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宗教哲学—萨迦派哲学思想述要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7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宗教哲学—萨迦派哲学思想述要,萨迦,藏文为“sa—skya”,意为灰白色的地方,萨迦派因其派在萨迦地方建寺

  萨迦,藏文为“sa—skya”,意为灰白色的地方,萨迦派因其派在萨迦地方建寺成派而得名。此派从11世纪创派后,一直延续到现在,是地方以家族传承为主的大教派之一。在政治上,萨迦派从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中叶,势力显赫一时,在其领袖萨班和八思巴叔侄的努力下,顺利归元朝版图,并在元朝政府的扶植下,教派势力蒸蒸日上。该派创派之初,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主要有“萨迦五祖”衮乔杰波、索南孜摩、扎巴坚赞、萨班·衮噶坚赞、八思巴·洛追坚赞,他们在宗教上极有建树,不仅发展和完善了本派的“道果论”,且推动了整个佛教的发展。14世纪后期,此派的仁达哇·旋奴罗追在地方也是享誉一时,在他的弘扬下,《中观论》在重新得到发展。元末明初,帕竹政权兴起,萨迦派的政治势力遂渐衰落。
   
  《土观宗派源流》谈及萨迦派的教法时记道:“吉祥萨迦派所传显密之法,多至不可数记”,然“最精要之法,则为《道果法》(注:《土观宗派源流》 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该派的教法特点可用两个字概括:多而杂。 谓其多是表现在不出寺墙的教法有13种之多;道其杂是表现在萨班和绒敦等大德以修习中观自续见为主,仁达瓦以修习中观应成见为主,释迦胜初尚中观、中持唯识、后执觉朗派见。另外还有很多人习《大圆满法》。但萨迦派与其它派别的“不共之见”为《道果法》,我们研究萨迦派的哲学思想,就是要研究其作为一个派别的独特思想,由此,本文自然而然的主要着墨于《道果法》。
   
  《道果》之见,也就是“修明空无执,或生死涅槃无别之见”(注:《土观宗派源流》 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它也同样体现了萨迦派教法杂芜的特点,分“随龙猛教授与随弥勒派教授二者”(注:《土观宗派源流》 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这里的龙猛,即龙树,是中观论的奠基人,而弥勒,据称为唯识论的创造人。可见《道果法》中既有中观见,又有唯识论。

  一、《道果论》中的中道思想

  中观见,也就是“中道”思想,梵文为Madhyamapratipad,即脱离“两边”(两个极端)的不偏不倚道路,或观点、方法(注:李翼诚《佛教诸派宗义》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5年11月版 第84页。)。这颇类似于孔孟的中庸之道,但也只是形似而神不似。萨迦派的中观见主要以缘起性空的思想为基石,具体体现在显教修行次第的四句格言中,即:首应破非福,中观破我执,后破一切见,知此为智人。
   
  首应破非福,用佛家之语则为:“初修死生过患,暇满难得,业果、慈悲等法而破除之”(注:《土观宗派源流》 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 也就是说人的一生能转入“三善趣”(人、天、阿修罗),投胎为人,而没有堕入“三恶趣”(地狱、饿鬼、畜生),乃是生前累世积德行善的结果,来之不易,因此要倍加珍惜,要有善业善果、恶业恶报的“业果”之念,并常怀慈悲之心,多做善事,破除“非福”(也就是坏事),以便来生能继续转世为人。“首应破非福”也是中观论中“二谛说”的“世俗谛”,即在世俗的立场下说的真理。萨迦派利用世俗之人的心理特点,作为其宗教宣讲的开场白,很容易被人接纳,恩格斯说:“创立宗教的人必须本身感到宗教的需要,并且懂得群众对宗教的需要。”(注:《马恩全集》 卷 19 第329页。)中观派世俗谛的作用是“为真谛而说俗谛的,为绝对而说相对的,为涅槃而说世间的,所谓‘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他们之所以承认世界的相对性,就是为了从根本上否定世界的真实性。”(注:黄心川《印度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87年7月版 第229页。)萨迦派《道果论》的修习次第开宗明义地提出“首应破非福”,也正是为了这一目的。具体地说是为其“二断实执戏论和断无实戏论”作准备的。而落实在修习次第上,就是“中则破我执,后破一切见”。
   
