歌形式,并集中了大量的藏族谚语和生动的比喻。2、仲和仲鲁,包括主要以口头流传为主的民间故事,直接来自佛经的书面故事,格言注释收录的故事,有关政教历史的故事,人物传记以及涉及风物的历史掌故等等。3、古尔鲁,道歌说唱,敦煌文献中就有布德贡杰时期的古尔鲁,证明当时在藏族社会中流行有“古尔鲁”这种说唱艺术。后来佛...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锅庄舞
藏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锅庄”是藏语“果卓”的谐音,即圆圈歌舞的意思。流行于、四川、云南和青海的藏族地区。《锅庄》分农区锅庄和牧区锅庄两种。农区锅庄流行于藏东昌都地区,牧区锅庄(即牧民舞)流传在当雄、黑河和索县等广大牧区。农区锅庄的结构分两大段,即从慢板歌舞到快板歌舞,速度又有慢、中、快之分。开始时男女分别拉手成圈,轮班唱和,甩脚踏步,唱完后齐声喊“哑”,顿时舞步加快,越跳越快,在热烈的快板中结束。《锅庄》的动作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节奏缓慢,舞姿舒展、优美;另一类节奏急促,舞姿热烈、奔放。动作多模拟动物形态,如“猛虎下山”、“雄鹰盘旋”、“孔雀开屏”、“野兽戏耍”,注重姿态的情绪变化和表现,这正是藏族人民强悍气质在舞蹈中的体现。牧区锅庄的层次及表演形式和农区锅庄大体相同,但动作差异很大,多在胸前晃手跳跃,前顿步接左、右翻身,顺手顺脚(同边手足)的舞是牧区锅庄的一大特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