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歌舞艺术—达玛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2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歌舞艺术—达玛,达玛,又称嘎阿。藏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昌都、青海玉树、四

  达玛,又称嘎阿。藏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拉萨、日喀则、昌都、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巴塘等地藏族宫廷歌舞乐队和藏传佛教寺院中。
  
  历史悠久,最早一直流传于地区。但到了公元9世纪上半叶的朗达玛统治时期,佛教遭受破坏,歌舞被迫禁绝,达玛也曾失传达八百年之久。直到公元17世纪五世时期(1642年—1682年),拉达克土王前来朝觐时,达玛才随之再现于宫廷乐队。首先用于拉萨市布达拉宫嘎尔巴乐队,此后又流传到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昌都向巴林寺、四川甘孜的甘孜寺和巴塘的昌宁寺等寺院。
  
  鼓身多用黄铜铸造而成,个别用铝合金或木制作,外观与口小肚大的坛子相像(图)。鼓底较小,上部是鼓体直径最大处,顶部鼓口稍内收。达玛有大小两种规格,大鼓称达玛切,又称雄达玛或低音达玛,鼓高30厘米~34厘米、鼓面直径37厘米~41厘米、鼓体上部最大直径45厘米~50厘米、鼓底直径15厘米~18厘米、鼓底正中有一个直径1.5厘米的音孔;小鼓称达玛穷,又称雌达玛或高音达玛,鼓高16厘米~20厘米、鼓面直径29厘米~32厘米、鼓体上部最大直径31厘米~34厘米、鼓底直径12厘米~16厘米、鼓底正中小音孔直径0.6厘米。上端鼓面蒙以牦牛皮。蒙皮时间一般以藏历九月为佳,因为此时牦牛长得最肥壮,皮质也最好。蒙皮要用当天所宰之牦牛皮,皮板湿润易于拉伸。鼓皮周边扎有若干小孔,用整根细牦牛皮条穿入小孔并与鼓底皮圈往复串连、勒紧固定。松驰或绷紧皮条可以调节鼓皮的张力,改变鼓的音高。铜制鼓身外表多涂以银粉。鼓棰木制,棰长30厘米,棰头稍粗,尾端略细并系以红绸条为饰。
  
  演奏前,为使两鼓发音高低分明,常将达玛切的鼓皮用水浸泡,以使鼓音降低,而达玛穷的鼓皮则要在日光下曝晒或在火边烘烤,以使鼓音升高。达玛属于无固定音高膜鸣乐器,但大小两鼓音高常为五度关系。
  
  演奏时,奏者两手各执一棰。达玛切置于奏者右侧,达玛穷置于奏者左侧,两鼓用皮带或布带连结固定在一起,一人要同时演奏一对鼓。达玛既可坐奏,也可行奏。主要用于藏族宫廷嘎尔巴乐队伴奏宫廷歌舞、迎送、佛教寺院举行传召大法会迎请强巴佛等礼仪、羌姆和藏戏伴奏。一般在室内或园林中伴奏歌舞时,奏者多席地或坐在卡垫上随乐曲的需要而敲击演奏。每个鼓的下面都垫一个厚3厘米的环形布圈。远巡举行迎送仪式时,则要在户外行奏,将一对达玛分置于马背两侧,奏者骑在马上敲击,也可由一人背二鼓在前,另一人随后演奏。达玛发音坚实有力,音量洪大,音色明亮,传远效果好。