  萨迦派认为行善作好事,虽能使人来世继续入“三善趣”,仍不能超脱生死轮回之苦。而要超脱轮回,还需“破我执”,“我执”就是人们在因缘和合、成坏无常、虚幻不实的五蕴生命体和法上执著有一个独立的常一不变的实体,如果把这个主宰者从思想上断掉,就是断除了“我执”。萨迦派的“破我执”,首先指破“人我执”,就是要认识到人我是由五蕴(色蕴、受蕴、行蕴、想蕴、识蕴)和合而成,人体自身并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该派不仅用缘起性空的理论从正面论述了这一问题,而且对此还用推理的方法进行了反证:“若自蕴实有,则不观待任何因缘,须从最初易持为有,然此五蕴全部都是因缘而生,故无实有,如果思维即得决定。”(注:《土观宗派源流》 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 )这是说假如认为在离开五蕴和合的人身中或之外另有一个独立的实体或“我”存在,这个实体或“我”应该是无始己有、恒常不变的,然而这种东西在世界上是根本不存在的(注: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 上海三联书店 1992年4月版 第109页。)。破除“人我执”,在人和人生问题上,达到佛家所说的正确认识“人无我”之后,还必须对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作出佛家的解释,也就是必须破除“法我执”。法,是与人相对的世间的一切现象和事物,在佛教中,“法我执”是世俗之人的一种迷妄之见,即认为诸法实有。“人无我”和“法无我”被佛家视为人生诸苦的根源,是必须加以破除的,而破除的方法在萨迦派中是一个由此及彼的推理过程,即:“一空性如何,一切空性亦复如是。”(注:《土观宗派源流》 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 、107、108、109页。)但又不单纯是一个理论上的推理,而是要通过宗教修习,最终实现由“信”到“悟”,明确了不但人体,就是人以外的万物也是因缘和合,没有一个独立的实体,佛教通过破除“我执”,最终否定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并使他们对现世的执著变得微不足道,其目的就是引导人从充满爱、憎、怨、恨的此岸世界全身而退,走向神佛所提供的天地。这也就是费尔巴哈所说的:“为了使上帝富有,人就必须赤贫;为了使上帝成为一切,人就成了无。”(注:《基督教的本质》——《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下卷) 商务印书馆 1984年11月版 第52页。)通过对萨迦派“破我执”的理解,我们发现,萨迦派和其它中观派一样,以缘起性空作为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方法论,其要义可以用苏联学者舍尔巴茨基《大乘佛学》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即:“一个依赖性的存在并不是真正的存在,正如借来的钱算不得真正的财富。”
   
  “后破一切见”,萨迦派认为“既已抉择诸法无实后,即心念无实的执相部分,亦属应断。”(注:《土观宗派源流》 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 )也就是说在通达了万法无实有之后,连“无实有”这种想法也应该断除,因为当你认为诸法无实有的时候,这种念头本身就变成了实有,而“法我”无实有的佛教“真如”是无法用概念界定的,是无法把握,不可言说,不能定义的。所以要“舍去一切执著,舍去一切有相,舍去一切戏论等,则于此无执情况中平缓而住,故说:‘是执则非见’此中所说的执着,属于修习次第中的第一阶段则为实执,属于第二阶段则为相执。”(注:《土观宗派源流》 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 )在这里,萨迦派认为执著于实有是“非见”,是不正确的;执著于非实有也是“非见”。故不要用“有”、“无”去看待世界,不要划地为牢,拘泥于“有”、“无”的界限,凡有执著,便不能彻见事物的本性,就不是正见。对此,班班多杰认为萨迦派接受般若空宗,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其中的非有非无的中道思想,表现在思维方法上,萨迦派不单纯论空谈无,而是不着空无,不执有无,其中所体现的是“不落有无”、“空有相即”的中道思想(注: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 上海三联书店 1992年4月版 第201页。)。而中道思想的特质从哲学上来看就是虽然假定现象或概念在外在形式方面有着矛盾的两个方面(有、无、实有、非实有),但它同时认为这两个方面是“二边的”,既不斗争,又不转化。它们不是在事物的自身运动中,亦即在事物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相互贯通中取得矛盾的“统一”,而是在事物之外,亦即在对立双方之外,求得“统一”,它们的“统一”也就是矛盾的排除(注:黄心川《印度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87年7月版 第235页。),这既不同于矛盾双方可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也不同于汉地的中庸之道,因为中庸之道是一种调和,是一种同时的部分吸收;而中道则是矛盾双方的同时排除,所以这种思想被汉译为“中道”是有些欠妥的。
   
