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工艺技术—酥油花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4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工艺技术—酥油花,这是在寒冷的冰点下盛开的艺术之花。酥油花虽名曰“花”,但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这是在寒冷的冰点下盛开的艺术之花。酥油花虽名曰“花”,但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佛祖神仙、菩萨金刚、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等内容组成各种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此项工作从农历10月15日开始到翌年正月15日完成。 

  在塔尔寺,“智美更登”、“唐僧取经”、“天女散花”、“天仙配”、“白蛇传”是一般常见的题材,但因为杰宗曾扎和贡茫曾扎(即上花院和下花院)年年都要进行酥油花展的比赛,因此,每年展出的内容都是有所变化并且保密的,以便在亮相时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因为岁末草黄之后,牦牛奶经过提炼的酥油是纯白的。所以用这种酥油塑造出的佛像会面如皎月,肤质白皙。在制作之前艺僧们要先沐浴发愿,举行所需要的宗教仪式。然后一同议定所选的作品内容,并分配给各种题材中擅长专项的师傅带领其弟子分头工作。制作时,首先选取上好的酥油浸泡于凉水中,进行长时间的揉搓,直至搓成膏状,去除酥油中的杂质使其更加光滑细腻。这是用料准备阶段。 
   
  而酥油花艺术的具体创作分为四个步骤:

  “扎骨架”

  艺僧们根据作品将要表现的内容,用加工过的柔软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扎成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基本模型。

  “做胚胎”

  用去年拆下来的旧酥油花掺拌草木灰反复捶打,制成韧性好弹性强的黑色塑造油泥。之后裹在骨架上完成大致的模型,其塑法类似面塑或泥塑。

  “敷塑”

  在加工过的白色酥油中掺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油塑原料,并涂塑在前期完成的模型上,有时需要要用金、银粉勾勒,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

  在塑造五彩缤纷的红花绿叶、玲珑剔透的玉石宝玩时,一般需要用彩色油料一次完成。塑制过程中,为防止因手的温度而使酥油胚料融化变形,艺僧们必须处在零度以下的作坊里,并且在身边放一个盛有冰块的水盆,不时地将手浸入冰水中降温。所以很多艺僧手上生出了冻疮,这使制作过程变得非常艰辛。正是这些僧人们对佛教忠贞的信念和对艺术虔诚的诠释,酥油花才能从寒冷的岁月和坚韧的精神中盛开出它完美的花瓣。
  
  “装盘” 

  把一件件完成的作品按设计好的总图用铁丝安装到位,并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立体悬空、栩栩如生。一座大的花架上,往往要塑造几十个、甚至一二百个人物组成的故事画面。使观众从不同角度都能一饱眼福。在展出时,僧人们将酥油花架高高立起,并将各个组图安装成整幅的故事画面,最高可达十几米。最后进行开光仪式,顿时法号声声,青稞如雨,桑烟袅袅,檀香四溢,一盏盏闪烁着金光的酥油灯围绕着巨大的冰点之花。这时人潮如水,涌在花下,一条条吉祥的哈达带着虔诚的敬意飞舞在佛像栩栩生辉的光彩中。

  酥油花起源于,但具体的时间众说纷纭。有的说当年由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原来没有佛冠,后来的宗喀巴大师,为佛像献上了莲花形的“护法牌子”和披肩,并且供奉了一束“酥油花”。从此酥油花就传到了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并在这里得到弘扬和发展,明万历年间油塑技艺的传入和艺人们长期精心的研制使塔尔寺的酥油花雕艺术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也有的说当时为了向文成公主带来的释尊表示敬意,在佛像前献上了所有的供品。但是按印度传统的佛教习俗,供奉佛和菩萨的供品必需俱全六色:花、涂香、圣水、薰香、果品和佛灯。然而当时正值草枯花谢之季,人们只好用酥油塑造了一束花献于佛前。