  演奏时使用的数量因地而异,在拉萨的布达拉宫和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表演藏族宫廷歌舞时,要同时使用四对达玛,而在其他藏传佛教寺院和藏戏团,则要使用一对或两对达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歌舞艺术—雪域歌舞
雪域歌舞有非常久远的历史,藏民族在青藏高原上辛勤拓荒几千年,积淀了丰厚的艺术土壤和养份。不算史前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就有2000多年。雪域歌舞大体可分为两大支系:即民间歌舞支系和宗教舞蹈支系;从类别上看则可分四大类型:即谐——歌舞、卓——舞蹈、噶尔——乐舞、羌姆——宗教舞蹈。这两系四类舞蹈在各个地区,又有各自具体的形态特征。本文仅介绍几种有特色的民间舞蹈。果谐——圆圈歌舞“果谐”,藏语意为圆圈舞,是流传在农村的一种自娱式的大众歌舞,舞者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此起彼伏,顿地为节,载歌载舞。各种果谐至今仍在农区的村头、旷地、打麦场上看到。每逢佳节,人们从白天唱到夜晚,从深夜跳到黎明。在日常的劳动生活中,建筑工人唱起它“打阿嘎”(一种修房建屋时砸实房顶地面的劳作);纺织女唱起它踩洗羊毛;耕作农民唱着它去打场收获。由于果谐的唱词比较口语化,音韵和谐,通俗易懂,随口应心,可即兴创作,因而藏族人民经常运用...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歌舞海洋”中的《果谐》和《果卓》
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藏族,集中分布在我国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4省内各地区。藏族发源于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游地区。藏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造就了藏族古老、独特而又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由于藏族分布广阔,生活地域与生产方式的不同,以及与不同地区相邻的其他民族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与流派。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刚柔相济。颇具特色的男子《踢踏舞》、独具表演性的各种《鼓舞》和集体自娱性的《弦子》、《锅庄》等,都是倍受藏族人民喜爱和广为人知的舞种。藏族的民间自娱性歌舞,如果从音乐节奏和舞蹈的风格、点来进行划分,种类之多令人瞠目。但如果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囊玛”和“羌姆”4大类。凡...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的说唱艺术
说唱艺术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可单口说唱,可多口说唱;可乐器伴奏,可无伴奏。藏族人民在还没有自己文字的远古时代,就开始以口头说唱的形式,艺术地反映自己的生活,抒发思想感情,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表现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在藏族地区主要有以下一些民族说唱艺术品种:1、岭仲,即格萨尔说唱。通过古代岭和霍尔等国的战争,真实地反映了吐蕃王朝崩溃后三四百年间的割据混战局面和当时老百姓水深水热的生活境地。语言上堪称一座藏语语汇的宝库。通篇尽是夹叙夹唱,大量的唱段用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鲁”体民歌形式,并集中了大量的藏族谚语和生动的比喻。2、仲和仲鲁,包括主要以口头流传为主的民间故事,直接来自佛经的书面故事,格言注释收录的故事,有关政教历史的故事,人物传记以及涉及风物的历史掌故等等。3、古尔鲁,道歌说唱,敦煌文献中就有布德贡杰时期的古尔鲁,证明当时在藏族社会中流行有“古尔鲁”这种说唱艺术。后来佛...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乐器
钦铜钦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据藏文史书和有些早期壁画记载,铜钦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就在出现。铜钦分别用红铜、铜、黄铜和银制作。铜身分上、中、下三节,上面两节能放在下面最粗的一节中,吹奏时拉长,在固定场合吹奏时放在木制铜架上,依仗行进或临时场合吹奏扛在人肩上。铜钦一般约长3米左右,最大的可达五米以上,其音色低沉而威严,仿佛具有某种所向无敌的气势,在铜管乐中体形最大,音量最大。甲铃甲铃与铜钦一起成为藏传佛教乐器中两个主要的旋律性的乐器。普遍认为甲铃是内地乐器唢呐传到后的名称,其形状与内地唢呐基本一致。甲铃管身为木质,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套一哨子,下端承接铜制喇叭口,有些寺庙特意用银制喇叭口,上面用金子装饰各种图纹,锥形木管上开八个按孔(前七后一)。甲铃音色明亮、优美,成为各种宗教活动场合最常用的一种乐器。苏那苏那:民间、宫庭、寺院吹管乐器。形制与甲铃...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的额阿
藏族的额阿呈圆筒形。流行于等藏传佛教各寺院中。鼓框用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外部箍以数圈宽窄不同的扁铁条,并用钉固定住。两端蒙以牦牛皮为面,皮面四周边缘用铁钉固定。各地规格不一。萨迦寺的额阿,当地又称错阿钦布,鼓面直径135厘米、鼓身长(鼓框高)150.5厘米,鼓身两侧各置一对鼓环,鼓身涂深红色漆,箍鼓的五圈扁铁条漆为绿色,大鼓横置于特制的高132厘米的鼓架上,放于寺院的大经堂内。常用于重要的诵经活动,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表演时,也用于乐队合奏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