  总之,融入中道思想的萨迦派的四句修行格言是藏族人民对印度佛教哲学在融汇贯通之后,活学活用的一个典型。它首先从俗人的世界切入,根据他们的所愿所怕层层施以诱导,为胜义谛而说世俗谛,从而逐步否定了现实世界的意义,使人最终不知不觉走上佛家所指的道路。在哲学思辩方式上,萨迦派采取的是一种由肯定到否定再否定的方式,在否定内容上,也是经历了由否定现世到否定思维、理性的作用、概念名言的意义,这样的过程,处处体现了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在这一部分,萨迦派很典型的采用了中观应成派的“是遮非衰”的论证方法,在他们看来,不但对“空”、“有”,而且对空的认识本身也要加以排除。

  二、《道果论》中的唯识思想

  《道果论》中的唯识思想,也就是《土观宗派源流》上记载的“随弥勒派的教授而修者”。认为人要了解诸法的本性,就必须先了解心的本性,具体地说,“此法先应了知因位时的智慧勇识,本性光明,这是生死涅槃二者的根本,由于对他不认识,故为能所二取迷乱遂起二现的现行及其习气,这是生死根本的俱生无明。”(注:《土观宗派源流》 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要正确理解这段的意思,必须先通达“智慧”、“明”这两个词的意思。智慧:智是心的拣择作用;慧是心的决断作用。智能照见,慧能了解,前者对象为世谛,后者对象为真谛。生死涅槃:生死是现实的、经验的境地,是轮回的、流转的界域:涅槃则是远灭的、空寂的界域。大乘以为在生死的界域中,即可觉悟、证真理而臻于涅槃之境。由此可见,萨迦派认为,要想于生死界域中证得涅槃,通俗地说,要想即身成佛,即世成佛,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认识心的本质,也就是认识心元始以来是具有智慧的,是清净的,光明的。这种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为心是万物的本源,一切诸法皆生于心,出自于心,宇宙万物都是自心派生的,都包含在自心之中,这里的心与物譬如镜与花。萨迦派的这种“万法唯识”的思想和南宋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以及明代王守仁的“心外无物”这两个哲学命题如出一辙。二为心是可以认识万事万物的。只有认识了这两点,认识的主观(能取的心)和客观(所取的境)方能合二为一,我佛也可合一。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则主体和客体处于分离状态,人心佛性处于异体状态。这是将能取心和所取境视为二元的迷乱,横生妄念无明的根源。如此,就永远沉沦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中,这就叫做迷凡悟佛。”(注: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 上海三联书店 1992年4月版 第203页。)归根到底,萨迦派认为众生和佛没有什么本质的、不能超越的界限,差别只在于迷悟二字,自性迷则是众生,能悟得自心的本性,则为佛。所以,拉·莫阿卡宁认为:“所有佛教派别的目标都是解脱,但获得解脱的方法和道路有多种多样。从根本上说,任何道路都相当于意识的根本转化。”(注:[美]拉·莫阿卡宁《容格心理学与佛教》 商务印书馆 1994年1月版 第78页。 )而要达到意识的根本转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努力修持,断除执著外境的迷乱和执著内心的迷乱。
   