  另一种说法是:公元1409年宗喀巴大师为了纪念释尊,宏扬佛法,召集了万名僧人于藏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在拉萨大昭寺举行了一次祈愿大法会,在此期间,宗喀巴梦见荆棘变成明灯,杂草化为鲜花。为了再现梦中境像,他组织艺僧用酥油塑出各种花卉树木、奇禽异兽,连同酥油灯一起供奉在佛前,此后一直延续了下来,称为“觉阿却巴”(意为:正月十五日供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工艺技术—皮雕
· 藏文化—工艺技术—铜雕
在聂赤赞普之前的远古时代,藏区已有了冶炼业,并有专职铁匠的手工业者。在吐蕃第七代藏王时期,大臣罗囊弑杀君王之后,把尸体殓入铜棺,而后抛进了江河。吐蕃王朝第九代藏王布德共杰时代,藏区已有制造金属的工艺。其实,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期兴建的雍布拉康也早已证明藏族冶炼的时代的到来。吐蕃时期的雕塑和绘画处于吸收外来艺术营养、融汇藏族民间艺术的发展阶段,表现出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有典型的犍陀罗艺术风格,有明显的敦煌唐代风格,有中原雕刻风格,有尼泊尔古代艺术风格,同时也出现了同藏族民间艺术结合产生的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艺术发展史上的开放时期。这种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艺术形式和技术的作法,对手工艺术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藏传佛教及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藏族雕刻艺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强烈的民族风格。藏族雕刻艺术的内涵与形式都十分丰富。了解这样丰富多彩的艺术,首先要知道它的分类,其分类方法很多,...
· 藏文化—工艺技术—泥塑
泥塑是从古印度石板塔腹内置放圣物的风俗中演变而来的宗教圣物。“擦擦”一词有的说是来源于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是梵文的藏语音译。也有的说是对制作过程中发出声音的拟声词。还有人说因为藏语中“萨”是土的意思,而擦擦是由土制作的,所以应该叫“萨擦”。当然,擦擦的用料不一定都是纯土。有些病人将自己吃的药和泥一同烧制成擦擦,这是为了祈愿早日痊愈。还有将死者的骨灰和泥一同烧制成擦擦消除罪孽,祈求善业。每一个擦擦的最终完成都要以僧人的开光仪式为结束。如今的擦擦意为一种凹形模具,用来压制出成型的泥塑浮雕。内容上原来仅指佛像浮雕,现今衍生出了圆锥形等宗教供品样式。在藏区各地都设有专门放置擦擦的“擦康”即“存放擦擦的房子”。当舌头上生出小疙瘩时拿来一个擦擦或者擦擦上挂下来的土,抹在患处进行治疗。人们相信它能够抵御或治疗很多疾病。有人将擦擦发展的历史概括为几个阶段:1.处于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是擦擦的...
· 藏文化—工艺技术—玛尼石
在离太阳最近的高原上,经常会看到用刻有经文、祈愿文和佛像的石块砌成的石墙或石堆。我们将其称为——玛尼石。“玛尼”是佛经中六字大明咒的略称,它是藏传佛教密宗莲花部的根本真言,作为中心轴式的这六个字,概括了大乘佛法的全部价值观念和奋斗目标。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本源,涅槃解脱的大道。能证悟清净菩提心,除却一切烦恼,断除一切垢染,具足一切功德。玛尼石刻表现的的题材十分丰富,早期是反映藏族土著宗教——苯教的一些图案,后来发展为灵兽动物类,兽头人身的神祗类,佛教经典、六字真言和其他符号类,以及佛教人物造像艺术类等诸多内容。自佛法深入青藏高原后,刻有经文的玛尼石在藏族聚居的村寨里相继出现,几乎村村都有玛尼石堆。大的村子多达六、七个。而如今每片居民区几乎都有一个。在寺院所在地,玛尼堆更大、更多。玛尼堆没有固定的形状。有的呈方形,有的呈椭圆形,有的似墙形,有的似塔状。大多有一个正面,通常向东,因为面朝太阳象征着...
· 藏文化—工艺技术—古船的演变
高原上行船历史的起源最早什么时候开始,目前尚无确切的说法,在藏文史料上,吐蕃时期开始在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上有行船历史的记载。据《莲花生传》载:莲花生曾乘马头木船渡过雅鲁藏布江来到桑耶寺……。桑耶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壁画中也有记载。由此可以推断行船历史年代早于壁画时代和文献记载,以下分别介绍(马头木船、牛皮船)的造形、结构,大小用途功能及它的演变过程。一、马头木船据现有资料初步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为方形船,中期均为长方形木船,晚期尖角长方形木船,到现代改为电动圆底长方形木船。1.早期马头木船,根据石泰安著《的文明》书插图中的马头木船造形,以马头为标志的正方形木船,船身四周外壁镶有铁皮装饰图案,船身后半身左侧有一进出的门,划桨在船尾木台左右两边,马头后部插有风马旗杆。此船可能不是大型木船,只容纳约20人左右的中小型木船。这种船可能是最早的藏式木船。比吐蕃时期木船造形还早,还原始。石泰安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