  (一)断所取执的迷乱(即断除执种种外境为实有的妄念)。萨迦派认为“初暖相者,双离能所二取之心,自性光明,明而无有分别,虽属自心本具,然不能见者,乃是由于执外境离心实有,爱其蔽障,故应将其蔽障除去。”(注:《土观宗派源流》 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本来是脱离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的、清净而光明的,这种心性虽是原始以来便具有,但不能为人所明了,其原因就是人执著外境为离心而独立存在的实体,这一妄念蒙盖了心的本性。由此可见,萨迦派认为一切现象和外境都是心的派生物,是一种幻现,离开心识而独立存在的,实在的外境是不存在,心外无境,万法唯识。人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心性就能恢复光明清净。而要获得此见,则仍需通过宗教实践:“即是应先决定此等外境只是心的迷现,离心而外,别无实有可得之义,乃至未得此觉验中间应当励力修习。如此励力以后,则任,于所见上心放任宽松而住,则以一切执著由自然解脱之门而随持之,最后或安然而住,或仍其本分。保持对于此见在不丢失正知正念之中冥然而定。”(注:《土观宗派源流》 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 108 、109页。)也就是通过苦思冥想、禅定等一系列宗教活动强化心中生起的外境实有的表现都是由心受外物的迷惑所引起的,实际上一切客观外界的现象都是由心中变现出来的,都不能脱离识而独立存在。萨迦派把这种修习所达到的阶位命名为:暖位现相三摩地、定位增相三摩地、忍位无境分别三摩地。总之,萨迦派“断所取执的迷乱”其本质亦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把客观的本质看作主观的东西,把自然界的本质看作有别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看作有别于人的、非人的东西——这就是神的存在,这就是宗教的本质,这就是神秘主义和思辨的秘密。”(注:黄心川《印度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87年7月版 第59页。)
   
  (二)断能取决的迷现(断除执幻现万物的心为实有的妄念)。萨迦派认为当修习到忍位无境分别三摩地时,“外所境之迷现则已遣除了”,而“内能取心之迷现”还未遣除,也就是说执心为实有的迷现还未断除。由此可见,萨迦派不仅认为认识的客体——万事万物是非实有的,其主体——心也是空的,非实有,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地勉力勤修,才能“证得佛果”。这种认识必须在宗教实践中参悟,是一个渐次的、有条理的过程:首先,通过修习,断除认为心体为实有的妄念,这样在意识中,执心、物为各自独立存在的二元体的错误想法大部分已去除,修持者已由凡夫变为圣者。但是与生俱来的迷妄、执著并未清除。第二步,通过修习,意识中的妄念、执著已完全消失,此时的心已超脱意识的物质之外(双离能所之心),“明相与智慧”亦并得生起,成为理学家们与所说的“理”相类似的至高真理。最后再经过一定的修习,各种“俱生无明”彻底清除,此时就可以“全无所障地显现而种清净之心的自性光明”。修持者的自性光明显现,也就意味着其佛性出现。至此认识的主客体合二为一,我佛合一,功德圆满。综上所述,萨迦派的“断能取决的迷现”是一种双向进行的思维:一方面,它逐步地否定了世俗之心的迷妄、执著、有自性;另一方面,又逐渐地从这种否定中肯定和抽化出自性光明的清净之心——佛性。肯定和否定在同一个思维空间中同时进行,直至最后。在萨迦派的理论中,心虽为同一个载体,但由于认识的再生,在认识的最后,发生质变,由凡心而变为佛性,这里的佛性被印顺法师概括为“意欲本质的客观化”(注:印顺《佛法概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6月版 第148页。)。这是佛家的人性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乘佛教(包括萨迦派)认识事物方式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神秘的直观性。大乘佛教讲究的是一种神秘的直接体会,这种体会是非概念的,它不遵循正常的思维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摆脱现象生命而进入一种绝对宁静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切感性的和形而下的思想都永远停止下来。所以萨迦派的“断能所取决的迷现”不仅仅是否定了执心为实有的观点,还出现了逻辑上的缺陷,最终动摇了佛教理论的基础。从萨迦派的“断能取决的迷现”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佛家所要求的认识,是意识的彻头彻尾地蜕变,是从意识到潜意识的再生,这一点和世俗认识问题的方式根本不同。
   
  总之,萨迦派的哲学思想是一个把印度哲学思想完全融合贯通并化的产物,它的“首应破非福,次则破我执,后除一切见,知此为智者”关于修行次第的格言,为胜义谛而说世俗谛,是一个把心理学用在宗教说教上的良好范例。而且,萨迦派在“破我执”的过程中,既应用了缘起性空的佛教哲理,又使用了唯识论,且把二者结合的天衣无缝,这在其他派别中是罕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宗教哲学—格鲁派哲学思想述略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成派最晚而影响最大的教派。格鲁派又名甘丹派,此乃“以驻锡地而命名的名。宗喀巴大师兴建卓日沃齐丹尊胜洲(即甘丹寺),在他的晚年即常驻锡该寺,遂尔将大师所建宗派呼为法主甘丹人的宗派。若把词字简化应呼为甘鲁派,但不顺口,乃又改呼为格鲁派,相沿成习,则成定名”(注:《土观宗派源流》,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25页。),这是土观大师关于格鲁派派名来源的一段说明。另外,因这一派僧人都戴黄帽,故又被俗称为黄教或黄帽派。格鲁派是宗喀巴于十五世纪初创建的。元朝末年,地方政权萨迦派日趋衰落,卫藏各万户群龙无首,战事纷起。经过一系列的征讨兼并,帕竹万户的势力逐渐壮大,并最后取代了萨迦政权。新生的帕竹政权为了巩固其统治,从经济上和政治上采取了许多有利于藏区发展的措施。但此时为藏民族精神凝聚力象征的佛教,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杂芜扭曲,面目全非了。对此,《土观宗派源流》亦有详细的记载:“...
· 萨迦派
萨迦派(sa-skya-pa)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形成的一个重要教派,也是后藏地方旧贵族昆氏家族掌握的一个教派。北宋熙宁六年(1073),贡却杰波在后藏萨迦建寺弘法,后以此寺为主寺,形成萨迦派。“萨迦”,藏语意为“白土”,据说是因为寺庙所在地的土质呈现灰白色而得名。又因该教派寺院墙上刷有红、白、蓝三色条纹,故俗称“花教”。贡却杰布死时,其子贡噶宁布(庆喜藏,1092—1158)方10岁,寺院暂由巴日仁波且代管。贡噶宁布努力学习佛教知识,成年后继教主位,并建立了完整的“道果教授”,使之成为该派的核心教法,萨迦派势力由此得到很大扩充,他被尊为“萨钦”(萨迦大师),列为“萨迦五祖”之首。到“萨迦四祖”贡噶坚赞(庆喜幢,1182—1251),萨迦派开始了突变性的发展。此时的萨迦派,以“教政合一”的形式,直接控制着当地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成为卫藏地区最强大的实力集团。1245年,四祖派他的两个侄子—...
· 墨子哲学思想
墨子哲学思想①认识论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其贡献是先秦其他诸子所无法比拟的。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但墨子并没有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
· 范蠡哲学思想
在帛书《黄帝四经》出土之前,人们早就注意到《管子》一书的部分内容同《国语・越语下》的范蠡之言存在着思想上的联系,在文句表述上也有明显的相似相近之处。但是《管子》是北方齐国的作品,而《越语下》所记述的是南方的吴越战争,二者之间很难联系起来,因而此两书的关系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和研究。帛书《黄帝四经》出土后,由于其中的内容同《国语・越语下》和《管子》的思想联系更为密切,这显然不是偶然的,于是引发了一些学者开始思考这三部书的关系。帛书《黄帝四经》和《管子》中的相关篇章是时下公认的黄老之学的代表作品,而《国语・越语下》所述范蠡之言又明显地具有后世黄老之学的色彩,所以不少学者都提出了范蠡同战国的黄老之学有着渊源关系的观点,认为是范蠡开启了后世黄老之学的先河。范蠡既然下开黄老之先河,就一定是上承老子之学。虽然从《国语・越语下》的材料来看,范蠡的思想同老子之学确有密切的关系,但从老子到范蠡,道家思想是...
· 老子的哲学思想
黄灿章老子哲学思想的性质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争论的重点之一。争论的焦点是对老子哲学体系的“道"不同的理解。争论的双方各有充分的论据,一度相持不下,至今也没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对此任继愈先生说的较为中肯,他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都把老子的思想说过了头,超出了老子时代人们的认识水平。应当把老子的哲学思想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考察,看它在当时的思想斗争中处在什么地位,通过其社会历史作用来评判老子哲学的地位和性质"。直言之,也就是要历史地研究历史人物[注:历史人物是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物。历史简单的概括就是:发生在以前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事,那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情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的思想。因为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究竟应该怎样判断老子哲学思想的性质?还是让我们把老子的哲学思想放在春秋末期[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